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江苏专用)

‎【考纲要求】‎ ‎(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6)明治维新;(7)戊戌变法。‎ ‎【考情数据】‎ 试题来源 考查主题 材料段数 材料出处 设问数 关键语句 ‎2019年江苏卷,T24 A 王安石变法及其评价 ‎2段 梁启超《王安石传》;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 ‎3问 王安石变法;“民生主义的事实”‎ ‎2018年江苏卷,T24 A 戊戌变法·科举制度改革 ‎2段 李喜所等《梁启超传》;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2问 梁启超提出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康有为请废八股 ‎2017年江苏卷,T24 A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段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3问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民族融合 ‎2016年江苏卷,T24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2段 华莱士《俄国》;莫斯《俄国史》‎ ‎3问 解放宣言;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 ‎【考情分析】‎ ‎2016年至2019年,高考江苏卷T24A 具有以下特点:‎ ‎1.考查的内容固定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对教材知识依托较大,教材知识对解答问题有较大的作用,答题时要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2.对改革模块的考查,基本上以每次改革为主题设计题目,对每个改革主题的考查是命题的主流。‎ ‎3.从考查的内容主题看:2016年至2019年交替考查考纲规定的古代与近代的改革。‎ ‎4.从命题的视角看,改革的原因、背景、措施、特点、影响等基本知识要素是命题的重点。‎ ‎5.分值是固定的,总分10分;2016、2017年设问是3问,2018年设问为2问,2019年又改为3问,这是题型上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材料多为2段或3段,2017年为1段,文字阅读量不大。‎ 一、梭伦改革 ‎1.背景 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工商业发展;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激化;雅典当时面临外敌入侵,‎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2.主要措施 ‎(1)颁布“解负令”,废除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 ‎(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3)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4)建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并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3.基本特点 ‎(1)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 ‎(2)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4.影响 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春秋时期的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 ‎(3)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 ‎2.内容 ‎(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4)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积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 ‎2.措施 ‎(1)推行均田制;(2)设立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3)整顿吏治;(4)迁都洛阳;(5)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3.性质: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 ‎4.评价: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中期,出现“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两积”(积贫、积弱)现象,阶级矛盾尖锐,边境危机严重。‎ ‎(2)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2.措施 ‎(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2)整顿军队: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设军器监,提高了武器质量,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改革科举:改考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变法的局限性:由于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3)新法的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五、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2.内容 ‎(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了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 ‎3.评价 ‎(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 ‎(2)局限性: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六、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 ‎(3)独立改革派的形成;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明治新政府。‎ ‎2.措施 ‎(1)政治: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近代天皇体制。‎ ‎(2)经济: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文化: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推进社会习俗西化。‎ ‎(4)军事:建立现代化军队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3.评价 ‎(1)进步性: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七、戊戌变法 ‎1.背景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 ‎(4)维新派的准备: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公车上书,‎ 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 ‎2.内容 ‎(1)政治: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等。‎ ‎(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3)军事: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 ‎(4)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 ‎3.结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4.评价 ‎(1)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社会生活上: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 考查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的改革 ‎ (2019·高考江苏卷)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 ‎——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 ‎——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一,即可总结出梁启超对王安石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 思路点拨:结合所学知识,从免役法的内容阐述王安石变法的政策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免役法的积极效果即可。‎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二,主观上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依据回答,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社会形势分析客观原因。‎ 答案:(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 ‎(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 ‎(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 考查人才标准与选官制度的改革 ‎ (2018·高考江苏卷)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戊戌变法的背景,从科举制存在的弊端、政治、经济、维新派的主张等方面回答。