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学者王家范说,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作为最大、也是最小的生产单元,物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合而为一,使得这种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小农经济因其规模小而十分脆弱 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很难发展为复杂的经济机制 C. 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D. 小农经济有利于物资和人口快速增长 ‎【答案】C ‎【解析】材料“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强调小农经济因为简单而有顽强的生命力,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小农经济的规模小而容易破产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小农经济很难发展为复杂的经济机制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小农经济与物资和人口增长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西周中后期,土地买卖和转让的现象开始出现,只是这一时期土地在进行转让时还要经过必要的程序,以示此为天子所允许的行为。由此可知当时 A. 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B. 王室地位下降 C. 土地私有成为主流 D. 诸侯争霸激烈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买卖和转让实际是对井田制的破坏,说明了周王室的权力和地位的下降,故B正确;小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土地私有制成为主流,并且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诸侯争霸,故D错误。‎ ‎3.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B. 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 C. 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 D.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历代政府加强对民间经济的管理,主要是为了恢复与发展经济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间手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品的社会需求,排除C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是材料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4.隋唐以来,为了解决同业矛盾,保护同行利益,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同业或相关行业联合起来组成“行会”组织,并且每行都有行志、行话和服装,所谓“其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这说明我国古代 A. 行业竞争导致商业恶性发展 B. 政府注重规范行业行为 C. 经济发展促进商业活动规范 D. 政府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为了解决同业矛盾,保护同行利益,协调与政府关系,同行或相关行业联合起来组成行会组织,这体现了经济活动的增强促使商业活动规范化,故C正确;材料叙述的主旨行会成立的目的及作用,而不是商业的恶性竞争发展,排除A;行会是商人自发组成的,不是政府主导的,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政策,排除D。‎ ‎5.如表是某学者整理的宋、明两代经济状况比较表(部分)‎ 宋(960—1279年间)‎ 明(1368—1572年间)‎ 钱币铸造量(全国)‎ ‎26,000万贯 ‎400—600万贯(约等于宋代熙宁年间一年铸造量)‎ 劳动力价格 ‎(江南地区)‎ 技术劳动力(月工资)‎ 约4500钱加9斗米 约600钱或同等价值谷米 士兵(月工资)‎ 约3000钱加15斗米 约200钱或同等价值谷米 实际流通主要货币(江南地区)‎ 金、银、钱 米、谷、银、布 据如表可知,与宋代比较,明代前期、中期的江南地区 A. 政局动荡促使钱币大幅贬值 B. 民众收入减少导致生活困苦 C. 商业贸易发展相对缺乏活力 D. 白银大量流入影响经济秩序 ‎【答案】C ‎【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与宋代相比,明代在钱币铸造量、劳动力价格上都有明显下降,而且多有实物发挥货币作用,说明明代前中期江南地区的商业贸易发展相对缺乏活力,故选C;货币铸造量下降并不能说明钱币贬值,排除A;劳动力价格下降也不能说明民众生活困苦,排除B;表格内容无法说明明代有大量白银流入,排除D。故选C。‎ ‎6.如表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纺织中心佛罗伦萨毛纺织品产量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的冲击 B. 商业革命的影响 C. 政治分裂的阻碍 D. 罗马教廷的束缚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1560年后意大利的纺织中心佛罗伦萨毛纺织品产量不断下降,这主要和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贸中心转移有关,B正确;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上半叶,A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7.“哥伦布大交换”也被称为“大交流”,是指哥伦布在航行至美洲以后,一个包括动物、植物、文化、人群、传染性疾病和思想在美洲、非洲及欧亚半球之间的广泛交流。下列所示现象属于“哥伦布大交换”的是 A. 美洲的烟草和中国的香料开始出现在欧洲市场 B. 欧洲的先进生产方式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C. 西方的语言文字、宗教开始传播过海到中国 D. 里斯本、佛罗伦萨、伦敦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 ‎【答案】B ‎【解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进入美洲,这符合“哥伦布大交换”,选项B正确;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的商品就流入了欧洲,选项A错在“开始”,排除;西方的语言文字、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因此选项C排除;新航路开辟后,佛罗伦萨逐渐衰落,排除D。‎ ‎8.19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科学种族主义学说。在《人种不平等论》中,戈宾诺将人类划分为四个主要人种:非洲人描绘为愚钝懒惰的人群;亚洲人聪慧但驯良;美洲土著迟钝而傲慢;只有欧洲人充满智慧、高贵,并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种族。这种思想本质上反映了 A. 种族主义成为欧洲帝国主义的专属品 B. 欧洲各国社会与文化的差异 C. 生物进化论思想在人类社会中的异化 D. 欧洲势力在世界的主宰地位 ‎【答案】D ‎【解析】在《人中不平等论》中,欧洲人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种族,这种结果不是自然的结果,而是人为的划分,说明欧洲势力在当时的世界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故选D。近代美国同样也有种族主义,由此可知种族主义并非欧洲帝国主义的专属品,排除A;《人种不平等论》强调的是亚洲人、非洲人、美洲人和欧洲人之间的区别,而不是欧洲内部之间的差异,故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生物进化论》在1859年才发表,而材料中这种对人的归类从19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故材料所述与生物进化论的异化无关,排除C。‎ ‎9.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嘉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嘉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 最早到达非洲最南端,开辟了前往东方的航道 B. 