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3+选修1、3、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逃离母国的贵族子弟或大夫在离开前,如未能行告庙之礼,则行哭墓之礼,向列祖列宗辞行。这说明当时 A. 贵族政治遭到严重破坏 B. 宗法体制规范人才流动 C. 周王室权威已名存实亡 D. 礼乐制度有较大影响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贵族子弟或大夫在离开前,如未能行告庙之礼,则行哭墓之礼,向列祖列宗辞行”可知,在春秋时期礼乐制度还有较大的影响力,故选D。到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日益频繁,贵族政治才遭到严重的破坏,排除A;贵族子弟或大夫要逃离母国了,这说明宗法制已经开始遭到破坏,排除B;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落,但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名存实亡在战国时期,排除C。‎ ‎【点睛】本题在对选项进行排除时,一定要抓住材料的时间信息,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尽管都属同一个社会转型期,但在程度上是有所区别的。‎ ‎2.1972年,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了若干竹简、木牍,而最有价值的是那些折叠起来放在漆奁里的帛书,如下图的帛书《杂疗方》。这出土文物可用于证实西汉 A. 使用扁平工整的隶书 B. 纸张未用作书写材料 C. 中医学成就达到巅峰 D. 丝织业生产规模扩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文字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这是隶书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西汉时期其他地区的状况,B项结论过于武断,排除;中医学成就在后世不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巅峰”的说法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C;由材料可说丝织品是当中社会重要的书写材料,但其生产规模如何,仅从一地出土的帛书无法判断,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学生根据古代书法特点即可作出判断,最后结合排除法对正确选项进行验证。‎ ‎3.著名史学家严耕望指出:及安史之乱,戎机逼促,不得从容,政事推行,率从权便。故中书以功状除官,随宜遣调,而吏、兵之职废矣。诸部之中,所职未废者惟礼部贡举。”这表明此时唐朝 A. 尚书省地位上升 B. 中央权威受到冲击 C. 三省制名存实亡 D. 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材料“故中书以功状除官,随宜遣调,而吏、兵之职废矣。诸部之中,所职未废者惟礼部贡举”可知,中书省的地位有所提升,而尚书省则除礼部还略有用处外,其余诸部的职能都已被废止,这说明三省制已经名存实亡,故选C。材料提及的是中书省地位上升,排除A;材料强调受安史之乱影响,中央官制发生变化,却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无法得出中央权威受到冲击的结论,排除B;尽管这时唐朝政事的推行,率从权便,但由于分工并不明确,行政效率不一定提高,排除D。‎ ‎4.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御街”过“州桥”一段,以北为住宅,以南为铺店。明节皇后宅靠近张家油饼店,蔡太师宅则比邻剧院。材料表明北宋 A. 商铺和住宅截然分开 B. 传统市坊规划发生变化 C. 政府废止了抑商政策 D.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明节皇后宅靠近张家油饼店,蔡太师宅则比邻剧院”可以看出坊市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故B项正确;A项太绝对,不符合材料信息主旨,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政策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商人地位变化的信息,排除D项。‎ ‎5.朱熹相当注意民间生活当中的种种规则和仪式,如他曾经相当细致地对《吕氏乡约》进行修订,甚至不厌其烦地增添细节,比如揖拜应对等;他也相当注意对初学者的启蒙教育,曾经亲自编撰乡塾教学用的教科书。朱熹此举旨在 A. 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 B. 完善理学的理论体系 C. 淡化宗法血缘的影响 D. 加强对基层的思想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定乡约和为初学者制定教科书是加强理学影响力和对基层民众的思想控制力的最有力方式,故选D。经世致用的学风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反对宋明理学的产物,排除A ‎;材料中朱熹的这些做法是强化理学在社会影响力的措施,而不是完善理学理论体系的具体表现,排除B;朱熹对《吕氏乡约》的修订表明朱熹非常重视宗族对社会的影响力,排除C。‎ ‎6.明人薛应族在《宪章录》中写道:“当时罢职官员,唯无赃犯重情其有可用者并听举用。自严氏(严嵩,当时首辅)用权,遂以考察中伤善类,倡为不许举之说。自是玉石不分,犯宰臣之怒者,皆禁铜。”这反映了明朝 A. 宦臣利用专制皇权维系威势 B. 皇帝注重强化监督体系 C. 宦官专权致使政治渐趋腐败 D. 内阁掌握了官员选拔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自严氏(严嵩,当时首辅)用权,遂以考察中伤善类,倡为不许举之说。自是玉石不分,犯宰臣之怒者,皆禁铜”可知,自严嵩掌权后,利用皇帝给予的考察官员的权力,培植亲信,树立权臣的威严,故选A。材料并未涉及明代的监察制度,排除B;宦官严嵩的权力来源于皇权,是专制皇权导致政治渐趋腐败,排除C;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机构,不能统率六部百司,材料只是说其有考察官员的权力,并没有官员的选拔权,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学生需结合内阁的特点及材料“自严氏(严嵩,当时首辅)用权,遂以考察中伤善类,倡为不许举之说。自是玉石不分,犯宰臣之怒者,皆禁铜”的描述对选项作出判断。‎ ‎7.下面为1701~1750年中国金银比价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鸦片走私现象日益猖獗 B. 海禁政策造成对外贸易萎缩 C.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D.