‎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一,从思想启蒙、推动新式教育发展等角度评价;根据材料二,从对旧学的冲击和科举制改革本身存在的问题等角度评价。‎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 考查促进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改革 ‎ (2017·高考江苏卷)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思路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条目即可;材料中“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是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注意区别材料中的“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它们是改革的影响,而不是现象。‎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思路点拨:民族融合的特点,从方式、内容等方面归纳即可。‎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思路点拨:要审透“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社会发展包括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方面,“积极作用”定性为正面作用。‎ 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积极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一、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二、改革的一般原因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 ‎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 三、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四、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总结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做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1.梭伦改革保护公民权利,维护城邦利益,推动了雅典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梭伦取消了所有涉及个人劳役的债务,所有因债务而遭奴役者均被释放,并禁止将来再有任何奴役制度。梭伦立法是一种革命,所有自由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无论贫富都要受同样的约束和惩罚。他使在习惯上早已被认可的私有财产制合法化。他通过开放公民权利以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凡外邦人具有各行业专长、欲携眷永久定居雅典的,可获得公民权利。梭伦将所有在阿提卡的自由民依照财富区分为四个集团,荣誉与税捐也依次区分,不纳税捐就不能享受荣誉(第四级则免税)。他的法律规定在雅典发生暴乱时采取中立的人将丧失公民资格,因为他认为大众对国事漠不关心可以导致国家灭亡;凡殉国者的子女应由国家抚养与教育,这项法律成为雅典人多年勇敢作战的主要原因。他采取中庸之道且保全了邦国,当人们问他一个有秩序而组织良好的国家基础是什么时,他的答复是“人民服从治理的人,而治理的人服从法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 ‎(1)据材料,概括梭伦围绕公民权利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分析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解析:第(1)问,从材料“取消了所有涉及个人劳役的债务……所有自由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无论贫富都要受同样的约束和惩罚……私有财产制合法化……开放公民权利以促进雅典的工商业……自由民依照财富区分为四个集团”,得出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公民自由;自由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私有财产制合法化;开放公民权利;实行财产等级制。第(2)问,从材料“不纳税捐就不能享受荣誉……对国事漠不关心可以导致国家灭亡……采取中庸之道且保全了邦国……‘人民服从治理的人,而治理的人服从法律’”等得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或荣誉与税捐相适应),将公民权利与城邦利益相结合,采取中庸之道,确立法律的权威。第(3)问,利用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公民自由;自由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私有财产制合法化;开放公民权利;实行财产等级制。‎ ‎(2)特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或荣誉与税捐相适应);将公民权利与城邦利益相结合;采取中庸之道;确立法律的权威。‎ ‎(3)积极作用:稳定了雅典公民集体,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缓和雅典公民内部矛盾,维护城邦整体利益;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 ‎2.(2019·南通高三调研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变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第一度变法,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令民为什伍”,这是秦献公时所行“为户籍相伍”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商鞅变法的根本内容。商鞅变法不仅法度严明,而且推行有力。起初,很多秦国之民感觉不便施行,甚至太子也犯法,商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法令的彻底推行铺平了道路。秦迁都咸阳后,商鞅继续展开第二度变法。变法打破原有井田制的土地分配模式,此项经济改革是变法的重中之重,促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在对外的战争中不断获胜。因此,汉代王充大赞“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据材料归纳商鞅变法值得后世改革者借鉴的成功经验。‎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令民为什伍’……变法打破原有井田制的土地分配模式,此项经济改革是变法的重中之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行户籍什伍制度、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强化国家统治、根本上变革了旧有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为秦国实现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等角度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第一度变法……这是秦献公时所行‘为户籍相伍’制的进一步完善……商鞅变法不仅法度严明,而且推行有力……商鞅继续展开第二度变法”概括归纳,从继承和发展前人改革成果、执法严明公平、分阶段协调推进变法等方面回答。‎ 答案:(1)措施:实行户籍什伍制度;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 影响: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为国家强化统治创造条件;从根本上变革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为秦国实现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成功经验:继承和发展前人改革成果;执法严明公平;分阶段协调推进变法;注重制度变革。‎ ‎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举措就是迁都和汉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与宗室重臣的交流中,孝文帝将他迁都的本意说得十分明白,平城“虽富有四海”,但只是“用武之地”,很难“移风易俗”。迁都后又说:“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之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同时孝文帝明确地认识到只有迁都於“王里”洛阳,才能“光宅中原”。迁都后,他接二连三地南征萧齐,虽然连遭失败,然而他的“期於混一”的壮志,直到临终前仍念念于怀。‎ ‎——摘编自尚志迈《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 材料二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这充分表现在他对陆叡的谈话中:“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孝文帝迁都、汉化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文化中心,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族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迁都的意图。结合材料一、二中孝文帝与大臣的对话,说明激发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据材料二,阐释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影响。