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6讲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第16讲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古代的土地制度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2017·课标全国Ⅲ,26)古代农业的发展 2.(2016·课标全国Ⅰ,24)古代田庄经济 3.(2015·课标全国Ⅰ,24)小农经济的形成 4.(2015·课标全国Ⅰ,27)经济重心南移与文化重心南移的关系 5.(2015·课标全国Ⅱ,26)农业技术与经济重心南移 古代的土地制度 1.(2016·课标全国Ⅱ,26)宋代土地政策调整 2.(2013·课标全国Ⅱ,25)对宋代“不抑兼并”的认识 考点一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教材补充 『历史概念』 1.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综合技术体系。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总目标,有利于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 2.士族庄园经济:魏晋时期“士族”势力盛行,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形成了庄园经济。士族庄园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许多依附农民,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是当时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史论观点』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俞森《荒政丛书》 考点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教材补充 『历史概念』 租庸调制 隋唐时期推行的一种赋役制度。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庸”。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史论观点』 宋朝的土地政策 宋朝从立国之初就开始采取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使土地私有制渐趋成熟,较前代比较彻底地释放了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强大生产力,促使了租佃制的繁荣,是宋代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的制度原因。 ——《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 [巧学妙用] [漫画证史] 牛耕的出现 ★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动力的 一次革命,畜力代替了人力。 [构图解史]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济的演进 [图片解史] 汉代画像砖“弋射收获图” ★由图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明的某些鲜明特征。 [构图解史] 古代农业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漫画解史] 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使得小农经济破产,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社会动荡不安,这是统治者实行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的重要原因。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种植 ②粟麦 ③牛 ④铁农具 ⑤曲辕犁 ⑥筒车 ⑦都江堰 ⑧漕渠 ⑨协作方式 ⑩私有土地 ⑪“男耕女织” ⑫赋税徭役 考点二 ①公有制 ②所有权 ③战国 ④地主 ⑤宋代 ⑥商品经济 考法1 史论阐述类——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考题1】 (2015·课标全国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 A 『』 ★明立意 从小农经济的形成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说明个体生产的可能性。 ★清误区 本题属于分析评价型选择题,难度较大。考生应警惕出现因果关系颠倒现象,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导致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而并非是结果。 『』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积极因素 ①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改进和推广:如筒车的出现,铁犁牛耕的推广。 ②个体小农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③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持续推行重农政策,修缮水利,减轻赋税等。 (2)消极因素 ①个体小农经济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②小农经济的低效性,限制了小农生产者扩大再生产的空间。 ③历代王朝的专制统治、沉重剥削,加上周期性的社会动荡。 考法2 史料主旨类——田庄经济的出现及影响 【考题2】 (2016·课标全国Ⅰ,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 D 『』 ★明立意 从汉代田庄经济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 ★抓关键 “汉代画像”,图片信息:集体农业劳动。 ★清误区 本题属于图片类试题,难度较大。考生对精耕细作的概念理解不到位,此图没有反映出通过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 多角度认识田庄经济 (1)田庄是汉代地主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占有大量的土地,控制着众多的依附人口,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实体。 (2)汉代田庄是“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半封闭式经济单位”,以满足地主的生活和享乐需要为目的组织生产。田庄内部能够“闭门成市”,甚至可以“有求必给”。 (3)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兵”,由依附农民组成。 考法3 史料主题类——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史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和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曲辕犁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史料二 『』 (1)据史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牛耕技术发生的变化。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牛耕大量退出的原因。(13分) 提示 变化:牛耕技术逐步推广普及(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从黄河流域推广到江南);耕犁不断发展,耕作技术不断进步;因地制宜,出现适应不同地区土质、特点的耕犁。 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地矛盾突出;使用牛耕成本高,人力廉价;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史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人口在数量上和区域分布上的特点。结合图示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12分) 提示 趋势:总人口不断增加,区域人口呈现“南增北减”。 原因:经济发展(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等);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 “图文混合型”试题是以历史图片、图表等作为载体来“图说历史” 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解答时需要从以下因素入手:标题:看清标题的内容;时间:搞清楚图表涉及的年代;数据:重视数量关系的对比;图示:明确图表中各种符号的具体涵义;注释:往往包涵解题的关键信息源。据此可全面认知图中信息回答“变化趋势”,“原因”可结合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经济、政治角度加以分析概括。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影响 (1)精耕细作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对亚、欧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 ①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古代农业强大的生命力正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 ②精耕细作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使单位面积土地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就为人口较快的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 (2)中国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局限性或不足,是导致中国在传统社会逐步落伍的重要原因。 ①中国传统农业科技重综合而轻分析,重定性而轻定量,注重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特征及相互关系的观察和利用,而忽视对其自身要素和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始终没有达到可控实验的水平,缺乏精确的数据和概念体系。 ②中国传统农业提高生产率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为农法的进步与农器的改进的“节劳型”;一为“多劳型”(即投入大量劳动力,一般不采用铁犁牛耕)。