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地位,美洲的白银不断地流入到中国,白银逐渐贬值,致使中国的的金银比价持续的上升,故选D。鸦片走私日益猖獗会使中国的白银不断流出,白银升值,金银比价则会呈下降趋势,这显然与材料不符,排除A;对外贸易萎缩,流入中国白银减少,金银比价应呈下降趋势,排除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和金银比价升高都是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果,排除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金银比价的含义,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针对陌生的名词要沉着应对,首先尝试按字面进行理解,其次借助选项进一步探询理解是否准确。‎ ‎8.1842年,耆英伊里布等在陈述接受《南京条约》的理由时说:“臣等伏思该夷等所请,虽系贪利无厌,而其意不过求赏码头,贸易通商而止,尚非潜蓄异谋。与其兵连祸结,流毒愈深,不若姑允所请,以保江南大局。”这种心态 A. 促成中英贸易正常开展 B. 促使抵制外侵方案出台 C. 导致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D. 便于稳定东南沿海局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是基于“不若姑允所请,以保江南大局”的这种心态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自此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之间的贸易关系不可能是正常的贸易关系,排除A;材料中的这种无原则的妥协退让心态不可能会促使抵制外侵方案的出台,相反这种心态只会促使清政府再一次地割地、赔款,排除B;东南沿海局势是否稳定取决于国家实力,跟这种心态没有关系,排除D。‎ ‎9.张之洞说:“自己未(1895年)后,外患日亟,而土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邪说遂长,乃著《劝学篇》以辟之。”这表明张之洞 A. 希望汇通中西权衡新旧 B. 思想主题明显趋于保守 C. 希望以西学取代传统儒学 D. 主张实行政治制度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外患日亟,而土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邪说遂长,乃著《劝学篇》以辟之”可知,内忧外患是张之洞著《劝学篇》的背景,他希望《劝学篇》能汇通中西、权衡新旧,故后有“中体西用”的主张,故选A。张之洞的主张与当时大部分的封建官员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且材料并未提及张之洞在1895年前的主张,没有对比,也无法得出趋于保守的结论,排除B;张之洞是希望中体西用,传统儒学在其眼中是不可替代的,排除C;主张政治制度改革是资产阶级的主张,张之洞属于地主阶级,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外患日亟,而土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邪说遂长,乃著《劝学篇》以辟之”,另外学生根据“中体西用”这一主张的含义也可迅速作出判断。‎ ‎10.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到1919年,短短8年的时间,中间新建近代工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资金近1亿元,再加上这段时期对原有企业改造的资金,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资,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可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 资金充足利润丰厚 B. 与国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C.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 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得益于国人的政治变革与国际环境的影响,因此反映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国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B正确;民族工业的发展资金并不充足,排除A项;C项不是材料的重点,排除;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 ‎【点睛】理解一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1.“先进战胜落后,真理战胜谬论,团结战胜分裂,实求是战胜教条主义”,这就是我党在取得某次胜利后得出深刻启示和历史结论。这场胜利应该是 A. 北伐战争 B. 解放战争 C. 长征 D. 抗日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的运用,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这次会议上克服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故选C。北伐战争时期中共还在简单地套用苏联的革命经验,不符合题意,排除A;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结合中国国情打人民战争,并未犯教条主义错误,排除BD。‎ ‎【点睛】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背景与意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实求是战胜教条主义”。‎ ‎12.曾参与华东政法大学校史编撰工作的韩信昌教授回忆:1952年6月,华东政法大学在调入8个学校的12个系的基础上成立,此后年,又有一所高校加入。区别于国外大学政治学、法学之间的泾渭分明,国内的政法学院从建校开始,“政”和“法”之间就有天然联系。这种变化 A. 适应了新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 B. 使中国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C. 强化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 D. 奠定了社会主义的法律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区别于国外大学政治学、法学之间的泾渭分明,国内的政法学院从建校开始,‘政’和‘法’之间就有天然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法律是为人民政权服务的,故政法不分是为了适应建国初期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故选A。