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1 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1)近代: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性,改良后的旗袍。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民众服饰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4)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二、饮食文化变化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1)历史悠久: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 (2)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在我国影响最大,被统称为四大菜系。 (3)特色鲜明: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风俗习惯等的影响。到了清朝末年,四大菜系的特色愈加鲜明。 2.西餐的传入 (1)传入: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人大批来华,西餐也随之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2)与中餐的区别:在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和礼节要求等方面,两者有着明显区别。 (3)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①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中国百姓的饭桌。 ②一批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 ③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居室建筑变化 1.传统建筑 (1)概况: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同,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它们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2)代表: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普通居民的住房都是以四合独院为主。 2.西式住房的传入 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了西式建筑的特点,中西合璧成为租界建筑的典型特征。 3.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几、座钟、挂表等也受到人们的欢迎。 四、社会习俗变化 1.影响因素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2.婚俗变革 (1)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3.丧礼变革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西式丧礼。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4.社交礼仪变革 民国初,采用西方的握手和鞠躬等,取代跪拜礼;在称呼上,用先生和同志,取代老爷和大人。 5.其他变革 剪辫易服,迫令放足;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史料一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摘编自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史料二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史料三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竞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史料一表明辛亥革命中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思想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说明辛亥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 (2)史料二中“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体现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说明经济基础的变化冲击了旧的习俗。 (3)史料三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伴随西方侵略传入中国。 (1)史料三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试解: 【提示】 “洋气” 指西方式的生活时尚。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2)根据以上史料,概括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试解: 【提示】 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政治上,政府、重大社会变革运动和仁人志士的推动。思想上,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经济上,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素养3—历史解释] 一、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输入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与提倡 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二、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从地域看 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推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从过程看 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 从水平看 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不缠足运动虽然起步早,可是进展缓慢,并且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从动力看 每一次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 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文明与进步 政治上 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思想文 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1.(2018·广东高三一模)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与“万国同风”,民间响应者寥寥。辛亥革命后仅武昌一地,因改穿西式冠履输出白银便超过2 000万两;天津在1912年春季进口洋服洋帽耗资达125万两白银。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B.政治时局对生活习俗的影响 C.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D.国人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 B [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穿戴洋服洋帽的人日益增多,这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B项正确;A项没有反映“这种变化”,排除;传统服饰与西服、洋服不存在落后与先进之分,所以C项错误;D项不能由材料信息得出,排除。] 2.(2019·陕西渭南质检)1915年,中华民国司法部制定了民法草案,有关婚姻部分明确规定:“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五岁,不得成婚”“有配偶的,不得重婚”“夫妇不相和谐而两愿离婚的,得离婚”等。这反映出当时中华民国政府( ) A.杜绝陈规陋习 B.顺应时代潮流 C.照搬西方文明 D.提倡男女平等 B [中华民国司法部民法草案中关于婚姻部分的明确规定是改变当时的陈规陋习,但无法杜绝陈规陋习,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关于婚姻部分的明确规定顺应了婚姻观念的时代发展潮流,故B项正确;中华民国关于婚姻部分的明确规定是参照西方的文明,而不是照搬西方文明,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男女平等问题,故D项错误。] 3.(2018·安徽合肥一中摸底)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 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D.中国人办报再掀高潮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头上和脚上的变化”是指辛亥革命后男人剪掉头上的辫发和妇女禁止缠足,所以C项正确。] 4.(2018·云南玉溪模拟)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地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破碎。这反映了( ) A.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B.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 C.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 D.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B [在“其旧有之念渐次破碎”可知,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 考点2 雨后的春笋——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轮船业得以发端。 (2)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2.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 (1)19世纪中叶,中国还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 (2)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3)无线电报自1906年创设以来,也获得了一些发展。 (4)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5)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大众报业的发展 (1)西人办报: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 (2)国人办报: ①1873年,《昭文新报》的出版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②维新运动中,《中外纪闻》《强学报》等影响较大。 ③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实现了专门分工。 2.广播 (1)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 (2)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3年由英美报商在上海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3)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6年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4)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5)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改革开放以来,无线电广播日益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接受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信息服务的重要工具。 3.影视的普及 (1)电影: ①1896年8月,中国首次在上海放映电影。 ②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了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段。 ③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2)电视: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②1978年,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 4.互联网 (1)互联网的兴建: ①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②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远远超过城镇。 (2)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②消极:存在信息真实性较低、网络沉迷等负面影响。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 近代交通事业的曲折发展 史料一 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李鸿章的奏请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史料二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之一……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 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 200千米,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运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年——中国 早期现代化研究》 (1)史料一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发展铁路交通的原因和艰难历程。洋务派发展铁路交通是为了解决军用工业能源运输问题,而传统观念和封建顽固势力阻碍近代铁路的兴建。 (2)史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修筑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建铁路长度;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 (1)根据史料一,分析修建唐胥铁路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阻碍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 试解: 【提示】 原因: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军事工业面临能源运输的困难。主要因素: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清政府顽固派的迂腐守旧和政局动荡;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及认识。 试解: 【提示】 特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兴建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建的铁路;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认识: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改变落后的局面,推动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便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素养3—历史解释] 一、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运输业,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4)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不平衡。 2.特点 (1)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消极影响: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二、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内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报刊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2)外因:西方报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特点 (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 (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 (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 1.(2019·安徽皖南六校质量检测)19世纪中期,《遐迩贯珍》杂志刊出消息:今于本月起《遐迩贯珍》各号,将有数帙附之卷尾,以载招贴(广告)……至所取之银,非以求利,实为助每月印《遐迩贯珍》叁千本之费用而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该杂志性质发生了改变 B.早期的广告属于纯公益性质 C.该杂志发行量不断增加 D.商业信息交流渠道有所拓宽 D [题干材料没有介绍该杂志的性质,所以A项错误;题干材料信息“至所取之银,非以求利,实为助每月印《遐迩贯珍》叁千本之费用而已”表明这些广告不是公益性质的,所以B项错误;材料说明该杂志收取登载广告的费用,是为了支付印刷杂志的费用,并不能得出杂志发行量增加,所以C项错误;在杂志卷尾刊载广告,有利于商业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所以D项正确。] 2.(2018·安徽皖南五校高三针对性联考)盛宣怀曾赞叹西方的一种发明说:“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益,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止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 B [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题干材料信息“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可知是电话,故B项正确。] 3.(2018·江西六校高三联考)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颁布了乘车(有轨电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妨碍他人、不准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等。该守则( ) A.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B.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C.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D.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上海公共租界乘坐电车的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对市民的行为进行了规范,有利于培养市民的公共意识,所以C项正确;A项不能由题干材料得出,排除;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4.(2018·江西高安中学期末)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高达98.3%。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这揭示了( ) A.互联网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 B.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 C.互联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非常大 D.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 D [本题考查通信工具和互联网。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互联网和手机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产生巨大影响,所以D项正确;A项中“基本取代”不符合实际,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题干材料信息无从体现,排除。] 2014—2018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本讲内容在全国卷中考查相对较少,但近代社会生活的嬗变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是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今后的命题仍有可能从社会史观立意,综合考查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 从知识点方面来看,试题侧重考查社会生活史、家庭婚姻史和社会热点问题;而关于社会史观的史料类型也是来源多样化、形式多样化。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命题点:近代思想解放与报刊 1.(2017·全国卷Ⅱ)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B [广告非常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说明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反映了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在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改良社会风俗”,排除C项;虽然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但不能得出国民是否实现了广告中宣传的文明,排除D项。] 命题点:近代中国中西习俗的融合 2.(2017·全国卷Ⅲ)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B [据材料中信息“喜字纱灯”“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可知,当时上海的婚俗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故B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出民众婚姻是否实现了自主,排除A项;材料中只反映出婚礼习俗的变化,并未体现出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排除C项;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并非受政府主导,排除D项。] 命题点:近代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3.(2014·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D两项。] [考向扫描·权威预测] 考向一 近代交通工具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1.清末提倡平等的新派人物,往往不愿乘坐人抬的轿子,而宁可坐较低等的人力车。但有人作竹枝词,讽刺这些新派人物:“短小轻盈制自灵,人人都喜便中乘。自由平等空谈说,不向身前问弟兄。”这说明( ) A.交通运输工具向近代化转变 B.清末社会平等意识高涨 C.社会风气受到客观条件制约 D.人力车能体现社会地位平等 B [在清末,就社会平等意识而言,人力车较人抬的轿子是进步的,而仍有人讽刺青睐人力车的新派人士空谈平等,在追求平等方面较新派人士更进一步, 说明社会平等意识高涨,故B项正确。] 考向二 近代中国婚俗的变迁 2.美国人何天爵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说:“1875年5月……一位尊贵的清朝官员与一位美国姑娘喜结良缘。……得知这一消息后不久,我与我们的领事……想顺便就中美联姻一事向总理衙门的官员表示祝贺。……我的话说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死一般的静寂。……最后还是恭亲王先抬起了头……接着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热得可怕。’”官员出现“死一般的静寂”是因为( ) A.婚姻观念简约文明 B.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C.中美文化趋向融合 D.政府无法掌控婚俗 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婚俗变迁。据材料可知,中美联姻使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许多清朝官员难以接受中美联姻一事,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婚姻观念简约文明,故A项错误;婚姻关系不能代表中美文化趋向融合,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政府无法掌控婚俗,故D项错误。] 考向三 近代中国女性的思想解放 3.(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检测)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女性对封建包办婚姻表示不满并以实际行动抵制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主。与此同时,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大量涌现。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文化革新推动了思想解放 B.西方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封建伦理观念已荡然无存 D.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质变 A [20世纪初女性反对包办婚姻说明女性要求独立、自主,女性作家和女性作品大量涌现说明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联系史实可知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故A项正确;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传播了西方启蒙思想,但新文化运动主要局限于社会上层与知识分子中,因而启蒙思想并未得到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体现女性反对包办婚姻,要求婚姻自主,但不能反映封建伦理观念完全消失,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只能说明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并没有发生质变,故D项错误。] 考向四 民国时期服饰的变化 4.(2018·湖南长郡中学检测)民国初年,西式服装被称为“文明装”;1930年,仅上海就有大小西服店420余家,大部分都附设工场;到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西服店和女式洋装店已达千余家。这反映出上海当时( ) A.西方人口流入日益增多 B.日益受西方文化的冲击 C.经济实力走在全国前列 D.最早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B [材料强调当时上海西式服装盛行,没有反映出西方人口的流入,故A项错误;西式服装盛行,反映出中国人的服饰日益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当时上海西式服装盛行,但没有反映出这一变化与经济实力的关系,故C项错误;上海人服饰的变化可以体现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体现不出“最早”,故D项错误。] 考向五 辛亥革命对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 5.张岂之在《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指出: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 A.使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正统地位 B.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 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 D.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A [据材料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引发社会风气的急剧变化,这实际反映的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的不是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这是封建制度在政治领域的体现,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仍没有被推翻,故C项错误;“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