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湖北省黄石市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湖北省黄石市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黄石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2、古代的每个民族都喜欢“谈天说地”,西方人喜欢说“天上”,而中国人更喜欢说“天下”,甚至认为,“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可以共“天下一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不是一个“天下”,而是“不共戴天”。这说明古代中国的“天下”(  )‎ A、和近代“国家”概念基本相同      B、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 C、其区分标准主要是“文化认同” D、专指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 ‎3、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制约光绪没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祖制    B.君主制度    C.宗法制度    D.性格怯懦 ‎4、秦政府规定: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更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治罪。这些规定,旨在(  )‎ A.强化君主专制        B.规范官吏从政   C.树立法律权威          D.加强中央集权 ‎5、梭伦改革后,贵族专权的局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雅典偷盗、抢劫案件明显增加,虚高谎报财产的闹剧此起彼伏,“新”问题出现了。雅典“新”问题的出现,源于梭伦改革(  )‎ ‎ A.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B.取消部落为基础的选区 ‎ C.过度削弱了贵族特权 D.制定了财产等级参政制 ‎6、德国法学家耶林格曾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这反映了罗马法(  )‎ A.是古代世界最早、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B.经历了公民法、万民法到自然法不断成熟的过程 C.在促进帝国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蕴涵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的永恒价值 ‎7、《全球通史》中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  )‎ A.二月革命     B.七月事件 C.十月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8、发表于1848年的某文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该文献(  )‎ A.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第一个作品 B.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C.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D.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9、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特征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实行责任内阁制      B.制定宪法性文献 C.实行三权分立   D.选举和议会立法 ‎10、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  )‎ ‎ A.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 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 ‎ C.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 D.繁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行政效率 ‎11、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70年代中国建交高潮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改革开放的推行 ‎12、民盟主席张澜在某次会议发言中指出:“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文中的“它”是指(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论十大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交子的普遍应用    B.商业型都市兴起 ‎ C.理学禁锢社会思想       D.宋词成为科举内容 ‎14、《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这一变化说明(  )‎ 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 ‎15、中国社科院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一文指出:“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资源很快得到开发。”据此推断作者的观点是(  )‎ ‎ A.西方侵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甲午战争使中国遭受严重经济侵略 ‎ ‎ C.西方经济侵略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西方资本涌人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 ‎16、在英国,自耕农即独立小农直到1750年才消亡。在法国,直到19世纪后半期,小农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在美国,独立的自由小农创造了“美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这些史实说明(  )‎ A.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     B.小农经济助推现代化发展 C.工业革命打击了小农经济       D.各国小农经济本质上不同 ‎17、《斯大林、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斯大林承认商品交换的存  ‎ 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据此可知,斯大林和邓小平(  )‎ ‎  A.都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新型的商品经济  B.都认为计划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 ‎  C.都能够辩证科学地处理计划和市场关系 D.都是从当时本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 ‎18、《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创作的著名科学幻想小说,该书发表于1872年,当时可以“环游地球”的交通工具包括(  )‎ ‎①轮船 ②火车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 材料 结论 A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 B 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 都是官办企业 C 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 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 D ‎《民报》和《新学伪经考》‎ 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 ‎20、下图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1952经济增长率迅速提升 B.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84年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D.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 ‎21、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22、钱穆的《国史大纲·引论》认为:(新通史)最主要之任务,尤在将国史真态,传播于国人之前,使晓然了解于我先民对于国家民族所己尽之责任,而油然兴其慨想,奋发爱惜保护之挚意也。作者认为“新通史”的核心价值是(  )‎ A.培养民族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 B.培养历史学家的个人素养 C.培养求真意识和不畏强权精神     D.培养历史研究的踏实学风 ‎23、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由此可见,南宋与西汉相比在“三纲五常”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  )‎ A. 由服务于统治者到服务于民众   B. 用理来论证其合理性 C. 注重民族性格的培养  D. 儒家伦理道德普及化、通俗化 ‎24、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造成这种文化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精神领域普遍出现了危机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大发展 C.新兴门阀士族生存环境险恶,不得不依附某个政治集团 D.