材料仅涉及大学状况,无法反映中国是否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排除B;政法结合的大学建校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毕竟建国初期绝大多数人都与大学无缘,排除C;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它奠定了社会主义的法律基础,排除D。‎ ‎13.20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抓住中苏关系有所缓和的机遇,适时调整了对美政策。在1982年正式改变了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实行真正的“不结盟”“不打牌”的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这一转变使中国 A. 拓展了自己的外交空间 B. 对外关系摆脱了被动局面 C. 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D. 同西方国家关系跌入低谷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政策是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自主地、独立地判断国际问题,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不同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这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故选A。中国的对外关系在20世纪七十年代即已摆脱了被动局面,排除B;1982年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不久,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说法无从谈起,排除C;中国的不结盟政策有利于发展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包括西方国家,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学生依据不结盟的含义即可作出判断。‎ ‎14.1992年9月,国家物价局宣布,将571种生产资料产品定价权交给企业,将22种产品定价权下放给省级物价部门。至此,国家管理的物价品种剩下89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 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加快 C. 市场经济体制已正式确立 D. 社会经济的市场化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将571种生产资料产品定价权交给企业,将22种产品定价权下放给省级物价部门”“国家管理的物价品种剩下89种”可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被加强,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故选D。计划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即已被打破,排除A;中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企业不可能私有化,排除B;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才建立,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解题的关键信息的时间信息,学生对时空信息要特别敏感,做题时做好圈画。‎ ‎15.亚里士多德说,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这种民主制 A. 赋予平民直接的参政权 B. 潜藏多数人暴政的隐患 C. 防止了个人专断的出现 D. 便于民众监督行政官员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可知,亚里士多德旨在揭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即其民主政治的决策方式有可能带来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民主中潜藏着多数人暴政的可能性,毕竟正义的标准只是看其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故选B。A项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不是亚里士多德强调的重点,排除;民主政治只能一定程度上防止个人专断的出现,但并不绝对,且C项也是在揭示民主的积极作用,排除;D项与A项同理,排除。‎ ‎16.罗马法中规定:如果货主的物品在船上、车上旅馆或货栈中被盗或受到损害,可以对业主提起“盗窃之诉”或“损害之诉”,业主对此应承担法律责任。这说明古代罗马 A. 严禁业主发生自盗行为 B. 禁止对私有财产的侵占 C. 注重规范诚信贸易行为 D. 注重维护贸易活动安全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业主有保证货物安全的义务,这说明贸易活动重视安全,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严禁业主发生自盗行为也是为了维护贸易活动安全;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贸易安全,不是禁止对私有财产的侵占;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贸易诚信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7.彼特拉克说:“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王,像上帝统治着整个宇宙样统治着可见的物质世界,上帝创造人的目的是要他来统治万物,因而人的地位高于在他之前被创造出来的事物之上。”彼特拉克这一言论旨在 A. 否定基督教神学思想 B.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C. 推翻现行的社会秩序 D. 反对禁欲主义人生观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人的地位高于在他之前被创造出来的事物之上”可知,彼特拉克将人提高到接近于神的地位,这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故选B。