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课件(共52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课件(共52张)

第二编 近代史 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纲范围与要求: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 俄国农奴制改革 5. 日本明治维新 线索: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英国、美国、法国、德意志帝国、俄国、日本) 、影响。 考点 主要内容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 俄国农奴制改革 5. 日本明治维新 考纲解读 1 ( 1 ) 1688 年光荣革命: 背景、实质、影响、重要人物。 ( 2 ) 《 权利法案 》 的颁布: 背景、时间、内容及意义。 ( 3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形成过程的重要事件、人物。 ( 4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内阁、首相与女王之间的关系。 ( 1 )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 《 邦联条例 》 、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窘境及影响。 ( 2 ) 1787 年宪法的颁布: 背景、理论来源、时间、地点、内容。 ( 3 )美国的联邦制: 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立法、行政、司法)。 ( 4 )共和政体的确立: 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第一届国会选举。 ( 1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普法战争、第二帝国的垮台、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 2 )法国共和制政体的确立: 国民议会、 1875 年宪法。 ( 3 )德国的统一: 背景、时间、方式(三次王朝战争); ( 4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宰相、议会、政体、联邦制国家)。 ( 1 )背景: 克里木战争;农奴制危机 ( 2 )内容: ① 废除农奴制;②司法改革; ③ 地方自治改革; ( 3 )评价: ① 性质;②意义。 ( 1 )背景: 幕府统治;民族危机; 倒幕 运动与明治政府的建立 ( 2 )内容: ① 废藩置县;②殖产兴业; ③ 颁布 《 大日本帝国宪法 》 ( 3 )评价: ① 性质;②积极作用; ③ 局限性。 复习检测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标志、发展完善的过程、特点、意义? 2 、 美国共和制确立 的背景、标志、巩固完善的过程、评价? 3 、 法国共和制确立 的背景、标志? 1875年宪法 的 制定 、 内容 、 意义 ? 4、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的背景、标志? 1871 年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的内容、评价? 5 、 俄国农奴制改革 的背景、 主要 内容、评价? 6 、 日本明治维新 的背景、主要内容、评价? 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的特点?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9 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 政治革命的实质是结束了人类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由神注定的这种观念 。人们不再认为政治高于人民,也不再认为人民在政府之下。政治革命有史以来首次在一个比城邦更大的规模上显示了政治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 —— 民众已觉醒并行动起来,不仅参与了政治,而且把这样做看作是自己固有的权利。 … … 政治革命同经济革命一样,分几个阶段发展起来 ,我们曾提到, 经济革命 开始于 英国 ,然后 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后来 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 政治革命也相同 , 17 世纪 的 英国革命 标志其 开始 ,随后的 美国革命 和 法国革命 标志其 更进一步的发展 。然后,它在 19 世纪时 影响了 整个欧洲 。在 20 世纪时 则影响了 整个世界 。 —— 以上两段材料均出自 斯塔夫 里 阿诺斯 著 《 全球通史 》 考点解析 一 . 欧美代议制确立的背景 1. 经济: 2. 阶级: 3. 思想: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 法国共和制 4.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 俄国农奴制改革 6. 日本明治维新 三 .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价 1. 特点 2. 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 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推动 ① 政治: ②经济: ③思想: ( 1 )背景: ( 2 )确立标志: 内容: 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主权) 有 限制王权 的历史传统( 1215 年 《 大宪章 》 ); 议会制度的形成; 1688 年“光荣革命 ” ,标志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的胜利。 资本主义经济通过殖民扩张和资本积累逐步发展壮大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近代科学的发展 1689 年,议会颁布 《 权利法案 》 考点解析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了限制王权的条款: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 1 )背景: ( 2 )确立标志: ( 3 )发展: 内容: 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主权) 标志: 完善: 原则 (特点) : ①内阁与首相关系: ②内阁与议会关系 : 1689 年,议会颁布 《 权利法案 》 1721 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19 世纪中期,政党制成熟 (两大政党的竞争为主)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由议会选举获胜的多数党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 考点解析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知识链接 英国议会中的两党 丘吉尔( 1874-1965 ) 艾德礼( 1883-1967 ) 1940 年 5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保守党的领袖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5 年 7 月,因为二战而停顿了超过十年之后所举行的英国大选中,工党领袖艾德礼击败保守党的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 ( 1 )背景: ( 2 )确立标志: 1689 年,议会颁布 《 权利法案 》 ( 3 )发展: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4 )完善: 1688 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操纵议会选举; 1832 年第一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1867 年第二次议会改革,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84 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1918 年 , 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 ( 5 )意义: 国内: 国际: 启示: 标志着英国统治方式从 人治 转向 法治 ; 推动英国社会进入 长期稳定发展 时期。 树立了 君主立宪制 和 民主化 的成功 典范 。 制度创新;渐进有利于政治稳定;法治是历史进步等。 考点解析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普选权的扩大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1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有何特点? 问题探究 特点: 具有渐进性、连续性和创新性 2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有何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 : 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位一体。 (1) 以 代议制 为 基础 ,以 责任内阁制 为 核心 ; (2) 议会 是 权力中心 , 掌管 立法权 和 监督权 ; (议会主权 , 法律至上) (3) 国王 是 “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 (4) 首相 是 最高行政长官 ,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并组织内阁 , 掌握 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成为 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 (5) 内阁 由 议会选举 产生,对 议会 负责,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 (6) 政党政治,竞争选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国王 上院 下院 内 阁(首相) 选 民 司 法 独 立 任命 (大贵族 ) 选举 组 成 议 会 多数党 组阁 负责 ( 立法权 ) ( 行政权 ) ( 司法权 ) (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 形式任命 监督 ( 权力中心 ) 1. (2016 课标 Ⅰ,33,4 分 ) 1702 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 , 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 , 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 , 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 , 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 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 》 遭到破坏 试题链接 2. (2015 课标 Ⅰ,33,4 分 ) 18 世纪中叶 , 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 诸位都知道 , 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 …… 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 , 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 , 也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B D 3. (2108 河南洛阳二模 ,31) 1694 年 , 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 , 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 , 直到次年大选时 , 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 , 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 , 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 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B. 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 C. 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 D.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有名无实 4. (2018 广东珠海一模 ,33) 英国 1688 年后再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下议院代表权 , 而一些“衰废市镇” , 仅有数户居住、无人居住、甚至在地理上消失的地方竟拥有在下议院市镇代表 ; 新工业城市往往聚居数以万计人口却无代表。这一现象 A. 说明“光荣革命”后代议制未发生本质变化 B. 反映了英国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C. 说明国家的权力中心依然掌握在上议院 D. 反映了英国经济逐渐走向衰退 B C 试题链接 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影响 ( 1 )政治 : ( 2 )经济 : ( 3 )文化 : ( 4 )对外 : ( 5 )范例 : 拓展认识 1 维护了政局的稳定 。 《 权利法案 》 颁布后 , 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 , 政局渐趋稳定 , 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17 、 18 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 , 拓展海外市场 , 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 , 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科学文化的繁荣 , 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 加紧了殖民扩张 。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 , 英国在资产阶级推动下 , 加紧争夺世界殖民霸权 ,18 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英国是世界上 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 的国家 , 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 新的政治模式 范例 。 18 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 13 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1775 年 4 月 ,波士顿附近 来克星顿 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1776 年 7 月 4 日, 大陆会议发表 《 独立宣言 》 ,阐述了 人民主权思想 ,宣告 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 美国诞生 后,又经过几年艰苦斗争,于 1781 年 打败了英国军队。 1783 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提供了先例。 ( 1 )背景: ( 2 )确立标志: ( 3 )巩固完善: ① 政治: ②经济: ③思想: 1787 年宪法 制定: 原则: 评价: 费城 制宪会议 ,核心 ——“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② 分权制衡原则 ③ 人民主权原则(民主共和原则) ① 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两党制的形成: 通过 27 条宪法修正案 民主党、共和党 —— 驴象大战 北美殖民地的自由 传统; 美国的建立 (1776 年 ) 及 独立战争 的胜利 (1783 年 ) ; 松散的 邦联制 弊端日益暴露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等) 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考点解析 南北战争( 1861-1865 年 , 林肯) ; 第 13 , 14 条宪法修正案 宪法体现了如下原则: 联邦制原则: 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 最高行政长官 ,即 总统 ;一个 全国性的议会 ,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 联邦司法体系 。 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 民主共和原则: 总统 和议会 议员 都由 民选产生 。 美国宪法复制件 (现藏于华盛顿国家档案馆) 参众两院 立 法 总统 . 内阁 行 政 联邦法院 司 法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 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违宪而无效 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示意图 【 美国总统共和制政体 】 ① 是 近代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美国依此建立起 联邦制 、 总统制 和 共和制 的国家制度。 ②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促进了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发展。 ③成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3 、美国 1787 年宪法是如何防止专制独裁局面的出现?怎样评价它? 