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文科)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这反映国人会议 A. 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 B. 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 C. 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 D. 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可知体现的是国人会议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C选项符合题意。国人会议不能保障民众参政的权力,材料强调的是对周代贵族权力的制约,A选项排除。分封制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自身体制的局限性导致的,B选项排除。周朝属于奴隶制社会,D选项排除。‎ ‎2.据《春秋左传》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材料表明 A. 礼乐制度规范贵族行为 B. 传统政治中理性考量 C. 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 D. 儒家伦理决定王位继承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 古之制也”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已经确立了一整套的权利继承的原则,一些特殊的情况都已经有了细致的规定,这体现了体现了一定的理性成分,故B项正确,AC项错误;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产生,战国时期发展,形成一套的伦理道德是在西汉之后,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是关键。‎ ‎3.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 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B. 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 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 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依据材料可知,三省官员都是皇帝亲近和直接指挥的秘书、宦者和侍从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为了侵夺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而设立的“内朝”,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三省在隋唐时期成为定制,不是魏晋时期;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并未体现三省提高了行政效率;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内部君权的强化,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自隋唐以来,尤其明清时期,“官本位”思想已经在每个读书人的心里牢牢地扎根了。读书做官已成为科举时代的主导思想。这导致 A. 不学无术之风发生了逆转 B. 一批锐意创新人才的产生 C. 专制统治的基础得以扩大 D.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科举制的产生,使得读书做官成为了知识分子追求,有利于官员的选拔,统治者可以笼络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有利于专制统治的基础得以扩大,C正确;A说法不正确;科举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尤其是明清八股取士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B 不正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置,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相关内容,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使下层民众做官成为了可能,科举制的史实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能让不同阶层的人参与国家政治事务,进而扩大了统治基础,以此作答即可。‎ ‎5.元代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据此推断元代行省制 A. 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 彻底改变地方官的权力来源 C. 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 D. 致使相权削弱君权强化 ‎【答案】C ‎【解析】‎ 根据“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表明中央控制了行省的军事和财政权,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故C正确;A不符合史实,错误;B与材料无关;D材料反应的是中央集权加强,和“相权削弱君权强化”无关,排除D。‎ ‎【名师点睛】‎ 材料主要意思为:行省的军事权、钱谷财赋权都由中央派出官员掌管,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 ‎6.有学者研究发现,清代文人在作诗过程中,有一个相当清楚的隐语系统存在。譬如常以“汉”“宋”“日”“月”之类代指明代,“秦”“金”“胡”“虏”等指清朝。这一现象出现主要说明 A. 清代文人骚客附庸风雅 B. 政治因素渗透到文化领域 C. 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D. 八股取士使文人思想僵化 ‎【答案】B ‎【解析】‎ 清代文人在作诗过程中,常用隐语,而不敢明确指出明朝与清朝,这反映了当时文字狱等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说明政治因素渗透到文化领域,故B正确;隐语系统并不能说明清代文人骚客附庸风雅,故A错误;隐语系统也不是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故C错误;不敢明确指出明朝与清朝,并不是思想僵化的后果,而是文化专制的后果,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汉”“宋”“日”“月”之类代指明代,“秦”“金”“胡”“虏”等指清朝。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字狱等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7.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A. 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 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 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 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西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政府重用儒学家做官,儒家思想倡导仁政、天人感应等思想,劝勉皇帝施行仁政,一定程度上对皇帝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使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故C正确;民本主义思想对皇帝施行仁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制约皇权的作用有限,排除A;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主要对象是政府各级官员,而不针对皇帝,B错误;D属于中央集权问题,皇权专制属于专制主义问题,D不符合题意,排除。‎ ‎8.希罗多德认为“人民的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苏格拉底则认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他们对雅典民主制的不同认识反映了 A. 大众政治与精英政治的矛盾 B. 公民权利和地位的发展程度 C. 民主与自由矛盾 D. 