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卷

南安市侨光中学2020届高三年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昭穆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B. 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 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 D. 关于宗法制的起源目前存在着争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王国维先生指出“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表明周朝之前的商朝并没宗法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嫡庶之制,但并不特指“嫡长子继承制”,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且嫡长子继承制只是宗法制的一个部分,并不能就以它作为依据,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故C项错误。丁山先生认为宗法制并不是开始于周朝,王国维先生认为商朝时期没有宗法制。因此关于宗法制的起源问题,不同学者的看法不一致,还存在一定的争论,故D项正确。‎ ‎2.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以上史实说明当时 A. 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 B. 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 C. 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 D. 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可知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诸侯随从周王作战,A 错误;材料发生在东周刚刚建立的春秋时期,而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B错误;根据材料“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显示,襄公受封之地并不富饶,D错误。‎ ‎3.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 A. 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B. 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 宗法体系逐步完备 D. 家国体制正式确立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嫡长子继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贵族在权力、地位、土地和财产方面的矛盾,从本质上说明了宗法体系逐步完备,故C项正确;周代之前宗法观念已经开始形成,故A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不能说明贵族政治走向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家国体制的确立,故D项错误。故选C。‎ ‎4.“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实行“郡县制”的评价。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 B. 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 C. 要害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 D. 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 ‎【答案】B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郡县制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基于分封制的教训而实行郡县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形成中央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不是间接,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郡县制有利于强干弱枝巩固国家统一,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郡县制的作用入手分析选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答案,注意从逆向思维进行判断。‎ ‎5.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 A. 逐渐走向中央集权 B. 率先废除了分封制 C. 最早实行了郡县制 D. 具备了称雄的实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楚国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把重要地区掌握在国君手里,且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收回,这说明楚国逐渐废除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掌控,逐渐走向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楚国是第一个废除分封制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县最早作为封地分封给功臣贵族,说明并没有推行郡县制,秦朝时才真正确立郡县制,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楚国的国力,D选项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背景 ‎6.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 易形成冗官现象 B. 降低了行政效率 C. 减少了决策失误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冗官是指官员人数超出实际需要,机构职能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数过多和机构重叠的信息,故A项错误;按照材料信息“机事往往留滞”,意指三省分权并相互牵制,有可能导致相互之间的扯皮,进而耽误国事,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减少决策失误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在于三省六部制的弊端,没有表达关于加强君主专制的意思,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7.董仲舒说“夫长使多出于郎中、中郎”,又有郎官多出自“任子”(指二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或“赀选”(非有市籍的商人,家资满十万,文帝时减为四万,可任郎官)为解决上述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汉武帝 A. 实行察举制 B. 颁布推恩令 C. 设刺史监察 D. 建“内外朝”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二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可知,过去官员出自世袭,为解决世袭这一问题,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从地方上推举有才能的人,故A项正确;推恩令是针对地方诸侯,材料没有提到,故B项错误;刺史是属于监察官,专门监察地方高官和诸侯王,材料中没有提到,故C项错误;“内外朝”制度是针对中央中相权过大的问题,材料中没有提到,故D项错误。‎ ‎8.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出身时间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宋神宗 宋哲宗 宋徽宗 宋钦宗 武职出身正职(人)‎ ‎3‎ ‎6‎ ‎6‎ ‎7‎ ‎0‎ ‎0‎ ‎0‎ ‎0‎ ‎0‎ 文职出身正职(人)‎ ‎2‎ ‎1‎ ‎6‎ ‎22‎ ‎5‎ ‎7‎ ‎5‎ ‎10‎ ‎5‎ A. 边境战乱日趋减少 B. 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 C. 科举取士日渐盛行 D. 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可知,从宋仁宗之后,枢密院长官以文出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以文驭武方针反映在枢密院长官的人选问题上就表现为以文出身,故D项正确;北宋边境战乱一直持续,没有日趋减少,故A项错误;理学思想与以文驭武方针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科举取士从隋唐时期已经实行,且科举也有武举,这无法解释枢密院长官以文出身的问题,故C项错误。故选D。‎ ‎9.下表内容主要反映了唐朝科举出身者与官僚的来源统计表 大士族(%)‎ 中小士族(%)‎ 寒素(%)‎ 科举出身者来源 ‎69‎ ‎13‎ ‎18‎ 官僚来源 ‎66.2‎ ‎123‎ ‎21.5‎ A. 士族通过文化优势保持政治优势 B. 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没有得到落实 C. 科举制选拔的范围和人数很有限 D. 自然经济阻碍了封建文化的推广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出身者和官员来源士族均占80%左右,即士族凭其文化优势保持政治优势,故答案为A项。不管是大士族、中小士族,还是寒素为官均是科举制选拔的,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数据只是百分比,看不出科举制选拔范围和人数很有限,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即士族所占的比例来分析。联系史实和表格数据可知,士族的文化程度总体稍高,而官员中士族的比例也很高,从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析得出士族通过文化优势保持政治优势的结论。‎ ‎10. 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 A. 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 B. 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 C. 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 D. 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缤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可以看出明太祖在抑制外戚干政,符合题意的是D项;明初废除丞相,排除A项,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 ‎11. 在古希腊语中,"人民"主要指公民;美国宪法起草时所用的“人民”一词原义极为狭窄;光荣革命后,有些英国作者所说的“人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于希特勒而言,则只有纯雅利安人才是真正的“人民”。由此可知“人民”一词 A. 范围随时代发展而扩大 B. 内涵具有较强不确定性 C. 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D. 