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天津市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天津市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2017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 A.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 B.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 C.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 ‎2.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D.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3.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这反映出法家 A.“霸道”政策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 B.体现依法治国的主张 C.旨在加强君主权力 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 ‎4.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其意在说明 A.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 B.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C.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 D.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 ‎5.董仲舒声称,他的学说完全由他在《春秋》中所发现的原理推导出来。他说的许多道理是因袭传统的:道之具是仁、义、礼和乐。这反映出董仲舒的学说 A.将《春秋》之说发展至完善 B.糅合其他学派而成 C.对传统经典的基础性较凸显 D.迎合儒学传统和新时代需要 ‎6.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归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 A.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 B.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 C.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 D.束缚并压制人和人性 ‎7.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是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具有早期启蒙思想 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 ‎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 B.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 C.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力 D.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是传统 ‎9.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约公元前9到公元前8世纪),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_____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 A.权力与金钱 B.上帝和法律 C.民主与科学 D.德行与智慧 ‎10.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而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感情的欣赏发现了自己。”对材料中“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性的复苏       B.理性的胜利        C.教权的退场       D.君权的消亡 ‎①‎ ‎②‎ ‎③‎ ‎④‎ ‎11.准确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 下列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但丁《神曲》在①诞生     ‎ B.彼特拉克在②发表《歌集》‎ C.卢梭在③宣传社会契约论      ‎ D.马丁·路德在④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12.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 C.天赋人权学说 D.三权分立学说 ‎ ‎13.伏尔泰说:“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这表明他 A.反对专制统治 B.主张主权在民 C.倡导思想自由 D.主张分权制衡 ‎14.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①个人自由②权利平等③民主共和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生活问题的著作是 ‎①《黄帝内经》 ②《九章算术》 ③《伤寒杂病论》④《齐民要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16图 ‎16.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右图作品属于 ‎ A.楷书              ‎ B.行书             ‎ C.草书            ‎ D.小篆   ‎ ‎17.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机械装置。”完整提出这一法则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18.19世纪50年代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 B.但丁发表《神曲》‎ C.牛顿创立力学体系 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蒸汽机 ‎ C.法拉第电磁感应 D.计算机 ‎20.“该书被梁启超誉为‘经世’著作,在当时是最详备的世界历史地理参考书,书中主要包含西方国家各种先进科技知识,被人誉为‘百科全书’”。该“著作”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 ‎21.“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材料中“它”的指导思想是 A.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22.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 A.魏源 B.李鸿章 C.王韬 D.梁启超 ‎23.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24.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与材料相对应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5.有人认为:“作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真正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A.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民主和科学的精髓 B.反映了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精华[]‎ C.体现了明清以来经世致用的爱国情怀 D.反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理想 ‎26.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中体西用思想 B.维新变法思想 ‎ C.三民主义 D.新三民主义 ‎27.1905年春,中国现代化的两位先驱者严复与孙中山先生曾在伦敦就改造中国的问题进行辩论。严复主张渐进、启蒙,孙中山直言不讳地答道:“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作为“实行家”,这一年孙中山 A.建立兴中会,开始民主革命 B.组织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 ‎ C.发动新军,筹备武昌起义 D.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8.有学者认为:“自1840‎ 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此处的“原始动力”指 A.学习西方 B.救亡图存 ‎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29.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这些政策 A.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 B.成为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 C.成为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30.右图是毛泽东的手迹。它创作于 ‎ A.土地革命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31.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新民主主义理论 ‎3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开始改革开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33题18分,34题18分,35题16分,共52分)‎ ‎33.(18分)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家对“人”的解读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东西方的“理想人格” ‎ 古代中国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 古代希腊城邦 ‎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 ‎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古代东西方“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6分)‎ ‎[]‎ 材料二 宋明理学与西方人文思想[]‎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元时期的理学家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关于“做人”方面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东西方思想观点差异的经济因素。(2分)‎ 材料三 近代·东西方“人的觉醒” ‎ 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在中国启蒙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 ‎——摘编自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东方“人的觉醒”的主要内涵。(2分)结合所学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2分)‎ ‎ ‎ ‎(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2分)‎ ‎34.(18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晚清士人的学术视野也较以前宽广得多,打破了传统的界限,而开始了对西学的研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走向。(1分)请结合洋务思想加以说明。(3分)‎ 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2分)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2分)‎ 材料三 ‎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以及因此而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元结构,……西方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郑大华《<新青年>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 ‎(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文化如何在中国有了进一步的传播。(2分)据材料三,归纳《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2分)‎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2分)运用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2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2分)‎ ‎35.(16分)运用史学方法、区分史料类别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 材料一 天下古今,从无同铸一型的史迹,读史者于同中观异、异中观同,则往往得新理解焉。 ‎ 自然科学的事项,为超时间空间的;历史事项反是,恒以时间空间关系为主要基件。……史迹之为物,必与“当时”、“此地”之两观念相结合,然后有评价之可言。 ‎ 说明事实之原因结果,为史家诸种职责中之最重要者。近世治斯学之人,多能言之……不谈因果,则无量数繁赜(zé,深奥)变幻之史迹,不能寻出一系统,而整理之术穷;不谈因果,则无以为鉴往知来之资,而史学之目的消灭。 ‎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 材料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依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阐述的历史研究方法。(3分)‎ ‎(2)运用梁启超所述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解读材料二两位思想家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指出这两种思想分别对本国产生了怎样的进步影响。(4分) ‎ ‎《社会契约论》‎ 巴黎先贤祠卢梭的棺椁 材料三 拟写一篇题为“卢梭与他的启蒙思想”的小论文,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3)材料三中哪些是第一手史料?(2分)哪些是第二手史料?(2分)请说明理由。(3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C A C C B C C D A D B A B D D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B D B C A C D B B C B B B A D D ‎33.(18分)‎ ‎(1)内涵:诚信、公正、爱国(社会责任感)。(3分)重视人的价值、理性(独立思考能力)、科学(探索)精神。(3分)‎ ‎(2)宋元时期的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个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4分)宋:封建经济繁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2分)‎ ‎(3)内涵:强调救亡图存。(2分)‎ 原因:西方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2分)‎ ‎(4)认识:思想文化受经济政治影响并服务于经济政治。(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 ‎34.(18分)‎ ‎(1)走向:从一元走向多元。(1分)说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1分),强调以封建伦理纲常为安身立命的根本,采用先进西方科技来维护统治。(2分)‎ ‎(2)基本特点:借助儒家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2分)‎ 具体体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2分)‎ ‎(3)文化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分)‎ 贡献:推动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进程;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分)‎ ‎(4)应该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2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2分)。(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1分)‎ ‎(5)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对西方文化的认识。(2分)‎ ‎35.(16分)‎ ‎(1)方法:比较法、时空定位法、因果分析法。(3分)‎ ‎(2)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 作用:法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爆发提供了理论武器;(2分)‎ 中国: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分)‎ ‎(3)一手:②③(2分);二手:①(2分,多写不给分)。‎ 图①是为卢梭写的人物传记,故为研究卢梭的第二手史料;图②是卢梭本人描述社会关系的著作《社会契约论》;图③是卢梭的棺椁,故②③为研究卢梭的第一手史料。(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