横跨三大洋,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C. 作为友谊使者,开通了亚洲与非洲的海上航路 D. 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答案】B ‎【解析】1522年9月6日,麦哲伦船队剩余18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因此受到西班牙国王的嘉奖,故B项正确;迪亚士最早到达非洲最南端,开辟了前往东方的航道,故A项错误;郑和作为友谊使者,开通了亚洲与非洲的海上航路,故C项错误;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故D项错误。‎ ‎10.1947年3月2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颁布9835号总统令,即“忠诚调查令”。对200万联邦政府官员展开忠诚调查,要求他们必须宣誓效忠政府;同时授权司法部长提供被定名为:“集权主义者、法西斯分子、共产主义分子”的组织或社团名单。这反映出 A. 政府利用法律重塑国家精神 B. 两极格局形成激化国内矛盾 C. 意识形态斗争影响政府政策 D. 阶级斗争加剧总统权力扩张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时间“1947年3月21日”“‎ ‎ 集权主义者、法西斯分子、共产主义分子”来看,美国将共产主义分子和集权主义者、法西斯分子放在同等位置,表明意识形态的斗争影响政府政策。C正确;材料未体现政府对法律的应用,A排除;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总统权力扩大,D排除。故选C。‎ ‎11. 下图是某个历史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示意图节选(深色部分为建交国)。下列各 项历史事件中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欧共体成立 C. 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 D. 北约空袭南联盟 ‎【答案】B ‎【解析】图片信息显示这一时期中国与东欧国家和西欧的法国有外交关系,法国与中国1964年建交应该是20世纪60年代。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故选B。杜鲁门主义出台是在1947年;C项是在20世纪80年代;D项是在1999年。因此ACD均不符合题意。‎ ‎12.左宗棠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说:“白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是非设局急造轮船不为功。船成之后,不妨装载商货,借以捕盗而护商”。左宗棠在此强调 A. 创办洋务企业应该以民用为主 B. 扭转中国对外贸易,设厂自救 C. 清廷应缓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D. 清政府应急造轮船,以敌洋商 ‎【答案】D ‎【解析】考查洋务运动。由材料“白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不能减价以敌洋商”,可知,左宗棠已经看到了洋商和洋船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所以提出“设局急造轮船……而护商”,因此,左宗棠在此强调清政府应急造轮船以敌洋商,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强调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应以民用为主,故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的对外贸易,故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虽然提到南北方货物价格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C项不符合题意。‎ ‎13.1948年8月,某人写到“沪上抢购之风,日益如炽,所有日用百货,各店都抢购一空,……本公司半日之间货已购空。”导致此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日本侵略导致社会经济崩溃 B. 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 美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捐税负担 ‎【答案】B ‎【解析】1948年8月,中国已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错误;1948年国民党政府在国统区滥发纸币,导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存钱不如存物,从而导致了抢购风潮,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C错误;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捐税负担,是材料中的抢购风潮的深层原因,不是材料中的抢购风潮的直接原因,故D错误。‎ ‎14.1935年11月,国民政府以紧急法令宣布改革币制,施行法币政策,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币制改革的实施 A. 促使了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到来 B. 导致了国统区恶性的通货膨胀 C. 构筑了抗战胜利坚实的物质基础 D. 保证了集中财力以应抗战之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银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可知币制改革有利于集中财力以应抗战,故D正确。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到来是在一战期间,故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币制改革的不利影响,故B选项排除。构筑抗战胜利的坚实物质基础是对材料作用的夸大,故C选项排除。‎ ‎15.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职工总数从上年度的3100万剧增至5194万。1961年,中央又作出大幅度精简职工的决策。随后两年,全国共减少城镇职工2546万人。这一变化 A. 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 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C. 导致了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整顿 D. 说明当时生产力不足以支撑快速城市化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严重超过了城市承受能力,因此,1961年,中又作出大幅度精简职工的决策,D正确;A不合题干主旨,排除;B是纠正“左”倾错误的表现,排除;C是纠正“左”倾错误的具体措施,排除。‎ ‎16.1956年,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由于价值规律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还起着一定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以满足人民多样的生活需要”。这说明中共中央 A. 试图纠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失误 B. 总结了“一五”计划建设的经验 C. 反思了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 D. 努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 ‎【答案】C ‎【解析】八大报告认为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价值规律,即承认市场的作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一结论是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弊端的反思,C正确;这一结论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无关,排除A;八大召开时期我国一五计划尚未完成,排除B;这一时期我国是计划经济模式,排除D。‎ ‎17.下图所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其中,对空白的三个时间曾经发生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 ①实行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 B. ②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C. 