民主制在斗争中不断进步 ‎【答案】A ‎【解析】‎ ‎【详解】希罗多德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推行大众政治,苏格拉底则认为抓阄的办法是愚蠢的并不能选举出真正有才能的人参与政治管理,主张精英政治。两人的观点反映出了大众政治与精英政治的矛盾,故A正确。雅典民主制下公民权利和地位都是较高的,材料无从体现其程度,故B错。希罗多德是公元前5世纪的哲学家,当时雅典的民主是奴隶主的民主,也未提及自由,故C错。材料只涉及不同历史人物对民主的认识未涉及斗争与进步,故D错.‎ ‎9.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说,古代雅典城邦“最重要的立意是在最广义上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城邦随时关切其公民是什么样的人”。这一论断揭示出古代雅典 A. 城邦重视对公民的生活救济 B. 城邦重视对公民个性的培养 C. 公民普遍认可“知识即美德”‎ D.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的自由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古代雅典城邦批判、控制和关注公民。这说明城邦利益至上,公民个人服从城邦。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体现有关公民生活救济的信息,A项排除;材料主旨强调城邦群体而非公民个体,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有关“知识即美德”及其公民对其态度的信息,C项排除。‎ ‎10.罗马人认为: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对此,罗马帝国做出的反应是 A. 在帝国内推行罗马公民法 B. 设置专门法庭审理案件 C. 完全吸收其他民族的法律 D. 制定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罗马人的认识“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 ,即重视法律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和版图扩大,为维护统治,罗马帝国吸收和改造了外省法律,制定出适应整个帝国发展的“万民法”,故D项正确。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B项 “专门法庭”无关材料问题角度;C项“完全”说法绝对化,不符合史实。‎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万民法”的产生的背景。‎ ‎11.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 A.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B.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C. 使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权 D. 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 ‎【答案】D ‎【解析】‎ 从“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壬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以看出内阁是对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在“解决了”,内阁只是起到桥梁的作用,不能说解决了矛盾;B选项错误,内阁并没有加强议会对王权的控制;C选项材料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12.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取消或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让人口增加和新兴工业城市的选区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而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人民宪章》则要求: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据此可知 A. 议会改革是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 B. 政党制度的成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 马克思主义学说一定程度影响了当时社会 D. 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权利,而1837年英国工人阶级则要求继续扩大选民范围和降低被选举人的财产限制,这说明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所以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仅提到了议会改革的方式,并未与其他方式进行比较,无法得知其是否为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党制度的内容;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争取权利与马克思主义学说无关。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 ‎13.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贷者 工商航运者 持大量公债者 奴隶主 人数 ‎14‎ ‎24‎ ‎12‎ ‎40‎ ‎15‎ A. 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B. 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 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D. 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答案】C ‎【解析】‎ 由题干中的表格可以看出,土地投机者、高利贷者、工商航运者、持大量公债者和奴隶主都是在社会发展中获利较大的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所以最后这些人通过协商和讨论制订了《1787年宪法》,这是他们互相争论和妥协的结果,故选C;题干中的代表不是能够代表各个阶层,比如里面没有黑人和印第安人的代表,没法体现人人平等和天赋人权,故AB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14.2017年2月9日,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暂停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禁止全球难民入境的行政令。特朗普表示将上诉到最高法院,因此,入境限制令能否推行可能最终取决于最高法院的裁决。由此可见,美国 A. 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 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 C. 总统对最高法院负责 D. 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美国政治制度的运行原则是三权分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总统与法院之间的制约。所以从题意可得出D选项正确。A项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是制约平衡,没有大小之分,因此错误。总统只是行政权的执掌者,在三权分立的原则下没有国家权力的中心,B项错误。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所以C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政治运行的特征,掌握分权制衡这个特点,问题就很好解决。‎ ‎15.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于1875年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 A. 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B. 法国的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 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D. 间接民主、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最佳选择题,戴高乐主要解释了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的关系,参议院起监督作用,这正是启蒙思想宣扬的民主与理性,四个选项表述虽然都符合史实,但只有C选项紧扣戴高乐的解释。