问题探究 ① 宪法允许 奴隶制的存在 ,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种族歧视 ) ② 宪法中 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 ( 1 )进步性: ( 2 )局限性: 实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能有效防止专制独裁。 1787 年宪法的评价: 5.(2017 课标 Ⅱ,34,4 分 )1800 年 , 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 , 遭到皮克林拒绝 , 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 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 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方案一 ( 弗吉尼亚方案 ) 方案二 ( 新泽西方案 ) 最终方案 ( 康涅狄格方案 )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6.(2016 江苏单科 ,16,3 分 )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C C 试题链接 7 .(2016 海南单科 ,14,2 分 ) 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 , 国会分参、众两院 , 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 , 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 , 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 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 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 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 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试题链接 8. (2014• 全国 Ⅰ 卷 •T33) 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 , 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 , 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 《 独立宣言 》 中提倡的 A. 主权在民原则 B. 天赋人权原则 C. 各州自治原则 D. 各州平等原则 C B 这场革命( 法国大革命 )的效果就是 摧毁 若干世纪以来 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 、通常被称为 封建制 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 [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 拿破仑法典 》 1804 年,拿破仑政府颁布 《 法国民法典 》 ,即 《 拿破仑法典 》 。法典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和特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参考蓝本。 ( 1 )背景: 大资产阶级与贵族的君主立宪( 1791——1792 ) 工商业资产阶级的第一共和国( 1792——1804 ) 拿破仑建立的第一帝国( 1804—1814 ) 波旁王朝的复辟( 1815——1830 ) 大资产阶级的七月王朝( 1830——1848 ) 路易 · 波拿巴的第二帝国( 1852——1870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1940 )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特点: 政权更迭频繁,政体反复变换 (君主制与共和制尖锐斗争),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阻碍了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 由于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势力同样强大,同样不肯妥协,导致 国家政体频繁变更,社会长期动荡 。 考点解析 3. 法国共和制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考点解析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3. 法国共和制 ( 1 )背景: 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阻碍了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惨败,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新政权选出新的国民议会。 ① 经济: ②政治: ③思想: 政权更迭频繁,政体反复变换 (君主制与共和制尖锐斗争),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启蒙思想的影响 (卢梭的民主共和思想等) 制定: 内容: 意义: ( 1 )背景: ( 2 )确立 :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国民议会 ① 立法权归 众议院 和 参议院组成的 两院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 ② 行政权 由 总统 和 内阁 掌握。 总统 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由议会选出,向议会负责;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内阁 由总统任命,但向议会负责。 ① 政治 :标志着法国 共和制 政体最终确立; ② 经济 :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 —— “ 一票共和 ” 1875 年宪法 考点解析 3. 法国共和制 ⑴立法权 众议院 —— 普选 参议院 —— 间接选举 ⑵行政权 总统 —— 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国家元首、 军队统帅,任命部长等;其 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内阁 —— 经众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 国民议会 向议会负责 法国共和制的内容 司法权: 最高法院,由参议院授权组成 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 (实际上是 民主共和制 ) 试题链接 9. 1873 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10 .(2016• 全国 Ⅲ 卷 •T35) 1875 年以后 , 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 , 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 , 党派林立 , 内阁更迭频繁。 1958 年 , 戴高乐就任总统 , 修改宪法 , 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A A 11 .(2018河南适应性考试,33)1701年英国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些规定 A.结束了君主制政体  B.维护了共和制度 C.违背了平等的原则  D.巩固了民主政治 12 .(2017 湖北武汉四调 ,33) 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 , 法国最终于 1875 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 , 戴高乐曾解释说 :“ 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而明智的 , 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 , 说明 A. 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B. 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 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D. 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C 试题链接 D ( 1 )背景: 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原因: 方式: 德意志分裂割据的局面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 考点解析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4.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 2 )确立: 1871 年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① 帝国 是联邦制国家。 ② 帝国元首 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拥有行政、立法、军事大权: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内容: 进步性: 局限性: 帝国实际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色。(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军队在帝国中占有重要地位。) 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标志着德国进入资本主义时期 , 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评价: 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是立法机构,但立法权不独立,只有权提出法案并行使预算审查权;既不能产生政府,也无权监督政府。 ③ 首相 主持帝国政府,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 1 )背景: 考点解析 4.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② 皇帝: 帝国元首,掌握最高权力,统率帝国军队,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 ③ 首相: 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④ 联邦议会和 帝国国会 : 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但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审查的职能,权力较小。 特点: 宪法规定了德意志帝国实行 联邦制 和 君主立宪制 ,具有浓厚的 专制主义 色彩和 军国主义 传统。 内容 ① 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时间: 1871 年 皇帝 首相 议会 联邦议会 帝国国会 ( 行政权 ) 任命 负责 召集解散 批准法案 成年男子 各邦代表 选举 组成 议长 领导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 立法权 ) ( 掌握实权 ) ( 作用很小 ) 13. (2017 山东济南 3 月 ,33)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 , 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制建设。德意志帝国议会于 1877 年颁行 《 民事诉讼法 》 和 《 刑事诉讼法 》,1896 年通过 《 民法典 》,1897 年通过 《 商法典 》 。这些法律 A. 说明帝国议会有完整的立法权 B. 说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 C. 适应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D. 说明德意志帝国形成了完善的代议制 14. (2018 河南适应性考试 ,34)19 世纪最后三十年间 , 德国煤炭、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 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 工业总产值超越所有的欧洲国家。德国经济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是 A. 民主政治日渐成熟完善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广 C.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D. 帝国成立扫除主要障碍 C 试题链接 D 拓展对比 分析法、德两国确立不同政体的途径与原因。 途径: 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经过了曲折反复的较量;“一票共和”。 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原因: 法国:保皇势力强大;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使工业革命进程相对缓慢。 德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状态,阻碍德国的发展;普鲁士国王成为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英国 政 体 名称 确立方式 标志 元首 名称 产生任期 权力 政府 产生 负责对象 权力 议会 权力 构成方式 代表 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1689 年 《 权利法案 》—— 责任内阁制 (1721-19C 中期 ) 国王 世袭,终身制 无实权,统而不治,象征性的礼仪角色 议会选举,多数党组阁,与首相共进退 对议会负责 行政权,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议会主权,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上、下议院;政党制度与竞选 选举权逐步扩大 ( 1832 年议会改革) 特点: 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英国 美国 政 体 名称 君主立宪制 确立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 标志 1689 年 《 权利法案 》 责任内阁制 (1721-19C 中期 ) 元首 名称 国王 产生任期 世袭,终身制 权力 无实权,统而不治,象征性的礼仪角色 政府 产生 议会选举,多数党组阁,与首相共进退 负责对象 对议会负责 权力 行政权,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议会 权力 议会主权,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构成方式 上下议院;政党制度与竞选 代表 选举权逐步扩大( 1832 年议会改革) 总统共和制 民族独立战争 1787 年宪法 总统 选举产生 , 任期四年 , 可连任两届 行政权和最高军事统帅 , 部分立法否决权 由总统任命产生 , 与总统共进退 对总统负责 行政权,总统是最高行政首脑 有立法权、监督政府权; 参众两院组成;政党制度和竞选 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参议院议员名额按州,众议院议员名额按人口 特点: 三权分立制度开创了世界的先河,有力地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 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英国 美国 法国 政 体 名称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确立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民族独立战争 标志 1689 年 《 权利法案 》 责任内阁制 (1721-19C 中期 ) 1787 年宪法 元首 名称 国王 总统 产生任期 世袭,终身制 选举产生 , 任期四年 , 可连任两届 权力 无实权,统而不治,象征性的礼仪角色 行政权和最高军事统帅 , 部分立法否决权 政府 产生 议会选举 , 多数党组阁 , 与首相共进退 由总统任命产生 , 与总统共进退 负责对象 对议会负责 对总统负责 权力 行政权 , 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行政权,总统是最高行政首脑 议会 权力 议会主权 , 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有立法权、监督政府权; 构成方式 上下议院;政党制度与竞选 参众两院组成 ; 政党制度和竞选; 代表 选举权逐步扩大( 1832 年议会改革) 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参议院议员名额按州,众议院议员名额按人口。 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 , 众议院普选产生 (当时妇女和军人无投票权)。 共和制 资产阶级大革命 1875 年宪法 总统 国民议会选举 , 任期七年 , 连选连任 掌管行政权 , 任命内阁部长 , 军队最高统帅 , 可与参众两院共创法律 总统任命 , 总统是行政最高首脑 内阁与总统共同对议会负责 内阁与总统共同行使行政权 有立法权 , 总统也有立法创议权 参众两院组成 ; 政党政治 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特点: 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又相互制约。