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邹城市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邹城市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邹城市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 2018、12、2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战国初期,传统社会组织解体。魏国李悝(或李克)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 B.农民失去氏族保护,当生产失调、生计无着时,成为盗贼 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 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2.世人对秦国人有着“厚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3.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4.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  )‎ 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 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 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 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 ‎5.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重要途径。下列改革实现解放生产力或推行新的生产方式而加速社会转型的有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俄国1861年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7.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旧染污俗’代表了历史沉积中的丑陋一面……而革新政治又是与风气的改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体现了这一点的有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孝文帝改革)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之所以会“海内安之”,主要原因是均田制①没有改变地主的原有土地②限制了土地兼并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用意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11.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德 B.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C.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12.中世纪欧洲成立的宗教裁判所,又叫“异端”裁判所,存在了500多年之久,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若曾被判为“异端”活活烧死了,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被罗马教法廷判为终身监禁,后获释客死异乡。对以上史实的正确理解是(  )‎ A.宗教裁判所专门迫害非天主教徒 B.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思想而设立的 C.宗教裁判所严重阻碍了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 D.宗教裁判所制造了许多冤案,是一个非法组织 ‎13.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14.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莫斯科向贵族代表发表演说:“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15.各国在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上均从实际国情出发,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下列各国发展模式中,政府发挥巨大作用的代表是(  )‎ A.英国的工业革命 B.中国的洋务运动 C.日本的殖产兴业 D.美国的工业革命 ‎16.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曾发出呼吁:“今天奉明治为年号的人,就是与政府订定契约,必须遵守政府订的法律。因此法律一旦订定之后,即使有人觉得该法律对自己不利,也必须在法律修改之前,小心翼翼谨守法律的规定。”这一呼吁倡导的基本理念是(  )‎ A.诚信为本 B.天赋人权 C.法律至上 D.和平改良 ‎17.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内阁对天皇负责,对议会只负有“道德上”的责任。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有权直接上奏天皇,也可以利用辞去陆海军大臣职务和不提名继任者的手段来搞垮它不满意的内阁。枢密院由天皇敕选的“元老”“重臣”组成,实际上是最高决策机关。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枢密院权力至上②内阁由议会掌控③实行君主立宪政体④强化军国主义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18.“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 D.反对洋务运动 ‎19.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20.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商代重神轻民,结果失掉天下;代之而起的周逐渐由重天转变到重民上来,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这一变化表明 A. 小农经济是民本思想的基础 B. 民众力量壮大消除了残暴统治 C. 社会结构变动影响政治思想 D. 王权天下与民本思想渊源密切 ‎22.《礼记·大学》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便众也,”这主要体现了 A. 宗法血缘关系 B. 以德治民思想 C. 家国同构观念 D. 家庭伦理规范 ‎23.董仲舒主张“天高其位而下其施”,“天高其位,所以为尊”是道家的术,“下其施,所以为仁”是儒家的道理。这表明董仲舒的新儒学 A. 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 B. 兼采道家驭人术与儒家行政术 C. 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 D. 主张用封建纲常维护社会秩序 ‎24.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易》《书》《诗》《礼》《春秋》等为教学内容。上述措施 A. 有利于古代文化传承 B. 禁绝其他思想传播 ‎ C. 确立了地方教育体系 D. 开始形成文官体制 ‎25.黄宗羲认为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告诫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上述思想 A. 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 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D. 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6.下表是史书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数量的粗略统计。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史书 人数 ‎《南史》‎ ‎13‎ ‎《北史》‎ ‎12‎ 新旧《唐书》‎ ‎38‎ ‎《宋史》‎ ‎50‎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 B.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 C. 地方家族势力左右史书编纂 D. 宗法观念的深远影响 ‎27.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 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 B.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C.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 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28宋代邵雍认为在理与文的关系上理本文末;程颢和程颐主张诗歌应“吟咏性情,涵畅道里”;钱钟书认为“宋诗还有个缺陷,爱讲道理,发议论。”这反映出宋代诗歌 A. 与唐代相比出现衰退 B. 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C. 存在空洞无物的弊端 D. 具有浅显易懂的特点 ‎29.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效天,宣扬“耶儒合流论”,以致传教士“出入宫廷,颇形利便,与太监等往来,常乘机言圣教道理”。由此可见,西方传教士在华势力的发展得益于 A. 传教士尊重中国文化习俗 B. 天主教与儒学宗旨一致 C. 得到社会上层的大力支持 D.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增多 ‎30.