彼特拉克的这一言论显然还披着宗教的外衣,并非全盘否定宗教神学思想,且A项表述也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排除;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推翻现行的社会秩序并不是其诉求,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禁欲主义的相关内容,排除D。‎ ‎18.‎ ‎1800—1850年,英国人口从1590万增为2739万。有人称英国这段时期是一个“人口革命”的年代。英国出现“人口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 圈地运动带来众多的劳动力 B. 英国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C. 欧洲大陆移民纷纷涌人英国 D. 英国率先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为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故选D。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劳动力条件,其本身不会带来人口增长,排除A;英国在17世纪就已率先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如果B项成立,则17、18世纪人口就已迎来爆发式增长,故排除;如果英国没有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物质基础,则欧洲大陆即使纷纷移民英国,英国也不可能容纳下这么多人口,排除C。‎ ‎19.据(科学简史)记载,《物种起源》初版的1250本在发行当天就被有识之土购买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它 A. 继承发展了早期进化论 B. 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C. 动摇了禁锢思想的神创论 D. 否定了当时对基督的信仰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以无以数计的翔实资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了“遗传”、“变异”、“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等观点,论证了生物进化论理论,这对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提出根本性的挑战,故选C。A项不能体现出《物种起源》的独特价值,故不可能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说法过于绝对,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排除;生物进化论并不否定宗教信仰,从现在的欧洲人的信仰状况即可得知,排除D。‎ ‎20.有学者说,法国1875年建立的其和政体和法国任何一个共和传统都没有联系,这一制度是模仿英国的,是纯粹的“代议制”。这么说是基于 A. 法国君主制残余浓厚 B. 法国民主进程的曲折 C. 议会是法国权力中心 D. 共和制是妥协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这一制度是模仿英国的,是纯粹的‘代议制’”可知,该学者旨在揭示英国政治体制和法国政治体制的共性特征,纵览选项,只有C项符合这一要求,故选C。ABD均是单从法国层面进行分析,排除。‎ ‎21.二月革命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将其出版的《真理报》《农村真理报》《战土真理报》等报纸和杂志,送到农村,供农民同理布尔什维克这一做法 A. 巩固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 有利于俄国工农联盟的巩固 C. 意在壮大十月革命的力量 D. 催生了工农代表苏维埃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送到农村,供农民阅读”等信息,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这一做法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了解革命,从而有利于俄国工农联盟的巩固,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两个政权,排除A项;C项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D项“催生”表述错误。‎ ‎22.法国从1931年9月起连续将储备美元兑换成黄金,到12月中旬共计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换走3.5亿美元以上的黄金;比利时、瑞士和荷兰等国也紧随其后。欧洲各国的行为 A. 旨在缓和经济危机的冲击 B. 促进了当时国际金融业发展 C. 缓和了欧美国家间的矛盾 D. 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也受波及,各国为缓和来自美国的经济危机的冲击,纷纷放弃了金本位制,故才出现材料中各国纷纷将美元兑换成黄金的举动,故选A。材料中各国的行为加剧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金融机构受到挤兑,促进了当时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说法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中各国的行为加剧了欧美国家间的矛盾,排除C;经济危机影响面非常广,美国因为经济实力雄厚,其经济霸主的地位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 ‎23.1950年,尤金•尤涅斯库的《秃头歌女》在巴黎首演时,引起人们的注意和争论。此剧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另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之间的无聊的对话。首演时曾备受冷落,景况十分可怜,曾因只有三个观众而退票停演。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作品 A. 注重对当时社会的直接批判 B. 与传统戏剧风格的相悖离 C. 强调舞台手段的自由发挥 D. 作者知名度难以驾驭作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秃头歌女》是法国剧作家尤金•尤涅斯库所著的一部荒诞派戏剧,属现代主义作品,这种文艺作品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处罚,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这与传统的戏剧风格相差较大,当时的人们心理上还较难以接受,故选B。