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选修练习(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选修练习(一)

‎2019秋高三历史选修练习 一、选择题 ‎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A.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故C项正确;A项,传位贤能为禅让制,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了商周之变,排除。B项弄反了,应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错误。D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排除。‎ ‎2.《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但近年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根据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可知 A. 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 B. 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 C. 《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 D. 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反映了刘贺尊崇儒学礼仪教化,并非“行昏乱”,故D项符合题意。A项,出土文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并非唯一价值,排除。B项,题干中刘贺墓出土文物并非补充印证《汉书》记载,排除。C项,题干说明《汉书》记载并非完全符合史实,排除。‎ ‎3.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A. 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 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C. 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D.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丝绸之路推动沿线经济发展,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与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无关,B选项排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 ‎【点睛】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于西汉都城长安(东汉延伸至洛阳)。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4.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限制势家与孤寒竞进”,同时“严防考官营私、考生作弊”,全凭经义、诗赋和策论取士,个人的知识才能在科举考试中占了主导地位。由此可知,宋代科举 A. 提高基层官员地位 B. 提升用人取士信度 C. 推动词曲文学发展 D. 引领科学研究风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同时“严防考官营私、考生作弊””可知宋代科举注重取士信度,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提及基层官员的地位变化,A选项排除;题干中主要阐述宋代科举用人的标准尺度,而非其影响,C选项排除;宋代科举不涉及科学研究,D选项排除。‎ ‎5.鸦片战争前,清朝部分官员认为只要断绝与英国的贸易,英国就会因失去财源而亡国,且英军只擅长海战不会陆战,预料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种认识根源于 A. 对英贸易的优势 B. 八旗军队强悍 C. 闭关自守的国策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直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不了解世界形势,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鸦片战争前,清朝部分官员认为只要断绝与英国的贸易,英国就会因失去财源而亡国”体现的是清政府夜郎自大的观念,不是这种认识的根源,A选项排除;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八旗军队已经懒散成风,战斗力极低,B选项排除;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选项排除。‎ ‎6.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说明中国的生活用品也被外国市场占领,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此时的中国依旧是在被迫开放的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入侵逐渐深入;B选项说法与史实不符;D选项材料体现不出关税的问题,并且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影响 ‎【名师点睛】近代中国是一个侵略与反抗共存的时代。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分为两个阶段:商品输出阶段和资本输出阶段,分界线就是《马关条约》的签订。而自然经济却依旧在中国近代显示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态势,直到土地改革之后才最终将之清除。所以说小农经济在中国近代依旧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7.“1871年从上海进口洋纱12万石,洋布1300万匹,1897年洋纱猛增至158.2万石,1899年进口洋布1700万匹。”出现这一状况的推动因素有 A. 民国政府采取诸多奖励实业的措施 B.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严重萧条 C. 洋装已经成为中国民众普遍的穿着 D. 中国民族工业的生产水平大大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洋布进口量基本稳定且略有上升,而洋纱大量进口,主要是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织布工厂大量兴办,并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需要大量购买洋纱作为原料,故D项正确。材料的时间段是1871~1899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民国政府尚未建立,排除A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萧条与材料明显不符,排除B。民国时期洋装并未成为中国民众的普遍穿着,排除C项。‎ ‎【点睛】本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信及调动和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近代民族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8.1882年底,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人绝境。导致朝廷对职业买办操持的洋务企业丧失信心,变其由放权的“官督商办”为集杈的“官员督办”。这说明 A. 政策决定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 民间资本主导洋务企业发展方向 C. 官员督办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 洋务企业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入绝境”可知,19世纪80年代洋务企业的发展已经面临困难,根据材料中“变其由放权的‘官督商办’为集权的‘官员督办’”可知,洋务企业的办理权限回到了政府手里,反映了洋务企业发展艰难,洋务企业封建的局限性无法适应近代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A项,洋务企业不等同于中国近代企业,且政策不是决定近代企业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主导洋务企业发展方向的为清政府,排除;C项,官员督办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9.李鸿章重金聘请英国人督修的唐胥铁路,时人戏称为“马车铁路”。缘由是朝廷认为“(蒸汽)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运输工人遂只能用驴马拉着车厢在铁道上行走。“马车铁路”的出现说明 A. 近代交通的发展遭到落后势力的羁绊 B. 民营经济的运营遭到封建政府的阻碍 C. 外国企业的侵略遭到民族主义的痛击 D. 官僚资本的扩张遭到工人阶级的反对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铁路本应是火车的行进的轨道却遭到民众的反对,改为马车铁路”可知近代交通的发展遭到落后势力的羁绊,A选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未提及民营经济和外国企业,BC选项排除;官僚资本出现的时间是1927年后,D选项排除。‎ ‎10.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主要原因是 A.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B.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C.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D.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以及实业救国热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97年”、“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小轮”,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社会掀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清政府也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成为这一时期实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官督商办企业主要出现在洋务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对华资本输出增多。