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ww.ks5u.com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国史十六讲》认为: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国”(天子)。这一现象 A.促使西周强盛 B.强化宗法体制 C.导致诸侯割据 D.促成秦朝统一 ‎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3.《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 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4.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5.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用人。用非其才人,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下列制度中能极大提高官员“学识”的是 ‎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 ‎6.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 A. 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 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7.“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情请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参与国事决策 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8.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这体现了该机构 ‎ A.机构简单 B.处事机密 C.位高权重 D.职能法定 ‎9.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10.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 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 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 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D. 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11.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 B.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 D.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12.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3.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加强,下列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立 ②丞相制度废除 ③军机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创立。‎ A. ‎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1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15.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16.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 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17.“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王平久作词、谭晶等演唱的《不能忘却的纪念》打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歌中唱道:“多少年想忘总是忘不掉/伤到如今还让我痛得不得了/不明白那火焰为什么把心烧掉/那些日子多想把今天看到/每次站在这里把昨天寻找/历史在心里此起彼伏涨潮/转过身尘埃在百年飘摇/渴望涅槃阳光来到……”该歌曲所纪念的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 A.反对帝国主义的不彻底性 B.受《北京条约》的影响较深 C.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 D.对西方列强存在某种幻想 ‎20.1938年,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1.太平天国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物要收归国库。而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A.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       B.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机 C.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22.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23.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了清军重兵把守的大沽口。与此同时,英法军队协助清军防守上海,共同击退了太平军的进攻。这说明:‎ A.清廷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C.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     D.清廷与英法既斗争又勾结利用 ‎24.1900年6月八国联军对华采取战争行动后,清驻英公使罗丰禄向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理询问联军行动的意图,索尔兹伯理答复说:“目前女王陛下政府丝毫无意采取任何步骤,影响北京现存政治局势。他们的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生命和财产。”由此可知,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恢复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维护列强在华的共同利益    D.协同作战瓜分中国 ‎25.雷颐说:晚清的悲剧就在于没有大灾难,统治者就不会主动变革,非要在一场大灾难以后才不得不变革。下列促使清政府进行首次政治改革的是 A.鸦片战争失败B.太平天国运动冲击 C.甲午战后危局D.《辛丑条约》签订 ‎26.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27.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 ‎28.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已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29.“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30.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扶清灭洋 D.建立社会主义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31题15分,32题16分,33题9分,共计40分)‎ ‎31.钱穆认为,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灭亡)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材料三.(它)就是一个 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材料一论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一反映出该制度实施产生了什么后果?(4分)‎ (2) 材料二中秦始皇设置的“若干行政区”主要指哪一制度?同材料一的制度比较,其主要特点是什么?(5分)‎ (3) 材料三中钱穆论述的是哪一制度,钱穆认为该制度的缺点是什么?(4分)‎ ‎(4)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秦以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本源精神”是什么?(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 ‎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 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4分)‎ (1) 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4分)‎ (2) 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分)‎ (4) 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 材料二.有学者说,从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来讲,“总统府”要超过北京的故宫。故宫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建设最辉煌的皇家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故宫只是明清封建王朝的标志,而“总统府”则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终结。从这个角度来讲,“总统府”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都不逊于故宫,而且“总统府”以前还曾经是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这种汇集交融的历史价值也是故宫所不具备的。在此设立博物馆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和宣传这些价值。‎ 材料三.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1) 近代史上,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这里颁布过哪两部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著名文献?(2分)‎ (2) 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在这里所发生过的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的两件重大历史事件。(2分)‎ ‎(3)为什么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彻底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2分)‎ ‎(4)结合材料3,请回答:(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3分)‎ ‎ 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 ‎ ‎ ‎ 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 ‎ ③文中属干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B B C B D B C B C B D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B D D C C D B C C C D C A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31题:‎ (1) 分封制;后果: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最终导致周王朝的灭亡。‎ (2) 郡县制;特点: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3) 行省制;缺点: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有中央无地方)‎ (1) 防范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32题:‎ (1) 血缘、门第、等级。(任答两点得4分) (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3)九品中正制。   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影响: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言之有理即可)‎ ‎33题:‎ (1) ‎《资政新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 ‎(3)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4)①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②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