该作品以荒诞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批判,这不属于直接批判,排除A;强调舞台手段的自由发挥是与传统戏剧风格相悖离的一种表现,不属于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排除C;作者的知名度会影响到票房,但不可能是主要原因,作品本身比作者的知名度更为重要,排除D。‎ ‎【点睛】材料“此剧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另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之间的无聊的对话”有助于帮助学生确定《秃头歌女》的文学流派。‎ ‎24.1993年,些美国学者认为:“过去两年来,美、俄各自调整对非政策,大国对非洲的控制能力减弱了,非洲国家自主性有所增强但实际上非洲地区的冲突增多而不是减少了。”这种看法 A. 强调了冷战不利于世界和平 B. 反映了美国对世界局势的担忧 C. 辩证分析了冷战结束的影响 D. 夸大了美苏两极格局的进步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国对非洲的控制能力减弱了”反映了冷战结束给非洲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实际上非洲地区的冲突增多而不是减少了”反映了冷战结束客观上又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故选C。材料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了冷战的影响,A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材料只是部分学者的观点,不能反映美国政府的态度,排除B;两极格局美苏势均力敌,确实对非洲地区的稳定有一定的帮助,材料并未夸大,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欧洲农业科技的兴起是与产业革命同步发生的。蒸汽机用于农业生产,并出现了由蒸汽动力带动的绳索牵引犁。化学对农作物营养、土壤、肥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来探明农业发展中的因果联系。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也为农业科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此,欧洲农业开始由手工向机械作业、由经验向理论过渡,西方农业科技全面超过了中国。‎ ‎——整理自李慧红(翻译《与晚清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中国的引进和推广》)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华推行不等价的掠夺性交换,使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急剧恶化。19世纪末,在康有为等人的倡导下,西方农业科技才艰难地传入中国。由于绝大部分人和新增人口主要留在农村,农村只有拼命复种和养殖,对农业科技的要求不高。清末“新政”期间,农商部虽积极发展农业科技,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晚清落后的农业、农村、农民的状况。‎ ‎——摘端自邹德秀(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探计》‎ 材料三 ‎ ‎ 农业科技推广,是指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及咨询等方式,把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从“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目前的51.0%。农产品摆脱了长期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实现了总量平衡,农业发展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摘编自陈俊《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与构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农业科技兴起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晚清中国农业科技兴起的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科技未能“改变晚清落后”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答案】(1)积极作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深人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便于工业化成就的推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近代欧洲社会的转型。‎ ‎(2)特点:被动性;起步较晚;发展缓慢。‎ 原因:列强加紧对华侵略,政局动荡;封建统治腐朽,阶级矛盾激化;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近代中国工业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地矛盾尖锐,不利于农业科技的使用与推广。‎ ‎(3)意义:有助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改革的深人发展创造条件。‎ ‎【解析】‎ ‎【详解】(1)积极作用:由材料“欧洲农业开始由手工向机械作业、由经验向理论过渡”可知,农业科技兴起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又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便于工业化成就的推广;结合所学可从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的推动、社会转型等角度进行分析。‎ ‎(2)特点:由材料“鸦片战争后列强在华推行不等价的掠夺性交换……19世纪末……西方农业科技才艰难地传入中国”可知,晚清中国农业科技兴起具有被动性和起步较晚的特征;由材料“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晚清落后的农业、农村、农民的状况”可知,晚清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缓慢。‎ 原因:由材料“由于绝大部分人和新增人口主要留在农村,农村只有拼命复种和养殖,对农业科技的要求不高”可归纳为农村人地矛盾尖锐,不利于农业科技的使用与推广;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方面入手分析。政治上分内外,内为封建统治腐朽,阶级矛盾激化,外为列强加紧对华侵略,政局动荡;经济上主要和小农经济的生产规模和近代中国工业化水平有关。