魏晋时期佛、道盛行 ‎25、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说:“中国是举世界最优美、最古老、人口最广大众多、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的信徒,信奉儒家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共同看法  ‎ C、儒家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致之处 ‎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了影响 ‎26、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 ‎   ①拜伦创作《西风颂》  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27、带有浓厚“民本”色彩的儒家思想经改造,成为维系专制统治的工具;而西方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哲学在穿越千年中世纪黑暗后,成为否定专制、走向民主的思想武器。导致“民本”思想与“人本”思想不同发展方向的原因是(  )‎ ‎①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②双方在人与人关系上的主张不同;‎ ‎③双方思想主张的出发点不同; ④东两方古代政治文明模式的巨大差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28、在《新育年》与《东方杂志》对垒的文化论争中,陈独秀认为中西文化不同,宣扬“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杜亚泉则提出:不要把科学视为“信条”,主张以传统的儒家学说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他们论争中的共同点是(  )‎ ‎ A.认为西方文化出现认同危机 B.对西方文明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 C.重新定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主张调和中西文化面临的冲突 ‎ 29、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叶,“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象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敦,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这一现象表明(  )‎ ‎ A.科学进步的速度明显加快 B.科学进步决定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 C.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进步 D.工业革命受科学进步的影响较大[]‎ ‎30、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域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种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的保障。”以下叙述最符合作者本意的是(   )‎ A.文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 B.为避免战争,世界各大文明应该趋向统一 C.文明的冲突已经取代了政治的冲突 D.各种文明间的理解与合作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40分)‎ ‎ 3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中国古代天主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狩四方,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夏、商、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 ‎ ‎ 秦汉时期巡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中央设监察机关——御史台监察地方行政,刺史分部巡视郡级行政工作,郡以下行政工作由郡国守相、县令长、乡长逐级巡视),即刺史巡视制度,用该制度监督地方要员。 ‎ ‎ 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出巡地方,监察郡县,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性。唐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任务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共司监察而各有侧重。在“一台三院”的体制内,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唐朝巡视制度形式多元,分工明确,制度完备,为以后朝代所效仿。 ‎ ‎ 明朝的巡视制度在封建专制史上是最完备的。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成立六个独立的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全国官吏,评论政务,规谏皇帝。清朝沿袭明朝,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 ‎ ‎ 材料二 虽然巡视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但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制度可以与之媲美。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 ‎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 ‎ 请回答: ‎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14分) ‎ ‎(2)综合以上两段材料,分析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存在哪些不同点,对今天有什么启示?(11分 )‎ ‎3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 材料一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 ‎ ‎——摘自朱熹《朱子家训》 ‎ ‎ 材料二 康有为坚决反对封建礼教中的一些陋习,他不但阻止女儿裹足并成立了不裹足会,希望通过破除这种愚昧的残忍行径减轻更多妇女的痛苦。他把教育作为开展维新运动的一个主要手段,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们关心时事、独立思考、通经致用、挽救世变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他著书立说,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中描绘了理想的政治蓝图,希望通过社会变革,寻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他一生有很多探寻中国道路的实践,其中“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运动是影响比较大的政治实践。虽然变法最终被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但这些变法的具体方案无疑是中国向近代化方向迈进的先进性举措。 ‎ ‎——摘编自《论康有为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 ‎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子家训》中所倡导的治家理念并指出其时代意义。(7分) ‎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家国情怀”的表现并指出其时代背景。(8分)‎ 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案[学,科,]‎ 一、选择题 ‎1—5.DCBDD 6—10.DABDB 11—15.BBBDC ‎ ‎16—20.BDAAB 21—25.CADAD 26—30.DACCD 二、非选择题 ‎31、(1)历史沿革:夏、商、周时期的天子巡狩和“方伯”监察是萌芽时期;秦汉时期刺史巡视制度的出现标志着巡视制度正式形成;隋唐时期的“一台三院”体制标志着巡视制度的成熟;明清时期御史巡按制度的出现标志着巡视制度更加强化并且完备。(8分)(罗列史实4分,概括阶段特征4分)‎ 历史作用: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之一,可用于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皇帝为中心的统治阶级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对惩恶除奸、监察百官、反腐肃贪和吏治清明等起了积极作用。(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不同点: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创立较早,历代沿袭,体系完备,机构健全,属于封建统治制度的组成部分,以统治者意志为准则;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建立较晚,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由法学家担任监察官,注重倾听民意,以宪法和法律为准则。(6分)启示:巡视制度有利于惩治贪腐、惰政等不良现象;发展和完善巡视制度必须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使巡视制度切实可行。(5分,言之有理即可)‎ ‎32、 (1)理念:家国情怀,重德修身,家庭和谐,读书明理。(4分) ‎ 意义:继承和弘扬了儒家伦理思想,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3分) ‎ ‎(2)表现:去除封建陋习;用教育启迪民智;从理论上寻找治国出路;以变法改变社会现状。(4分) ‎ 背景:列强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清朝统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西方思想的传入;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刻。(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