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 时间:60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B. “炎黄”本是同一部落 C. 华夏族主体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D. 从古至今就是这么流传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炎黄子孙”称呼的由来是由于华夏族的主体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的,我们都是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的后裔,故称“炎黄子孙”,故选C项;“炎黄子孙”的称呼和团结友爱的传统无关,排除A项;“炎黄”不是同一个部落,排除B项;D项明显与题意不符,排除。‎ ‎2.《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 A. 禅让制开始出现 B. 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C. 分封制开始出现 D. 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此时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B正确;禅让制早已出现,而不是这时才开始,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分封制,排除CD项;‎ ‎3.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上述材料表明分封制 A.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 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 C.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D. 有利于血缘政治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周天子通过分封诸侯对地方实行间接控制,A错误;为了巩固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西周通过分封制拓展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等级制度,排除C;宗法制有利于血缘政治的稳定,排除D。‎ ‎4.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四个儿子。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母亲地位 儿子年龄、称谓 王后 三哥(20岁)四哥(14岁)‎ 妃嫔一 大哥(25岁)‎ 妃嫔二 二哥(22岁)‎ A. 大哥 B. 二哥 C. 三哥 D. 四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所谓嫡长子指的是正妻所生的长子,周天子的正妻是王后,所以嫡长子应该是三哥,故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三哥,故选C项;ABD项都不是嫡长子,排除。‎ ‎5. “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 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B. 以维持秩序为目的 C. 强化了周王的权威 D. 本质上是爵位之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霸”字的含义可知,春秋争霸是争夺首领地位,必然冲击当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会促进制度变革,社会转型,故A项正确,B项错误;诸侯战争争夺的是土地、财产和人口而不是爵位,也与血缘为特征的宗法无关,故C项和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对材料的基本阅读和理解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内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内为分封制。要注意区别分封制、封建制、宗法制的概念和含义,避免混淆错误。‎ ‎6.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A. 遭到了普遍反对 B. 忽视了道德教化 C. 最终必然会失败 D. 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司马迁、苏轼均认为商鞅变法以严刑峻法约束人民,以厚利诱导人民,忽视道德、重利轻义,从治国层面上方式并不可取,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商鞅变法受到世人反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商鞅变法走向失败,排除。D项,材料未提及商鞅变法对社会的影响,故排除。‎ ‎7.《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反映出 A. 孔子强调道德的作用 B. 老子重视法律 C. 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D. 老子主张顺应自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万物顺应自然的思想,故D项正确;老子在此并未强调道德的作用,故A项错误;重视法律是法家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和辩证法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 ‎8.下列对百家争鸣局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百家”泛指众多的思想流派,如墨、道、法、儒等学说 B. 百家争鸣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反映 C. 百家争鸣引起思想界的混乱,阻碍了社会发展 D. 在争鸣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百家”泛指众多的思想流派,并不是单纯的一百家,故A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变革在意识形态的反映,故B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促进了社会发展,故C 项错误,符合题意;百家争鸣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和韩非子等思想家,故D项正确。‎ ‎9.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制度。下列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其长官的出任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B. 地方长官都受到最高统治者绝对控制 C. 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 D. 都是中央政府长期实行行政措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封制下,地方长官是世袭的;在郡县制下,地方长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地方长官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按照血缘关系官位世袭,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中央政府长期实行的行政措施,排除。‎ ‎10. 柳宗元认为“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政”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 “政”指秦之“暴政”‎ C. “制”是指郡县制 D. 柳宗元的判断正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秦朝灭亡于暴政而不是政治制度,如郡县制,故“政”是暴政,故A错误,符合题意。“政”是暴政,故B正确,排除。“制”是指郡县制,故C正确,排除。柳宗元的判断正确,故D正确,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11.《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 A. 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 B. 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 C. 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 D. 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史料研究。考古资料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并不一定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故排除A项;考古是认知历史的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故排除C项;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说法过于绝对,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历史研究应该采用多方面的资料进行考证,综合研究以得出历史结论,故选B。‎ ‎12.“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上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实行 A. 