‎ ‎(3)意义:由材料“农业科技推广,是指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活动”可知,其有助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由材料“农产品摆脱了长期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实现了总量平衡,农业发展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可知,其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这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所学可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进行分析。‎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世官制到察举制,再到科举制,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演进并非偶然。在演进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使演进成为必然现象的内在逻辑,即由古代中国的国家统治和治理所决定,对君主负责、高度组织化和专业化。并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规律相契合的官僚阶层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性。这种官僚阶层的形成和更新必须以选官制度为基础,由此提出对选官制度建立和运行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统治和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变化,统治者对官僚阶层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选官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不断演进。‎ ‎——摘编自马凯《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选官制度”自行拟定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统治的基石。‎ 阐述:自秦汉选官制度变革以来,以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在其变革过程中,更加适应了国家统治的需要,为封建王朝统治奠定了基础。秦朝军功等爵制的实施使得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逐渐转向官僚政治,改变了自古以来的选官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汉代的察举制、两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使得选官制度更加合理化,并适应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成功获得士阶层的支持。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历经千余年变革,深植于中国古代社会,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统治阶层力量,更使得国家统治日趋合理化。‎ 由此可见,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历代王朝统治的基石。(“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解析】‎ ‎【详解】首先,按题目要求围绕“选官制度”自行拟定个具体的论题,论题可从选官制度的作用、产生的原因等角度进行选择。‎ 其次,紧扣论题,结合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对其进行论证阐述,可供参考的史实主要有秦朝的军功等爵制、汉代的察举制、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的科举制等。‎ 第三,回应论题,总结升华。‎ 请考生从第27-29三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题计分。‎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洪武七年,成穆贵妃孙氏去世,因“无子”所引发的伦理危机,促发了朱元璋对传统丧制的改革。朱元璋更定丧服制度,规定:“子为父母、庶子为其母,皆斩衰三年;嫡子、众子为庶母,皆齐衰杖期。”于是,他命吴王(后改周王)朱楠为孙贵妃主丧,按事“慈母”之制,服斩衰之丧,又令皇太子与诸皇子皆为贵妃服期年之丧,并敕令词臣撰《孝慈录》,著为定制。经过朱元璋的改革,消除了贵妃之丧的尴尬局面,并进一步化解了由此所导致的一系列伦理危机。他的这场改革大大超出了仅为解决贵妃丧葬之尴尬局面的范畴,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儒家的家庭与丧制理念。朱元璋丧制改革,实质上是进行了一次以“孝”促“悌”的丧制更张,与此时朱元璋的谋国理念是紧密相关的,隐含于“缘人情”之下的则是“谋国本”的政治意图所在。朱元璋这场丧制改革的实质也是通过以“孝”促“悌”,进一步完善他“分藩卫屏”的国家政治体制架构。‎ ‎——摘编自刘晓东《以“孝”促“悌”:朱元璋丧制改革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丧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丧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1)背景:成穆贵妃孙氏去世引发“无子”伦理危机;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2)影响:化解了一系列伦理危机;冲击了传统儒家的家庭与丧制理念;完善了分藩卫屏的国家政治体制架构;使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解析】‎ ‎【详解】(1)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洪武七年,成穆贵妃孙氏去世,因“无子”所引发的伦理危机,促发了朱元璋对传统丧制的改革”可以得出成穆贵妃孙氏去世引发“无子”伦理危机;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消除了贵妃之丧的尴尬局面,并进一步化解了由此所导致的一系列伦理危机。他的这场改革大大超出了仅为解决贵妃丧葬之尴尬局面的范畴,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儒家的家庭与丧制理念”“实质上是进行了一次以“孝”促“悌”的丧制更张,隐含于“缘人情”之下的则是“谋国本”的政治意图所在。