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板块二第5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场手工业时期(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板块二第5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场手工业时期(学案)

第5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场手工业时期 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也是人类从传统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前奏。‎ ‎1.政治上:英、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2.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进一步拓展。‎ ‎3.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欧洲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逐渐兴起。‎ 阶段一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15~18世纪中期)‎ ‎1.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寻金热”;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2)过程: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3)影响: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早期殖民扩张 ‎(1)荷兰:17世纪中期,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商品贸易与殖民扩张并举。‎ ‎(2)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影响: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考法1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影响 ‎[典例1] (2018·全国Ⅱ,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坐标图为载体考查近代欧洲的殖民扩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注意坐标图反映的奴隶贸易数量的变化。‎ 解析 ‎ 由图可知16~18世纪奴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联系所学可知奴隶贸易是欧洲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也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重要手段,故答案为A项。促使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是两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排除B项。奴隶贸易不是导致“日不落帝国”产生的原因,故C项排除。D项材料依据不足。‎ 答案 A 多元视角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看,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从文明史观看,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 ‎(3)从近代化史观看,使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4)从社会史观看,给西欧社会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是也给亚洲、非洲和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1.(视角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原产地值1~2克白银,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据此推断(  )‎ A.欧洲人的消费水平远高于亚洲 B.印度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C.欧洲的商贸中心已经发生转移 D.西欧具有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 解析 据所学可知,由于地中海的重要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垄断,一公斤胡椒在原产地、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的价格出现了递增的现象,这促使欧洲商人开辟新航路。故选D项。‎ 答案 D ‎2.(视角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托马斯·莫尔在其作品《乌托邦》(1516年出版)中虚构了一位航海家的美洲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共选举产生。该材料说明了(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巨大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进步思想产生 C.莫尔对工业资产阶级强烈不满 D.宗教改革推动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1516年”和莫尔虚构的航海家在美洲的见闻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进步思想产生,故B项正确;工业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都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产生的,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考法2 从文明交流角度考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典例2] (2015·全国Ⅱ,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考题点评 本题借饮茶习俗的变化,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殖民扩张及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解题关键:紧扣时间及题干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来理解。‎ 解析 由于英国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加大了对东方的贸易,使茶叶大量流入英国,导致茶叶价格下降,成为普通民众也可消费的产品,故出现材料中的变化,故选D项。茶叶的普及属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体现不出等级观念淡化这一结论,故A项错误。对东方生活方式向往不会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认识,不是对材料中茶叶逐渐普及现象的合理解释,故B项错误。随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日益拉大,故C项错误。‎ 答案 D 多元视角理解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1.(视角 殖民扩张与物种交流)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不同洲之间的物种实现了横向交流,欧洲、美洲、中国之间的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D项正确。‎ 答案 D ‎2.(视角 殖民扩张的影响)16世纪初,佛罗伦萨香料价格为每磅20个格罗特,葡萄牙香料则为17个格罗特。佛罗伦萨商人因此被迫亏本出售胡椒。这种现象说明(  )‎ A.葡萄牙是香料的原产地 B.佛罗伦萨经济地位下降 C.欧洲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D.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 答案 C 阶段二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政治(15~18世纪中期)‎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1688年,通过“光荣革命”,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3)发展:18世纪前期,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 ‎(4)特点: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必要性: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 ‎(2)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 ‎(3)内容: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管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具有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特点;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宪法负责;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4)基本原则:分权制衡;主权在民;联邦制;共和制。‎ ‎(5)影响:丰富了启蒙思想家的民主政治构想,为美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开创了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新模式,影响深远。