‎ ‎16.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A. 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 B. 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C. 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 D. 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答案】D ‎【解析】‎ 政治上任然保留了封建残余,专制色彩浓厚,然而经济快速发展显然鱼政治的滞后不协调,故 D项正确;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已经实行,故A项错误;帝国宪法赋予了议会立法权,故B 项错误;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故C 项错误。‎ ‎17.《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正如《宣言》中所说,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现在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的写法了……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 地方已经过时了”。马克思、恩格斯这样写的依据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的完善 B. 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各国的压制 C. 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D. 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 ‎【答案】C ‎【解析】‎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完善于二战之后,时间不对,故A项错误;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压制也不能得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故B项错误;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进行和随之而来的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历史条件发生转移,故C项正确;“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这种表述属于明显的常识和逻辑谬误,故D项错误。‎ ‎18.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公共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公社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该规定 A. 保证公社委员正当行政,维护人民主权 B. 公社委员经选举产生,加强人民监督 C. 防止公社委员以权谋私,甘做人民公仆 D.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型政权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巴黎公社公共食堂对公职人员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体现出了对公职人员经济权利的约束,防止公社委员以权谋私,体现了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是对公职人员饮食的限制,不能体现出维护人民主权,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人民监督的信息,故B项错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型政权,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现错误。‎ ‎19.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C.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D. 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根据“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是十月革命的前夜,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国家局势,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C正确;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由“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说明布尔什维克党拥有明显优势,“处于僵持的局面”错误,排除D。‎ ‎20.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领事裁判权 C. 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 片面最惠国待遇 ‎【答案】A ‎【解析】‎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正常的外交行为,在今天是平等条款,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认为侵犯了天朝的尊严,故A项正确;其余各项虽然在当今看来是真正的不平等条约,但对清王朝而言只不过外在的物质利益与皮毛的损失,因而并不在意。‎ ‎21.清代捐输(即由士民报效,向国家捐献财物,政府对捐输人给予奖励)盛行。按旧制,捐人须赴户部领照,款项归户部拨用。咸丰以来,政府同意户部发空白文武职衔及贡、监生执照给地方省府,捐输人可直接在地方缴纳财物。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剧对华侵略 B. 绅商群体的经济实力发展壮大 C. 农民起义对清政府财政的冲击 D. 晚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吏治腐败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咸丰以来,政府同意户部发空白文武职衔及贡、监生执照给地方省府,捐输人可直接在地方缴纳财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展迅速,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捐输人直接在地方缴纳财物便于地方筹集军费镇压农民起义,故C项正确;当时政府捐输的主要目的不是抗击列强侵略,而是镇压农民起义,故A项错误;“绅商群体的经济实力壮大”不能解释“捐输人直接在地方缴纳财物”的变化,故B项错误;捐输由户部变为地方政府,这是清政府的政策变化,不能说明晚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吏治腐败,故D项错误。故选C。‎ ‎22.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材料中的“它”‎ A. 促发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B. 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 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程 D. 导致了清末“新政”失败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光新政”即洋务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暴露其实质,打破国民自大心理,且激发民族危机感的事件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因为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三国干涉还辽”则标志着列强瓜分中国的开始,B项正确;“同光新政”是对洋务运动成效的评价,而非洋务运动的背景,A项错误;是资产阶级的推动而非甲午战争失败开启了中国改革历程,C项错误;清末新政是在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D项错误。‎ ‎23.容闳(1828—1912),毕业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 A. 