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6 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课件)(24张)
专题 6 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 融合 考情统计 知识点 考题角度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成果 2017· 海南卷 ,9 中体西用 2016· 全国 Ⅲ 卷 ,29 张之洞对学习西方的态度 2015· 海南卷 ,13 魏源的海防思想 资产阶级的救亡思想成果 2017· 全国 Ⅰ 卷 ,41 三民主义思想的来源 2016· 全国 Ⅲ 卷 ,28 梁启超的诗界革命 2016· 海南卷 ,27 梁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 2015· 全国 Ⅱ 卷 ,29 康有为思想的特点 2015· 海南卷 ,16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 2015· 海南卷 ,21 中国思想演变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2014· 海南卷 ,17 孙中山对学习苏俄的观点 无产阶级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果 2017· 海南卷 ,22 毛泽东思想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2012· 全国卷 ,31 俄国暴力革命与中国社会改造之路 主干串讲 一、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成果 1. 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的成果 (1) 拜上帝教的创立 : 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思想 , 并与中国古代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相结合 , 创立了拜上帝教。 (2)《 资政新篇 》: 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 撰写了向西方学习的 《 资政新篇 》, 是中国近代首次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 “ 新思潮 ” 的萌发 : 师夷长技以制夷 (1) 背景 :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 天朝上国思想受到冲击。 (2) 主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将学习西方的重点放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上 , 拒绝政治制度的变革。 (3) 作用 : 对当时的开眼看世界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3. 洋务派的思想 (1) 背景 : 内有太平天国运动 , 外有英法联军侵华 , 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 (2) 主张 :“ 中学为体 , 西学为用”。 (3) 作用 : 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资产阶级的救亡思想成果 1. 维新变法思想 (1) 背景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 西方思想不断传入 ; 民族危机加深。 (2) 主张 : 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 特点 : 将儒家经典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 , 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 减小改革阻力。 (4) 作用 :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 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 三民主义 (1) 来源 : 孙中山吸收了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优秀成果 , 并受欧美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2) 主张 ①民族主义 : 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 ②民权主义 : 创立民国。 ③民生主义 : 平均地权。 (3) 评价 ①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促进中华民国建立和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颁布。 ②平均地权有利于抑制贫富分化 , 但具有一定的空想性 , 农民也没有获得土地。 ③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 (4) 发展 :1924 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 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 增加了明确的反帝纲领 ,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3. 新文化运动 (1) 背景 ①经济 : 一战期间 ,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②政治 :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 袁世凯加紧专制统治 ;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 以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③思想 :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 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发展 ,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2) 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 , 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 , 反对旧文学。 (3) 评价 ①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空前解放。 ②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 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三、无产阶级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1. 毛泽东思想 (1) 背景 ①辛亥革命后 , 中国人民面临着寻找新的革命道路的任务。 ② 苏俄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 国民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左”倾思想泛滥。 (2) 内容 : 走农村包围城市 ,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内容包括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3) 地位确立 : 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4) 评价 :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 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5) 发展 : 新中国成立后 ,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 ,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 , 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 2. 邓小平理论 (1) 背景 :“ 文化大革命”以后 , 中国面临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问题。 (2) 内容 ① 1978 年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 ② 1983 年 , 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 1992 年 ,“ 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 1997 年 ,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 评价 : 是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 促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史料分析 一、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西学东渐 材料一 欧洲人是以商业和宗教这两种途径接近中国的 , 不过起初宗教交流就很活跃。明末清初 , 一批来华耶稣会会士由于精通中国文化而获得高官的赏识 , 其中最有名的是利玛窦 , 他们脱下僧袍 , 换上了儒服 , 通过与儒家学者们谈天、辩论 , 用三棱镜、自鸣钟和地理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汤若望精通天文 , 后来他在清宫廷担任过钦天监监正的职务。耶稣会会士在皇室中发展了许多教徒。会士们将大约 7 000 种西文图书带到了北京。 17 世纪时会士与中国学者合译出了大约 380 种著作 , 这些书多为神学著作 , 但也有一些涉及天文、数学、地理、医药、气象、机械、解剖学、动物学、逻辑以及欧洲政治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出了欧几里德的 《 几何原本 》 一书。 —— 费正清 《 东亚 : 传统与变迁 》 材料二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风东渐 , 对中国的传统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 , 而等清政府认识到这一点时已为时过晚。