三公九卿制 B. 都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内外朝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汉建立后,错误地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认为是没有实行分封制的缘故,因此,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实行分封制,即推行郡国并行制,故C 正确;B秦朝推广的的地方管理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史实,应排除B;A是秦朝的中央官制,D是汉武帝时期的中央官制,与材料无关,排除。‎ ‎13. 下图所示为绘制于唐朝初期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漫漫征途的情景。有人认为:“严格说来,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因为他最初的目的仅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其认识历史的视角是( )‎ A. 动机与效果 B. 目的与手段 C. 背景与影响 D. 原因与结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目的并未实现,结果无意之中开通丝绸之路,目的与结果(或者说动机与效果)并不一致,其实这种效果与动机并不一致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西汉初期实行郡县并行体制本想巩固政权可实际上却引发了“七国之乱”,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题意特征不符。‎ 考点:史学常识 点评:新课标高考中较原有的高考模式增加了基础历史理论知识的考查,较常见的有①不同历史观的辨析,例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史观的考查;②史料与史学观点之间的关系;③不同史料的价值比较,如文字史料,实物史料以及考古发现等;④以及对史料的解读等信息,今后的高考还将进一步强化基本史学知识的考查。‎ ‎14.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 A. 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 B. 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 C. 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 D. 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不能说明武帝到东汉中期的皇帝都喜欢大赋,和帝以后的皇帝都喜欢小赋,所以不能反映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故排除A项;和帝以后的赋以抒情为主,所以不能说明士人热衷颂扬国运,故排除B项;赋是汉代盛行的文学体裁,但它不是官方文学,故排除C项;由大赋到小赋的转变是当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是时代变幻的结果,故选D项。‎ ‎15.晋朝官员陈寿所写正史《三国志》视曹魏政权为正统,而成书于宋元时期的《三国演义》则以蜀汉为正统,至清代毛氏修订后更突出了蜀汉的正统地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专制统治者干扰史学家的客观记录 B. 曹氏篡位事实逐渐被史家考证清晰 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 D. 正史与文学互相印证才能确认史实 ‎【答案】C ‎【解析】‎ ‎《三国演义》从儒家传统道德观、伦理观出发,歌颂表现的是以仁、 义、礼、智、信为主要特征的正义行为和势力,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体现出儒家思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特点,C正确;《三国演义》是小说,并未体现被史家考证,AB错误;正史与文学不能印证史实,D错误。‎ ‎16.南朝时,谱学成为专门之学,士族不精谱学,不能为官,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南朝鉴别庶姓大族冒名顶替、伪造家世的依据。这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B. 门阀政治影响谱学发展 C. 士族与庶族矛盾的缓和 D. 重视选拔真才实学人材 ‎【答案】B ‎【解析】‎ 此题可用排除法,材料并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士族与庶族矛盾不断激化,排除C;材料所说谱学成为专门之学,并未体现重视选拔真才,排除D;注重家世门第,影响着谱学发展,故选B。‎ ‎17. 南北朝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A. 鲜卑族 B. 匈奴族 C. 氐族 D. 羯族 ‎【答案】A ‎【解析】‎ ‎【详解】拓跋珪建立北魏后,对拓跋鲜卑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部族制度进行改革,"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使各个民族都成为北魏的编民,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且大兴农业,开立屯田,稳固了北魏的经济基础,加速了拓跋鲜卑封建化的进程,为日后魏王朝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故A正确;B是西汉时期影响最大;C和D属于影响比较小的民族,排除。‎ ‎18.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炀帝个人的享乐欲望是其次要原因。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的人来开凿的。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 A. 政治军事中心的南移 B. 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 C. 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 D. 关中地区经济的没落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需要加强对江南的经济控制才是开凿大运河的真正原因,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经济中心南移而非政治军事中心的南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隋炀帝时国家是统一的而非分裂对峙,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从地理位置来看开凿大运河和关中地区经济的没落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19.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不正统,遭到历代官吏的非议或史学家的谴责。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 她通过不正当手段即位 B. 在古代妇女不能参与政治 C. 武则天的执政能力不佳 D. 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不符合中国古代“男尊女卑”“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观念,与她的手段无关,而且武则天的执政能力比较突出,而且古代也有许多参与政治的女政治家出现,故排除ABC,选D。‎ ‎20.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从此一蹶不振,地方出现了 A. 节度使 B. 诸侯王 C. 州刺史 D. 藩镇割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衰弱,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唐睿宗时期开始设立节度使,以后逐步推广,使得边镇的兵力大增,成为割据势力,节度使早在安史之乱前已经存在,并不是在安史之乱后出现的;B选项错误,唐朝并未出现诸侯王;C选项错误,唐朝初年依隋朝旧制设立州刺史,在唐玄宗后期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州刺史并不是安史之乱后出现的。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1.察举制重在道德评判,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曹魏以后,察举制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在最初荐举职官时是由政府官员与民间人士共同评定。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 评定标准客观性较强 B. 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C. 克服了察举制随意性 D. 削弱传统世袭职官特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材料“九品中正制在最初荐举职官时是由政府官员与民间人士共同评定”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相比于察举制增加了民间人士评定的环节,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九品中正制选官的评定标准,故A排除;察举制选官也不是随意性的,故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世袭职官特权的问题,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察举制重在道德评判,由地方长官……推荐……九品中正制在最初荐举职官时是由政府官员与民间人士共同评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官员与民间人士评定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2.