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1.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来派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有关 B. 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 C. 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 D. 1994年后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城乡差距减少,A选项符合题意;1984年后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差距再次加大,B选项排除;“南方谈话”的时间是1992年,C选项排除;十五大的时间是1997年,D选项排除。‎ ‎12.“在目前的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议。”这次会议 A. 探讨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 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指的是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该会议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筹备工作,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属于重庆谈判,不符合题意,排除;这次会议不涉及三大改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3.1992年,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一论述 A.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科学的阐述 B. 明确提出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D. 促使了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的出台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思想,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故选C;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排除A;1982年十二大明确提出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间不符,排除B;1990年,我国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时间不符,排除D. ‎ ‎14.逄先知、金冲及的《毛泽东传》中讲到:“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开始,到四月二十四日结束,(毛泽东)共听取国务院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这是毛泽东在建国后乃至在他一生中所作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周密而系统的经济工作调查。”毛泽东通过这一调查 A. 积累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经验 B. 致力于理顺经济建设过程中重要关系 C. 总结了近代以来革命斗争中的重大问题 D. 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开始”“毛泽东在建国后乃至在他一生中所作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周密而系统的经济工作调查”并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致力于理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关系,故B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起步,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已经结束,如果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和基本线索把握不清,容易误选A、C两项;材料侧重于经济调查而非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排除D。‎ ‎15.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超过法国,在煤钢领域,克虏伯公司、蒂森公司以其规模庞大而声名显赫;化工领域,德国的合成燃料产量占了世界的一半左右;交通运输业,德国的铁路长度在中西欧都首屈一指。这一时期德国的进步主要得益于 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完成 B. 政治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C. 对海外殖民地的倾销和掠夺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德国完成了国家统一,有稳定的社会制度保障,B选项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是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合,A选项排除;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极少不足以支撑德国的经济发展,C选项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选项排除。‎ ‎16.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民国时期规定,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由此可知 A. 自行车已普遍使用 B. 崇洋媚外风气盛行 C. 政府加强公共管理 D. 民众抵制西方文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可知政府通过规范自行车检验登记以加强对城市交通秩序的管理,故C项正确。A项,题干无法体现自行车普遍使用,排除。B项,使用自行车不等同于崇洋媚外,排除。D项,题干未反映民众对西方文明进行抑制,排除。‎ ‎17.1955年起,(苏联)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1958年6月,政府还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这些举措 A. 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 B. 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 D.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以及由“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等信息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C正确;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做法的是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不符,A错误;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的是1927年的联共布十五大确立的农业集体化政策,与材料不符,B错误;据材料时间1955年、1958年可知此时是赫鲁晓夫对农业进行改革时期,只是在农业领域试图冲破斯大林模式,不是整个经济领域,D错误。‎ ‎18.1930年,时任苏维埃外交官亚历山大巴米尔纳在国外待了四年后回到苏联,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几乎找不到还在皆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限弥漫着萧条的气候。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经济 A. 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 B. 呈现模式僵化与衰退的景象 C. 取消自由贸易导致生活水平的骤降 D. 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弊端显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通过行政手段进行高积累高投资开展工业化建设,造成了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故D项正确。A项,题干现象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无关,排除。B项,题干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涉及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排除。‎ ‎19.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831~1841年伯明翰因为是工厂集中而出现人口死亡率上升的现象,结合这一时间考虑是因为工业革命导致的城市生存环境恶劣所导致的,故选A;B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现象,不符合题干所述时间,故排除;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20.“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据此分析下列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C.