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0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一第3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魏晋隋唐时期课件(105张)
第 3 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 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至隋唐时期 (220 - 907 年 ) 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时期。 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时期得到继续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经济 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思想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 主题一 国家治理制度的设计智慧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据学者研究,唐朝 “ 安史之乱 ” 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所示。 “ 安史之乱 ” 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 ( 个 )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点睛: (1) 唐代地方行政管理多数是道、州、县,藩镇数量并不占多数。 (2) 藩镇除少数几个外,多数仍在防御地方割据、守卫边疆、维护地方治安。 (3) 史料解释要有打破思维定式,立足史料信息、理性评判的素养。 解析: 通过 “ 赋税供纳 ” 来看,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贡,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各藩镇之间的关系,故 B 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权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 C 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种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 史记 》《 汉书 》 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 A. 记载的真实性 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 .修撰的政治性 D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点睛: (1) 史书由私家著到帝王参与编修,帝王目的是什么? (2) 历史解释应立足史料客观评判。 解析: 官修史书与私家史书可谓是各有千秋,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或翔实或虚伪的史料,故 A 项错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取决于史书编撰者的立场观点,与私家还是官修无关,故 B 项错误;作为官方统治者的宰相或皇帝参与编修史书,实际上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 C 项正确;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不断探究之上的,无论私家还是官修史书都能使解释历史具有客观性,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 . 魏晋南北朝社会发展 这一时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激烈,经过三百多年的融合,游牧文化大都融入中原文化。 (1) 政治 ① 政局:大分裂、大动荡,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② 民族:民族大冲突,大融合,胡汉互化。 ③ 选官:实行九品官人法,形成士族门阀政治。 (2) 经济 ① 农业:前期,小农经济萎缩;后期,北魏推行均田制,重建小农经济。 ② 工商业:工商业衰落,以物易物大量出现。 ③ 经济格局: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得到开发。 (3) 文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魏晋玄学兴起,佛教中国化,三教合一出现。 (4) 社会 ① 佛道宗教势力发展。 ② 士族门阀兴起,后期有所衰落。 2 . 隋唐社会发展 (1) 政治 ①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 科举制的出现与发展,打击了门阀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 唐后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朋党之争严重。 (2) 经济 ① 农业:前期推行均田制;唐后期,均田制瓦解,土地兼并严重。 ② 商业:前期,对商业的管制严格,后期不断放松。 (3) 文化 ① 三教合一继续发展,唐朝奉行三教并重的政策,思想自由宽松。 ② 科举制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 ③ 唐代社会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 社会 ① 宗教:佛教、道教宗教势力庞大。 ② 心态:国力强大,社会开放,国民自信。 3 . 隋唐国家治理制度设计 (1) 政治制度 ① 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 ② 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使官吏选拔权集于皇帝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有利于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2) 经济制度 ① 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② 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③ 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3) 军事制度 ① 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 “ 兵农合一 ” 。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② 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唐玄宗建立,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1 .家国情怀 —— 民族认同与自信 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 ) A .提升民族认同 B .化解民族矛盾 C .继承华夏传统 D .促进民族融合 解析: 材料能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但并不是主要目的,故 A 项错误;材料对于民族矛盾的化解作用有效,但是并不是主要目的,故 B 项错误;单纯一个称谓的变化对于华夏传统的继承有限,故 C 项错误;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 .唯物史观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常态的情况下,他们 ( 中国古代农民 ) 是政治的莫名其妙的观众和国家权力的俯首帖耳的受众,表现出的是低调的集体意识和政治意识。 ” 古代中国农民对政治 “ 低调 ” 的主要原因是 ( ) A .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 B .统治阶级严酷统治镇压的结果 C .小农自然经济的影响 D .佛教、道教长期熏染的结果 解析: 材料意思是中国古代农民对政治不关心,对国家政权也是俯首帖耳,说明受儒家思想影响不大,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在常态的情况下,如陈胜、吴广起义就属于非常态,是统治阶级残酷统治镇压的结果,故 B 项错误;中国古代农民对政治 “ 低调 ” 的主要原因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封闭性有关,故 C 项正确;佛、道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不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的农民,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3 .历史解释 —— 史官传统约束皇权 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 “ 动作法度 ” ,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 ( ) A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B .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 C .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 D .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 解析: 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故 A 项正确;题干主要述及隋代史官的作用,而没有涉及其记载史实的客观性,故 B 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隋代史官的作用,没有涉及其 “ 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 ” ,故 C 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参与政治管理并没有淡化其历史记录的职能,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 .历史解释 —— 政事堂集中相权、约束皇权 在唐朝, “ 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 ” 材料说明 “ 政事堂 ” 的出现 ( )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解析: 根据材料 “ 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 ” 可知,政事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而非强化皇权,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原有决策程序的相关提及,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推断,政事堂的出现所提升的是门下省而非中书省的法定地位,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 “ 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 ” 可知,政事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初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5 .