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D. 以上三个事件都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③正确,故选C;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策,政治制度与其他地区一样,是社会主义制度,①错误,排除A;1990年我国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②错误,排除B;①②③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措施,不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 ‎18.晚清民国时期,女子的社会地位不断发生变化,而评价女人“美丽”的标准也不断演化。下表反映了 时间 美丽女人标准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1920—1929年 才华横溢的女人 ‎1930—1939年 穿着时髦的名媛 ‎1940—1949年 投身政治的名女人 A. 女性经济地位得到提高 B. 近代教育推动男女平等 C. 女子开始关心国家命运 D. 社会价值风尚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评价女性的标准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从服饰、婚姻思想,再到政治,说明社会价值风尚在变化,选项D正确;近代中国女性的经济地位并未有明显提高,排除A;材料未反映出教育的作用,排除B;选项C错在“开始”,排除。‎ ‎19.如图为中国电影局档案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市上映影片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 欧美电影在中国已丧失了市场 B. 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影视艺术发展 C. 新中国初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国产电影制作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答案】B ‎【解析】旧中国的电影带有半殖民地色彩,表现为英美电影排片比重大,新中国民族独立,电影排片受到国家形态的影响,国产电影和苏联电影逐渐成为主流,B正确;材料表明欧美电影在中国仍有一定市场,排除A;受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新中国初期文化氛围并不宽松,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电影技术问题,排除D。‎ ‎20.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幅漫画《这只蓝鹰如此翻飞?》。该漫画表明罗斯福新政 A. 扭转了经济危机 B. 遏制法西斯势力 C. 遭到反对与不满 D. 开创经济新模式 ‎【答案】C ‎【解析】蓝鹰的不断翻飞幻化成一个类似纳粹的标志,这说明罗斯福新政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对和不满,故选C项;蓝鹰标志幻化成纳粹标志主要表明新政遭到反对和不满,不能说明新政扭转了经济危机和开创经济新模式,排除AD项;新政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经济危机,不是遏制法西斯势力,排除B项。故选C。‎ ‎21.1945~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大力推行改革,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民用航空、电信业等基础工业部门收归国有;并颁布《国民医疗保障法》,规定实行国家补贴的公费医疗制度等。这表明 A. 战后英国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B. 工党主张建立社会民主制度 C. 政府行政权力受到多方制约 D. 资本主义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答案】D ‎【解析】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体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表明工资本主义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得到缓和,A错误;B不符合史实,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2.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销往苏联,193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0%。这说明 A. 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B. 苏联国内的工业化建设尚未起步 C. 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D. 美英为缓解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答案】A ‎【解析】考查苏联的工业化。1932年正是苏联的一五计划时期,而同一时期西方正在经历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大量人才、技术设备,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故A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时间信息,此时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的“一五”计划已经在实施进行,故B项不符合题意;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太绝对化,且不符合题意主旨,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资本问题,故D项不符合题意。‎ ‎23.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 A. 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 B. 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 C. 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D.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等于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C项正确。A项是现象,与设问实质无关,排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失败是苏联解体直接原因,排除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否定,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被誉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这三大组织中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或经济困难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促进这些国家的人民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是 A. B. C. D. ‎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世界银行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故C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在于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稳定国际汇率,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排除A项;联合国宗旨在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以增强普遍和平,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宗旨在于通过实质性削减关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一体化多边贸易体制,排除D项。故选C。