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日照一中2021届高三历史10月第一次调研试题(Word版附答案)
日照一中2018级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优题速享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国思想家贡斯当说:“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这说明雅典 A.所有公民直接管理城邦 B.直接民主导致权力的滥用 C.城邦利益高于个人权利 D.公民对国家制度缺乏信心 2.罗马最高裁判官在审理案件中,根据“公平”“正义”并结合社会实际颁布的“告示”,被授予特权的法学家对法律疑难问题做出的解答等均是罗马法的重要形式。这种立法形式( ) A.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形成 B.不利于罗马法体系的建立 C.体现了罗马法的随意性 D.利于增强罗马法的适应性 3.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往往传递着一种狂热的,过度的和不稳定的情绪,借以表达其蔑视困难、赞美生活、勇于接受生命挑战的品格,后人称之为“酒神精神”。每年春季葡萄长出新叶或秋季葡萄成熟时,希腊人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由此可知( ) A.神话传说是希腊传统文化的源头 B.人生无常是希腊人的生活体验 C.古希腊人对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 D.理性精神遭到希腊人质疑否定 4.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美梦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要求的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商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5.城市的生活与农村不同,市民脱离了土地,逐渐形成了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抵触的心理状态。他们……主张宗教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必然会失去可观的利润;重视理性,因为对行情、国情不作冷静,理智的分析就会遭受破产;崇拜财富,因为财富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和地位。据材料可知( ) A.新航路开辟后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B.人文主义是对市民思想的提炼和升华 C.工业革命后社会拜金主义思潮的举起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6.“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据此推知,“他们”( ) A.撩开教会神学的面纱崇尚人文精神 B.主张《圣经》代表理性和思想自由 C.批判神权和封建制度推崇理性主义 D.揭开自然科学的奥秘制定宇宙规律 7.卢梭在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由这一言论可得出的结论是( ) A.代议制度制约了民众的自由 B.自由思想受公共意志制约 C.资本主义民主存在明显的时代局限 D.卢梭等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和独裁 8.1815年英国制订的《谷物法》规定了禁止谷物进口的法令,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1846年议会在社会压力和新兴阶级的推动下终于废除了《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保护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航海条例》。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B.国际关系的紧张引发了矛盾冲突 C.议会的立法权受到了工人民众的抵制 D.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助推了政策的调整 9.1782年,英国下院通过法案,废除了政府和王室对闲职的任命,更严密监督王室的经费使用;禁止由王室提名的财政官员担任议员;禁止政府承包商担任议员。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君主立宪的政体尚待完善 B.国王“统而不治”局面开始形成 C.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D.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得到完善 10.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制衡体制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下列属于后者的是( ) A.消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矛盾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兼顾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 D.化解了南、北双方之间的矛盾 11.下表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看法,其共同点是( ) 伏尔泰: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孟德斯鸠:这就是英格兰的基本政体:立法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二者用否决权彼此约束,并与行政机构相互制约。 A.主张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B.倡导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C.猛烈抨击了教会的特权 D.强调要对权力进行制约 12.下图是1750~1851年英国专利授予量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英国 A.工业革命推动专利制度的产生 B.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C.技术创新引领经济的迅速发展 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支柱地位 13.下表是欧美四国生铁、钢、煤的产量的统计数据。其中,丁国是( ) 生铁产量(单位:千吨) 钢产量(单位:千吨) 煤产量(单位:百万吨) 1871年 1891年 1871年 1891年 1871年 1891年 甲 860 1897 80 740 13.259 26.025 乙 1665 9203 69 4277 29.5 14.09 丙 1564 4641 521 2352 37.0 94.2 丁 6600 7499 600 3200 127 186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4.