‎ ‎                   ‎ 考法1 从历史演进角度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 ‎[典例1] (2016·全国Ⅰ,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考题点评 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主要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从安妮女王有权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来思考。 ‎ 解析 据题干信息“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了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说明君主立宪制还没有完善,故选B。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排除A;内阁制度在1721年后逐步形成,排除C;《权利法案》并没有限制英王的行政权,排除D。‎ 答案 B ‎[典例2] (2015·全国Ⅱ,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考题点评 本题从史料实证角度来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特征,主要考查解读信息获取历史结论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信息中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与内阁之间的关系。‎ 解析 据题干时间“18世纪中叶”,题干信息“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真正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国王只是名义上仍保留权力,故选D项。A、B两项说法不符合英国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史实,排除;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并未控制内阁,故C项错误。‎ 答案 D 英国君主立宪确立进程中的权力转移 ‎(1)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召开议会是英国的历史传统,在《权利法案》颁布前议会只能限制国王的征税权,《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才拥有正式的立法权。‎ ‎(2)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光荣革命”‎ 后,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随着主持政府工作的罗伯特·沃波尔成为实际上的第一任首相,英国开创了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建内阁的惯例。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行政权转移到议会控制下的内阁手中,国王成为“虚君”。‎ ‎1.(视角 《权利法案》的影响)“《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 A.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B.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解析 据题干材料,《权利法案》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从而避免了双方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为英国长期稳定提供政治环境,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改变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 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项错误;材料强调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没有涉及“主权在民”,故D项错误。‎ 答案 A ‎2.(视角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英国在政治上一方面“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另一方面“注重保持自身,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主要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 B.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C.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D.传统向现代渐进发展 解析 题干材料“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体现了继承传统,“注重保持自身,善辟蹊径,自成体系”体现了勇于创新,故选B项。‎ 答案 B 考法2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及特征 ‎[典例3] (2017·全国Ⅱ,34)‎ ‎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考题点评 本题创设情境,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体现的原则,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解题关键:从总统对议员皮克林的免职角度思考。‎ 解析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要求内阁成员辞职是总统的权力,B项错误,故选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加强总统的权力,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内阁中意见分歧,并没有体现党派之争,D项错误。‎ 答案 C 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特点 ‎(1)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美国联邦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分组成,分权制衡,以防止滥用权力。‎ ‎(2)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3)联邦制原则:美国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 ‎1.(视角 美国联邦制的确立及作用)某学者认为:“大国政府一方面应该保证效率,另一方面又要给社会的自由发展留有空间。美国很好地实现了这两方面的平衡。”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  )‎ A.确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 B.构建起三权分立的体制 C.规定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 D.规定最高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解析 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人民主权、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说明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联邦制原则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故选A项。‎ 答案 A ‎2.(视角 美国宪法的“妥协”精神)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法律之通过须经两院允许,众议员依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2名。这一制度安排(  )‎ A.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体现了对民众狂热情绪的防范 C.保障了公民个人自由权利 D.有利于提高国会的办事效率 解析 美国国会议员的产生方式,既有来自选民的直接选举,也有通过州议会的间接选举,尤其是间接民主形式的存在,有利于对直接民主弊端的防范。故选B。‎ 答案 B 阶段三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思想和文化(15~18世纪中期)‎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1)时间:14~16世纪 ‎(2)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更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和人类生活的世界。‎ ‎2.宗教改革 ‎(1)时间:16世纪 ‎(2)性质: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改革运动。‎ ‎(3)影响:打破了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迷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启蒙运动 ‎(1)时间:17~18世纪 ‎(2)核心:理性主义。呼唤理性,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要求科学、自由和平等。‎ ‎(3)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近代西方的科技成就 ‎1.天文学 ‎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2.物理学 ‎(1)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创制了望远镜等科学仪器,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牛顿: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3.生物学 ‎(1)林耐:注重研究群体,主要运用观察和分类法,为进化论的产生打下基础。‎ ‎(2)哈维:注重研究个体,为细胞学说的创立开辟道路。‎ 考法1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近代人文主义的产生及内涵 ‎[典例1] (2017·全国Ⅱ,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考题点评 本题创设情境考查人文主义兴起的背景,解答此题关键:从经济发展角度理解人文主义兴起的背景。