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主题训练四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主题训练四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作业

主题训练四 ‎(时间:3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 A.中国传统农业工具由骨器为主向石器为主转变 B.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 C.自先秦到明清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得出,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在不断进步,反映了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故D项正确;A项错误,第三幅图中是铁锄;B、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 ‎2.韩非子的老师荀子主张,上天降生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相反,上天立下君主是为了人民。这一主张体现了(  )‎ A.法治思想        B.礼治思想 C.仁政思想 D.民本思想 解析:D [题干中荀子认为“……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上天立下君主是为了人民”,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并未体现法治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同样没有体现礼治思想,故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及仁政思想,故C项错误;民本思想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3.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传统的社日活动主要反映了(  )‎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解析:B [从题干中社日的由来、表达的意愿可以看出农耕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 ‎4.下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种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形成 解析:D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故A、B、C三项都不全面;综合表格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可以判断其作用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故D项符合题意。]‎ ‎5.明初,朱元璋曾谕户部: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福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嘉靖九年,又将赋役名目统一后折银征收,减少征收环节,使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渔利。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 A.减轻贫困以缓和社会矛盾 B.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 C.限制苛扰以促进农业发展 D.适应封建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C [材料“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福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反映了统治者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以促进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缓和社会矛盾的问题,故A项错误;限制百姓的赋税并不能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故B项错误;“轻福抑末,使得尽力农桑”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 ‎6.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 A.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可以看出孙中山强调民生是政治、经济的根本,即民生问题就是国家的根本,A项符合题意;B项与民生主义的含义不相符;C项表述本身错误;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项表述过于绝对化。]‎ ‎7.1977年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其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文件(  )‎ A.反映出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B.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C.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 解析:B [材料“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生产队实行责任制”体现了安徽省《省委六条》既在坚持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又开始尝试突破,故B项正确;A、C两项都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人民公社强调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排除D项。]‎ ‎8.1985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 C.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C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在经营方式方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济管理方面改革统购统销制度。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故A项错误;取消农业税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是为了使农民掌握生产和分配自主权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推动农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85年并未提出,故D项错误。]‎ ‎9.1921年4月,列宁说: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应该为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由此可知,当时(  )‎ A.余粮收集制得到推广 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D.列宁已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 解析:D [从材料“1921年4月”“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 中可以看出,当时列宁就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俄正在推行新经济政策,故A、C两项错误;工业化是1925年开始推行的,故B项错误。]‎ ‎10.1925年秋,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除尽力发展销售合作社外,目前必须用最大的力量支持一切富有生命力的生产合作社(农业公社、集体农庄、劳动组合、生产协作社、合作工厂等等)和那些应该提高到更高阶段的国营农场。”联共(布)的这一决定(  )‎ A.成为苏联模式的理论来源 B.确立了经济高指标发展战略 C.是对新经济政策的部分继承 D.成为农业集体化的指导思想 解析:C [题干材料这一决定强调发展工农业生产,以生产促进销售,不同于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做法,故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时期才确立经济高指标“赶超战略”,故B项错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展生产,是对新经济政策的部分继承,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要求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为工业化服务,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11.美国学者威克特曾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为此罗斯福在其“新政”中(  )‎ A.加强美国政府对经济生产的干预 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 C.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D.制定并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解析:C [表明罗斯福新政要通过刺激社会大众的消费能力来释放市场活力,缓解生产与销售的矛盾以渡过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美国政府对经济生产的干预,排除A项;B项是金融措施,排除;D项是发展工业的措施,排除。]‎ ‎12.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谈话节目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国家促成这一状况的根本目的是(  )‎ A.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稳定 B.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换取民众对政府的支持 D.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政府从中获利 解析:A [解题关键是要注意纳税前后数字的变化,反映出贫富差距缩小,再要注意题干要求是“根本目的”‎ ‎。B、C两项是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福利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的稳定,故正确答案为A项;D项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小说家哥尔斯密(1730—1774年)在其诗歌《荒村》中形象地描写了英国乡村发生的变化:“曾多少次,我在你那种种迷人的景色前停留……甜美微笑的村庄,草地上最可爱的村庄……这片土地正在遭遇厄运,它是来势凶猛的灾难下的牺牲。财富在积累,人口在凋零。”‎ 材料二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一直抓了农业,发展了农业,相当地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繁荣与发展,与农民工群体的扩大密切相关。‎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引起英国乡村变化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因素对英国社会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是如何处理工农业关系的。简要评价苏联的这一做法及其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启示。(1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农民工群体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4分)‎ 解析:第(1)问,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但是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第(2)问,应明确当时的苏联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来优先发展重工业。评价时,要注意这一做法一方面在短期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使经济发展不均衡。第(3)问,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和新时期经济建设的成就归纳。‎ 答案:(1)因素:圈地运动。‎ 影响:为工业革命提供自由劳动力资源;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农民被迫离开土地。‎ ‎(2)处理: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来优先发展重工业。‎ 评价:积极方面:为苏联工业提供原料和资金积累,加速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消极方面: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并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 启示:农轻重应协调发展;要维护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3)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是指这样一种区域,它相对于其他地区要重要的多,如果某一集团控制了它,就有可能获得对其他区域的支配地位,从而可能奠定其政治领导权,同时,该集团为了建立和维护该区域的重要地位,又会给它以特别的重视。‎ ‎——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基本经济区是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唐宋元明清基本经济区(元明清统治者还想把海河流域发展成基本经济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另外关中地区和珠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地区(次等基本经济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基本经济区的走向、形成、意义等方面”作答即可。例如论题一,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呈现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各个朝代的基本经济区所在位置及其成为基本经济区的原因,证明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确实是呈现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即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还可从“基本经济区对王朝的统治具有战略性影响” “元明清统治者有试图把海河流域发展成为基本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影响基本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确定论题,阐述过程围绕主题展开即可,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即可。‎ 答案:示例一:论题: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呈现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 阐述: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这与黄河流域开发较早和秦汉王朝定都关中密切相关;南宋以来,基本经济区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持续发展、黄河流域过度开发、魏晋到两宋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等因素紧密相联。‎ 可见,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 示例二:论题:基本经济区对王朝的统治具有战略性影响。‎ 阐述:基本经济区对历代王朝的统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秦汉王朝依托关中地区建立政权并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南宋能够实现与北方金政权的长期对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江南基本经济区的支持。历代统治者均重视对基本经济区的开发与控制。例如,元明清以来统治者改建大运河,加强漕运和海运,确保对南方的有效控制。‎ 可见,对基本经济区的开发与控制,事关王朝统治的安危。‎ 示例三:论题:元明清统治者有试图把海河流域发展成为基本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阐述:南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大;元明清王朝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分离,首都北京的物质供应仰仗南方,耗费巨大。海河流域乃京畿要地,‎ 是京杭大运河漕运和南北海运必经之地,还是连接东北、蒙古、西北的枢纽,战略位置重要,拥有成为一个基本经济区的地缘优势。把海河流域建立一个基本经济区,不仅有利于拱卫京师,维护北部边防安全,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南北方经济的平衡发展。‎ 可见,将海河流域发展为基本经济区是元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其统治而力图实现的战略构想。‎ 示例四:论题: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影响基本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 阐述: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始终在黄河中下游或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而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水利资源富足、经济腹地广阔,成为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具有必然性。历代王朝都重视基本经济区的水利建设,战国到秦汉,关中平原修建了郑国渠等水利工程。历代治理黄河,开凿和改建大运河等举措,都进一步巩固了基本经济区的核心地位。‎ 可见,对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是国家基本经济区建设中重点考量的因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