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说明(  ) ‎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C. 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正式建立 D. 世界经济体系化的发展趋势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组织是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体现了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体系化与制度化发展方向,故D项正确。A选项与材料无关。这三大组织并非地区性组织,故B项错误。C选项与史实不符。‎ ‎2. 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渡客说:“这型的银行,饭馆、商店都一样,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的表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这反映了(  )‎ A. 英国人反对欧洲一体化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C. 英美关系遭遇严重挫折 D. 欧盟促进了欧洲的团结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美元贬值,美元地位下降,各国纷纷采取浮动汇率制,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B项正确。材料反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没有涉及英国人反对欧洲一体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英美关系遭遇严重挫折,而是强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排除C。欧盟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3. 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致函欧盟,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英国是欧洲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B. 法德和解迈出了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C. 1991年“马约”签署宣告欧洲联盟诞生 D. 欧盟成立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 ‎【答案】B ‎4. 2017年 2月28日,成功连任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的罗伯托·阿泽维多严正 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要打响贸易战,否则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这表明( )‎ A. WTO致力于消除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B. WTO完全掌握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权 C. 美国极力主张建立多极化贸易格局 D. 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占有绝对优势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警告美国不要打响贸易战,体现了WTO致力于消除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A项正确。B项错在“完全掌握”,且材料也没有涉及WTO完全掌握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权,排除。C项美国极力主张建立多极化贸易格局与美国观念不一致,排除。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占有绝对优势,与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警告美国不要打响贸易战不符,排除D。‎ ‎5. 1950年,一个埃塞俄比亚人的收入是一个欧洲人、美国人或日本人的1/18。半个世纪后,埃塞俄比亚人的收入变成了欧洲人、美国人或日本人的1/35。材料说明了(  )‎ A. 全球化使得南北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B. 非洲国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C. 发展中国家抓住了发展机遇 D. 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逐步下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埃塞俄比亚人与欧洲人的收入,由 1950 年的 1/18 变为半个世纪后的 1/35,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拉大, A ‎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非洲国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而是强调全球化使得南北贫富差距继续扩大,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发展中国家抓住了发展机遇,而是强调全球化使得南北贫富差距继续扩大,排除C。材料强调全球化使得南北贫富差距继续扩大,没有体现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逐步下降,排除D。‎ ‎6.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下列言论能反映孔子智慧的是(  )‎ A.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B. 治民无常,唯法为冶 C.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D.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思想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杀身以成仁”体现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故A项正确;“唯法为冶”属于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兼相爱”属于墨家思想,故C项错误;“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属于道家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再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7.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段话出自(  )‎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思想,属于董仲舒,故B项正确;孟子主张仁政,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学生可以联系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8.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这首古诗反映了( )‎ A. 孟子的仁政思想 B. 荀子的“人性本恶”思想 C.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D.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人心本来是欢乐的,只是被自己的私欲所束缚。私欲萌生时,用良知可以消除,私欲消除了之后,人心便会仍旧是快乐的。依据所学,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学说,加强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故D项正确。仁政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与材料的心学无关,排除A。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与材料强调的心学无关,排除B。“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认识论,与材料强调的心学无关,排除C。‎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王阳明心学的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9. 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女权意识的日益觉醒 B. 反映了明清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C. 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 反映理学对社会影响日益深入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节妇是理学纲常伦理的产物,节妇逐渐增加说明理学对社会影响日益深入,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女权意识的日益觉醒,故A项错误;明清社会动荡与节妇逐渐增加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不是节妇逐渐增加的原因,故C项错误。故选D。‎ ‎10.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的自序中写道:“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 、天下图经、前辈文编、说部以至公移邸抄之类,有关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旁推互证,务质之今天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这体现了顾炎武(  )‎ A. 经世致用思想 B. 唯物主义思想 C. 自由平等思想 D. 民主启蒙思想 ‎【答案】A ‎..................‎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学生应该可以正确理解为社会民生服务的经世致用的主张,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1.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  )‎ A. 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 B. 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C. 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 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普罗泰格拉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教育培养道德的问题,故B项错误;普罗泰格拉的主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普罗泰格拉否定神,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错误。故选B。‎ ‎12.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 莽’这种罪恶。”下列人物,曾提出类似观点的是(  )‎ A. 普罗塔戈拉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莎士比亚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题干强调美德给人带来好处,没有知识的“勇敢”就会变成罪恶,故可知该观点是苏格拉底的,C项正确。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与题干不符,排除A。亚里士多德主张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创立了逻辑学,与题干无关,排除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 但丁在《神曲》里写:“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据此可知但丁(  )‎ A. 主张废除宗教信仰 B. 反对教会集权和腐败 C. 主张用新教取代天主教 D. 主张实行分权与制衡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但丁抨击罗马教会的集权和腐败现象,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废除宗教信仰的主张,故A项错误;但丁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没有主张用新教取代天主教,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主张实行分权与制衡,与但丁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 ‎14. 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对这场改革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根源是教皇以修缮教堂为名大量兜售赎罪券 B. 马丁·路德在意大利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为开始的标志 C. 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有利于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形成 D. 受到中国雕版印刷术的推动和儒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是宗教改革的根源,只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索,排除。B项错在“意大利”,《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于1517年张贴在德国维滕堡城堡教堂大门上的辩论提纲,被认为是新教的宗教改革运动之始,排除。