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大庆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检测高二年级 历史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周朝揖让之礼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这最能反映 A. 礼乐制度极其复杂繁琐 B. 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C. 血缘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 D.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周朝“揖让之礼”按照是否“同姓”、有无“婚姻”,分为三种,结合所学可知,其礼乐制度是与宗法制相辅相成的,B项正确;只是一种“揖让之礼”的三种做法,不能说明周朝礼乐制度“极其”复杂繁琐,A项错误;同姓和异姓之间的礼制不同,不能说明“血缘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C项错误;材料中不涉及分封制,D项错误。‎ ‎2.从灭南宋之后,湖广、江西、江淮、陕西数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壤,其治所均在与京师最近的水路交通线上,也不难窥见行省代中央“分镇方面”之职能是相当突出的。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A. 实现了地方高度自治 B. 削弱了地方与中央的联系 C. 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D. 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元代行省划分“数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壤”,与“行省代中央‘分镇方面’之职能是相当突出的”,结合所学可知,元代行省有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D项正确;从行省辖区与腹里的地理连接和交通联系,可知地方无法“实现高度自治”,而且中央和地方的联系十分方便,AB项错误;“数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壤”说明腹里而非行省战略地位重要,C项错误。‎ ‎3.在《清世宗实录》中有载,雍正十年以前谕旨的发布途径,多为“谕内阁”及“谕议政王大臣、谕大学士等”。雍正十年以后则常“谕办理军机大臣等”,不少于“谕内阁”的次数。这一变化表明 A. 军机处地位上升 B. 清廷内部矛盾尖锐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皇帝决策更好执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谕旨的发布途径,多为“谕内阁”及“谕议政王大臣、谕大学士等”,到后来常“谕办理军机大臣等”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雍正后期军机处地位上升,A项正确;雍正时期谕旨的发布途径的变化,不能体现清廷内部矛盾尖锐,B项错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不是谕旨的发布途径的变化,C项错误;谕旨的发布途径的变化与“皇帝决策更好执行”无关,D项错误。‎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皇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这说明当时 A. 地方自主性增强 B. 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 C. 中央集权削弱 D. 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地方官和咸丰皇帝认为广州战事与上海无关,可知当时的清政府君臣多缺乏现代国家观念,B项正确;两江总督和皇帝的想法一致,不能说明地方自主性增强和中央集权削弱,AC项错误;地方大员恐怕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不能说明这是在办近代外交,D项错误。‎ ‎5.美国学者斐士锋在其著作中说:“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协助恢复中国19世纪时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大清帝国通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及上海。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千丝万缕的纠葛……”该学者 A. 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B. 强调以世界视野研究武昌起义 C. 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内战 D. 主张以世界视野研究太平天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协助恢复中国19世纪时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千丝万缕的纠葛”,可知作者是以全球视角在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D项正确;材料中并无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信息,A项错误;19世纪中国“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与1911年发生的武昌起义无关,B项错误;义和团是反帝爱国运动,C项不符合史实。‎ ‎6.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省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 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B.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C. 刺激民众忧患意识产生 D. 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台省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可知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惊醒了民族,刺激民众忧患意识产生,C项正确;材料分析的是甲午战争前后“十八省之民”的变化,不是中国主权遭受侵略问题,也并非台湾人民的斗争热情,A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清政府的战争前后的态度变化,没有涉及到新政改革,D项错误。‎ ‎7.周锡瑞教授曾经指出:“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这种信念曾创造了对于革命几乎是普遍的支持。……而在1912年以后,那种魔术般灵验的信念,开始淡薄起来了。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材料意在表明 A. 孙中山无意改变农民的处境 B. 辛亥革命在后期脱离群众的支持 C. 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没有实现 D. 辛亥革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对于革命几乎是普遍的支持”到1912年后,“信念,开始淡薄”,“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可知辛亥革命后期,农民对其支持减弱,是因为革命未能满足农民的愿望,B项正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提出了要“平均地权”,A项不符合史实;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部分实现了三民主义,C项不符合史实;从1912年前后革命“信念”由强变弱,不能说明革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D项错误。‎ ‎8.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A. 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B. 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 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D. 