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学案

板块总结提升(五) 世界现代史通史整合 一、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模式的调整——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0世纪初~194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4~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 ‎1.政治: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经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施 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3.文艺: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的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4.科学: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诞生,预示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2017·山东临沂期中检测)‎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当即安排其顾问和胡佛政府财政部即将离任的官员通过拟订出“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加强对银行的管理;‎3月8日,这一法案在国会参众两院高票通过,法案通过之迅速,意见之一致前所未有。这表明(  )‎ A.克服金融危机成为美国当务之急 B.美国总统侵夺了国会的立法权 C.胡佛政府支持大规模干预经济 D.政府所有政策得到国会全力支持 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看,参众两院能够高票通过“紧急银行法”,正是由于大危机对美国破坏严重,克服金融危机成为美国当务之急,故选A项。‎ ‎2.(2017·湖北四地七校考试联盟联考)斯大林在1924年掌权时,苏联是主要的谷物输出国,便推动了一项急速近代化的计划,目标在于赶超西方的国家。食物在其计划中占有核心地位。斯大林在1929年公布其计划时宣称:“大约在三年之内,我们的国家将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甚至就是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这里“成为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的实质是指(  )‎ A.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近代化的途径 B.实施五年计划作为实现近代化的基础 C.实施新经济政策作为实现近代化的途径 D.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近代化的基础 解析:选A。“成为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是通过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故A项正确;“成为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是指发展集体农业,不是实施五年计划,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到1928年就被废除了,故C项错误;D对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认识不准确,故D项错误。‎ ‎3.(2017·湖北荆门高三统考)“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解析:选C。材料“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可知是指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空间观,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A项是对应伽利略,B项是对应牛顿经典力学,D项是对应普朗克的量子论。所以答案选C项。‎ 二、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1945年~21世纪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时期,也是世界整体性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变化。‎ ‎1.政治: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2.经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3.科技文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1.(2017·山西晋中调研)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崛起,美国霸权地位相对下降,而非丧失,故A项错误;欧日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故B项正确;欧洲崛起,自我意识觉醒,欧美间存在竞争,但更多的还是合作,故C项错误;欧美同属资本主义世界,意识形态相同,故D项错误。‎ ‎2.(2017·安徽淮北一模)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4.1%,60年代为5.1%;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7%和5.8%;苏联50年代为5.7%,60年代为5.1%。材料表明(  )‎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 C.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效益差 D.世界局势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社会主义苏联经济均有较大的增长,说明此时世界局势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选D。材料中此阶段苏联经济增长率略有下降,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3.“‎ 它是作为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载入苏联历史的”。这是俄罗斯学者菲利波夫对第八个五年计划的评价。“最成功”指的是(  )‎ A.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B.拄着拐杖在二战后初期迅速崛起 C.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优势地位 D.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解析:选C。1940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此时处于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排除A项;“二战后初期”与第八个五年计划不符,排除B项;1966~1970年苏联进行了第八个五年计划,勃列日涅夫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苏联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故C项正确;1949年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与第八个五年计划不符,排除D项。‎ ‎1.世界三大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及特点 ‎(1)不同 类型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罗斯福新政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生产资料私有制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农业制度 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资本主义大农场 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干预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特点 ‎①苏联:通过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美国: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③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对点训练1】(2017·河南郑州一模)1927年前后,俄罗斯联邦集体农庄与个体农庄每100俄亩(约109公顷)的装备对比如下表:‎ ‎ ‎ 播种机(台)‎ 收割机(台)‎ 役畜(头)‎ 集体农庄 ‎2.2‎ ‎2.07‎ ‎13.78‎ 个体农庄 ‎0.356‎ ‎0.689‎ ‎17‎ 这说明与个体农庄相比,俄罗斯联邦的集体农庄(  )‎ A.顺应了所有制的改革要求 B.为工业化奠基了基础 C.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D.基本完成农业机械化 解析:选C。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俄罗斯联邦的集体农庄的装备机械化程度远远高于个体农庄,说明集体农庄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D项表述表格不能反映,不符合题意,排除。‎ ‎2.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1)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 ‎①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①一是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②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对点训练2】(2017·云南师大附属中学模拟)以下是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分布统计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 ‎7个 A.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B.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 C.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 D.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解析:选C。根据材料,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分布统计表不能体现“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合作程度,故B项错误;根据表中数量欧洲39个,南、北美洲40个,得出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利弊并存,故D项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