唐宪宗元和十三年,户部侍郎皇甫铸“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祜封还诏书,其事方罢”。根据所学知识,给事中崔祜应任职于 A. 门下省 B. 中书省 C. 尚书省 D. 枢密院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皇帝想减少内外官俸禄以赡国用,结果遭到给事中崔祜的封驳,根据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规定,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尚书省执行,故正确答案为A,排除BC。枢密院是宋朝管理军事的机构,故排除D。‎ ‎23. 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 A. “调”是指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B. “租”是指缴纳一定量的绢和布 C. “庸”是指缴纳一定的银子代役 D. 在租庸调制下农民生产时间具有一定的保证 ‎【答案】D ‎【解析】‎ ‎【详解】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D选项符合题意。租即田租,每年要缴纳一定数量的谷物,A选项错误。调指的每年定期缴纳一定的绢布,B选项错误。庸则是力役,百姓定期向官府服力役,C选项排除。‎ ‎24.印度佛教宣传出家后就不再关心世俗之事,与家庭完全脱离,即使父母也没有必要看望。然而,唐朝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却要回家看他的一个老姐姐。这反映当时佛教在中国 A. 同化了中国文化 B. 与印度佛教教义融合 C. 日渐趋向世俗化 D. 动摇了儒学主流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就不再关心世俗之事”,到“唐朝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却要回家看他的一个老姐姐”,可以看出佛教传入中国后日益的本土化,世俗化,故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夸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印度佛教教义与中国的是不一样的,也并未融合,排除B项;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 ‎25.有学者指出,唐诗对于唐代史实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研究的做法,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A. 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可以用于历史研究 B. 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 C. 唐诗是原始的直接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 D. 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夸张想象,不能用作历史研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属于二手史料,经考证后可以作为研究唐朝历史的史料,B项正确。A项错在“最能”,唐诗属于二手史料,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用于历史研究,排除。实物史料属于原始史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排除C。唐诗虽然是文学作品,但属于二手史料,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用于历史研究,排除D。‎ ‎26.隋唐时期,玄奘、义净西行探求佛法和以佛学为主的石窟艺术,反映了隋唐文化的特征是 A. 高度繁荣 B. 吸纳、融合 C. 世界领先 D. 影响巨大 ‎【答案】B ‎【解析】‎ 玄奘、义净西行探求佛法,体现出其吸纳外来文化的特征,以佛学为主的石窟艺术体现其融合外来文化的特征。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 ‎27.宋朝为了分割相权,设置了________来分割宰相军政权。‎ A. 参知政事 B. 通判 C. 三司使 D. 枢密使 ‎【答案】D ‎【解析】‎ ‎【详解】宋代分割宰相军政权的是枢密使,故选D项;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通判是地方官职,没有分割宰相权力。故排除A、B、C项。‎ ‎28.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 A. 宋代吸取前代教训,重文轻武 B. 宋太祖重视教育 C. 文人忠君思想浓厚 D. 宋太祖出身文人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混战不休,宋太祖也是大将黄袍加身,当上了大宋的开国皇帝。有鉴于此,北宋建立以来,采取“杯酒释兵权”等措施,削弱大将的军权,重用文人,逐渐形成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局面。故出现材料中所描述的现象。故应选A。‎ ‎29.宋神宗见王安石“适如所愿,不觉如鱼得水,如胶投漆,则倾心纳之”。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 克服危机,维护统治 B. 提高军队战斗力 C. 使人民生活富裕 D. 增加政府收入 ‎【答案】A ‎【解析】‎ 题干中“根本目的”这一限定,统治者采取的措施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故选A。BCD是具体目的,排除。‎ ‎30.诗人张以宁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原无北伐心”。该诗反映的史实是 A. 北宋放弃收复幽云十六州地区 B. 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 绍兴和议,南宋偏安东南一隅 D. 南宋灭亡,元朝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臣主原无北伐心”和辛弃疾生活的时代背景可知,该诗反应的是绍兴和议后南宋统治者偏安东南,无心北伐,故C正确;辛弃疾是南宋初期人,故AD错误;澶渊之盟是北宋时期宋辽合议,故B错误。‎ ‎31.在原始社会后期,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生产力的进步 B. 男子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 C.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D. 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男性开始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BCD项是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 ‎32.“悟空:‘师父,我见一盲人打着灯笼走路,这有何用?’师父:‘为师听你说的情况,估计有N种可能,如果他是怕他人看不清路,这是①家;如果他是怕别人撞到他,这是墨家;如果他认为黑夜出门按规定就得打灯笼,这是②家;如果他认为想打就打何必问,这是③家。’”这则有关诸子百家的幽默故事中,①②③依次对应的是 A. 儒道法 B. 道法儒 C. 儒法道 D. 法道儒 ‎【答案】C ‎【解析】‎ ‎【详解】如果他是怕他人看不清路而打着灯笼走路,契合儒家与人为善 精神;按规定就得打灯笼,契合法家以法制为核心、讲究规矩的精神;想打就打何必问,道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随意释家;故①②③依次对应的是儒法道,C项正确;ABD均不能形成对应关系,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各学派的思想特征。‎ ‎3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这里的中央集权是指 A.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的文字 C.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D.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管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主要表现为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从而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故选D。A项是在经济领域的措施,排除;B项是在文化领域的措施,不符合政治制度的设问,排除;C项主要是体现专制主义,即皇权的强化,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 ‎【点睛】本题要把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中央集权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专制主义主要是指中央政府的决策方式而言,即皇权的强化。‎ ‎34.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A. 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 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C. 