时空观念 —— 对安史之乱的认识 下表为唐代天宝乾元年间课役户口数的情况。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 年代 不课户 不课口 课户 课口 天宝十三载 (754) 3 888 504 45 218 480 5 301 040 7 662 800 天宝十四载 (755) 3 565 501 44 700 988 5 349 280 8 208 320 乾元三年 (760) 1 174 529 14 619 587 758 582 2 370 799 A. 政局动荡影响赋役征收 B .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破坏 C .国家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D .社会贫富差距日趋加大 解析: 根据表格,公元 755 年以后,国家控制的课役户口数在迅速下降,结合所学, 755 年爆发安史之乱,可见政局的动荡,影响了赋税的征收,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主题二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南北经济重心的持平 1 . (2019· 高考浙江卷 )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 A. 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 .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 .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 .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 点睛: (1) 草市上有海商贸易 ≠ 草市为海外贸易形式。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根据材料 “ 迎江货 …… 税海商 ” ,诗中描述的江、海贸易,不能断定是否为 “ 对外贸易 ” ,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 “ 草市迎江货 ” ,表达了草市商业繁荣的景象,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 “ 草市迎江货 ” ,结合所学,草市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的商业中心,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 “ 迎江货 …… 税海商 ” ,表明草市迎接着源源不断的来自江、海的货物,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2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 “ 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 。据此可知,唐中期 ( )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点睛: (1) 南方饮茶习俗被北方人广泛接受反映了什么? (2) 一分史料得一分结论。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南方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喝茶习俗在北方由被嘲笑到普遍流行的变化情况,这是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的结果, C 项正确; A 项错在 “ 开始 ” ;喝茶习俗不能等同于饮食习惯, B 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水平发展情况,排除 D 项。 答案: C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土地规模 ( 亩 ) 户数 户数比例 20 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 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点睛: (1) 唐代均田制一户授田大致 100 亩,此为自耕农耕田的一般数量。 (2)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材料中占有 20—130 亩土地者占总户数的 74.1% ,说明多数人都能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 A 项正确;由材料可知,占有土地 300 亩以上的大土地所有者仅占总户数的 1.4% , B 项错误;由材料信息 “ 20—130 ” “ 74.1% ” 可知,拥有小块土地者占多数,排除 C 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 D 项。 答案: A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2) 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 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4) 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史料实证 —— 汉至唐经济发展与区域布局 (1) 西汉工商业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唐朝时期江淮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工商业城市明显增多。 说明:汉代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政治重心;唐朝时期南方经济加速发展,开始赶上甚至超过北方 ( 经济重心趋于南移 ) 。 (2) 唐朝手工业生产部门更多,丝织业和陶瓷业尤其兴盛。 说明:唐朝经济兴盛,丝织技术进步,陶瓷工艺臻于成熟。 (3) 唐朝时期出现较多沿海港口城市。 说明:唐朝社会经济发展,造船航海技术提高,国家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4) 汉唐时期的长安、洛阳都是著名的工商业都会 ( 汉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工商业城市集中分布的重要地区 ) 。 说明:长安、洛阳在汉唐时代都是王朝政治、经济及文化重心 (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政治、经济重心 ) 。 (5) 工商业城市主要沿江、河分布,唐朝时期尤为明显。 说明:水陆交通便利促进工商业发展;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6) 唐朝时期部分城市如扬州的经济功能较汉代有所增强。 说明:唐朝经济兴盛,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繁荣。 1 .历史理解 —— 政治重心南移的影响 《 隋书 · 食货志 》 云: “ 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北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 ” 如在京口 ( 今江苏镇江 ) 侨立南徐州。侨州郡县设立的主要影响是 ( ) A .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 B .提高了地方行政的效率 C .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 D .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 解析: 材料中自西晋以来, “ 百姓之自北南奔 ” ,北方百姓南迁长江流域,带来大量的劳动力,侨州郡县的设立因此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侨州郡县的行政效率,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也无法推断出北人实现还乡的愿望,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侨州郡县与江南士族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2 .历史解释 —— 游牧、农耕方式的调整 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 ) A .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B .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 .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过程 D .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解析: 少数民族以游牧经济为主,大举南迁,导致农业经济衰退,不会出现农牧并重的局面,故 A 项错误;从材料可知魏晋时期游牧经济占主体,没有体现南北经济增强了互补性,故 B 项错误;少数民族汉化的一个标志为由游牧经济转为农业生产,与材料不符,故 C 项错误;农业经济会造成土地过度开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但发展畜牧业,可退耕还牧,恢复生态环境,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 .史料实证 —— 隋唐财产政策 隋唐以前,政府规定, “ 兄弟均分 ” 和 “ 子承父分 ” 是标准的财产继承原则,唐中期以后,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这种变化反映了 ( ) A .宗法血缘关系的根深蒂固 B .商品经济冲击家庭伦理 C .国家对财产私有权的保护 D .均田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解析: 通过题干可知,在唐中期以后, “ 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 ” ,说明财产所有者对自己的私有财产有支配的权力,没有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故 A 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家庭伦理的变化,故 B 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唐中期以后关于财产继承权的变化,即 “ 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 ” ,这种变化反映了财产所有者对自己私有财产有绝对的支配权力,即国家对私有财产权实行了保护政策,故 C 项正确;均田制度难以为继是由于唐中后期人口的增加,再加上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 .唯物史观 —— 经济重心变化对政治格局的影响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 ) A .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 .