实质也是通过以“孝”促“悌”,进一步完善他“分藩卫屏”的国家政治体制架构”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影响是化解伦理危机、冲击了传统儒家丧制理念、完善了国家政治体制架构以及促使专制皇权的强化。‎ ‎2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5年3与9日,德国航空部长戈林对英国《每日邮报》记者宣布,德国已拥有空军。7天后,德政府向英法等国表示,将实行义务兵役制,并建立一支约50万兵力的陆军。美国政府不仅公开拒绝对德国公开重整军备一事发表评论,还告知驻外使节:美国目前没有必要采取任何行动。罗斯福在演讲中说:德国重整军备是在部分修正《凡尔赛条约》,可使欧洲保持稳定,很有必要。美国政府的这一态度与战后美国资本家对德国的巨额投资密切相关。据统计,1931年美国在德国的投资额为94亿美元,占外国在德国投资总额的40%以上。但形势的发展证明,美国的冀图不过是一厢情愿。‎ ‎——摘编自程文进《美国对德国1935年重整军备的反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德国重整军备的态度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上述态度产生的影响。‎ ‎【答案】(1)态度:放任德国重整军备。‎ 原因:美国对《凡尔赛条约》不满;国内孤立主义政策盛行;认为德国重整军备有利于欧洲的稳定;基于对德经济利益的考虑。‎ ‎(2)影响:推动了德国军备力量的壮大;加剧了欧洲大国之间的矛盾;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终损害美国在欧洲的利益。‎ ‎【解析】‎ ‎【详解】(1)态度:由材料“美国政府不仅公开拒绝对德国公开重整军备一事发表评论,还告知驻外使节:美国目前没有必要采取任何行动”可知,美国的态度是放任德国重整军备。‎ 原因:由材料“德国重整军备是在部分修正《凡尔赛条约》”可知,美国对《凡尔赛条约》不满;由材料“可使欧洲保持稳定,很有必要”可知,美国认为德国重整军备有利于欧洲的稳定;由材料“美国政府的这一态度与战后美国资本家对德国的巨额投资密切相关”可知,这是基于对德经济利益的考虑;结合所学,可从美国孤立主义的历史传统入手分析。‎ ‎(2)影响:由材料“德国已拥有空军。7天后,德政府向英法等国表示,将实行义务兵役制,并建立一支约50‎ 万兵力的陆军”可知,美国的态度推动了德国军备力量的壮大;材料中罗斯福在公开场合对《凡尔赛条约》表达不满,这会加剧了欧洲大国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法德矛盾、英德矛盾;由材料“但形势的发展证明,美国的冀图不过是一厢情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二战爆发的角度分析,美国的这种态度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终损害美国在欧洲的利益。‎ ‎2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沈钧儒(1875—1963),原籍浙江嘉兴,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1903年,沈钧儒赴顺天乡试,中了举人。次年,他参加会试,得中进士,被签分刑部贵州司主事。1907年,沈钧儒等四人写了一份请愿书,恳求朝廷速颁诏旨,“发布选举制度,确定召集日期,于1912年即行开设民选议院”。但后来认识到清政府预备立宪不过是一个骗局,沈钧儒便离京回浙江。1912年5月,沈钧儒参加同盟会。1926年7月,沈钧儒反对盘踞浙江的军阀孙传芳,支持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沈钧儒在上海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发起成立浙江省国难救济会。1942年,沈钧儒正式加入民主政党同盟,救国会同时成为国内政团之一。抗战胜利后,沈钧儒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内战阴谋。1949年9月,他代表民盟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钧儒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54年、1958年,沈钧儒先后被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摘编自白寿彝著《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沈钧儒在民主革命时期思想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沈钓儒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所做出的贡献。‎ ‎【答案】(1)变化:从改良转向革命。‎ 原因:清政府与国民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坚持民主政治的追求;挽救民族危机的决心。‎ ‎(2)贡献:为推翻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积极请愿;为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尽心竭力;为新中国成立及民主政治建设建言献策。‎ ‎【解析】‎ ‎【详解】(1)变化:由材料“恳求朝廷速颁诏旨……参加同盟会”可知,沈钧儒从改良转向了革命。‎ 原因:由材料“后来认识到清政府预备立宪不过是一个骗局”“沈钧儒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内战阴谋”可知,清政府与国民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是沈钧儒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沈钧儒个人角度进行分析,他挽救民族危机的决心和对民主政治的不懈追求,也是推动其思想变化的原因之一。‎ ‎(2)贡献:由材料“1907年,沈钧儒等四人写了一份请愿书,恳求朝廷速颁诏旨,‘发布选举制度,确定召集日期,于1912年即行开设民选议院’”可归纳为为推翻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积极请愿;由材料“1926年7月,沈钧儒反对盘踞浙江的军阀孙传芳,支持北伐战争……沈钧儒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内战阴谋”可归纳为为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尽心竭力;由材料“1949年9月,他代表民盟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沈钧儒先后被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可归纳为为新中国成立及民主政治建设建言献策。‎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