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有利于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形成,C项正确。D项错在“雕版印刷术”,应该是活字印刷术的影响,排除。 ‎ ‎15. 伏尔泰说:“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这反映了他主张(  )‎ A. 反对君权神授 B. 维护私有财产 C. 反对专制统治 D. 追求天赋人权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伏尔泰的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主要是对题干的理解,伏尔泰认为受到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可知是对当时专制统治的否定,故C项正确;ABD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 ‎16.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以下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 A. 火药最早用于军事 B. 指南针用于航海 C. 出现雕版印刷术 D. 烧制出秘色瓷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火药最早是在唐朝末年用于军事,而不是宋代,排除A。宋朝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符合材料要求,B项正确。雕版印刷术产生于唐朝,与材料宋朝不符,排除C。唐朝已经烧制出秘色瓷,与材料宋朝不符,排除D。‎ ‎17. 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A. 运用圆周率计算谷仓容积 B. 欣赏王献之的《兰亭序》‎ C. 阅读贾思勰的《农政全书》 D. 使用《授时历》来安排农时.‎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提出运用圆周率计算谷仓容积,A项正确。王羲之的作品是《兰亭序》,而不是王献之,排除B。贾思勰的专著是《齐民要术》,而不是《农政全书》,排除C。元朝时期的《授时历》,与题意魏晋南北朝不符,排除D。 ‎ 点睛:本题为知识型选择题,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如本题紧扣设问要求“魏晋南北朝时期”,熟悉中国古代科技的相关成就即可知道答案。‎ ‎18. 《卷珠帘》的歌词是一首优美的词。词之所以在宋代得以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程朱理学思想引领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词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城市市民阶层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AB不是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排除。宋朝尚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 ‎19. 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学作品是映照社会的一面镜子,不同程度上折射社会的面貌。在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一部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该作品应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叙述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展现了一个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封建社会,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A项正确。《水浒传》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与材料不符,排除B。《西游记》是堪称神魔小说的典范,与材料不符,排除C。《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一系列的战争场面,展现了战争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军事的复杂矛盾和斗争,与材料不符,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要求“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结合明清小说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0. 下图书画作品属于(  ) ‎ A. 文人画 B. 风俗画 C. 宫廷画 D. 山水画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表明以形写神,强调突出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蕴情趣的特点,体现了文人画的典型特征,A项正确。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与图示不符,排除B。宫廷画是为宫廷服务的,它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图示不符,排除C。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与图示不符,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因时而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分) ‎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 ——《论语》 ‎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汉书·董仲舒传》 ‎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对儒学的地位有何影响? ‎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的主要观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原因。‎ ‎【答案】(1)思想:“仁”、“礼”。‎ ‎(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影响:逐步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或独尊地位)。‎ ‎(3)观点: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阶层日益壮大;封建专制不断加强,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宋明理学日益僵化,思想束缚严重。‎ ‎【解析】(1)根据材料“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从“仁”、“礼”方面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概括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关于其对儒学地位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逐步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方面作答。‎ ‎(3)根据材料“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概括为反对君主专制;根据材料“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可概括为工商皆本。关于黄宗羲思想产生的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封建专制不断加强)、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思想束缚)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材料解析题的四步解题方法:‎ 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如抓住本题 “核心思想”“思想主张、影响”“主要观点、原因”等相关设问要求。‎ 第二步,读材料,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相关时间、地点、历史人物、观点等基本要素,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等,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孔子儒学、董仲舒儒学、黄宗羲思想等方面思考。‎ 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抓住教材中关于孔子儒学、董仲舒儒学、黄宗羲思想等相关内容 第四步,提炼答案,分点作答。‎ ‎2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 ‎ ——亚尔伯蒂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 材料三 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 ‎——伏尔泰 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孟德斯鸠 ‎ 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 ‎ ‎——卢梭 请回答:  ‎ ‎(1)材料一的主张是谁提出的?如何评价他的思想主张? ‎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其内涵。 ‎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答案】(1)普罗泰格拉。‎ 评价:积极:否定了神的意志,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局限:过于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道德、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内涵: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和现世幸福;崇尚科学和理性。‎ ‎(3)主要观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指导思想:理性主义 ‎【解析】(1)根据材料“人是万物的尺度”可知该观点是普罗泰格拉提出的。关于评价,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积极(肯定人文主义精神方面)、消极(过于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道德、法律和制度的约束等)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关于人文主义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用人性对抗神性、肯定人的价值、推动思想解放、崇尚科学和理性等方面思考作答。‎ ‎(3)根据材料“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可概括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根据材料“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可概括为“三权分立”;根据材料“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可概括为“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理性主义的角度回答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全球化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过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 ‎——摘编自《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 ‎——摘编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 ‎(2)材料二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具有的优势。‎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答案】(1)因素: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科技革命的推动(或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 ‎ ‎(2)不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优势: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方面具有优势。‎ ‎(3)应对:把握机遇,努力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学习和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等(符合题 ‎【解析】(1)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等信息逐一概括即可。‎ ‎(2)根据材料数据“1970年32个发展中国家108亿美元;1970年21个发达国家3129亿美元”“1992年32个发展中国家297亿美元;1992年21个发达国家22185亿美元”等信息可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关于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具有的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等方面概括。‎ ‎(3)关于我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努力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深化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借鉴先进国家管理经验等方面思考作答。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