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题 ‎ 高 二 历史 ﹙文科﹚‎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 第I卷 (60分)‎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本试卷共3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多年来,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上提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倡议,受到国际舆论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而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矛盾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的思想是 ‎ ‎ 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民贵君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徐光启在谈及治蝗之策时,曾说:“陆田命县于天,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一年之功弃矣;水田之制由人力,则地利可尽也,且虫灾之害又少于陆,水田既然,其利兼倍,与陆田不侔(mou等、齐)也。”这体现出其“治蝗之策”是 A.均衡发展水旱种植业 B.大力发展水田农业 C.增加农业劳动力投入 D.充分利用旱地种植经验 ‎3.“个体户”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人们脑海里扎根的。下面两张图片是个体户经营情景。这反映了中国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丰富人们生活 D.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4.某位学者写道:“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从此,西方人不仅开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学世界,同时勇敢地开始探索新世界。”该学者评价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 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   D. 宗教改革 ‎5.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现实意义在于 ‎ A.澄清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B.唤醒了人们的“民权”意识 ‎ C.批判了“私天下”的君主立宪制 D.使人们勇于面对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6.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新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7.1917年,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其宗旨是 ‎ A.推动人的全面均衡发展 ‎ ‎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 ‎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 ‎8.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嘛。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儒墨法道 B.道儒墨法 C.儒法墨道 D.道墨法儒 ‎9.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 ‎10.“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其中的“驱除鞑虏”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发展资本主义 B.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民主政治 D.推翻专制统治 ‎11.1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B.苏联的帮助和支持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D.“双百”方针的提出 ‎12.19世纪中叶,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 A.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 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13.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 B.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 C.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 D.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4.右图为1988年长江大水,解放军官兵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 奋力堵截九江大堤决口的情景。这一画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方面内容 ‎ ‎ ‎  A.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B.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 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 D.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5.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 C. 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16.近代中国思想界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制度,出现此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17.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 ‎ A.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 B.适应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要求 C.表达了资产阶级基本的政治经济要求 D.提出了平均地权思想 ‎18.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笫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观察下面一段文字内容,其创作背景是:“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 ‎ 选自民国7年刘大白的《红色中华》‎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 C.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  D.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20.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21.《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科网:“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 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程朱理学       ‎ ‎ C.佛学   D.法家思想 ‎22.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阅读了《巴黎圣母院》《基督山恩仇记》《唐·磺》《悲惨世界》等一系列相关的作品。依据你的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 A.解冻文学 B.古典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23.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时,也造成了 环境污染。右图现象直接源于 A.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B.蒸汽机车的发明 ‎ C.发电机的发明和运用 D.化学工业的发展 ‎ ‎24.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文人画 ‎25.下列有关著名画家梵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被后人称为“狂人”画家 ‎ B.是意大利的印象派代表人物 C.属于极端个性化艺术家的典型 ‎ D.作品以《向日葵》系列最为知名 ‎26.2013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纪念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张德江等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首都北京细雨霏霏,寄托着人们对革命先烈的哀思;长安街两侧花团锦簇,表达了亿万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深情。绝大多数中国人选择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现场转播,这充分体现了电视的哪种功能 ‎ A. 展示艺术精品 B.传播资讯 ‎ C. 娱乐功能 D.保存珍贵史料 ‎27.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实质上反映了 ‎ ‎ A.统治者对改造自然的重视 ‎ ‎ B.古人对天象的好奇 ‎ C.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 ‎ D.古代封建迷信的盛行 ‎28.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29.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 ‎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0.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墨黑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的思想精髓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 第Ⅱ卷(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0分,第33小题10分,第34小题10分,共4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31.(1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材料一  ‎ ‎ 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 ‎  ——百度·百科 ‎ 材料二 ‎ ‎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  ——百度·百科 ‎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4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 ‎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分)‎ ‎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孙中山对救国思想的探索变化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经国之大本也。……(日本)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 ‎——摘自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摘自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材料三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摘自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材料四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 ‎——摘自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有何不同?(2分)‎ ‎(2)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1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3)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孙中山革命的一生有何认识。(3分)‎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蔡和森在1926年所写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最早将“半封建”“半殖民地”……连为一个完整的新概念,用它来概括说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并将它同党要完成的革命使命联系起来。蔡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环境……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负有解放无产阶级的责任,并且负有民族革命的责任。”‎ ‎ ——《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 材料二 中共十三大会场    中共十三大代表谈 ‎             姓“资”和姓“社”‎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当时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作出了什么贡献?(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何发展?(4分)‎ ‎(4) 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蔡和森、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理论创新方面的相同点。(2分)‎ 34.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请回答 ‎(1)请结合史实说明梭伦改革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3分)‎ ‎(2)梭伦改革有哪些改革措施?(4分)?‎ ‎(3) 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3分)‎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 1— 5 BBDCD  6—10  CBBAD   11—15 DBBCB ‎16—20 ACAAB  21—25 BDADB 26—30 BCDBD 二.31.(10分)‎ ‎(1)相同点:都重视道德知识并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关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4分) ‎ ‎(2)不同: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2分)‎ ‎ 文艺复兴思想家弘扬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2分) ‎ ‎(3)结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多元性, 要客观、辩证看待。(2分)‎ ‎32.(10分)‎ ‎(1)不同:①甲午战争前是改良(维新)思想。主张通过变法,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或建立君主立宪制)。②甲午战争后是民主革命思想。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2分)‎ ‎(2)变化: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改组国民党,联合苏俄,发动民众。(1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继受挫(失败);得到中共和苏俄的帮助。(2分)‎ 政策: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或提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分)‎ ‎(3) 认识:①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②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③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④革命事业没有成功,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能胜任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3分)‎ ‎33.(10分)‎ ‎(1)性质: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任务:打倒列强,铲除军阀。(2分)‎ ‎(2)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分)‎ ‎(3)发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4分)‎ ‎(4)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分)‎ ‎34.(10分)‎ ‎(1)说明:‎ 贵族大量侵吞平民的财产,平民和贵族矛盾尖锐,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可以细化3分)‎ (2) 措施:‎ 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鼓励发展农工商业。(4分)‎ (3) 主要特点:‎ 带有“折中”色彩,体现了中庸思想,一方面倾向于平民,减轻平民的经济负担,但也不给他们太多;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提高平民和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对那些贵族,他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不使他们任何一方占着优势。(言之有理即可)(3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