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 .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解析: 根据材料 “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 ” ,并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使南方政权得以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D 项正确;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A 项错误; B 项表述绝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 C 项错误。 答案: D 5 .唯物史观 —— 经济发展与政局安稳联系 据资料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数目则有所减少。这表明 ( ) A .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 B .经济发展赖于政治稳定 C .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 D .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 解析: 魏晋时期北方经济水平更发达,水利技术水平比南方高,故 A 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动乱,影响社会发展,故北方修建的水利工程数目减少, B 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南方水利工程数量增加,不能反映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故 C 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出现在南宋以后,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主题三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绘画技术进步 C .政治权力干预 D .儒家思想影响 点睛: (1) 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期间, “ 佛像服饰整齐 ” 可否联想到汉化政策。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D 对: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这是因为当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较多地保留了原貌,而且这些造像又在西北地区,受游牧文化和粗犷的民族性格影响的结果。而时代较晚的龙门石窟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整齐,是因为这里地处中原腹地,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纲常伦理思想和尊卑有序观念根深蒂固,因而对石窟的造像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 A 错:史实证明,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影响到各个时期石窟佛像的风格。 B 错:绘画技术进步不能解释佛教造像面部表情由生动到庄严的变化。 C 错:与史实不符。历史上各地区石窟的营造,大多是在大大小小政权的支持或默许下完成的。 答案: D 2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如图为三国曹魏 《 三体石经 》 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点睛: (1) 图片可知第三种字体是盛行于汉代的隶书。 (2) 凸显时空观念素养考向。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解读材料信息。题干中的时间是曹魏时期,内容是 《 三体石经 》 ,它由先秦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书写,可见汉字书法嬗递演变的痕迹,故选 B 项; A 项说法错误,秦始皇时统一了文字;小篆流行于秦朝,隶书流行于汉朝,故排除 C 项;商朝时,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 D 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答案: B 3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Ⅲ )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 “ 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 ” ,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 “ 尽善尽美 ” ,于是连西州 ( 今吐鲁番 ) 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点睛: (1) 南朝崇萧子云, “ 无丈夫气 ” ;唐尚王羲之,有阳刚气。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皇帝好恶和朝代更替都是影响社会对艺术评判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 A 、 D 两项;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B 项;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既与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和时代选择分不开,故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 .三教合一与儒学复兴 (1) 背景 ① 东汉末年,儒学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② 魏晋时期,玄学出现,尤其是道教和儒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地方。 ③ 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助长了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 概况 ① 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② 唐代出现了 “ 三教合一 ” 的局面。 ③ 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 2 . 法律儒家化 (1) 含义: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作为法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 历程 ① 两汉时期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开始阶段。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端。 ②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深入阶段,儒家思想开始渗透到立法领域,掀起了引经注律的高潮。 ③ 隋唐时期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最后完成阶段。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被全面地反映在一部作为中国古代法典的代表作 —— 《 唐律疏议 》 中,唐律使儒家思想和封建法律融为一体,从而也形成了儒法合流的法律体系。 (3) 影响: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从总体而言,就是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使儒家思想成为刑事、民事、婚姻家庭、行政、诉讼等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和灵魂,即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1 .史料实证 —— 魏晋玄学 魏 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封建士大夫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虞,只好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而经学日趋庸俗、烦琐,士人对这些理论及学风极端厌倦,从而形成玄学。这种思想 ( ) A .崇尚神学迷信 B .吸收道家学说 C .倡导学以致用 D .动摇儒学正统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魏晋时期玄学的产生,是对当时动荡社会厌倦的产物,但是并未崇尚神学迷信,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 “ 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 ” ,体现了 “ 无为 ” 的思想,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是逃避现实,而不是学以致用,故 C 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学仍是正统,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历史解释 —— 儒学信仰受冲击 据 《 三国志 》 ,董昭上疏说:“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弟 ( 悌 ) 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其言论揭示了 ( ) A .文化教育的严重危机 B .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端 C .国家分裂产生的影响 D .儒家思想已趋于衰落 解析: 材料 “ 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弟 ( 悌 ) 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 ” 体现了文化教育出现危机,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故 B 项错误;材料涉及青年的教育问题,没有说明国家分裂的影响,故 C 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只是受到冲击,没有衰落,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 .时空观念 —— 火药发明应用 三 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 700 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 ( ) A .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B .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C .