漫画《向自由献祭》优题速享(1789年)是英国近代漫画家吉尔雷对法国大革命解读的画作之一。画作右侧坐在巴士底狱废墟上登基的自由女神正接受路易十六的朝拜,手持的权杖上端悬挂着象征自由的弗吉尼亚小红帽,自由女神对国王说:“从自由神的手中再次接回你的皇冠吧!”据此可知( ) A.画作充满现实主义气息 B.作者讽刺英国政治保守 C.作者带有保守主义倾向 D.作者担忧革命者的激进 15.2016年11月,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议,宣称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此决议说明了( ) A.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历史价值观的变化逐步影响了历史评价 C.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历史认识更加清晰 D.巴黎公社的史料丰富程度影响历史结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 1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以来,德国迅速向工业国转型,各地区之间商业活动频繁,但地区交易规则的差别和习惯法差异对商业规范造成诸多不便。1871年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为法律统一化和法典化提供了依据;强调价值观统一、尊重民族传统的民族主义深刻影响德国,直接作用于法典的编纂;强调个人民主权利和经济自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主义思潮,影响法典的价值取向;丰富细密的各地方民事普通法以及法国、奥地利的法典化实践为德国提供了广泛的资料来源;由罗马法发展而来的潘德克顿法学学派,建构了德国民法典的理论基础;主张保留封建政制的保守派最终占据上风,塑造了德国民法典内容上保守的特征。德国民法典在长达23年的制定过程中历经多次审查和广泛讨论,不仅为本国制定了一个法典,也为各国学者留下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立法资料。 ——摘编自谢怀械《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续)》 材料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步实现全国统一,为制定民法典创造了政治前提;新知识精英参与执政,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人力支持;国民政府出于巩固统治、树立法治政府形象的需要,强势推动民法典编纂,立法方针、立法原则与立法人员都由政府决定。整个民法典编纂历时三年,由主要仿《德国民法典》的《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发展而来,各编相继完成,次第公布施行。政治精英和法学家秉承对三民主义政治理论的价值认同,贯彻于立法原则和条文中,导致法典过于精英化和政治化,基本上在封闭状态下完成,缺乏对舆情的了解。用大陆法系的标准来衡量,民国民法典“集现代各国民法之精英,而弃其糟粕”,“民法和民事诉讼法足以跻身最优良的现代法典之林”,“在改革中国数千年的法制、开创私法制度与司法文化方面,较之法国民法尤有过之”。 ——摘编自张生、李彤《民国民法典的编订:政府与法学家的合作》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民法典与中华民国民法典的异同。(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华民国民法典。(4分)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3 时期 西方的殖民扩张历程 16世纪初期 葡萄牙在亚洲侵占军事据点,同时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 16世纪中期 西班牙占领中南美洲地区,屠杀印第安人,带来的传染病导致大量土著居民死亡。 17世纪 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建立殖民航运霸权。 英国和法国成为主要的贩卖奴隶的国家,导致非洲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 18世纪中期 英法为争夺殖民霸权,进行多次斗争,英国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 19世纪初期 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 19世纪中期 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增长一倍半,中国出口多为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 大量外国工业品充斥日本市场,日本生丝、棉花等大量出口。 19世纪晚期 英国资本大量涌入拉丁美洲,一战前夕增加到10亿英镑。 甲午战后,列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 20世纪初期 英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达到4.5亿英镑,铁路线增至4万多公里。 一战前夕 欧美工业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12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美 亚非拉 18世纪 英国艾萨克·牛顿爵士发现了决定引力的数学和物理定律。 1769年,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发表。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阐述了自由放任主义。 1783年,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 18世纪英国从印度和西印度蔗糖殖民地榨取的资金总量与1800年其工业投入的资金总量相差不多。 19世纪 W·H·帕金发现了合成燃料;路易·巴斯德发现了疾病的微生物理论。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19世纪中叶,俄国加强了在亚洲的扩张。 1866年,一道横越大西洋的电缆铺设,建立了东半球与美洲之间的通讯联络。 19世纪后半叶,新西兰的羊毛、加拿大的小麦、缅甸的稻米、马来西亚的橡胶以及西欧和美国东部的工厂——所有这些资源都卷入全球经济之中。 1840—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 1854年,美日签订《神奈川条约》,日本门户被打开。 1869年,由法国人出资开凿的苏伊士运河通航。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 19世纪末,欧洲瓜分了几乎整个非洲大陆。