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B. 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 C. 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 D. 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 ‎【答案】B ‎【解析】‎ 容闳肯定义和团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但认为光有爱国热情还不够,必须正确引导,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所用。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民众爱国热情的引导,并非民众缺乏爱国热情,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必须“纳入政府的领导”,排除C项;材料只针对“民气”的引导,没有涉及对民众的管理,排除D项。‎ ‎24.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 A. 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 B. 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 C. 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 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反映了孙中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和进步,说明其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故A项正确。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其内涵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五族共和”是指五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而不是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D项“最终”的说法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 ‎25.有学者认为:《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该学者旨在说明《临时约法》‎ A. 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B. 赋予议会过大权力 C. 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 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临时约法》中追求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立法与行政机关之间相互制约,说明《临时约法》中关于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D项正确。A项与题干“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矛盾,总统掌握实权,排除。题干强调《临时约法》中关于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没有涉及賦予议会过大权力,排除B。题干强调《临时约法》中关于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袁世凯抛弃《临时约法》,复辟君主专制,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6.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A. 城市革命道路照搬苏联经验 B. 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扰 C. 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 D. 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意中没有强调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的内容,故排除A项;虽然有人“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但并不能说明是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阻挠,故排除B项;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根据“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故选D项。‎ ‎【点睛】“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是由于没能正确认识到到中国当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不能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一味参照俄国革命的道路。‎ ‎27.《申报》社评在《1938年的春雷》中写道:“抗战八月越,我们有多少牺牲?在‘英雄的’第一期抗战中,我们在战略上采取了‘挨打主义’,在战术上流行的是‘硬拼主义’,在战斗上则普遍地流行着‘轻生主义’。”文中评论的战役最可能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答案】A ‎【解析】‎ 材料所述是某次会战失败的原因,“挨打主义”“ 硬拼主义”“ 轻生主义”说明该次会战存在严重的战略、战术失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从整个战争全盘来看,中国军队一直处于被动防守地位,在敌强我弱时消极防御,单纯与敌人拼消耗,打阵地战,最终导致失败,符合材料所批评的情况,故A项符合题意。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与材料描述的情况不符,故排除。‎ ‎28.1938年10月,在进行了4个月之久的防御保卫战后,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武汉。当时一些西方人士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抗战无重大影响,因为“最伟大而又使人兴奋之事,实则中国尚生存:而继续抗战,胜利机会,己经确定”。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 赢得了正面战场的主动权 B. 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C. 获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 D. 实现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意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 “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抗战无重大影响”,“最伟大而又使人兴奋之事,实则中国尚生存:而继续抗战,胜利机会,己经确定”,结合1938年的史实可知,其判断中国的抗战会胜利的依据是武汉失守了,但中国政府和中华民族尚生存,持久抗战的有生力量更重要,中国方面实现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意图,D项正确;1938年武汉失守,双方进入相持阶段,A项错误;1938年武汉失守时,中国远没有力量进行反攻,B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于1942年,C项错误。‎ ‎29.自1956年11月开始,周恩来总理连续访问了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和锡兰等国。1960年又访问了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和蒙古6国。这表明 A. “一边倒”外交政策取得实效 B. 美国已调整了对华政策 C. 外交政策的调整服务于国家建设 D. 新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答案】C ‎【解析】‎ 国家开展的外交活动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转移的,一切外交活动都要服务于国家利益,故C正确;印度、尼泊尔等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不符合“一边倒”,排除A;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排除B;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D不符合史实,排除。