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的轨道,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以至下降的趋向。 学科素养10 从生态(环境)史观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文化” 命题专家史论 一、农业“三才”生态系统学说 在《吕氏春秋》的《士容论·申时》篇中首次提出了农业“三才”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稼”(农作物)是整个农业生产系统的核心,“人”“地”和“天” 共同构成了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农作物与天时、地利、人力之间构成了一定的生态关系,从而形成了农业生态系统。 二、传统农业的“三宜”生态原则 中国传统农业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三宜”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把农业与气候条件相结合,形成农时知识和月令文化体系;其次是将农业与土地和土壤条件相联系,形成地宜或土宜知识;第三是把农业与动植物不同性状及区域分布相联系,形成物宜知识和风土论等。“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三、土地生态资源保护的思想与举措 自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精耕细作的农业体系,采用了集约经营的思想,因而能以有限的土地资源取得高产,同时还维持土壤的肥力。对遏制以扩大土地面积来实施增产的做法,减少土地开垦以及保护农业生态具有一定的作用。这方面在人口急剧增加的明清时期,表现更为突出。 主要举措包括:挖掘农田生产潜力,提高单产;将山地种植方式由沿坡漫种改为修筑梯田,倡导山地分层利用;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在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中小型陂塘堰坝,保持水土;政府采取封山育林的行政管理措施,封山驱民;民间制定以土地山林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乡规民约,采取各种措施护山育林。 ——周海燕《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简说》 『素养解读』 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类的生态文明,强调的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倡生态建设,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产品,倡导文明适度的消费方式和生态文明社区的建设。 透过文明的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孕育着深刻的危机: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酸雨现象、森林资源大量毁灭、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危机、垃圾成灾和环境污染等。这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文化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环境,这种新文化就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考题例证』 (2018·河南开封调研)王祯《农书》卷十一:“ 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盖江淮之间,地多薮泽,或濒水不时淹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虽有水旱,皆可救御。”材料反映了( ) A.开发围田有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B.开发围田是人地矛盾紧张的产物 C.开发围田是当时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 D.开发围田是政府推动的结果 解析 开发围田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自然灾害频发(如水灾),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开发围田,增加农田面积主要是因为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紧张,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C项在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据材料“其有力之家”可得民间自行开发,而政府的推动作用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 『命题突破』 近几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课标全国卷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考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我国古代的农业生态思想,是漫长农业实践历史中人与自然矛盾关系演化的结果,贯穿了整个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农业文化的特点在于其非常注重通过人力来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型文化。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 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解析 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 答案 B 2.(2018·江西赣州调研)《汉书·食货志》:“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生产的产量低 B.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解析 “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反映了小农经济规模小和产量低;“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反映了小农经济下农民赋税负担的沉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的是土地兼并。这些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故C项正确。 答案 C 3.(2018·山东淄博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书社”,“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也就是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书于“版图”的村社也就被称为“书社”。“书社”的出现( ) A.加重了农民负担 B.便于政府征收赋税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解析 根据题目中“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得知主要是用来政府征收赋税,并未提到对农民的负担的加重,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8·福建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1.5石 45石 西北屯垦区 74小亩 0.4石 29石 A.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解析 汉代南方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人口数量有限,并非人多地少,故A项错误;西北地区年人均耕田数多于南方,但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均低于南方,说明西北生产力水平低于南方,故B项错误;中原地区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高于南方和西北,说明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故C项正确;南方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于中原,但生产力水平却低于南方,说明地理环境并非农业生产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这实际上说明了( )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解析 题目中强调的是京杭运河对北宋朝廷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材料说京杭运河是北宋朝廷的生命线,北方的京师依赖南方的粮食,并没有体现京杭运河是交通枢纽,故B项错误;京杭运河属于水利工程,不属于都城防御,故C项错误;北宋时,北方的京师依赖南方的粮食,表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故D项正确。 答案 D 6.(2018·山西孝义调研)明朝时,原为“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仰食四方;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盛产稻谷的江西赣州。这反映了明朝时东南地区( ) A.农业经营发生变化 B.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C.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D.经济重心地位加强 解析 根据材料“‘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江西赣州”,以嘉定、吴会为代表的东南地区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一定的转变,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地域分工,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突出地区生产出现了专业化的倾向,故C项错误;材料间仅体现了东南地区的生产变化,不能体现其在全国的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 A 7.