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D.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丝绸之路推动沿线经济发展,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与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无关,B选项排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 ‎【点睛】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于西汉都城长安(东汉延伸至洛阳)。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35.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法制取丝绵。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累的副产物古称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 A. 造纸术与丝织业有着渊源关系 B. 丝织产品成为最早的书写材料 C. 丝织业与造纸术同一时代产生 D. 造纸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蔑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丝絮成为纸的来源之一,说明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丝织产品成为最早的书写材料,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丝织业与造纸术是同一时代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造纸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 ‎3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民族融合增强,所以此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故选B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没有建立稳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即便有过短暂的统一,也没有实现巩固与发展,排除AD项;繁荣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不符,排除C项。‎ ‎37.对如图所示的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农业生产恢复 C. 社会分工扩大 D. 民族交融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中壁画内容可知,少数民族进行农业耕种,汉族人民进行放牧,体现了民族的融合,而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故排除A项;汉人放牧图不能说明农业生产的恢复,故排除B项;根据“魏晋壁画”和壁画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侧重反映了少数民族开始从事农业耕种,而汉民族也从事放牧工作,体现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加强,并不是强调社会分工的扩大,故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出现对流,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往内地来。这段时期持续了将近四百年,自汉末乱世直到隋朝建立。‎ ‎38.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A. 建立世官制 B. 增设“参知政事”‎ C. 强化“外朝”‎ D. 实行察举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体现的是对丞相行政权的分割,B选项符合题意。世官制属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项排除。外朝是以丞相为首的执行机构,强化外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朝的选官制度,D选项排除。‎ ‎39.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40.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和议”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的合议,结合“宋夏和议”、“宋金和议”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体现了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故选D项;宋代不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排除A项;宋代周围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因此没有建立统一国家,排除B项;宋代社会经济繁荣开放,但与材料中反映的主题不符,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4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长江流域及江南一带),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嬴蛤,不待贾(商人)而足,地势饶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兵革勿用,民不外劳,役务宽简,氓庶(百姓)繁育。至余粮栖亩,户不业阖,盖东南之极也。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年号,376~396)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战乱),区域之内晏如此。……自此以至于大明(年号,457~465)之际,年逾六纪,民户繁育……良田亦数十万顷,亩值一金……鱼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 材料三 二月丙子,诏曰:“政道未著,俗弊尚深,豪侈兼并,贫弱困窘,存缺衣裳……朕甚忧之。” ‎ ‎——摘自《宋书》‎ 回答: ‎ ‎(1)根据材料分析从汉代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状况出现了什么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3)这一时期北方经济与南方相比因种种原因呈现出不同特点,由此看来,你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的前提条件? ‎ ‎(4)从六朝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出发,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变化:①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几乎没有商业活动,贫富分化不严重;②东晋南朝时:江南人口增加较多,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物资交流发展,贫富分化加剧。(2)原因: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③统治者的政策比较宽松,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④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⑤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⑥北方粟、麦旱田作物南移;等等。影响:①促进了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加快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步伐。(或: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②为隋唐统一和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③改变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状况。(3)基本前提条件:①稳定的社会环境;②正确的政策;③先进的科技;④处理好民族关系;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4)积极影响:①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②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先进文化的传播;③促进交通道路的畅通和新兴城镇的兴起与繁荣。(可联系各地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 ‎【解析】‎ ‎(1)可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等角度出发进行分析。(2)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从人口、面临的环境和统治者的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3)要从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借鉴经验。(4)可以从对生产力的推动、对文化的传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作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