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经济民族主义”的内涵,据材料可知经济民族主义指的是对外经济政策中的利己做法,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提高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故答案为A。B、C、D三项主要是对内的经济政策,不符合“经济民族主义”的定义,排除。‎ ‎21.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演员提供创作和演出的机会,使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书写美国”“描绘美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这说明“新政”‎ A. 注重恢复民族自信心 B. 具有文化复兴的特征 C. 带有狭隘民族观倾向 D. 促进了文化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 经济危机打击下,人们不仅会对资本主义制度感到失望,也会对国家和政府失去信心,更会导致整个民族精神上的颓废,罗斯福新政不仅从经济上解决了失业问题,也注意从精神上恢复民众的民族自信心,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振兴民族精神,而不是文化复兴,B错误;宣扬本国的民族主义情节,不等于排斥其他民族,因而不能说明狭隘民族观,C错误;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2.参与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古文诺莫里斯曾说:“我们实在是在做一件奇怪的事情,我们要树立一个强有力的人来保护我们,同时又要把他的手捆到背后”。下列对美国总统的相关表述,符合这一言论的是 A. 总统是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法院批准,总统可否决国会的立法 C. 总统是政府首脑,完全掌握国家行政权 D. 国会批准,总统可与外国缔结条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树立一个强有力的人来保护我们,同时又要把他的手捆到背后”可知材料体现了在树立一个权威的同时又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制衡的特点,D项反映总统具有缔结条约的权力,但其缔约权力又受国会制约,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体现总统的权力而未体现对总统权力的制约,故不符合题意,排除。‎ ‎23.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逐渐联合,但是英国拒绝参加;此后,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1973年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欧元推行后,英国不肯做第一批“欧元国”,2016年英国退出欧盟。英国与欧盟(共同体)关系的一波三折反映了 A.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受害者 B. 区域集团化更利于发展中国家 C. 民族国家的利益影响“一体化”‎ D. 欧洲分化促进多极化局面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和欧共体亲疏关系变化的原因是国家利益的变化,C选项符合题意;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和欧共体关系的演变,未提及发展中国家,B选项排除;材料中英国退出欧盟而非欧洲分化,D选项排除。‎ ‎24.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实行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 A. 苏联改革成效显著,对德国构成新的威胁 B. 欧共体成立后,欧洲向政治经济联盟过渡 C. 两德即将统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大大加强 D. 两极格局框架下,已现多极化趋势之端倪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联邦德国有了自己的独立政策,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也就说明两极格局框架下已现多极化趋势,故D正确。苏联的改革一直举步维艰,故A错误。欧洲开始向政治经济联盟过渡的标志是90年代初欧盟的成立,材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故B错误。两德统一时间是90年代,与60年代未7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执行哈尔斯坦主义,坚持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二战后的欧洲边界和民主德国,除苏联外不与任何同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此政策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加深对美国的依赖。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民主德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一一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小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 A. 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 B. 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 C. 变通工具变革成为文明演进关键 D. 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文明的扩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A不符合史实。材料强调西方工业文明对全球的影响,并没有反映各国的相互借鉴,B错误。C错误,材料的重点在工业文明的扩展,并非交通工具变革,故D正确。‎ 二、材料题 ‎26.分封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基本继承了西周分封体制。但同时也应看到,周天子对分封制体制已失去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之分封过程已基本终止,因此分封制实际上已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中。分封制作为一种即将过时的旧制度,已开始解体的过程,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则在孕育滋生的过程中。‎ ‎——摘编自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分封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虽说汉初封建的基础仍然是郡县制,但在理论上各诸侯王与皇帝一样,都是“有土之爵”,因而他们有自行任命官员及收取人头税与田租的两大特权。“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收夺了各王国的支郡,使每个王国仅有一郡之地,并取消了诸侯王享有的前文提及的两大特权,使王国的地位等同汉郡,诸侯王只衣食租税而已。此后,封建已名存实亡,郡与国并称,作为汉代的第一级行政区划。‎ ‎——摘编自李晓杰《九州郡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分封制名存实亡的原因,并指出“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出现的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汉初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和汉景帝后分封制发生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 ‎【答案】(1)原因:周王室的衰微(周天子失去控制权)诸侯势力的壮大、分封过程基本终止。‎ 意义:有利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推动大一统的进程。‎ ‎(2)特点:汉初分封制层级少;分封的基础是郡县制;拥有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 变化:王国统治范围缩小;王国地位进一步下降(成为与郡同级的行政区划);取消人事任免和财政两大特权。‎ ‎(3)特点:政治制度的演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总的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周天子对分封制体制已失去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之分封过程已基本终止”可从社会阶级角度、国家政策角度、地方势力发展角度等进行分析;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为郡县制,评价它的意义可以从加强统治角度、社会发展角度、国家大一统角度进行说明。‎ ‎(2)特点:根据材料“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汉初封建的基础仍然是郡县制”“自行任命官员及收取人头税与田租的两大特权”等可从分封制等级角度、诸侯权责角度等进行概括、总结; ‎ 变化:根据材料“使每个王国仅有一郡之地,并取消了诸侯王享有的前文提及的两大特权”“封建作为汉代的第一级行政区划”可从王国地位角度、诸侯特权角度进行分析。‎ ‎(3)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可以从政治制度角度、中央集权加强角度进行概括。‎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当市场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就从农产品计划参与者那里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市场价格,反之则通过抛售农产品平抑市场价格。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农产品构成常平仓计划的主要内容。同时1938年农业调整法还规定农作物保险计划,当农作物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农业生产者能得到一定的赔偿金。