( 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政 体 名称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共和制 确立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民族独立战争 资产阶级大革命 标志 1689 年 《 权利法案 》 责任内阁制 (1721-19C 中期 ) 1787 年宪法 1875 年宪法(第三共和国) 元首 名称 国王 总统 总统 产生任期 世袭,终身制 选举产生 , 任期四年 , 可连任两届 国民议会选举 , 任期七年 , 连选连任 权力 无实权,统而不治,象征性的礼仪角色 行政权和最高军事统帅 , 部分立法否决权 掌管行政权 , 任命内阁部长 , 军队最高统帅 , 可与参众两院共创法律 政府 产生 议会选举 , 多数党组阁 , 与首相共进退 由总统任命产生 , 与总统共进退 总统任命 , 总统是行政最高首脑 负责对象 对议会负责 对总统负责 内阁与总统共同对议会负责 权力 行政权 , 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行政权,总统是最高行政首脑 内阁与总统共同行使行政权 议会 权力 议会主权 , 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有立法权、监督政府权; 有立法权 , 同时总统也有创议权 构成方式 上下议院;政党制度与竞选 参众两院组成 ; 政党制度和竞选; 参众两院组成 ; 政党政治 代表 选举权逐步扩大( 1832 年议会改革) 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参议院议员名额按州,众议院议员名额按人口。 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 , 众议院普选产生 , 但当时妇女和军人无投票权。 君主立宪制 普鲁士王朝统一战争 1871 年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皇帝 世袭,终身制 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集散议会、签署法律、统帅军队等 皇帝任命 对皇帝负责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 政党政治 选举产生,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特点: 采取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式,但国家实权掌握在君主手中。(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 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政 体 名称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确立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民族独立战争 资产阶级大革命 普鲁士王朝统一战争 标志 1689 年 《 权利法案 》 1787 年宪法 1875 年宪法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元首 名称 国王 总统 总统 皇帝 产生任期 世袭,终身制 选举产生 , 任期四年 , 可连任两届 国民议会选举 , 任期七年 , 连选连任 世袭,终身制 权力 无实权,统而不治,象征性的礼仪角色 行政权和最高军事统帅 , 部分立法否决权 掌管行政权 , 任命内阁部长 , 军队最高统帅 , 可与参众两院共创法律 可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集散议会、签署法律、统帅军队等 政府 产生 议会选举 , 多数党组阁 , 与首相共进退 由总统任命产生 , 与总统共进退 总统任命 , 总统是行政最高首脑 皇帝任命 负责对象 对议会负责 对总统负责 内阁与总统共同对议会负责 对皇帝负责 权力 行政权 , 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行政权,总统是最高行政首脑 内阁与总统共同行使行政权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议会 权力 议会主权 , 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有立法权、监督政府权 有立法权 , 总统也有立法创议权 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 构成方式 上下议院;政党制度与竞选 参众两院组成 ; 政党制度和竞选 参众两院组成 ; 政党政治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 政党政治 代表 选举权逐步扩大( 1832 年议会改革) 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参议院议员名额按州,众议院议员名额按人口。 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 , 众议院普选产生 , 但当时妇女和军人无投票权。 选举产生,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历史 启示 ⑴ 政体形式多样与国情相关;⑵ 本质: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⑶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⑷ 都是历史的进步 : 有利于维护民主权利 , 缓和社会矛盾 , 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考点解析 5.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 ( 1 )背景: 经济上: 军事上: 政治上: 克里木战争 —— 加剧统治危机 变革的呼声 —— 社会各阶层的革命要求 ( 2 )内容: ① 废除农奴制: 1861 年 3 月 3 日, “ 解放 ” 法令 “ 二一九 ” 法令 政治上: 经济上: 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外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但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地块。 ②司法改革 —— 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和按等级审理的制度;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③ 地方自治改革 —— 建立基层选举制度 在农村成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机构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农奴制危机 —— 激化了阶级矛盾 考点解析 5.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 ( 1 )背景: ( 2 )内容: ( 3 )评价: ① 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推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意义: 进步性: 局限性: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是俄国向 现代化 迈出的重要步骤, 是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改革不彻底,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对农民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 经济上保留 地主土地所有制、 政治上没有触动 沙皇专制制度 等 1861 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 , 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 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 的 , 因此 , 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 。改革后 , 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 , 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 , 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 …… 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 , 依然存在 , 并且继续在发展。 —— 张兴仪 《 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考点解析 6. 日本明治维新 (1868) ( 1 )背景: ① 经济: 启蒙思想在日本广泛传播;下级武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幕府统治 ( 重农抑商政策 )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 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④思想: ③ 外交: ⑤外因: 幕藩制,武士地位低下;社会各阶层(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倒幕 运动, 推翻幕府统治 , 1868 年初 , 建立明治政府 —— 改革条件的成熟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考点解析 ( 1 )背景: ( 2 )内容: 6. 日本明治维新 (1868) ① 政治: ②经济: ③ 军事: ④思想 : ⑤教育: ⑥社会: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废藩置县 , 四民平等 ; 1889 年 , 颁布 《 大日本帝国宪法 》 殖产兴业, 土地私有,改革地税。 建立近代化军队。 实行 “ 求知识于世界 ” 的开放政策; 宣传平等、自由等启蒙思想; 改革教育,确定 “ 国民皆学 ” 的方针; 统一全国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教育体制。 