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44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44张)

板块四 选考部分 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题型特点 ] 1 . 特点: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 . 材料呈现形式、条数和字数上相对稳定: 呈现形式为 “ 文字 ” ,条数 “ 一条 ” ,平均字数约 320 字。材料出处专业性强,作者权威性强。总的来说以中国人著中国史为基准,多反映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有较强的时代性。 答题引领 [ 答题技法 ] 技法一: “ 背景 ”“ 原因 ” 类 1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也可以是隐现的。 2 .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的需要。 技法二: “ 内容 ”“ 特点 ” 类 1 .主要从材料中找答案。 2 .注重分类归纳、提炼概括。 3 .具体做法 (1) 材料中反映的相关信息能运用所学知识 ( 自己掌握的历史专业语言 ) 替换的最好替换。 (2) 不能用所学知识替换的信息,可以找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切忌照抄材料。 (3) 注意基于对材料整体认知基础上的概括。 技法三: “ 作用 ”“ 影响 ”“ 意义 ” 类 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一般是指直接的、积极的作用。影响是间接的,要经过受影响者的选择;此外,影响比较中性,有积极的有消极的。历史意义是正面的价值,有的意义是时代的标志。 [ 典例 ] (15 分 ) (2018 · 全国卷 Ⅱ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49 ~ 1966 年 , 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 , 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 , 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 , 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 ① 。 1977 年 9 月 , 中共中央发布 《 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 》 , 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 的机构 , 在 《 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 》 中 , 中央 “ 号召 ② 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 , 学政治、学文化 , 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 。同年 , 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 ②, 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 1978 年 11 月 , 中央正式发出 《 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 》 , 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 典例印证 ②, 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 , 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 , 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 , 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 , 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③ 。 ——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77 ~ 1981 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 (6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77 ~ 1981 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9 分 ) 【 解析 】   (1) 背景:结合题目所给的重要时间要素 “ 1977 ~ 1981 年 ” , 来考虑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 , 联系国内外的史实加以说明。由材料 → 国内: ① 是从历史因素考虑 “ 文化大革命 ” 使得科技工作遭到严重破坏。 ② 是从现实因素考虑: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给科技体制的改革、科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由所学 → 国际: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同步进行 , 相互关联的。国内的科技体制改革是在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下进行的。 (2) 内容:概括内容考查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 , 依据材料 ② 从文件发布、机构设立、人才培养政策等进行概括即可。 影响:经济:结合“ 1977 ~ 1981 年 ” 可知 , 科技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政治:由 “ 1977 ~ 1981 年 ” 可知 , 科技改革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 文化:由 ① 可知 , 改革前的社会风气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 , 那么改革带来的影响必然有扭转不良社会风气。由 ③ 可知 , 改革会直接推动科技领域实现拨乱反正 , 有利于一大批科技成就的取得。 【 答案 】   (1) 背景: “ 十年浩劫 ” 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 (2) 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答题规则】 规则 (1) :条数与分值 近 5 年 14 道试题参考答案平均条数为 7 条,基本可以按 “ 2 分 1 条要点 ” 的模式组织答案。 规则 (2) :字数与分值 高考 45 题平均字数为 “ 320 字 ” 左右,而参考答案平均字数为 “ 97 字 ” ,所以要根据设问高度凝练答案。 规则 (3) :答案内容与材料、所学 纵观 14 道试题答案,虽然大部分设问要求 “ 结合所学知识 ” 回答问题,但所考内容教材很少涉及,大多数答案构成来自于材料。因此,根据设问,仔细研读材料,提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 . (15 分 ) (2019 · 全国卷 Ⅰ) 材料  秦朝推行的 “ 二十等爵 ” 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 “ 二十等爵 ” 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真题再练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 《 周礼 》 ,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 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 ” 。