‎ ‎3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的5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921件,原告的败诉率从35.93%下降到28.61%,材料主要说明我国 A. 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备 B. 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 C. 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给出的史实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后取得了显著地成效,这也表明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逐渐完备,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无关;C选项错在“观念”上;D选项错误,与题意相悖。‎ ‎31.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开发落后区域计划”,并在之后的国会咨文中指出,不发达地区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就无从满足这些地区人民的种种希望。“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据此可知,这一计划表明 A. 美苏战略争夺的重点转移到中间地带 B. 马歇尔计划受援国扩大到亚非拉地区 C. 美国积极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D. 美国将经济援助作为冷战的重要手段 ‎【答案】D ‎【解析】‎ 题干只是阐述实行“开发落后区域计划”的手段与目的,并没有与其他区域的对比,因此不能就此直接得出战略重点转移到中间地带的结论,故A项错误。“开发落后区域计划”并非马歇尔计划的延伸,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又名“第四点计划”,故B项错误。美国为落后地区提供经济援助是希望受援国在美苏争霸中站到自己一方,根本上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不是为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故C项错误。由材料“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一句可知,美国援助落后地区是害怕这些地区最后会投靠苏联,故D项正确。‎ 点睛:“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一项纯经济援助计划,但实际上同样是为了压制共产主义的发展,进而从政治和经济上取得控制西欧的主导权。‎ ‎32.“经济全球化呼唤全球的共同参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集团完全有可能成为多极化进程中的必然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多极化不应也不可能再重复历史上曾经形成的仅由几个大国主导,并以牺牲中小国家利益为特征的所谓‘均势’。”这反映了多极化的实质是 A. 强国意志和模式的输出 B.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过程 C. 世界力量对比的均势化 D.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集团完全有可能成为多极化进程中的必然组成部分”、“不应也不可能……仅由几个大国主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多极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参与、民主共存的特点,体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过程,故B选项正确;材料反对强国意志和模式的输出,故A选项错误;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较为悬殊,不可能均势化,故C选项错误;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未建立,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 ‎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郑大华教授认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清末民初,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其特征有:新(近代民族主义)旧(传统民族主义)杂糅,而新的量在增加,旧的量在减少;反对国外民族压迫与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亦即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亦即推翻国外和国内民族压迫的斗争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斗争结合起来。第二阶段,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第三阶段,“九・一八”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其特征为: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个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结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郑大华《“民族主义”、“近代民族主义”及思想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不同。说明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48年的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但一般认为以民族主义为寄托的民族国家构建始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霍布斯鲍姆认为,“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的近代现象。”民族主义是伴随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构建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出现的,它表现出一个简单的政治原则即“坚持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必须一致。”……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民族共同体为依托,强化民族意识和情感、维护民族传统和特点、强调民族利益的思想观念,它可以发展为一种最具民众动员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运动,其终极目标是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民族国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争取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开始构建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近代民族国家。这一阶段民族主义思潮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求实现民族自决,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 ‎——罗富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思想与西方民族主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差异性并说明原因。‎ ‎【答案】(1)不同:前两个阶段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文明,第三阶段则更加注重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前两个阶段内涵强调反帝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第三阶段则更加强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第三阶段民主主义的范围要更加广泛。