(2017·山东济宁模拟)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田亩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信息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面积减少 B.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 C.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 D.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人口和人均田亩数量的变化,不是耕地面积的减少,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可能是高产作物的引进等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中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我国古代基本是铁犁牛耕,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 B 8.(2018·海南海口模拟)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 A.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解析 据材料“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可以得出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故A项正确;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有绝对化的倾向,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古代妇女的地位的信息,故C项错误;农业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是男子,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 A 9.(2018·湖南长沙模拟)《大雅·瞻卬(音仰yǎng)篇》指出,“人(指领主)有土田,汝(指幽王)反有(夺取)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已开始走向崩溃 B.周王剥夺了土地所有权 C.领主享有土地的所有权 D.分封下的领主权力大增 解析 井田制已开始走向崩溃的主要标志是一方面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材料中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故A项错误;在井田制下一切土地的所有权都属于周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人(指领主)有土田,汝(指幽王)反有(夺取)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可知当时领主享有土地的所有权,故C项正确;材料说的领主享有土地的所有权,没有涉及领主的其他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 C 10.(2018·湖北华中师大附中押题)南宋袁采在其《世范》一书中多有“富家置产当存仁心”“兼并用术非悠久计”等规劝世人处事保全之道的治家格言。这些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 ) A.租佃关系难以维持 B.政府放任经济发展 C.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D.小农经济趋于衰退 解析 “富家置产当存仁心”“兼并用术非悠久计”不能体现租佃关系,故A项错误;“规劝世人处事保全之道的治家格言” 与政府对经济的放任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富家置产当存仁心”“兼并用术非悠久计”可见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土地私有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富家置产当存仁心”可以说明当时对兼并土地的一种规劝,封建社会兼并土地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能说明小农经济衰退的必然性,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2018·河南高考诊断)明清时期盛行一种佃农有权永久耕种地主土地的永佃制,即地主只能收租,无权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制度致使( ) A.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B.佃农社会地位提升 C.佃农地租负担得到减轻 D.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解析 永佃制的产生使地主作为土地所有者只能收租不能干预土地生产,拥有永佃权的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说明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已经分离,故A项正确;材料中佃农仅拥有租佃方面的自由,未体现其社会地位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供佃农向地主交租数额的多少,因而不能得出佃农地租负担减轻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征收地税的多少,因而不能得出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结论,故D项错误。 答案 A 12.(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模拟)1372 年,政府颁布法令:“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改变元代佃户对地主“侍奉如承官府”的情况。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宗法制是处理农民关系的主要手段 B.伦理思想影响深远 C.政府法律上承认人身依附关系变化 D.租佃关系更加普遍 解析 宗法制是父系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中佃户与地主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伦理思想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不适用于佃户与地主之间通过土地建立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明代佃户虽租种地主土地但不受地主的严格控制,实质是地主与佃户没有政治隶属关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故C项正确;租佃关系日益普遍是出现材料内容的原因,不是材料内容的本质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湖南雅礼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上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 (9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经营方式、经济作物、经济格局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各种社会问题、政府政策、中外交流、人口、市场等角度回答。第(2)问,据材料信息从粮食生产、饮食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市场等角度回答。 答案 (1)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专业区出现;南稻北麦的格局(稻、麦等为主要粮食)。(每点2分,共10分) 原因: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农业发展,如垦荒、植棉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交流;中国人口的大量增长;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答出三点即可,每点3分,共6分) (2)影响: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的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区出现了货币地租。(9分) 14.(2017·云南昆明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估计 时间 人口数 时间 人口数 西周、春秋中后期 2 000万 唐代安史之乱前 8 000万 战国中期 3 200万 五代十国时期 3 000万 西汉初年 1 500万 两宋时期 10 000万 西汉末年 6 000万 元朝 6 000万 东汉初年 3 000万 明朝中期 16 000万 东汉后期 6 000万 清朝初年 9 000万 魏晋南北朝后期 3 000万 清乾隆年间 20 000万 ——摘编自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等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的特点,并选择其中一个人口增长时期,分析其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12分) 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表格:从西周、春秋中后期的2 000万到清乾隆年间的20 000万,不难得出特点一: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表格:比如从唐朝安史之乱前的8 000万到五代十国时期的3 000万再到两宋时期的10 000万再到元代的6 000万,不难得出特点二:人口数量周期性大起大落。第二小问,根据图表,人口增长最明显的时期是两宋时期、清朝乾隆年间。第三小问,可以从政治(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政府政策)、经济(农业、商业的发展情况)、思想(宗法观念)等角度进行作答。 答案 特点:人口数量周期性大起大落;总体呈上升趋势。(4分) 示例一:两宋时期 原因:国家局部统一,政治相对稳定;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农作物品种增加;宗法观念影响。(8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清乾隆年间 原因: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人头税的废除刺激了人口的增加;人口基数大;政府鼓励;“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的影响;医学的发展。(8分。言之成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