由此 ,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 摘编自杨光辉 《 汉唐封爵制度 》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 “ 二十等爵 ” 制和曹魏末年 “ 五等爵 ” 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5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 “ 二十等爵 ” 和曹魏末年 “ 五等爵 ” 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10 分 ) 解析   (1) 据材料 “ 秦朝推行的 ‘ 二十等爵 ’ 制 , 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 并结合所学商鞅为法家代表可知 “ 二十等爵 ” 制反映了法家思想;由材料 “ 改革仿照 《 周礼 》 ,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并结合所学 《 周礼 》 是儒家经典得出“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 2) 第一小问对象 , 依据材料 “ 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 说明 “ 二十等爵 ” 主要授予军人;从材料 “ 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 ” 可知 “ 五等爵 ” 主要授予官员。第二小问作用 , 据材料 “ 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 和所学西周的世卿世禄制、秦朝的统一得出 “ 二十等爵 ” 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 激发了军队斗志 , 促成秦统一;从材料 “ 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 , 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 可知 “ 五等爵 ” 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 ,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答案   (1) 流派:“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 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2 . (15 分 ) (2019 · 全国卷 Ⅱ )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 , 推行 “ 四民平等 ” ,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 25% 以上 , 政府负担沉重 , 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 , 最终以 30 年期公债的形式 , 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 , 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 , 急剧没落 , 生活艰难 , 对政府极度不满。 1877 年 , 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 , 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 , 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 , 史称 “ 西南战争 ” 。战争历时 8 个月 , 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 摘编自 ( 日 ) 坂本太郎 《 日本史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9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 “ 西南战争 ” 中取胜的意义。 (6 分 ) 解析   (1) 第一小问作用 , 由材料 “ 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 , 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 , 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 得出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 , 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第二小问原因 , 结合明治维新的背景得出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 , 俸禄微薄 , 接触西方思想 , 反对幕府;由材料 “ 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 ,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得出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 ( 2) 由材料 “ 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 , 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 , 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 得出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由材料 “ 对政府极度不满 ” 得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由材料 “ 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 得出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   (1) 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 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 (2) 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3 . (15 分 ) (2019 · 全国卷 Ⅲ ) 材料  甲午战后 ,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 , 康有为认为 “ 民智未开 ” ,开议院为时过早。 1898 年 , 康有为在 《 应诏统筹全局折 》 中提出:设制度局 , 负责 “ 审定全规 , 重立典法 ” ,“ 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 ” , 甚至 “ 酌定宪法 ” ;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 , 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 12 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 , 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 “ 派王大臣为总裁 , 体制平等 , 俾易商榷 , 每日值内 , 同共讨论 ” , 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 , 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 , 最终未能实现。 —— 摘编自 《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6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9 分 ) 解析   (1) 根据材料 “ 甲午战后 ,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 , 康有为认为 ‘ 民智未开 ’ , 开议院为时过早 ” 可得出自身认识的转变 ,“ 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 , 对皇帝负责 ” 可见与君主立宪比较 , 皇权比较大 , 由此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和减少变法的阻力等。 (2) 根据材料 “ 设制度局 ” , 负责 “ 审定全规 ” 可得出它是变法的核心机构 ,“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其是维护皇帝权威的,“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可见其运行有议院的性质等。 答案   (1) 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 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 满分 60 分,时间 30 分钟 ] 1 . (15 分 ) 材料  汉武帝执政前期,奉行 “ 有为 ” 政策,开创了西汉的鼎盛局面,但又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弊病。武帝晚年对群臣说: “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至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赍天下者,悉罢之。 ” 于是罢去了诸方士侯神人者。同时,武帝又下罪己诏,罢轮台之戍,减少边事。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主持农事,推行代田法,这些政策为 “ 昭宣中兴 ” 奠定了基础。 —— 据白寿彝 《 中国通史 》 预测押题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晚年统治政策的调整并分析其原因。 (10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武帝晚年的改革。 (5 分 ) 解析   (1) 第一小问调整 , 据材料 “ 汉武帝执政前期 , 奉行 ‘ 有为 ’ 政策 ”“ 于是罢去了诸方士侯神人者 …… 主持农事 , 推行代田法 ” 并结合所学得出从积极有为到与民休息 , 重视民生。第二小问原因 , 据材料 “ 武帝晚年对群臣说: ‘ 朕即位以来 , 所为狂悖 , 使天下愁苦 , 不可追悔 , 至今事有伤害百姓 , 靡费天下者 , 悉罢之 ’” 并结合所学得出国力衰退 , 经济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激化 , 民生凋敝;武帝晚年的反思。 (2) 评价要从积极、消极入手:积极性:据材料 “ 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 ,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主持农事,推行代田法”并结合所学得出恢复生产,改善民生;据材料“于是罢去了诸方士侯神人者。同时,武帝又下罪己诏,罢轮台之戍,减少边事”“这些政策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得出缓和矛盾,延续统治。局限性: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改革力度相对有限。 答案   (1) 调整:从积极有为到与民休息,重视民生。 (4 分 ) 原因:国力衰退,经济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激化,民生凋敝;武帝晚年的反思。 (6 分 ) (2) 积极性:恢复生产,改善民生;缓和矛盾,延续统治。局限性:改革力度相对有限。 (5 分 ) 2 . (15 分 ) 材料   1901 年,慈禧太后下诏变法,提出 “ 欲求振作,须议更新 ” 。此后不久,清政府 “ 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 。清政府强调,修律 “ 不戾乎我国世代相沿之礼教、民情 ” ,“兼采列邦之良规,无违中国之礼数 ” 。 1908 年颁布了 《 钦定宪法大纲 》 ,“虽君民上下同处于法律范围之内,而大权仍统于朝廷,虽兼采列邦之良规,而仍不悖本国之成宪。” 1910 年颁行 《 大清新刑律 》 , 在立法原则、法典体例等方面 , 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特征。 1911 年完成了 《 大清民律草案 》 , 在结构和内容上大体仿效德国和日本民法 , 采用诚实信用、契约自由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 规定了法人制度、土地私有权制度等。民律草案的制定 , 改变了中国诸法合体的旧法律编纂体例 , 标志着私权观念在中国的兴起 , 是促进市民社会在中国成长的阶梯。 —— 据曹全来 《 国际化与本土化: 晚清法制改革的两个目标 》 (1) 根据材料,指出晚清法制改革的特点。 (9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法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6 分 ) 解析   (1) 据材料 “ 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 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借鉴西方法律,具有近代化的色彩;据材料 “ 1910 年颁行 《 大清新刑律 》 ,在立法原则、法典体例等方面,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特征 ” ,得出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特征;据材料 “ 1911 年完成了 《 大清民律草案 》 ,在结构和内容上大体仿效德国和日本民法,采用诚实信用、契约自由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规定了法人制度、土地私有权制度等 ” 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体现 “ 中体西用 ” 思想 (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 ;据材料 “ 虽君民上下同处于法律范围之内,而大权仍统于朝廷,虽兼采列邦之良规,而仍不悖本国之成宪 ” ,得出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 维护专制统治 ) ;据材料 “ 民律草案的制定,改变了中国诸法合体的旧法律编纂体例,标志着私权观念在中国的兴起 ” ,得出打破了中华法系的传统结构 ( 体系更完备 ) 。 (2) 首先我们紧扣设问中 “ 晚清法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 ,得出思路,我们要回答积极方面。之后我们可以从法律本身、客观效果、整体影响来思考,得出有利于中国法律与世界接轨;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答案   (1) 特点:借鉴西方法律,具有近代化的色彩;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特征;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 ;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 维护专制统治 ) ;打破了中华法系的传统结构 ( 体系更完备 ) 。 ( 每点 2 分,本问最高分 9 分 ) (2) 作用:有利于中国法律与世界接轨;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6 分,任答 3 点即可 ) 3 . (15 分 ) 材料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 GDP 和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中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 “ 弱中央 ” 的状态。正是这场财政危机, 1994 年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 …… 改革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源分散、收入零星、涉及面广的税种一般划归地方税,地方政府对地方税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决定开征、停征、减征税、免税,确定税率和征收范围,税源大而集中的税种一般 划归中央税,征收管理权、税款所有权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方式分享的税种,属于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分税制的实行,使中国的财政秩序为之大改,中央财政重获活力。 —— 摘编自 《 论 1994 年分税制改革的得失 》 (1)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6 分 )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作用。 (9 分 ) 解析   (1) 根据材料 “ 改革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源分散、收入零星、涉及面广的税种一般划归地方税 …… 税源大而集中的税种一般划归中央税 …… 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 …… 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 ” 可从按税源大小划分税权;适度分权于地方;建立健全机制;加强中央宏观调控等方面概括。 (2) 根据材料 “ 分税制的实行,使中国的财政秩序为之大改,中央财政重获活力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强化中央对财政分配的主导作用;完善了国家税收体系,适度放权,调动了地方积极性;协调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利益分配;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了我国税制与国际税制接轨,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答案   (1) 特点:按税源大小划分税权;适度分权于地方;建立健全机制;加强中央宏观调控 ( 财政制衡原则 ) 。 ( 任答三点, 6 分 ) (2) 作用: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强化中央对财政分配的主导作用;完善了国家税收体系,适度放权,调动了地方积极性;协调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利益分配;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了我国税制与国际税制接轨,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9 分 ) 4 . (15 分 ) 材料   1868 年明治政府提出 “ 文明开化 ” 的改革口号,要求 “ 破除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 ” ,确立了教育发展的总方向。 1872 年文部省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 《 学制 》 , 《 学制 》 主要模仿法国,提出普及小学教育,同时重视发展实业教育。 《 学制 》 有许多内容严重脱离日本的国情,致使就学率达不到预期指标。 1879 年政府颁布了 《 教育令 》 , 《 教育令 》 主要模仿美国,改变了 《 学制 》 所规定的划一的中央集权体制,强调地方分权和尊重多样性和自由主义。但在自由的名义下,政府的教育受到轻视,小学入学率反而下降,还出现教育内容反动的现象。 1880 年政府颁布 《 改正教育令 》 ,强化了町村设置小学的义务,严格了对就学义务的规定,加强了教育行政权,并将修身课提到各科之首,以强化 “ 尊祖训、明忠孝、学孔道 ” 的道德教育,初步确立了 “ 和魂洋才 ” 的教育立法指导思想。 1885 年又颁布一系列 《 学校令 》 ,主要吸收了普鲁士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培养 “ 善良臣民 ” 的道德教育。 1890 年以天皇名义颁布 《 教育敕语 》 ,规定日本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臣民 “ 重国宪 ” , “ 遵国法 ” , “ 义勇奉公,以辅佐天壤无穷之皇运 ” 。 《 教育敕语 》 的颁布,标志着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改革的完成。 (1) 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明治时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6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教育改革的意义。 (9 分 ) 解析   (1) 据材料 “ 1868 年明治政府提出 ‘ 文明开化 ’ 的改革口号,要求 ‘ 破除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 ’ ,确立了教育发展的总方向 …… 主要模仿法国 …… 主要模仿美国 …… 主要吸收了普鲁士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坚持向西方学习,根据形势灵活地选择学习的主要对象;据材料“ 《 学制 》 有许多内容严重脱离日本的国情,致使就学率达不到预期指标 …… 1890 年以天皇名义颁布 《 教育敕语 》 ,规定日本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臣民 ‘ 重国宪 ’” 等,得出从本国实际出发,确立了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制度; 据材料 “ 提出普及小学教育,同时重视发展实业教育 ” 等,得出普及初等教育,重视发展实业教育;据材料 “ 1880 年政府颁布 《 改正教育令 》 ,强化了町村设置小学的义务,严格了对就学义务的规定,加强了教育行政权,并将修身课提到各科之首 …… 1890 年以天皇名义颁布 《 教育敕语 》 ,规定日本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臣民 ‘ 重国宪 ’” ,得出中央加强对教育的规划和管理并强力推进。 (2) 意义第 (1) 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教育、经济、国家等层面来思考。 答案   (1) 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特点:坚持向西方学习,根据形势灵活地选择学习的主要对象;从本国实际出发,确立了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制度;普及初等教育,重视发展实业教育;中央加强对教育的规划和管理并强力推进。 (6 分,言之成理即可 ) (2) 意义:普及初等教育,提高了全体国民素质;培养了一支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技术人才,使日本快速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教育系统,推动日本的现代化;强化了天皇专制主义的道德教育和武士道精神,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世界带来灾难。 (9 分,言之成理即可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