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五四运动时期,《晨报》文章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等,结合所学可知,当时部分精英希望借传统文化深化国人的爱国意识,C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国内报刊的文章,目的不在于获得列强的同情,A项错误;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与1919年的时代主题不符,B项错误;“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的说法与宣传民主思想无关,D项错误。‎ ‎9.美国作家哈里森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这表明长征 A. 传播了中国革命的精神 B. 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C. 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 D. 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英国作家所说,长征是凯歌是撤退,为“共产党赢得了中国”,表明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长征途中宣传革命精神的活动,A项错误 ;长征并没有改变中国革命性质,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分析的是长征和中国历史发展,没有提及对世界局势的影响,C项错误。‎ ‎10.从1928年到1937年,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军阀曾三次举兵反对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每次都是“大打出手”。七七事变后,桂系军阀却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李宗仁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60万大军进行徐州会战,取得了台儿庄大捷。这表明 A. 革命统一战线已基本形成 B. 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 C. 民族救亡推动了时局变化 D. 地方军阀成抗日主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桂系军阀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战到1937年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全力参与抗战,可知,是民族救亡的要求,推动了中国时局从内战分裂走向团结抗战,C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是1924到1927年间,团结起来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A项与材料不符;桂系军阀和蒋介石都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表,其斗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B项错误;抗日战争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抗争,地方军阀成为主力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11.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 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B.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C. 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D. 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民解放军对“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的行为,奋起反击,坚决斗争,反映了革命军队对《望厦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给予列强特权的否定,D项正确;只在长江防线打击英舰,不能切断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A项错误;1949年解放战争中打击英国干涉中国革命的斗争,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巩固无关,也和否定国民党外交的“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无关,BC项错误。‎ ‎12.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 ‎①人民革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政权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③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在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 ‎④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学者对1949年及之后中国社会变革的评价中,强调了“牵涉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之大,并且“最少为外人所知”,再结合所学可知,这一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故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指出政权变化及性质,也没有给予中国革命正面、积极评价,①②说法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CD三个是错误的。‎ ‎13.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时谈到,“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他主张 A. 提高群众民主意识 B. 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C. 加大执法力度 D. 否定领导人的权威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邓小平指出“文革”是受“领导人”和“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影响,结合所学可以推理出,他主张加强民主化和法律化建设,B项正确;提高群众民主意识和加大执法力度,都只是教训的一部分,AC两项错误;否定领导的权威,并不能从根本上吸取文革的教训和解决问题,D项错误。‎ ‎14.1986年9月,邓小平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采访时说:“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材料体现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图是 A. 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B. 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C.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D. 充分尊重台湾历史的现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不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可知,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图在于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C项正确;材料没有明确当时国际情况,A项错误;保障“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不是民族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对台湾现状的充分尊重,D项不符合题意。‎ ‎15.