‎ 因素:国内:封建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激化;近代经济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国际:西方文明对中国的传播;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欧洲反封建反教会的要求;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推动。‎ 差异:时间:中国民族主义晚于西方民族主义;内涵:西方核心是反封建建立民主政权,中国有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求民族独立的双重含义。‎ 原因:中国受到西方侵略,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近代化和反侵略双重任务。‎ ‎【解析】‎ ‎【详解】(1)不同:依据材料一“20世纪清末民初”和“五四运动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前两个阶段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文明,第三阶段则更加注重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依据材料一“反对国外民族压迫与反对国内民族压迫”可知前两个阶段内涵强调反帝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依据材料一“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可知第三阶段则更加强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依据材料一“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可知第三阶段民主主义的范围要更加广泛。因素:国内方面依据材料和所学从阶级矛盾激化、近代经济发展、民主思想的传播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回答。国际方面依据材料和所学从西方文明对中国的传播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回答。‎ ‎(2)背景:依据材料二“民族国家构建始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的信息和所学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推动回答。差异:依据材料一和二从时间和内涵两个方面比较不同;原因: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中国受到西方侵略以及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以及近代化发展和近代民主革命任务回答。‎ ‎【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周刊》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自1923年创刊以来,从未停止过对大洋彼岸的中国的关注,很多中国人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一张张面孔串起一段段历史,《时代周刊》封面与国际大时代一起流转变幻,直接折射出美国立场与视角下的百年中国变迁。‎ 时间 封面人物 主题特征 ‎1924年~1949年 蒋介石(9次)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溥仪、宋美龄、宋子文、陈立夫、陈诚、毛泽东。‎ 既多但专,重笔描绘蒋中正 ‎1949年~1977年 毛泽东(8次)周恩来(5次)刘少奇、林彪、蒋介石、李富春、罗瑞卿、陈毅、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尼克松中国之旅、邓小平。‎ 悲观审视,遥望红色的中国 ‎1978年~1998年 邓小平(6次),邓小平与卡特,邓小平与毛泽东,普通中国人,中国老妇女,中国驻香港警察,江泽民。‎ 喜忧参半,几度垂青邓小平 ‎1999年~2019年 毛泽东,温家宝,习近平,成龙,周润发,周杰伦,周星驰,韩寒,李彦宏,姚明,刘翔,郭晶晶。‎ 情绪复杂,多维视角绘东方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时期,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并对该态度进行概述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概述和评价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举例:时代:1924年到1949年,既多但专,重笔描绘蒋中正。‎ 立场:扶持蒋介石。‎ 评价:1924年大革命开始严重威胁到美国在中国的利益,美国扶持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1927年到193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积极反共,获得了美国的好感,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后,美国为减轻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对蒋介石给予大力的支持,二战结束以后,美苏冷战为了遏制苏联的扩张,扩大在华的侵略利益,美国扶蒋反共发动内战,美国的扶蒋立场,虽然对中国抗战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影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详解】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近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以时代周刊下中美关系的变迁为主要的素材,实际上考查了中美之间关系发展的整个历程,我们可以选取其中的任何一个时期来进行论述,第1个时期是从大革命结束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第2个时期是从二战结束以后到70年代,第3个时期是从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现在。‎ ‎3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末年,1711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康熙蠲免钱粮(免交赋税)“有一年蠲及数省者”或“一省连蠲数年者”,甚至有全国性的蠲免。史载,1691年与1703年康熙皇帝免除天下钱粮2759万多两。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间,政府蠲免钱粮共计545次,免除天下钱粮计银1.5亿两。‎ ‎——《论康熙皇帝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 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再加上常年西北用兵,黄河泛滥成灾,造成了整个国库亏空甚多。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农村里分化出大批无业光丁。同时,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是谓“摊丁入地”,一举取消了人头税。实行“耗羡(官府在征收赋税时借口征收钱粮有损耗而额外加征)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发给官吏。‎ ‎——《论雍正王朝经济改革的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康雍时期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二者在赋税改革上有何继承性?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答案】(1)原因:清初长期战争,经济破坏严重;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减少,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统治固有的腐败顽疾;从根本上巩固清初在全国的统治。‎ 落脚点:从重视农业、稳定农业入手。‎ ‎(2)继承性:由康熙固定全国人丁数到雍正废除人丁税,并在税收手段上进一步规范化。‎ 意义:赋税规范征收,手续简化,一定程度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民和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从根本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社会进步。