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上表为18—19世纪世界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任意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历史信息相互关联,史论结合,表述成文。)(12分) 19.(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7世纪初开始,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就开始对充满异国情调的布料感到好奇,特别喜欢印花棉布。起初,棉布进入英国市场用作地毯、窗帘、挂毯等装饰。后来,印花棉布逐渐被英国人喜爱,成为最时尚的服饰材料。印花棉布的进口量从17世纪30年代每年进口1万匹,增加到17世纪末的125万匹。这相当于所有的男人、女人、小孩都有14码布。仅1684年就有上百万匹棉布被运输到英格兰。17世纪末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棉布贸易要占进口总额的60%—70%。1719年,一个作者这样描述英国人的服饰:“所有卑微的人,包括奴仆都穿上了棉布服饰。”由于毛纺织商人不断向议会请愿,从17世纪末期开始,议会多次通过法案,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进口印花棉布,并严禁使用彩色印花棉布,但收效甚微。议会没能有效地抑制英国人消费棉布的热潮,也不能有效阻止毛纺织业的衰退,反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为英国本土仿制印度棉布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指出从17至18世纪棉布的进口给英国带来的变化,并对上述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15分) 日照一中2018级第一次阶段学习质量达标检测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CDCBB 6-10 CBDDB 11-15 DCAC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 16.(16分) (1)优题速享同:都是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产生;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民法典实践成果(都体现了大陆法系的理论成果);都为世界法学提供了立法经验。(6 分,任答3 点即可) 异:德国立法依据来源广泛,民国主要是仿照《德国民法典》;德国各派政治力量参与法典编纂,民国主要依靠政府强力推动;德国立法过程中各种思想激烈斗争,民国立法统一于“三民主义”思想;德国立法历经长时间反复讨论,民国短期内封闭立法。(6 分,任答3 组即可) (2)奠定了中国民事法律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法制进步(法制近代化);为民国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照搬西方法律并不完全适应中国国情;未能真正反映民众的诉求(舆情)。(4分) 17.(12分)说明:时间尺度(4分),划分依据及解释(8分) 水平三:能够将表中所示时期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8—12分) 示例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 在这一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殖民国家以垄断性贸易、殖民屠杀、贩卖奴隶等方式,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政治控制和渗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这是由工场手工业发展水平决定的。 二机器大工业时期(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法国等殖民国家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输出等方式向东亚、南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为经济附庸。到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这与工业革命开始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有关。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等殖民国家通过资本输出、瓜分全球等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到1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有关。 水平二:能够将表中所示时期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较为合理,思路较清晰。(4—8分) 水平一:能够将表中所示时期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思路较清晰。(0—4分) 18.(12分)答案示例: 论题: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 阐述:17—18世纪欧洲发生的启蒙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等。卢梭在1762年发表《社会契约论》,提出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法治、社会契约等思想主张,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颁布《独立宣言》,强调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推动了独立战争的胜利进程,1783年,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颁布的1787 年宪法,充分体现了民主、法治等思想,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8分) 总结:优题速享欧洲的启蒙思想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 19. (15分) 变化:丰富了英国的服饰材料,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变了英国的外贸结构;冲击了英国的等级观念和传统的毛纺织业。(6分) 解释: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加剧和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使棉布输入英国成为可能;与英国传统的毛纺织品相比,棉布具有价格便宜、穿着舒适等许多优势。因此,其输入英国的数量不断增加;棉布的输入冲击了英国的传统等级身份界限,逐渐改变了英国人的观念;同时也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9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