生活 西化。 考点解析 6. 日本明治维新 (1868) ( 3 )评价: 性质 :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积极作用 : ① 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 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 , 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 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 ② 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是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富强道路的国家,并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③ 明治维新为亚洲其它落后国家实现民族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改革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考点解析 6. 日本明治维新 (1868) ( 3 )评价: 性质 :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积极作用 : 政治 : 经济 : 思想 : 军事 :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改革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宪法颁布后 , 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 , 议会形同虚设 , 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 , 农民的贫困 , 影响市场扩大 , 制约工业发展; 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 利用民族主义,强化军国主义,对外进行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沉重灾难。 二 .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典型代表 1. 特点 2. 影响 ④ 法律至上,人民拥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 ② 议会行使立法权 ( 议会立法 ) ; ③ 分权制衡 (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 ; ⑤实行政党政治。 ① 间接民主 ( 通过选举方式实行民主 ) ; 考点解析 三 .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价 19 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确立,并逐步发展完善。其作用有: (人民版要点) ( 1 )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由理论付诸实践,政体上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成果。 ( 2 )早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尚不成熟,但渐进完善,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3 )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中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作用。 考点解析 三 .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价 1. 特点 2. 影响 历史解释 1 .代议制的含义 代议制又称 议会制 ,是指 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 议会 。 资产阶级 代议制最早在 英国 产生,以后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2 .综合评述 代议制的含义 ?如何认识欧美代议制? 19 世纪 70 年代。 制定宪法,设立议会,实行选举等。 资产阶级 革命 或 改革、王朝战争、政变等。 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 通过选举方式,实行民主;通过议会实行立法。国家权力机构制约、平衡。 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资产阶级民主。 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在德、法等国民主制度尚未成熟。 (1) 确立时间: (2) 标志: (3) 方式: (4) 理论来源: (5) 主要特点: (6) 基本方式: (7) 实质: (8) 意义: (9) 局限性: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 )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 1871 年德意志统一 1870 年意大利统一 日本明治维新( 1868 ) 资本主义制度在 世界范围内确立 工业革命的进行和 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结提升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640-168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1776-1783 1789-1794 法国大革命 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 1868 日本明治维新 1870 意大利统一 1871 德意志统一 17C-19C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①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和法国) ②民族独立战争 (美国) 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俄国和日本) ④民族统一运动(战争) (德意志和意大利) 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时空坐标 1500 1765 工业革命开始 新航路开辟 近代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空坐标 1300 1500 1600 1765 1840 1870 1900 1917 资本主义简单协作时期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资本主义蒸汽时代时期 资本主义电气时代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特征 时期 经 济 政治 思想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扩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一战爆发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世界市场的拓展)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萌芽 兴起 发展 成熟 英国代议制演变趋势 1.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 1689 年 《 权利法案 》 的颁布 , 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 , 确保了议会的立法、司法、财政权。 2. 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国王权力逐渐削弱 :《 权利法案 》 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 但当时国王仍有很大的行政权 , 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 , 但受到议会的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 , 首相由议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担任 , 国王丧失了对首相的提名权 ; 内阁由国王的咨询机构演变为公开的、合法的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 , 并受议会监督。国王逐渐变成“统而不治”的虚君 , 议会权力大增。 3. 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 , 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 工业革命前 , 英国沿袭中世纪的选举制度 , 贵族寡头操纵着议员选举 , 选民和候选人有高额的财产限制 , 议会实质为贵族民主。经过 1832 年、 1867 年议会选举制改革 , 降低并逐渐取消了选民财产限制 , 实现了工业资产阶级民主。随着后来的陆续改革 , 到 1969 年 , 英国实现了成年公民的普选权 , 使政治权力进一步下移到公民民主。 拓展阅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