‎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原因,要结合所学康雍时期的社会发展阶段及封建社会的发展特点及材料“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再加上常年西北用兵,黄河泛滥成灾,造成了整个国库亏空甚多。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同时,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行归纳总结。从康雍改革的内容上来看,都是对农业的改革,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内容可知,其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康熙固定全国人丁数到雍正废除人丁税并在税收手段上进一步规范化。人丁税合一,征收标准简单易行,手续简化,同时使人身的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有利于手工业发展和促进商品经济的活跃。‎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康熙雍正的经济改革·概况与意义 ‎36.【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罗斯福的中国大国地位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国际关系理念——集体安全的思想,……与威尔逊国际联盟不同的是,罗斯福倡导的联合国是以“警察委员会”作为支柱,他设想把世界划分为几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或几个大国维持秩序,这些大国在本地区具有特殊的权利和责任。……罗斯福认为,美、苏、英、中四个国家可以担当大国的角色,……中国在亚洲,尤其在远东地区发挥作用,而有关全球性的和平和安全问题,四大国将共同协商解决,这就是罗斯福的“四警”制思想。‎ ‎——摘编自赵志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 材料二 依照罗斯福的对华军事思想,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不仅是战时的需要,也是维持战后亚洲和平与安全的需要。由于中国在对日作战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将不仅为反日本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也将因此崛起为一个军事强国,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屏障。‎ ‎——摘编自赵志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罗斯福在“集体安全”上的主张及其实现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罗斯福扶植中国“大国地位”的表现。‎ ‎【答案】(1)主张:罗斯福强调大国的责任,主张以大国联合来维护和平。‎ 实现途径:二战中,在美国倡导下建立了大国主导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建立联合国,安理会实行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 ‎(2)军事上美国援助并联合中国对日作战。政治上美国扶植和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罗斯福倡导的联合国是以“警察委员会”作为支柱,他设想把世界划分为几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或几个大国维持秩序,这些大国在本地区具有特殊的权利和责任。……罗斯福认为,美、苏、英、中四个国家可以担当大国的角色”说明罗斯福强调大国的责任,主张以大国联合来维护和平。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其实现的途径:二战中,在美国倡导下建立了大国主导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建立联合国,安理会实行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重建世界和平。‎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中“罗斯福认为,美、苏、英、中四个国家可以担当大国的角色,……中国在亚洲,尤其在远东地区发挥作用,而有关全球性的和平和安全问题,四大国将共同协商解决”体现了政治上美国扶植和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主张中国同美、英、苏三大国共同承担维持国际社会和平的职责。材料二中“由于中国在对日作战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将不仅为反日本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也将因此崛起为一个军事强国,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屏障。”说明军事上美国援助并联合中国对日作战,扶植中国的军事崛起。‎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的新阶段 ‎3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95年7月,徐悲鸿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位正直不阿的画家家里,从小跟随父亲读书画画。1917年从日本游学归来任教于北京大学,力主国画革新,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1919年,在蔡元培等人帮助下留学西欧,八年间他潜心求学,观奉无数名画,遍访艺术大师。抗战时期,他画的骏马都是一往无前的气魄和铮铮硬骨。他画的雄狮,不是怒目欲毗的负伤之狮,就是威镇百兽的雄狮。1940年创作的巨幅国画《愚公移山》,表现剧烈运动中的人体,以艰卓精神和必胜信念震撼人心,是历史与现实、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完美结合。1946年,徐悲鸿担任北平艺专校长。他重视严格的基本训练,强调描写物象务求精确。同时反对照抄对象,主张有重点地取舍,既要致广大,又要尽精微。提倡现实主义,而不以抄袭古人为自足。‎ ‎——摘编自廖静文《徐悲鸿小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悲鸿国画创作的艺术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悲鸿国画风格形成的原因。‎ ‎【答案】(1)主张:在继承古画传统基础上革新;借鉴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成分;提倡现实主义,反映时代精神;重视严格的基本训练,力求实现广大而精微。‎ ‎(2)原因: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自幼在江南接受艺术的熏陶;海外游学对西方艺术的深刻洞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个人潜心治学的精神,民族危亡的时代责任与担当。‎ ‎【解析】‎ ‎【详解】(1)主张:概括材料“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可知在继承古画传统基础上革新;借鉴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成分;概括材料“抗战时期,他画的骏马都是一往无前的气魄和铮铮硬骨。他画的雄狮,不是怒目欲毗的负伤之狮,就是威镇百兽的雄狮。1940年创作的巨幅国画《愚公移山》,表现剧烈运动中的人体,以艰卓精神和必胜信念震撼人心,是历史与现实、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完美结合”可知提倡现实主义,反映时代精神;概括材料“他重视严格的基本训练,强调描写物象务求精确。同时反对照抄对象,主张有重点地取舍,既要致广大,又要尽精微”可知,重视严格的基本训练,力求实现广大而精微。‎ ‎(2)原因:概括材料“徐悲鸿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位正直不阿的画家家里,从小跟随父亲读书画画”可知,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自幼在江南接受艺术的熏陶;概括材料“1917年从日本游学归来”“1919年,在蔡元培等人帮助下留学西欧,八年间他潜心求学,观奉无数名画,遍访艺术大师”可知海外游学对西方艺术的深刻洞察;概括材料“抗战时期,他画的骏马都是一往无前的气魄和铮铮硬骨。他画的雄狮,不是怒目欲毗的负伤之狮,就是威镇百兽的雄狮。1940年创作的巨幅国画《愚公移山》,表现剧烈运动中的人体,以艰卓精神和必胜信念震撼人心”可知个人潜心治学的精神,民族危亡的时代责任与担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徐悲鸿受到民主科学的思想影响。‎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