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指的是主张道法自然的道家,“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指的是主张君主专制的法家,“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指的是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指的是主张仁爱的儒家。由此可知,D正确;ABC错误。 2.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A. 南宋 B 隋唐 C. 北宋 D. 西汉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即《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A项正确。隋唐、北宋、西汉时期尚未出现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排除BCD。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相吻合 A. 老庄哲学 B. 陆王心学 C. 程朱理学 D. 孔孟之学 【答案】B 【解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强调佛在心中,领悟佛法要靠内心顿悟。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求“理”方法是发明本心和致良知,认为理在心中,不必外求。二者的佛法和理均认为在心中,不必外求。故答案为B项;老庄哲学强调“道”、辩证法、无为、逍遥等思想,与材料主旨无关。A项排除;程朱理学强调“理”在心外,格物致知。C项排除;孔孟之学强调仁、礼、仁政和教化等思想,与材料主旨无关,D项排除。 4.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 建立一家之法 B. 法律由人来决定的 C. 建立君主立宪制 D. 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答案】D 【解析】由“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得知他的思想核心是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故D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不主张建立一家之法,故A项排除。法律一向是由人来决定的,故B项排除。黄宗羲不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故C项排除。 5.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 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 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 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形成 【答案】B 【解析】“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然会激发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所以,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也就是在于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B正确;A不是深远影响;C是该思想产生背景;D不符合事实。 6.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 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A. 人是万物的本原 B. 感觉即知识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知识即美德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智者运动中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从原始宗教与自然权威下解放出来,使人的价值更加明确,故C项正确;人是万物的本原并非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排除A项;题干与知识的认识无关,排除B项; 知识即美德为苏格拉底主张,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 7. 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 自然权利说 B. 公共意志论说 C. 社会契论说 D. 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C 【解析】根据“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结合所学,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社会契约建立的,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自然权利说”“三权分立学说”,排除AD;卢梭没有提出“公共意志论说”,排除B。 8.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B. 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C. 元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D. 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A选项说法正确,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就是《诗经》;B选项说法正确,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C选项说法错误,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D选项说法正确,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就在明清。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9.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 A. 《氾胜之书》 B. 《齐民要术》 C. 《农书》 D. 《农政全书》 【答案】B 【解析】魏晋南北朝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故B正确;《氾胜之书》是西汉的农书,不符合“最完整、最系统”,排除A;《农书》、《农政全书》分别是元朝、明朝的农业科学著作,但不符合“最早”,排除CD。 10.清朝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 ) A. 原始岩画 B. 汉代帛画 C. 中国文人画 D. 民间绘画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可知为中国文人画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故C项正确;原始岩画以原始社会生活为原本,排除A项;汉代帛画以人物为主题,排除B项;民间绘画多为风俗画,具有世俗性大众化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 11.某电视台节目给了一个谜面“巨匠、17世纪、力学、英国”,打一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谜底是 A. 伽利略 B. 牛顿 C. 普朗克 D. 爱因斯坦 【答案】B 【解析】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是17世纪的科学巨匠,故B正确。伽利略是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故A错误。普朗克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故C错误。爱因斯坦是犹太裔物理学家,生活在19世纪到20世纪,故D错误。 1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 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 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答案】D 【解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当时的革命形势出发,根据农村反动派力量薄弱的特点,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出发,确立改革开放的经济方针,将市场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手段,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故选D。AB项并不是两者的“根本”相同点,排除;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既反“左”,也应反“右”,排除C。 13.对党的“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A.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 大力提倡自由争论 C. 继承传统文化,批判颓废文化 D. 尽适用于文学艺术界 【答案】A 【解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14.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 体现封建时代人文主义 B. 主张民主权利 C. 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D. 维护君主权威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强调德治,在教育上的最大贡献是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由此可知,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故C正确;两人都没有处于封建时代,故A错误;苏格拉底主张民主权利,孔子没有这种思想,故B错误;两人思想中都不涉及维护君主权威,故D错误。 15.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 民族主义 B. 推翻清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C. 民生主义核定全国地价,解决土地问题 D. 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答案】D 【解析】孙中山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民权主义解决了民族资产阶级皮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而民权主义指的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答案为D。AB是三民主义的前提;C是三民主义的补充与发展。 16. 邓小平理论论述的根本问题是: ①一国两制②和平与发展③什么是社会主义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其主要涉及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所以正确的是D项,BCA不符合题意。 17.下列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是 A. 《战争与和平》 B. 《人间喜剧》 C. 《西风颂》 D. 《母亲》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歌颂了革命力量,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C正确;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故A错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也是现实主义作品,由九十多部独立而又有所联系的小说组成,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故B错误;高尔基的《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故D错误。 18.戏剧《等待戈多》是哪一流派的开山之作 A. 古典主义流派 B. 浪漫主义流派 C. 荒诞派 D. 批判现实主义流派 【答案】C 【解析】古典主义流派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排除A;浪漫主义流派是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盛行的艺术流派,排除B;《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西方戏剧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它是一个“反传统”剧本,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故选C;批判现实主义流派指十九世纪欧洲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排除D。 19.绘画大师毕加索是以下哪一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 A. 印象派 B. 新印象派 C. 现代派 D. 写实派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毕加索是立体派绘画的代表,代表作品是《格尔尼卡》。立体派产生于20世纪初,属于现代主义流派,故C正确;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六十年代,代表人物是莫奈、梵高等,故A错误;新印象派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是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故B错误;写实派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故D错误。 20.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温故知新 D. 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B 【解析】 “有教无类”意即不分贫富贵贱,所有人都有权利接受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原则。故B项正确。 21.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 逐渐平民化 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 D. 逐渐宗教化 【答案】A 【解析】考查古代文学知识的理解。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越来越简单和直白,主要是适应市民百姓的需要。 22.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 李贽笔下的孔子 C.