‎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材料三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和个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否则,总有一天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崩溃。‎ ‎——《斯大林选集》下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年代的美国和苏联受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分别指出罗斯福和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的影响。‎ ‎(3)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有何相同点?二者的农业政策对我们深化改革有何启示?‎ ‎【答案】(1)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给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一个新模式。‎ 苏联: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苏联通过五年计划的实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2)罗斯福:内容:建立常平仓计划和农作物保险计划。‎ 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维护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广大消费者。其农业立法开创了美国乃至世界农业立法的一些基本制度,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斯大林:内容: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影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损害农民的积极性,导致工农业失衡,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3)相同点:都主张国家对农业进行干预或调节,从而巩固政权。‎ 启示:实事求是和创新精神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农业立法是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是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方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解决农业问题,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农业政策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利益。‎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给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一个新模式。苏联: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苏联通过五年计划的实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农产品构成常平仓计划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罗斯福农业政策的内容及其影响。根据材料“社会主义工业和个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及其影响。‎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比较归纳能力。从第(2)问中可以得出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的相同点都主张国家对农业进行干预或调节,从而巩固政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我们深化改革实事求是和创新精神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农业立法是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是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方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解决农业问题,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农业政策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利益。‎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28.经济全球化的拓展和经济民族主义的勃兴并驾齐驱,民族国家应在理想与现实的“囚徒困境”中寻求最佳契合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量存在的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扮演着“第二政府”的角色,它们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未来发展的走势,而且影响到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因而不可避免地涉及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国际社会为了应付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挑战而进行国际合作的显著成果……但是世贸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也是很明显的……金融全球化要求各国中央银行在制定本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而不能只顾本国的利益需求,这就削弱了传统的国家货币主权。‎ ‎——摘编自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原先各发达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纷纷转向贸易保护主义,极端排外的民族情绪时常蔓延到国际贸易领域,演化为“天生的排斥他国商品的有力武器”……对外投资的歧视性政策首先是由走在世界经济发展前沿的美国和欧盟带头实行的,它们千方百计地对外国公司和企业附加各类苛刻条件,以歧视性政策限制外来投资……各国出于经济竞争的需要,彼此间展开窃取商业情报和科技发明的间谋大战。高度发展的网络技术为各国的情报人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摘编自张志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 材料三 如果想要维持全球化带来的进步,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国家政府无论强(如美国和中国)弱(如伊拉克和利比亚),都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摇在而前的诸多复杂难题……国家或许可以在短期内逃避全球责任,但境外事件造成的威胁不可能永远得到控制。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全球化世界的流行危险将会不断累积……整个世界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摘编自伊恩·戈尔丁《全球化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构成的挑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表现及其危害。‎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关于应对全球化的主要观点。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 ‎【答案】(1)挑战: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世贸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金融全球化削弱了国家货币主权。‎ ‎(2)表现: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对外投资;窃取商业和科技机密。‎ 危害:阻碍商品和资本流动;破坏了国际贸易关系和经济秩序;导致经济波动(或加剧国际市场不稳定性)。‎ ‎(3)观点: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 应对: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倡导“一带一路”建设。‎ ‎【解析】‎ ‎【详解】(1)挑战,据材料一“不可避免地涉及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但是世贸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也是很明显的……金融全球化……这就削弱了传统的国家货币主权”,即可从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国家货币主权等方面概括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构成的挑战。‎ ‎(2)表现,据材料二“极端排外的民族情绪时常蔓延到国际贸易领域……它们千方百计地对外国公司和企业附加各类苛刻条件,以歧视性政策限制外来投资……各国出于经济竞争的需要,彼此间展开窃取商业情报和科技发明的间谍大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贸易保护、限制对外投资、窃取商业和科技机密等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表现。危害,据材料二“极端排外的民族情绪时常蔓延到国际贸易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和资本流动性、国际贸易关系、经济稳定性等方面回答其危害。‎ ‎(3)观点,据材料三“如果要想维持全球化带来的进步,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即可从各国共同职责的角度概括作者关于应对全球化的主要观点。应对,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一带一路”等方面说明中国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