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D .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故 A 项错误;三国之前,火药已经发明,故 B 项错误;据材料 “ 内藏硫黄和焰硝,自带火种 ” 可知三国时期,人们对火药材料有一定的认识,故 C 项正确;依据所学,唐末火药用于战争,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 .家国情怀 —— 传统价值观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 “ 仁术 ” ,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 “ 仁 ” 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 “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 ) A .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解析: 据材料 “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 ” 可知,古代医术重在治病救人,而不是教化病人的心理,故 A 项错误; “ 以 ‘ 仁 ’ 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 ” ,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 B 项正确;材料 “ 以 ‘ 仁 ’ 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 ” ,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以儒家思想作为行医准则,而不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故 C 项错误;据材料 “ 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 ‘ 仁 ’ 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 ” 可知古代中国医术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润,而不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5 .历史解释 —— 儒学危机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 “ 魏晋风流 ” 的人生范式,他们 “ 非汤武而薄周孔 ” ,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 ( ) A .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 B .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C .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 D .三教合一有了新的发展 解析: 汉朝时期确立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为主流意识形态,材料体现了除儒学之外的 “ 魏晋风流 ” ,可知文化观念不是单一的,呈现多元化,故 A 项正确;儒学在魏晋时期,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而不是失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仅提到 “ 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 ‘ 魏晋风流 ’ 的人生范式 ” ,不能体现 C 项; D 项应是理学的形成。 答案: A ( 一 )25 分大题抢分 · 规范建模 [ 命题聚焦 ] 为何考 ① 与周年纪念和学术热点结合密切,如 2020 年是科举制废除 115 周年。目前,科举制度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论题。对科举制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中国社会的特性和传统文化的命运,有助于认识考试的利弊得失和考试的发展规律,并为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② 依据 《 考试大纲 》 ,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认识科举制度的公正公平性,在促进社会流动、推动中国教育发展、文化传承和构建民族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考什么 ① 从秦汉到隋唐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② 隋唐以后科举制发展演变及影响 ③ 从现实角度反思科举制的现实价值 必备知识 ① 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宋元科举制的发展;明清科举制 “ 八股取士 ” 的僵化;清末新政中科举制的废除 ② 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科举制的影响 ③ 当前关注社会公平和教育改革的时政热点 [ 典例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 “ 官有能而禄有功 ” 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 “ 名 ” ,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 “ 唯才是举 ” ,功、能者优先, “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 “ 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 “ 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 …… 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 —— 摘编自翦伯赞 《 中国史纲要 》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 “ 四善 ” 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 “ 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 “ 最 ”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 “ 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 …… 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 ”“ 善 ” 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 据 《 新唐书 》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 …… 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处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 …… 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 摘编自 《 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 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 (1905 年 )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 “ 德 ”“ 才 ” 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5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 “ 德 ”“ 才 ” 的新认识。 (10 分 ) [ 析题要全面 ] 第 (1) 问,一是注意题目的要求,二是从材料一、二中分别提取秦朝至南北朝、唐朝选拔官员对 “ 德 ”“ 才 ” 的要求,然后总结归纳选拔官员标准的变化,语言要简洁;对于变化的原因,注意对材料信息背后隐含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与思考,如汉武帝时期选拔官员标准变化的原因要联系儒家思想影响的不断扩大;不同时代采取不同的选官标准,说明选官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适应;唐朝选官标准更加精细,说明对官员要求的提高等等。第 (2) 问,一要注意对材料三的信息进行认真解读与思考,如近代选官 ( 人才 ) 标准与古代相比的变化的原因等等;二是通过材料的出处,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等因素;三是注意题目的要求。 [ 答题要规范 ] (1) 变 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 (2 分 ) 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 (2 分 ) 曹操强调“唯才是举”; (1 分 ) 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 (2 分 ) 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2 分 )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 (2 分 ) 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 (2 分 ) 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2 分 ) (2) 阐述: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 (5 分 ) 评价: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的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5 分 ) ( 二 )12 分大题抢分 · 规范建模 [ 命题聚焦 ]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规律的基本遵循。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大变局中华文化资源为文化自信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 典例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 (602—664) ,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 “ 求法 ” ,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 1 300 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 《 大唐西域记 》 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 (688—763) ,深明佛学, 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 12 年,经 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据袁行霈等主编 《 中华文明史 》 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2 分 ) 析题 —— 从哪些角度入题 本题是自拟论题型论述题。