‎ 解析 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众多市民的意志”,体现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促进工商业阶层(即市民)扩大,所以要求统治者采取的措施 符合他们的要求,故选A项。人文主义广泛传播是在14到16世纪,B项错误;教会权威在逐渐削弱,C项错误;宗教改革发生在16、17世纪,当时新教理论没有形成,D项错误。‎ 答案 A ‎[典例2] (2018·全国Ⅲ,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考题点评 本题从近代欧洲聚会的特点切入,考查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18世纪前半期法国沙龙聚会讨论话题的广泛和思想的活跃。‎ 解析 材料的主旨是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思想的变化,不是宫廷文化,排除B;当时法国专制王权强大,C错误;材料中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不代表平民,不能得出贵族与平民平等的结论,排除D;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思想极为活跃”,联系18世纪的法国可知,A项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答案 A 不同阶段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时期:重心是探究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智者学派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苏格拉底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和知识。‎ ‎(2)文艺复兴时期:重心是探究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3)宗教改革时期:重心是探究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宗教改革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4)启蒙运动时期:重心是探究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将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反对迷信,反对权威。‎ ‎1.(视角 文艺复兴的评价)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写道:“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而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美第奇家族和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该观点(  )‎ A.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认为文艺复兴的成就具有偶然性 C.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D.没有看到群众性文艺的真正力量 解析 据题干材料“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可知文艺复兴是由于上层社会的奖励才成功的,这反映出其成功具有偶然性,故选B项。‎ 答案 B ‎2.(视角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特点)卢梭是18世纪法国最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希望有一种国家,使身在其中的一切人都有成员感和共事感。这反映出卢梭(  )‎ A.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B.对民主议会制度的羡慕 C.对民主共和政体的渴望 D.对人民主权学说的阐述 解析 题干信息“希望有一种国家,使身在其中的一切人都有成员感和共事感”反映了卢梭对民主共和政体的渴望,故选C项。‎ 答案 C 考法2 从社会进步角度考查近代西方的科技成就 ‎[典例3] (2013·全国Ⅰ,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考题点评 本题从历史评论角度考查近代科学家的成就及影响,主要考查辩证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题关键:紧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的信息。‎ 解析 据材料关键信息:“近代科学家”“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这说明恩格斯认为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而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日心说”的提出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故选A项。‎ 答案 A 牛顿力学体系的意义 ‎(1)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2)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3)牛顿力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4)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1.(视角 近代科学成就)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望于这个 最大的“天眼”或许能解开宇宙起源之谜。17世纪初,人类在探索天体宇宙奥秘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 A.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 B.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 C.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解析 据材料中“望远镜”“17世纪初”并结合所学可知,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符合题意,故选A项。‎ 答案 A ‎2.(视角 近代科技的影响)1747年,法国作家拉美特利在其发表的《人是机器》中指出:“宇宙中没有神,只有运动的物体。最复杂的物体是人,人是一部自我调节的机器,这部机器的运转全靠燃料。”材料说明(  )‎ A.科学发展对人的思维产生重大影响 B.宗教神学的说教已被冲破 C.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 D.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科学技术。“宇宙中没有神”说明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只有运动的物体”“最复杂的物体是人,人是一部自我调节的机器”说明人们对宇宙和人自身有了科学的认识,故A正确。B、C、D三项只涉及思想的变化,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全面,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一、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早期欧洲社会转型的特点 ‎【视角综述】 14、15世纪至18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的准备时期,也是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该时期从经济的变化、政治的变革、思想解放运动等方面体现了欧洲社会转型的特点。高考重视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角度,综合考查这一阶段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现象及反映的时代特征。‎ ‎【考题预测1】 (2018·辽宁大连模拟)从1500年到1600年近一个世纪内,西欧黄金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这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欧洲各国的物价飙涨 B.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 C.有利于原始资本积累 D.引发了“价格革命”‎ 解析 本题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深层次影响。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是其最主要的影响,故选B项。‎ 答案 B 二、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 ‎【视角综述】‎ ‎ 15、16世纪中西社会发展的不同趋向,决定了中西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该时期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农耕经济繁荣且出现新气象、理学占统治地位、文学艺术发展等,具有社会繁荣且暗藏危机的特点;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主代议制确立、人文思想兴起等,反映了东西方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高考重视从中西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的差异角度,考查其体现的社会特征。‎ ‎【考题预测2】 (2018·陕西五校联考)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但在某些发展阶段又具有特定的相似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后期,社会文化不要求“人人圣贤”,而要“人人世乐”,功名利禄的渴求不再占生活第一位,都市人一般“兰膏明烛”、“二八递代”即喝酒聚会,谈情说爱;知识分子则收藏,琴棋书画会友,或邀友畅游。