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图,下列对a、b、c、d四段关系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a段是由于美国长期坚持独立的侵华政策 B. b段由于中美战时同盟关系和“铁幕”演说 C. c段是由于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孤立政策 D. d段是由于世界局势的变化和中日关系的推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坐标图,横向为友好,纵向为敌对,A错在“独立”,B错在“铁幕”演说,D错在中日关系的推动,所以本题选C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背景。‎ ‎16.英国希腊史学家哈蒙德在论及克里斯提尼改革时认为:“对于公正的评论家来说,克里斯提尼宪法是一种平衡宪法,这种宪法授予贵族会议、各级官员、五百人会议和公民大会的权力是适合于长期的僭主时代之后不同阶级的统治经验的。”由此可知,该史学家认为克里斯提尼改革 A. 没有触动落后的原始氏族制 B. 未形成完善的民主政治体制 C. 为僭主政治提供了合法依据 D. 使雅典的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说克里斯提尼是“一种平衡宪法”,其“授予贵族会议、各级官员、五百人会议和公民大会的权力”,是“适合于长期的僭主时代之后不同阶级的统治经验的”,可知他认为克里斯提尼的改革,并没有使民主政治体制充分完善,B项正确;没有触动原始氏族制的说法不符合克里斯提尼改革将血缘部落改为地域部落的史实,A项错误;根据“适合于长期的僭主时代之后”、“平衡宪法”,可知其并没有为僭主政治提供合法依据,C项错误;“平衡宪法”并不会让公民大会形同虚设,D项错误。‎ ‎17.1831年英国辉格党领袖格雷出任首相后,提出了议会选举改革方案,但遭到下院否决。格雷获国王批准解散下院,并在新一轮大选中获胜。第二年议会通过改革方案,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席位。这表明此时英国 A. 议会、内阁和国王形成“三权分立”构架 B. 工业革命刚开始,贵族仍然拥有较强实力 C. 工业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方式扩大政治权利 D. 首相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席位”可知,工业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方式扩大政治权利,C项正确;18世纪早期开始英国国王已经“统而不治”,1832年前后“三权分立”形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1832年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B项错误;格雷“解散下院,并在新一轮大选中获”推动其改革方案通过,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特色,首相对议会负责,D项错误。‎ ‎18.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该观点 A. 强调法律至上思想 B. 主张中央集权体制 C. 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D. 凸显议会至上理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宪法至上”等可知,这些政治家强调主权在民的原则,C项正确;宪法“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不是在强调法律高于一切,A项错误;“宪法”高于“普通法律”是因为宪法是人民制定的,人民高于人民代表的国会,可知这并不是在强调中央集权,B项错误;“国会立法如果违宪”,“不能生效”突出的是民意而非议会至上,D项错误。‎ ‎19.恩格斯在晚年不但高度评价了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模式,还认为它是从私有制向真正的公有制过渡的模式。这反映出恩格斯 A.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反思 B. 放弃了“暴力革命”的理论 C. 借鉴资本主义私有制模式 D. 认同资本主义运行模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高度评价了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模式”,“认为它是从私有制向真正的公有制过渡的模式”等可知恩格斯在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A项正确;正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在历史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并不能说明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理论,B项错误;恩格斯重新认识垄断和垄断公司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能说明他借鉴了私有制模式,也不是对资本主义运行模式的肯定,CD两项错误。‎ ‎20.以下对十月革命的看法,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学者 看法 姚海 ‎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俄国历史上长期性的结构问题,中期性的社会政治形势和短期性的事态发展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蒲国良 ‎1917年革命是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总爆发的结果。‎ 柳植 沙皇专制制度是引发革命的根本原因。‎ 金雁 俄国农民反对村社中世纪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斗争为十月革命创造了经济与文化条件;俄国农民维护村社的斗争为十月革命创造了政治条件。‎ A. 关于十月革命的原因史学界有颇多视角 B. 学者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逐渐趋于客观 C. 学者对十月革命原因的认识逐步深入 D. 这些观点都未认识到战争对革命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四位学者对十月革命爆发的不同原因的分析,可知史学界研究视角的多样性,A项正确;这些学者并非生活在不同时代,之间不是继承发展的关系,并且认为沙皇专制制度是引发革命的根本原因和农民为十月革命创造了政治条件的分析,与唯物史观的分析有出入,BC两项说法错误;蒲国良的说法中蕴含了战争对革命的作用,D项说法错误。‎ ‎21.苏联在1947年观察到美国重整军备,再加上美国原本建立的全球军事基地与联盟,便更确信了苏联已被资本主义包围的想法。这种日益膨胀、自我式的揣测极易重蹈1917年意识形态冲突的覆辙。该材料认为“冷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 美苏之间的互不信任与误判形势 B. 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苏的封锁包围 C. 十月革命以来长期的冲突与矛盾 D. 苏联日益膨胀的大国沙文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美国原本建立的全球军事基地与联盟”,1947年苏联观察到“美国重整军备”,以及苏联“已被资本主义包围”的日益膨胀、自我式的揣测,可知材料认为冷战爆发的原因之一是美苏之间的互不信任与误判形势,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封锁和包围的信息,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十月革命所产生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中苏联的想法,并不是自我膨胀的大国沙文主义,D项错误。‎ ‎22.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由英国倡导建立的组织。1960年,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在斯德哥尔摩签订《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公约》。公约规定,在成员国间逐步取消工业品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自由贸易,并扩大农产品贸易。这一组织成立的初衷 A. 提升欧洲的国际地位 B. 对抗欧洲经济共同体 C. 冲击美苏两级格局 D. 