西汉儒学家落下阂、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以桓谭、扬雄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参与了宇宙结构理论上的浑、盖之争;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对儒家经典多有研究,而且他的天文学思想受到扬雄所著《太玄》的影响。由此可见汉代 A. 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 天文历法与儒学关系密切 C. 科技体系已经形成 D. 儒学是天文学发展的主要原因 ‎31.古希腊智者高尔吉亚曾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重视辩论的目的在于 A. 传授民主常识 B. 宣扬人文精神 C. 维护公民权利 D. 追求政治功用 ‎32.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应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 消除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 B. 推翻了教皇的精神统治 C. 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 全面更新了基督教教义 ‎33.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材料旨在说明启蒙运动 A. 更加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 B. 用理性照亮近代发展道路 C. 追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D.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制度 ‎34.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认为上帝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在自由行动的同时又能确保社会的持续。这表明伏尔泰 A. 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初衷 B. 仅靠上帝来确保社会的稳定 C. 肯定宗教的文化传承作用 D. 主张用宗教来约束人的自由 ‎35.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材料表明 A. 启蒙运动催生自由贸易 B. 启蒙思想家反对干预经济 C. 重商主义阻碍经济发展 D. 经济政策是启蒙思想核心 ‎36.有学者认为“哥白尼革命”对贬低人的地位起了促进作用,因为它把人赶出了宇宙中心的尊贵地位,把人贬为无穷无尽的宇宙机器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这是因为其学说 A. 开创以实验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B. 形成了对宇宙的科学认识 C. 揭示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 D. 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37.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 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B. 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 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D.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38.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 服务殖民扩张的理论 B. 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C. 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D.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39.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材料旨在说明 A. 一切自然现象能够解释和预见 B. 牛顿提供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C. 自然科学主宰人类的命运前途 D. 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40.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对上述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 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 B. 科学技术的作用深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C. 中国三大发明促进西方社会转型 D. 中国古代科技未能推进中国社会发展 ‎4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74年,当时担任日本内务卿的大久保利通在其殖产兴业的建议书中写道:“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自工业物产之利,至水陆运输之便,凡属人民保护之要者,宜顾国之风俗,民之性情智识,制定方法,以为今日行政之基轴。其开成者保护之,未就者诱导之。……促进西洋技艺之推行,兴起劝业殖产之事。使事无一夫慢怠其业,国无一民不得其所,以之使入富足之境。人民殷富充足,国必随之富强,此必然之势,不俟智者后知也。果如此,直与诸强并驾齐驱,夫亦何难哉!”‎ ‎──《大久保利通文书》,第五卷,日本史籍协会丛书,1927年版,第561~566页 材料二  李鸿章说“惟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万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他认为,“洋机器于耕织、刷币、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 李鸿章从兴办官督商办企业开始,倡言“商为承办,官为维持”,而且也确实采取了一些“维持”官督商办企业的措施。其中主要是借垫官款,减免税厘和申请专利特权等等。在中国主要民用产业的发生期,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对于这些产业的控制和扶持是互为表里的。而官督商办制度所固有的封建性,又大大便利了企业内官权的膨胀。所以,这种制度实质上又是一种封建势力对商办企业控制多于扶植的制度。‎ ‎----《李鸿章的心态与洋务运动的得失》‎ ‎  (1)依据材料一概括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对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0分)‎ ‎ ‎ ‎  (2)依据材料二分析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有哪些共识?在对待商办企业的问题上又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14分)‎ ‎ ‎ ‎4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1)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10分) ‎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6分)‎ ‎ ‎ ‎2018-2019学年度12月月考历史卷 答案 ‎1-5 B D A D D 6-10 C D D A A 11-15 C C C D C 16-20 C B A C D ‎21-25 D C B A C 26-30 B B B A B 31-35 D C B C B 36-40 D B B D B ‎41.(15分)‎ ‎ (1)观点:殖产兴业是国家强盛的根本,政府应该大力扶植和保护民营企业(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影响: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植下日本掀起了兴办工业的热潮;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并不断吸收外来技术,其国际竞争力加强,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出现了大资本家控制日本大部分近代企业的局面。(6分)‎ ‎(2)共识: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富强;大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国家应对民营企业(商办企业)提供帮助;(6分  )‎ 不同:大久保利通主张通过扶植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发展资本主义;而李鸿章则在扶植的同时加大对商办企业的控制,以巩固封建统治。(4分  )‎ 影响:不利于民营(商办)企业的进一步壮大,制约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 ‎ ‎42(1)措施:北魏孝文帝:禁止鲜卑族宗族十姓通婚,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土族通婚。            马丁·路德:允许宗教人员结婚,制定婚姻法规,婚姻裁判权由世俗政权掌握。(10分) (2)婚俗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联姻是处理政治矛盾的一种有效策略;婚俗变化反应时代变化并推动社会进步。(6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