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原卷版)岳麓版必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原卷版)岳麓版必修1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称王而相互尊重,史称“五国相王”。这反映出当时( C )‎ A.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诸侯之间矛盾趋于缓和 C.周天子的地位下降 D.山东诸国实力强大 ‎2.西周初年,天命先王的“威仪”是国家与社会的行为准则,而春秋后期,贵族社会从人伦之外寻找社会的合理法则,“礼”被特别强调,并作为维护社会制度的有效手段。这一变化( D )‎ A.成因是家国一体局面的形成 ‎ B.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C.说明文化革新早于社会变迁 ‎ D.与宗法体系面临冲击有关 ‎3.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B )‎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产生了威胁 C.实行的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4.“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实际上并没有人担任太尉。其原因可能是( A )‎ A.太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B.秦朝改变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C.太尉在秦朝主要由皇帝兼任 D.长期兼并战争导致军事人才匮乏 ‎5.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 C )‎ A.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 B.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 C.秦国不再裂土封侯 D.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已废除 ‎6.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B )‎ 3‎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7.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才使“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 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 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称:“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周的制度)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秦朝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B )‎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 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人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文武百官罪行的报告。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 B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10.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C )‎ A.皇位世袭,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11.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一论述最能说明他( D )‎ A.赞扬嬴政统一全国的意义 B.洞悉秦汉中央官制的特点 C.认同西周宗法制度的弊端 D.肯定秦朝郡县制度的功效 ‎12.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秦汉间是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的影响是( D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16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戍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律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谋反罪、以古非今与挟书罪、诅咒诽谤罪、妄言与非所宜言罪、不敬国君罪、投书罪、降敌罪都作了非常严厉的惩罚规定,其死刑名就包括戮、磔、弃市、定杀、生埋、枭首、腰斩等。对于破坏伦理纲常不孝、乱伦罪和破坏公共秩序的盗窃罪也都给予重处。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打击破坏政治稳定行为而设定的,且执行时是不予赦免的,连秦国名相商鞅、李斯等都因上述罪名之一被治罪处死。‎ ‎——摘编自罗爱华《秦律的制度分析》‎ ‎(1)根据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16分)‎ ‎(2)根据材料,概括秦律的特点。(10分)‎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