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1960年,英国倡导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相约“成员国间逐步取消工业品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自由贸易,并扩大农产品贸易”,结合所学可知,其初衷是为了对抗当时已经存在的欧洲经济共同体,B项正确;到1960年欧洲存在两个不同的区域经济组织,可知这不利于提升欧洲的国际地位,当时欧洲内部的经济竞争,不能起到冲击美苏两极格局的作用,更不利于欧洲经济一体化,ACD三项错误。‎ ‎23.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时代情绪”,可以用许多学者的论文标题来表达,如《在帝国主义的机制下》《拉丁美洲的开发与未开发》《欧洲如何导致非洲的欠发达》。这反映了当时 A. 冷战背景下国际形势的紧张 B. 不结盟运动致力于经济斗争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D. 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加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时代情绪”下,出现《在帝国主义的机制下》《拉丁美洲的开发与未开发》《欧洲如何导致非洲的欠发达》等标题,结合史实可知当时国际形势的紧张影响了我国的史学研究,A项正确;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独立、自主、非集团”,主要反映两大军事集团,以政治斗争为主,B项不符合史实,20世纪60年代中期多极化趋势初露端倪,还没有加强,C项不符合史实;20世纪60年代中期殖民体系进一步瓦解,D项错误。‎ ‎24.现在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 A. 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 B. 地区冲突已成为世界新危机 C. 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 D.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动作戏”是区域秩序重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之外的现象,所以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可判断得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联合抗美”相关信息,A项不符合题意;区域秩序重构和频繁上演的“动作戏”,不能证明地区冲突成为世界新危机,也不能说明美国正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BC两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25.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材料三 (1968年)差不多在尼克松提出其以“收缩”为主要特点的“尼克松主义”的同时,苏联领导人则提出了旨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进行干涉为主要内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的战略方针。‎ ‎——《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材料四 缔约双方主张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同盟的积极影响。据材料二,分析“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2)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调整外交战略方针的原因。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方针的出发点。‎ ‎(3)针对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外交政策调整有何认识?‎ ‎【答案】(1)积极影响:维护国家安全;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美对华经济封锁,有利于中国经济恢复。‎ 不利影响:使中国过多倚重苏联;政经体制照搬苏联的经验;加剧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 ‎(2)原因:美苏战略调整:美国提出收缩为特点的尼克松主义;苏联提出干涉社国内政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中苏关系恶化。‎ 出发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3)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调整外交政策。‎ ‎【解析】‎ ‎【详解】(1)积极影响:据材料一“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就中苏同盟对中国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和对社会主义阵营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不利影响:据材料二“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结合所学,分析“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2)原因:据材料三“尼克松提出其以‘收缩’为主要特点的‘尼克松主义’”;“苏联领导人则提出了旨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进行干涉为主要内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毛泽东审时度势”等,从美国、苏联和中国及整体世界形势,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调整外交战略方针的原因。出发点:据材料四“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可得出我国调整外交方针的出发点。‎ ‎(3)认识:综合上述四则材料、相关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国家、世界两个方面谈对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下表所示。‎ 时期 口号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师夷长技以制夷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论题: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阐述:19世纪中期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进步国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奋起抗争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兴起了启迪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在洋务运动中加以实践;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农民阶级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以实业救国、变法图强和民主共和为旗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新高潮。这些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的侵略,同时又传播了新思想,启迪了民众的智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说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示例二:论题: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 阐述:鸦片战争之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变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大矛盾的更替极大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阶级矛盾上升,中共总结经验教训,在农村开辟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伴随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国共双方作出调整,中共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而“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也反映出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第一次世界大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解析】‎ ‎【详解】首先根据材料要求,明确答题步骤;其次阅读材料,从近代百年的口号和标语中找出有共同之处的内容。