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I卷 (选择题 共7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这一年应该是 A. 公元前20世纪早期 B. 公元前20世纪末期 ‎ C. 公元前21世纪早期 D. 公元前21世纪末期 ‎2.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订立盟约。盟约中有“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的规定。该盟约的订立 A. 旨在维护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B. 为了进一步规范诸侯的婚姻行为 C. 说明当时宗法制已经开始动摇 D. 反映出分封制已经出现崩溃迹象 ‎3.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修长城 B. 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D.实行郡县制 ‎4.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人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百官罪行的报告。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5.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分封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监察制度 ‎6.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7.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 A.笼络民心  B.强化皇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稳定统治秩序 高一历史 共8页 第1页 ‎8.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 抚军按民”而名。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 A. 皇帝的秘书机构 B. 朝廷的朝贡藩国属 ‎ 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中央的派出机构 ‎9.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 A.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B.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10.雍正四年(1726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正式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A. 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 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 C. 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 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11.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A. 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 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 古希腊城邦制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 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12.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題,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 A.决策程序力求完善   B.全体居民集体参政 C.民主机构相互制约 D.公民权利逐渐扩大 ‎13.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其目的在于 ‎ A.宣扬神权至上观念 B.保障公民平等 C.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D.维护贵族政治 ‎14.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可以说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促成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是 A.制定《十二铜表法》 B.编纂《民法大全》‎ C.颁布《民法典》 D.形成万民法 高一历史 共8页 第2页 ‎15.古罗马《民法大全》认为:“罗马人民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罗马帝国制定“全人类共同的法律”主要是为了协调 A.罗马帝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B.罗马平民与贵族的关系 C.罗马公民与奴隶的关系 D.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 ‎16.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9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是如此。这反映了英国 A. 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B.历史上没有民主的形式和传统 C. 社会一直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 D. 王权与议会矛盾斗争非常激烈 ‎ ‎17.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18.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规定:“‎ 国会遇到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这反映了美国 ‎ A. 联邦政府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B. 宪法修订具有法律依据 C. 州议会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权 D. 国会内部存在权力制约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 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 实现三权分立 ‎ C. 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D.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 ‎2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 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21.有学者说很多受过教育的德国人也对国内的体制引以为荣,同时蔑视西方国家的民主传统,他们认为德意志特殊道路是一种积极的方式,是处于欧洲中心位置的国家采取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方式。“这表明德国君主立宪制 A. 在民主方式上优于英法 B. 建立有它的偶然因素 C. 缺乏广泛的民主基础 D. 有强大的社会基础 ‎2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58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据此可知 ‎ A.帝国政体不具有民主特征 B.普鲁士拥有超然地位 C.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残余 D.皇帝具备了绝对权威中 高一历史 共8页 第3页 ‎23.“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 C. 设立和管理租界的权利 D. 海关管理权 ‎24.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总督 巡抚 汉员 旗员 合计 汉员 旗员 合计 ‎1837‎ ‎3‎ ‎7‎ ‎10‎ ‎12‎ ‎8‎ ‎20‎ ‎1864‎ ‎7‎ ‎3‎ ‎10‎ ‎19‎ ‎0‎ ‎19‎ A. 汉员比例上升实现了满汉平等 B. 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 C. 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 D. 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25.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 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26.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A) i# I" Q/ d% Y' ]‎ B5 N; V' V- B$ Y+ @, I3 A C' W$ T! - _7 W" R D" d& Y4 X2 b2 e7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_0 N4 I, ^+ Q/ S" G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2 @1 @7 _8 D. _ `4 F- I; @‎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U1 F* F$ A. J/ U3 a3 `‎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丰处5 R9 G1 R2 W7 g# C4 B) P) D1 U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8 i2 E _! L$ j1 I6 S ‎《资政新篇》内容( c9 e( _- V1 H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O, g" F* R: a0 O. U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i' K" X4 B. P0 d7 j! U0 F 兴办保险事业& X; e0 f" K5 & P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9 f0 + * T. S( K& G ‎27.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后来他更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加封为“万岁”。这体现出 A.拜上帝教与中国皇帝制度相结合 B.太平天国权力争夺借助宗教迷信C.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 D.太平天国定都后战局渐趋恶化 ‎28.《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的1500里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巡逻。”该现象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29.“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罪行 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高一历史 共8页 第4页 ‎30.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 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 B. 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缺乏充分准备 C.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 D. 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求和思想 ‎31.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失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 革命任务不明确 B. 指导思想不科学 ‎ C. 革命目标不清晰 D. 具有空想性 ‎32.史学家左舜生认为:“辛亥革命是合政治与种族的两个因素而形成的,其成功只限于种族的一面,而政治则四十年来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显著的成绩。”该观点 ‎ A.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 B.承认政治民主化取得突破 C.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 D.不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3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 A.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C.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34.《辛亥百年》组歌中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B. 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C. 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D. 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 ‎35.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 C.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D.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 ‎36.“‎ 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以下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材料认为 A.多种因素造成了五四运动内涵的丰富性 B.五四运动具有彻底不妥协的特点 高一历史 共8页 第5页 C.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五四运动是一场单纯的政治运动 ‎37.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 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没有意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 ‎38.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表明巴黎公社革命 A.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实践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C. 是社会主义革命伟大尝试 D.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39.《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 A. 谋求人类解放作为目标 B.阶级斗争学说 C.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D. 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40.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41.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革命’。”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 A.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  B.探索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奠定了俄国社会转型基础  D.彻底改变了俄国社会落后的面貌 ‎42.列宁认为: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上述材料反映出 A.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苏维埃内部在列宁领导下团结一致 C.列宁主张用暴力的方式夺取政权 D.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 高一历史 共8页 第6页 ‎43.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A.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B.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 C.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方向 D.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44.红歌是当代对革命年代或者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社会主义歌颂的歌曲代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就是一首典型的红歌,其中歌词中有“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应是 A. 国共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红军长征 ‎ C. 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 D. 解放战争时期的收复长江以南地区 ‎45.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D.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46.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的“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与此协议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 国民党一大 B. 中共一大 C. 八七会议 D. 重庆谈判 ‎47.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 ‎48.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 ‎ A. 武装割据、人民主权 B. 民族解放、民主自由 C.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民族解放、思想解放 高一历史 共8页 第7页 II卷 (非选择题 共2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9.(14分)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 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1)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4分)‎ ‎(2)有人说材料二说明了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50.(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白银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地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6分)‎ 高一历史 共8页 第8页 ‎2018年—2019学年度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一期初考试 ‎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 C D B C 6—10 A B D A B 11—15 B A C A D ‎ ‎16—20 A B B C D 21—25 D B A C D 26—30 C B C D A ‎ ‎31—35 B A B D C 36—40 A D B A B 41—45 C D B B C ‎ ‎46—48 D C B 二、非选择题 ‎49.(14分)(1)实行直接民主、人民主权、民主程度高(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不同意(1分),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答皇权至上或专制等言之成理即可给分)(3分)‎ ‎(3)①《权利法案》的颁布;②责任内阁制的形成;③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改革也可以)(每点2分,共6分)‎ ‎50.(14分)(1)对中国而言:清廷战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2分),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分)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2分),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2分)‎ ‎(2)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3分);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