社会风尚一变前期的“简质”,取代以“导奢导淫”之风,礼拜金钱之风,“好色”、“好货”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可以说是市民文化对封建伦常的全面威胁。‎ ‎——摘编自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材料二 “人的觉醒”与“人的发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人的觉醒”除表现为对知识的推崇外,还体现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在彼特拉克的《歌集》中,他抒发了对情人劳拉真挚的爱,以绚丽多姿的笔墨描写劳拉的形体美与精神美。他对劳拉的爱,不像但丁只是精神上的,而是“同时爱她的肉体和灵魂”。在薄伽丘的笔下,人性是具体可感的,是两情相悦的爱恋。‎ ‎——肖四新《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反思》‎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后期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与同时期中国文化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不同在欧洲出现的背景。‎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信息从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原因”,从明代经济、阶级、思想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同”,据材料一、二从其主张归纳;“异”据材料一、二从对待知识的态度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原因”,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经济、思想、阶级等方面归纳。‎ 答案 (1)不同:价值观念改变,封建伦常等级观念受冲击;社会风尚,重利拜金盛行(由追求功名到追求享乐;由勤俭到奢侈,拜金主义盛行)。‎ 原因:明代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扩大,市民意识觉醒;封建礼教压抑人性引发不满和反叛。‎ ‎(2)相似:崇尚人性。不同:对知识的崇拜。‎ 背景:精神桎梏来自宗教;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新兴资产阶级正在成长。‎ ‎1.(题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600年时,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法国贵族成员更是发出感慨:贵族每天都在破产、消亡,第三等级却占有财富。导致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圈地运动的推动 C.贵族生活的奢靡 D.重商主义的实行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黄金、白银的大量涌入,物价上涨,导致欧洲旧贵族破产,新兴资产阶级壮大,故选A项。‎ 答案 A ‎2.(题点:殖民扩张的影响)15世纪初,伦敦商人的中等富裕标准是动产300镑左右。但到了16世纪50至70年代间,一个伦敦商人死时留下动产3 000以上已经不算什么稀罕事了,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伦敦商人平均拥有7 780镑的动产。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A.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黄金白银的大量流入 D.英荷战争的最终胜利 解析 据所学可知, 16世纪50~70年代,西欧进行殖民扩张,从亚非拉掠夺大量的财富,故出现欧洲财富增加、商人富裕的现象,故选C项。‎ 答案 C ‎3.(题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革命作为民族国家首次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其最大成果是创造了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创新(  )‎ A.否定了其传统的政治结构 B.完全剥夺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C.使全体国民都享有选举权 D.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 解析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 的地位,故选D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仍保留了国王,故A项错误;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贵族仍有较大的政治特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因此不是“全体国民”,故C项错误。‎ 答案 D ‎4.(题点:1787年宪法的特点)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任何贵族爵位,凡是在合众国担任受益职务……非经国会同意,不得从任何国王、君主或外国接受任何种类的……官职或爵位。”这一规定旨在(  )‎ A.保持国会绝对权威 B.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C.防止封建君主专制 D.保障民主共和政体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不得授予贵族爵位,也不允许官员接受其他国家的官职或爵位。这主要是为了否定特权、维护平等,有利于保障民主共和政体,故选D项。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独立平等,相互制约,国会并没有绝对权威, A项错误;这种规定,与“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无关, B项错误;这一规定针对的是贵族爵位,而非君主,且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 C项错误。‎ 答案 D ‎5.(题点: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彼特拉克在散文《秘密》中热烈地为爱情和荣誉辩护:认为爱情同热爱上帝,追求人间的幸福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一致的。这说明彼特拉克(  )‎ A.关注凡人的世俗生活 B.追求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C.抨击贵族的等级观念 D.主张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解析 据题干可知,彼特拉克认为,爱情、追求人间的幸福与热爱上帝、追求永恒幸福同样重要,这反映出彼特拉克重视人的世俗生活,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追求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对人世俗生活的肯定,没有抨击等级观念, 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追求爱情和人间幸福,与基督教禁欲苦行的要求相反, D项错误。‎ 答案 A ‎6.(题点:宗教改革的特点)‎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张(  )‎ A.教随国定原则 B.强化教会权威 C.信仰即可得救 D.简化宗教礼仪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宗教要服从世俗统治者,即体现了教随国定的原则,故选A项。‎ 答案 A ‎7.(题点: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8世纪80年代中期,“邦联显然已奄奄一息、危若累卵。邦联拥护者的最后希望也破灭了,阻止美国帝国各主体部分的瓦解已迫在眉睫”。尽管费城制宪会议上与会代表之间存有分歧,“最终,联盟结合的重要性压倒了地方利益;9月17日这一天,毁誉参半的宪法草案呈现在美国民众面前”。‎ ‎——摘编自托马斯· H·考克斯《美国宪法创制史观的演变》 ‎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们采取了权力分化的手段,使其不完全掌握在任何一方,从而避免了 “多数人的暴政”。在设计中央政府内部分权机制时,把行政权授予了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分权措施,它们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纵向分权和联邦内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横向分权来限制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 ‎——摘编自庄嵗《论美国宪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邦联奄奄一息”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联邦体制的进步之处,并说明其作用。‎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美国邦联制的弊端及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分析;第二小问,结合邦联制下美国社会状况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从联邦政府中中央与地方关系角度概括;第二小问,结合联邦制的内容和原则,从中央与各州的关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榜样方面分析作答。‎ 答案 (1)原因:独立后的邦联政府软弱无力;美国面临着严重的国内外危机。‎ 影响: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加剧了国内矛盾的激化;推动了1787年宪法的制定。‎ ‎(2)进步: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保留了地方政府的一些自主性;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作用:有利于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各州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构建提供了榜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