‎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外开放是使唐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威远播的重要积极因素。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整个北中国,但宋代文明在别的方面达到顶峰也是事实。宋政府在广州、泉州、福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多次派使臣赴海外招徕外商并管理对外贸易。两宋亦利用民间力量来广招外商,友好往来。……政府甚至向外国商人开放仕途,同时制定了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的法律,如《户婚律》中对外商来中国经商死后的财产处理作了专门规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答案】(1)特点:交往领域全面,形势多样;政府采取措施主动开放;大量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商品生产呈现外向型倾向;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 作用:促进了唐朝的繁荣,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提升唐朝国际地位,推动“中华文化圈”发展。‎ ‎(2)宋代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统治者的鼓励政策;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隔绝了陆上通道。‎ ‎【解析】(1)特点:据“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得出交往领域全面,形势多样;据“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得出政府采取措施主动开放,大量利用国际人才资源;据“‘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得出商品生产呈现外向型倾向;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 作用:据“‘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代对外开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使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提升了唐朝国际地位,推动了“中华文化圈”发展。‎ ‎(2)据“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整个北中国”得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隔绝了陆上通道;据“宋政府在广州、泉州、福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多次派使臣赴海外招徕外商并管理对外贸易。两宋亦利用民间力量来广招外商,友好往来”得出统治者的鼓励政策;结合所学内容得出宋代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等。‎ ‎26.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也带来了观念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虽然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而同时期的美国则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他们特别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引进。一战期间,美国借助自己和平的环境及其优越的待遇,大量吸收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为美国的快速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才。‎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人们的时空观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有密切的关系。……无线电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使信息传播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时空限制,使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今,发生在遥远地区的种种事件,都比任何时候更直接、更为迅速地对我们发生着影响。“全球化”作为一种改变现状的变化范式,已经成为了替代“现代化”的一种话语和社会想象。‎ ‎——韩斌《媒介技术发展与人类时空观演变》‎ 完成下列要求:‎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技术进步促进人类时空观念变迁”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本题要求就“技术进步促进人类时空观念变迁”展开论述,结合所学结合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特别是围绕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对该论题展开论述,说明随着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导致了人类时空观念的变迁。引用史实准确,言之有理即可。‎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历史,危机和人类进步通常密切相关。持续发展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固化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情绪,并加速退避全球化进程,但这场疫情也可能引发新一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那股国际合作热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凯末尔·德尔维什《新冠肺炎对千国际合作意味着什么?》‎ 材料二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秷桔。……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木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的“国际合作热潮”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并概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2)阅读材料二,概括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利因素,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 ‎【答案】(1)表现:二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南北差距扩大导致全球发展和和平受威胁也可以);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 ‎(2)因素:新时代全球化需要全方位交流;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贡献: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增进世界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共同发展。‎ ‎【解析】(1)一问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呈现制度化与体系化发展趋势,故可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表现进行回答;二问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以及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 ‎(2)一问根据材料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木的爆炸式发展……零距离”“零时空”进行列点概述即可;二问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影响从世界和平与稳定、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一体化、全球经济发展进行分析阐述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