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孝文帝改革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光宅中原”等信息概括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等概括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孝文帝的改革决心方面回答。‎ 答案:(1)意图:实现统一大业;减少改革阻力,革除鲜卑旧俗;巩固北魏王朝统治。‎ 因素:关注鲜卑族长远利益;认识到汉文化的优越性。‎ ‎(2)影响:推动北方民族的交融;为隋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整个中华文明的进步。‎ 原因:善于学习先进文化;坚定改革的决心。‎ ‎4.(2019·南京、盐城三模)市易法是力推的富国之法,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随着大商人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本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欺凌压榨外来商人,盘剥勒索本地行铺稗贩。……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朝廷在京师设立市易务。尔后,全国较大城市亦陆续设置市易务或市易司。……设立市易务的初衷是使“出入不失其平”“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以及“因得取余息以给公上”。‎ ‎——方宝璋《怎样看宋代市易法》‎ 材料二 市易务拥有“增”“损”物价的权力,贱买贵卖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市易务官大多是从被称为“兼并之家”的大商人中招募的,一旦大权在手,强迫客商低价卖给市易务,再转手高价强卖给行铺户。……市易务吏人众多,如市易法规定在京市易务设勾当公事官一员,但从设置之初就突破了这一限制。……法定的市例钱远不够增设的吏人俸给,庞大的行政开支压力促使市易务不择手段地增加收入。‎ ‎——魏天安《王安石市易法真相:国家强制剥夺国民财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推行王安石市易法的主要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市易法的初衷并没有真正实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所列现象带来的影响。‎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从经济的视角评价市易法的利弊得失时我们应该把握的主要标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随着大商人势力的发展……盘剥勒索本地行铺稗贩”,从当时市场秩序的状况方面回答实行市易法的背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设立市易务的初衷是使‘出入不失其平’”等,从平抑物价、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指出实行市易法的目的。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市易务拥有‘增’‘损’物价的权力,贱买贵卖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等信息,从国家过度干预、执行机构动机和手段不当等方面概括指出市易法的初衷并没有真正实现的原因;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强迫客商低价卖给市易务,再转手高价强卖给行铺户”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市场失灵、部分商人破产、改革阻力增大、埋下变法失败的隐患等方面简析材料中所列现象带来的影响。第(3)问,注意是从经济的视角评价市易法的利弊。‎ 答案:(1)背景:大商人垄断经营,扰乱商业秩序。目的:平抑物价;抑制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原因:国家过度干预商业;执行机构动机、手段不当。影响:市场失灵,价格扭曲;部分商人破产,百姓生活受影响,滋生官场腐败;矛盾激化,改革阻力增大,埋下变法失败的隐患。‎ ‎(3)标准:改革措施是否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 ‎5.(2019·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表示:“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许多不服从地方管制的事情。本人深信,迟早我们会解决这种状况。我想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全国警察局局长在给沙皇的报告中也不得不承认:“农奴制度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更加危险了。”原沙皇政府财政大臣康克林看到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时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就如同处于某种野蛮状态,如果同高度文明的民族发生冲突,就会成为大的“祸害”。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直截了当地声称:“我们不能再欺骗自己了……我们比一等强国虚弱和贫穷,另外,我们不但在物质方面,而且在智力资源方面(尤其管理方面)比它们贫乏。”‎ ‎——扎依翁契科夫斯基《俄国农奴制废除》‎ 材料二 上层统治阶级主流对改革的正确认识,与他们的整体素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19世纪上半期,俄国官僚的升迁主要取决于受教育程度,而非门第出身。于是,19世纪30-40年代,官僚中间出现了一批接受过良好教育,勤于思考,对即将进行改革的纲领及实施方式意见相近的人,当时被称为自由派官僚。自由派官僚分布在政府各部门,它同自由派社会活动家、学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改革是社会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否定,对新制度和新思想的认同。俄国1861年改革既废除了旧的根本阻碍俄国前进的落后的农奴制度,又在此后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为俄国的近代化构建了基本框架。‎ ‎——张桂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上层统治阶级对农奴制危害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许多不服从地方管制的事情”等信息,从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等方面概括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上层统治阶级主流对改革的正确认识”“接受过良好教育,勤于思考,对即将进行改革的纲领及实施方式意见相近的人”等信息,从上层统治阶级主流对改革的正确认识,俄国自由派官僚的文化素养和他们同自由派社会活动家、学者的联系等方面概括回答。第二小问,联系所学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分别从积极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解答。‎ 答案:(1)认识:农奴制度是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农奴制是造成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农奴制是造成俄国落后并导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2)原因:上层统治阶级主流对改革的正确认识;俄国自由派官僚的文化素养较高;自由派官僚同自由派社会活动家、学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思想进步。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但是,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6.(2019·江苏高考压轴卷)日本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不仅是促成明治维新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也影响到近代日本国家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对领土狭小且海岸线漫长的日本来说,外国人以及他们船队的出现很容易被大多数民众发现。在19世纪,日本的舆论一直是从对外来威胁的感知走向对国家认同的认识。日本在文化选择方面相对自由,它早已引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 接受西方方式并不会带来多大的震动。维新武士们在摧毁幕府,重建天皇权威,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的过程中,能够在政治上转向西方民族主义的理念,这个理念还能够被抹上神道的色彩。日本在一个军事统治阶级的领导下,士兵更倾向于保卫一国的领土而非保卫一套思想观念,这与民族主义也有关联。因此,日本人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形成了民族主义,找到了一个协调文化传统与当下冲突的途径,即通过维新追求“富强”的道路。这一新发现的民族主义也深深影响了“自由主义”的宪法运动。‎ ‎——摘编自(英)威廉·G.比斯利《明治维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外国人以及他们船队的出现很容易被大多数民众发现”“日本在文化选择方面相对自由”等,从民族危机、日本文化的选择和倒幕运动等方面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保留封建专制残余等方面回答。‎ 答案:(1)主要因素:民族危机的刺激;文化选择相对自由;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中下级武士领导维新运动。‎ ‎(2)影响:推动日本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崛起为东方强国;日本教育和军队强调效忠天皇;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保留大量封建专制残余;推动日本踏上军国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