百年主题无外乎两个,即民族独立和国家的民主富强,产生这两个主题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参与这两个主题的是中国社会所有阶级,结果中国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最后根据个人的理解,结合所学史实,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口号或标语,拟定一个论题,简明扼要的表达出来,再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史实以概念形式写出,不要过于详细。‎ ‎27.材料 争取对西域的控制,是自汉代以来中原王朝针对北方边疆局势的一贯战略。唐朝也继承了这样一种战略思路,通过向西拓展来维护边疆稳定。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鲁番)庭州(今吉木萨尔县),是唐朝在西域地区设立的三个重要边州,扼守自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是唐朝经营西域的根本所在,也是唐代伊西北庭节度使控制的区域。根据西域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唐朝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统治方式,在天山东部的伊、西、庭三州建立起同于内地的军政体制,而安西四镇地区则是羁縻府州结合军镇的模式。根据时局的变化和制度的变革,各种军政体制的细节也会随之调整,从而支撑起唐朝在西域的统治。伊、西、庭军政体制的每一次变化调整,都体现着整个西域局势的变化以及唐朝制度的变革。而伊、西、庭三州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唐朝维系百余年西域统治的基础。‎ ‎——摘编自刘子凡《瀚海天山—唐代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经营西域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经营西域的意义 ‎【答案】(1)重视对西域的控制;倚重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统治方式灵活;适时调整军政体制。‎ ‎(2)有利于维护西北和北部边疆稳定(对边疆);保护中原正常生产和生活(对中原);开拓土地;树立朝廷权威(对朝廷);畅通丝绸之路(对丝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或促进民族融合—对民族关系)‎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争取对西域的控制,是自汉代以来中原王朝针对北方边疆局势的一贯战略”可知其受重视;“唐朝在西域地区设立的三个重要边州……控制的区域” 可得出倚重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根据时局的变化和制度的变革,各种军政体制的细节也会随之调整”可知其因地制宜主、方式灵活和适时调整等。‎ ‎(2)意义:根据材料“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唐朝维系百余年西域统治的基础”,结合丝绸之路的发展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外交等方面分析唐代经营西域的意义。‎ ‎28.材料 由于朝鲜半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缘政治关系,朝鲜半岛历史的发展一直受到大国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朝鲜终于摆脱了日本的桎梏,然而,朝鲜人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独立的喜悦,却又成为美苏冷战的牺牲品。面对来自美苏大国的强力控制,朝鲜半岛再次不由自主地坠入民族分裂的深渊。尽管半岛南北双方都曾谋求以自己的力量实现国家民族的统一,甚至引发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内战,但是还是因为大国的干涉,这些努力最终未能改变半岛分裂的状况。对此,前任总统金大中明确指出,“朝鲜的历史是这个国家的人民对其地缘政治命运的挑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半岛二战后民族分裂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半岛二战后民族分裂的影响。‎ ‎【答案】(1)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缘政治;冷战兴起(或苏对峙);朝鲜战争及停战协定的签订;南北双方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差异。‎ ‎(2)给朝鲜民族造成伤害,不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对朝鲜民族和半岛);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使东亚局势长期不稳(对东亚);强化了美苏对抗,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世界)‎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朝鲜半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缘政治关系”,“朝鲜……为美苏冷战的牺牲品”,“三年之久的内战”等,结合所学知识,从朝鲜半岛的地理、历史、现实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二战后民族分裂的背景。‎ ‎(2)影响:根据材料朝鲜“成为美苏冷战的牺牲品”,“来自美苏大国的强力控制,朝鲜半岛再次不由自主地坠入民族分裂的深渊”,结合所学知识,从朝鲜半岛形势、东亚以及世界整体和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朝鲜半岛分裂的影响。‎ ‎29.材料 边沁(1748—1832年)英国古典法学的代表人物,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人。他抨击了英国当时的君主立宪制度,特别是由土地贵族把持的上院,指出:由贵族议员世袭的上院只代表少数人的利益。他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真正的代议制政府,实行分权和法制,合理地分配和运用权力,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利益融洽。为此,最高权力应归议会行使,官吏要在立法权的控制下行使行政权。议会应是一院制的,由成年男子普选产生,但文盲不应有选举权。议会要每年改选一次,选举时要无记名秘密投票。议会议员必须保证按选民的意志行事,既不受行政权的约束,也不得兼任行政官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边沁关于英国民主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边沁关于英国民主主张。‎ ‎【答案】(1)建立真正的分权和法制的代议制政府;最高权力归议会,行政权应被立法权控制;议会实行一院制且由非文盲的成年男子普选产生,选举时应秘密投票;议员应独立行使权力。‎ ‎(2)反映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英国民主的完善;但其张对选举权的限制,有一定局限性。‎ ‎【解析】‎ ‎【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建立真正的代议制政府,实行分权和法制”,“最高权力应归议会行使,官吏要在立法权的控制下行使行政权”,“议会应是一院制的,由成年男子普选产生,但文盲不应有选举权”,“选举时要无记名秘密投票。议会议员必须保证按选民的意志行事”,结合所学知识,分层概括边沁主张。‎ ‎(2)简评:根据材料内容及“边沁(1748—1832年)”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其主张进行评价。‎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