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的知识的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结合所学知识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宣传变法的特点是托古改制,利用孔子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只有C项符合题意。所以选C。 23.孙中山在1925年3月留下了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在其中写道:“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上的重大转变是 A. 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B.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C. 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D. 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25年”“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判断,“重大转变”应当指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故排除BCD项,A项正确。 24.专家学者比较一致认为,新文化运动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补课”当是指 A. 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 彻底终结君主专制统治 C. 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的地位 D. 确立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答案】C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它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的地位,辛亥革命是政治领域的反封建斗争,二者均是反封建斗争,所以新文化运动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彻底终结君主专制统治的也是辛亥革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文化运动也未确立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5.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被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材料“幽灵”指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个“幽灵”来到中国,与中国的社会实践相互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故②③正确;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故①排除;“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错误的思想,故④排除。所以答案选D。 26.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 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经济在明清时期的消极影响。自然经济就是指中国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以封建土地为基础的,封建时代的农民仅仅考虑生计问题,能够生存他们一般就不思进取了,整个社会都是这种情况,自然而然就漠视科学技术,因此自然经济是中国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选项D正确;选项A、B、C涉及的内容都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2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课题是 A. 中国社会性质 B. 中国怎样革命 C. 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 【答案】D 【解析】 “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早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应邓小平理论,“中国怎样革命的问题”对应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新课题是新时期 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 28.“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该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A. 人民主权 B. 社会契约 C. 分权制衡 D. 天赋人权 【答案】C 【解析】人民主权否定主权在君,认为主权是公意的体现和运用,人民主权遵循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绝对不容侵犯且永远属于人民 ,和题意无关,排除;社会契约用契约关系解释社会和国家起源的政治哲学理论,和题意无关,排除B;天赋人权指自然权利,即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和题意无关,排除D。由“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体现了分权制衡思想,故选C。 29.我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籼型杂交水稻培养成功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均是20世纪60年代的科技成果,而籼型杂交水稻培养成功是在1973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在1970年, ②、④20世纪70年代的科技成果,所以综上所述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30.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B. 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C. 元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D. 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A选项说法正确,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就是《诗经》;B选项说法正确,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C选项说法错误,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D选项说法正确,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就在明清。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二、非选择题:(31题22分,32题18分,共40分) 31.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 (1) 材料中提到的科学技术指的是哪三项方面,谈一下它们对欧洲的具体作用? (2)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的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 (3)各说出一位宋词、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 (4)这一时期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的剧种是什么? (5)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谁的什么画? 【答案】(1)造纸术、活字印刷:应用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思想的解放。 火药: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 指南针:应用于新航路开辟,使西欧人开辟了地理发现的时代。 (2)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核心是“仁”和“礼”;战国时孟子、荀子继承并发展儒家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治国以礼教;西汉时,董仲舒建立以“天人感应”为基础新儒学,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思想;宋代,程颢、程颐和朱熹等人将儒家学说,发展到新阶段,形成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理学。 (3)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关汉卿(或马致远等) (4)元杂剧 (5)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解析】 (1)“科技和作用”,依据所学知识从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应用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思想的解放;火药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指南针应用于新航路开辟,使西欧人开辟了地理发现的时代等角度分析。 (2)“概况”,依据所学知识从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核心是“仁”和“礼”;战国时,孟子、荀子继承并发展儒家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治国以礼教;西汉时,董仲舒建立以“天人感应”为基础的新儒学,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思想;宋代,程颢、程颐和朱熹等人将儒家学说,发展到新阶段,形成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理学等方面回答。 (3)“代表人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等。 (4)“剧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 (5)“绘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抚今追昔,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念念不忘)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胡锦涛总书记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陈云同志建议决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增加回顾以前28年历史的段落。他说:有了党的整个历史,把毛泽东在60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那么,评价毛泽东就有了全面的根据,也就更能说服人。 ——张树军主编《红色决策: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 材料三 簇拥着邓小平巨幅画像的“春天的故事”方阵经过天安门城楼,呈现出了群众游行的第二部分“改革开放”。身穿绿色服装的男女青年组成“春天的故事”方阵,手持黄色迎春花花束和粉色桃花花束,簇拥着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画像。广场上出现了“解放思想”四个大字。现场放出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中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孙中山先生为“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提出过哪些主张?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陈云同志建议决议“增加回顾以前28年历史的段落”的目的是什么? (3)毛泽东一生中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在于什么? (4)材料三中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体现这一精髓的最重要的“宣言书”是什么?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概括出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答案】(1)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2)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肯定和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3)建立新中国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南方谈话。 (5)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解析】 (1)“主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孙中山先生“念兹在兹中国人民的生活”指的是他的民生主义,他提出了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等思想。“最大贡献”,依据所学知识从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回答。 (2)“目的”,依据材料二信息“有了党的整个历史,把毛泽东在60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那么,评价毛泽东就有了全面的根据,也就更能说服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肯定和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的角度分析。 (3)“历史功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一生中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在于建立新中国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4)“精髓”,依据材料三信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宣言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南方谈话。 (5)“共同特点”,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角度概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