第一步,精析材料,提炼观点,找准适合自己论证的角度;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检索所需史实;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严谨作答。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可结合题意和学生熟悉的四大发明繁荣外传的相关知识得出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可 综合材料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有用信息联想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历史史实,升华到唯物史观角度,概括出观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源远流长。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可结合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得出观点: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题 —— 如何组织史实论证 一、主流观点角度 —— 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 观点 ] 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4 分 ) [ 论述 ] 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2 分 ) 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2 分 ) 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2 分 ) 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2 分 ) 二、唯物史观角度 —— 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 观点 ]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源远流长。 (4 分 ) [ 论述 ] 两汉时期开通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开启了中国与欧洲的交往。 (2 分 )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异常活跃,文化交流使者往来东西,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2 分 )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居世界前列。蒙古帝国的征服促进了欧亚大陆文明交流,元大都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汇集了各国商人。 (2 分 ) 明朝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交往由盛而衰。 (2 分 ) 三、求异思维角度 —— 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 观点 ]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分 ) [ 论述 ]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1 分 ) 在哲学领域,魏晋隋唐时期,成为强大的思想潮流,深刻影响了宋明理学的产生。 (1 分 ) 在文学领域,汉译佛经具有文笔畅达、词句典雅、善用譬喻的特点,对于中国诗歌的影响极大。 (1 分 ) 在艺术领域,佛教更是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建筑、雕塑都刻下了烙印。 (1 分 ) 在风俗方面,中国的传统习俗也受到佛教的渗透和影响。 (1 分 ) 总之,佛教文化在对中国文化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中,佛教文化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3 分 ) 1 . (2019· 高考江苏卷 )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 …… 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 “ 书籍 ” …… 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 王恩全 《 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 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 …… 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 …… ( 唐宋时期 ) 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 陈虹 《 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 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 摘编自王锋 《 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 (1) 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6 分 )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 (9 分 )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10 分 ) 解析: 第 (1) 问,简牍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一方面可以从青铜器、缣帛作为文字载体的缺点来分析,青铜器 “ 面积太小 …… 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 ”“ 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 ” ,另一方面要突出简牍自身优势 —— “ 轻便而实用 ” 。第 (2) 问,根据材料二 “ 借助于纸张的普及 …… 汉字的各种书体 …… 发展完备 ” 得出造纸术的发展催生多种书体;根据 “ 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 得出印刷术发展促使字体变得规范;总体分析材料二,可知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汉字 的传播。第 (3) 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 “ 汉字 …… 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 ” 得出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根据 “ 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 …… 形成了包括西夏文 …… 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 ” 得出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根据 “ 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 ” 得出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 “ 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 ” 分析。 答案: (1) 原 因:面积较大,写字较多;制作工艺简单;轻便实用;成本低;产量高。 (2) 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汉字的传播;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催生多种书体;印刷术的发展使字体变得规范。 (3) 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 原因:汉字符号丰富多样;汉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代和唐初 中唐及晚唐 北 方 水 利 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 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 (755 年 ) 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 南 方 水 利 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 太湖、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 —— 摘编自 《 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 》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 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12 分 )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隋代唐初与中晚唐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的对比,水利工程数量、规模反映的是农业发展的状况,从材料中南北方水利工程可以反映农业发展状况,可拟定论题为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结合两个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变化和农业发展状况等史实,进行阐述。 答案: 示 例 论题: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阐述:隋代和唐代前期,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更多地提高北方农业生产力,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 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造成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的破坏,农业生产能力下降。而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被进一步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确保了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由此可见,隋唐时期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南移。 精准押题 · 巩固提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