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曾编译 《 四洲志 》, 此书后经魏源增补为 《 海国图志 》 。魏源的思想新旧参半 , 他在提出上述主张的同时 , 又提出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战略思想。 “ 自强运动 ” 便脱胎于这种思想 , 该派中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机器制造技术 , 这实际上是魏源等人 “ 经世 ”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孙子兵法 》 中云 : “ 知己知彼 , 百战不殆。 ” 这正好表明了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不幸的是 , 中国太大了 , 士大夫们墨守成规、思想闭塞 , 对外界情况麻木不仁 , 因而西方的影响主要只是局限于香港等通商口岸地区。 —— 费正清 《 东亚 : 传统与变迁 》 【 问题 】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明末清初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学东渐发生的变化。 【 解读 】 本题考查西学东渐局面的发展演变。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教材并未讲述 , 因此正确归纳材料一的有效信息在解答试题过程中就异常重要。既然是对比类问题 , 要注意答案的对应性 , 答案始终围绕着两个时期的对比 , 表述要充分体现关键词 “ 变化 ” 。可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范围、传播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 答案 : 变化 : 传播主体 :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主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以西方传教士、外交家、官员、探险家和中国旅行家、外交家、商人等为主。 传播内容 : 明末清初主要传播基督教神学思想和欧洲先进科技知识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以学习西方的先进武器以及相关的器械运输等为主。 传播对象 :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主要是皇室成员和高官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主要是先进知识分子。 传播范围 : 明末清初西学主要在宫廷传播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局限于通商口岸地区。 传播影响 :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也伴随东学西渐 , 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 , 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主要是西方文化传入 , 对中国人开阔视野 , 开始认识世界起了启蒙的作用 ( 或 : 西风东渐 , 对中国的传统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 , 使先进的中国人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 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 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启动。 二、甲午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材料 下表为 1902 ~ 1904 年译书统计简表。 国别 译书类别 英 美 日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杂录 5 2 24 7 38 7.1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 100.0 —— 据左玉河 《 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 【 问题 】 据表格 , 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 , 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解读 】 “ 特点 ” 据数据从学习对象、学习内容上分析。 “ 原因 ” 结合时间可知为甲午战后 , 洋务运动破产 , 宣告 “ 中体西用 ” 思想的失败 , 学习西方向更深层次演进。 答案 : 特点 : 地域上 , 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 ; 内容上 , 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原因 : 甲午战争失败 , 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找救亡的道路 ; 洋务运动破产 , 让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 , 仅仅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 , 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 转而重点关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 若从清末新政角度作答 , 言之有理亦可 ) 高考链接 角度一 张之洞对学习西方的态度 1.( 2016 · 全国 Ⅲ 卷 , 29 )1903 年 , 张之洞等拟 《 奏定学堂章程 》, 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 , 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 反对向西方学习 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解析 :D 《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末新政的产物。张之洞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禁用蕴含西方民主政治、民主思想的 “ 团体 ”“ 组织 ”“ 运动 ”“ 观念 ” 等新名词,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传统的封建意识形态,维护清王朝的统治,D项正确。A项材料体现不出,且此时维新变法运动已告失败,排除;B项非其根本目的,且中国此时也引进了一批来自西方的新名词,排除;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技术,C项错误。 角度二 康有为思想的特点 2.( 2015 · 全国 Ⅱ 卷 ,29 ) 康有为在 《 新学伪经考 》 中认为 , 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 , 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 A. 揭露历史真相 B. 引介西方理论 C. 倡导变法维新 D. 颠覆孔孟学说 解析 :C 《新学伪经考》将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斥为伪经,其目的是摧毁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理论依据,为维新变法扫清障碍,因而遭到清政府的禁毁,C项符合题意。 角度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3.( 2015 · 海南卷 , 16 )1919 年 3 月 ,《 申报 》 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 ) A. 抨击尊孔复古 B. 抨击军阀统治 C. 提倡科学精神 D. 提倡民生主义 解析 :A 1919年3月是五四运动前夕,新文化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和教授大力提倡民主、科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该参议院议员指责的 “ 罪名 ” 是 “ 有离经叛道之鼓吹 ” ,指的是该教授违背儒家伦理道德,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思想领域,不是对军阀统治的抨击,B项错误;提倡科学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在当时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因此不属于 “ 离经叛道 ” ,C项错误;提倡民生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角度四 俄国暴力革命与中国社会改造之路 4.( 2012 · 全国卷 , 31 )1920 年 12 月 , 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 :“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 , 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 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 , 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解析 :C 材料中 “ 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 ,也就是说暴力革命是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的一种必然,肯定了暴力革命的必然性,C项正确。A项所述的 “ 俄国革命的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是中国共产党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后才逐渐认识到的;1920年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尚不具有暴力革命的条件,不是 “ 当务之急 ” ,B项错误。D项是与C项相对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所反对的,D项错误。 谢谢观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