是民主制度发展的产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对于希特勒而言,则只有纯雅利安人才是真正人民”,说明在希特勒统治下的法西斯德国“人民”范围是狭隘的,并没有随时代发展而扩大,不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也没有民主可言,排除ACD。根据“在古希腊语中,人民主要指公民” “美国宪法起草时所用的人民一词原义极为狭窄”“光荣革命后,有些英国作者所说的人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于希特勒而言,则只有纯雅利安人才是真正的人民”,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人民”一词内涵具有较强不确定性,故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12.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 维护公民平等 B. 强调法律至上 C. 限制公权滥用 D. 追求司法公正 ‎【答案】C ‎【解析】‎ 从题干中可知,法律要保障个人权利,同时禁止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干预个人生活,这说明法律为了保障公民权利而限制公权的滥用,故C正确;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D在材料中不涉及,排除。‎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即可。‎ ‎13.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有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A. 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 B.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 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的特点 D. 法律扩大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可知罗马法注重实际;根据“没有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可知罗马法不专尚理论的特点,故选C。ABD三项符合罗马法的特点,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名师点睛】罗马法的特征 ‎(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的特点。‎ ‎(3)从内容上看: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 ‎(4)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5)从局限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14.《全球通史》写道:“他们(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法律”是指古代罗马的 A. 习惯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习惯法:是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 ,被称为公民法。万民法:3世纪初,公民法逐渐演变成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自然法: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认识。但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C符合题意。‎ 考点:罗马法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没有固定的提示语,随题意而出。要求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再作出判断。一般认为材料类型选择题是把材料解析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的一种延伸。材料类型选择题不但提供材料,也提出了正确答案,不过这正确答案隐藏在备选项中,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备选项的基础上去选择。‎ ‎1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规定:“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的实质是 A. 保护罗马平民的权益 B. 极力维护私有财产权 C. 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D. 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答案】B ‎【解析】‎ 法律事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是平民利益。故A项错误;“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体现的是极力保护私有财产所有者的利益,故B项正确;材料不是维护罗马帝国统治,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盗窃者的处罚,并能体现道德的培养,故 D项错误。‎ ‎16.《大宪章》规定:“不征得王国一致的同意不得征收兵役免除税或捐助”,后人将其解释成“不  经    过人民的同意不得征收一切税”。后来,这个原则又被引申成“代表机关(即会议)决定赋税”的原则。这种变化表明大宪章 A. 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B. 对英国的历史进程影响不大 C. 其本质内涵后世得以弘扬 D. 确立的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 ‎【答案】C ‎【解析】‎ 大宪章是13世纪,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A错误;这种规定成为议会对于王权的一种制约,B错误;这种对于王权的限制在以后一再发展,直至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体现其本质内涵后世得以弘扬,C项正确;应该是大宪章的实际意义大于确立的民主原则,D错误。‎ ‎17.《海国图志》记载:“(某国)立绅士会询问政务,筹办国饷”“设有大事会议,各抒己见。……国主若欲征税纳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若绅士执私见,则暂散其会而别择贤士”。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 法国的议会共和制 C. 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D.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绅士会”“国主若欲征国饷,则必绅士允从”说明国家元首与议会的关系,“若绅士执私见,则暂散其会,另择贤士”议会可解散,故A项正确;法国议会虽是权力中心,但是不决定国主征税权,故B项错误;美国的总统共和制的议会不能随意解散,故C项错误;《海国图志》是1842年成书至1852年完善,但是德国是1871年确立政体,故D项错误。‎ ‎18.“当欧洲宗教机构和封建割据势力肆虐之际,他们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司法陪审制和地方管理体制;当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时,他们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并在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片汪洋中独辟蹊径,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判断“全新的政治体制”是 A.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 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C. 法国的议会共和制 D.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他们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司法陪审制和地方管理体制……他们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并在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片汪洋中独辟蹊径,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历史意义,故A正确。美国的民主共和制,不符合摧毁封建主义根基,故B排除。法国的议会共和制,不符合全新的政治体制,故C排除。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也没有摧毁封建主义根基,故D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特点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议员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低于30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9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7年以上。这一规定( )‎ A. 适应了移民为主体的现实国情 B. 导致了国会议员的数量减少 C. 增强了参议院在两院中的权威 D.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国会议员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低于30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9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7年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移民国家,这一规定适应了移民为主体的现实国情,故A正确。这一规定不会导致国会议员的数量减少,故B排除。材料内容与参议院在两院中的权威无关,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故D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 ‎20.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作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A. 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B.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C. 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过度的直接民主导致“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须要实行间接民主、限制地方的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没有体现限制地方权力,A项排除;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这种间接民主形式是对选民权力的限制,B项正确;三权分立是对各级政府权力的限制,不符合题意,C项排除;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没有体现限制选民权力,D项排除。故选B。‎ ‎21.托马斯·杰斐逊曾表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材料表明杰斐逊倡导 A. 公平正义 B. 三权分立 C. 法律至上 D. 人民主权 ‎【答案】D ‎【解析】‎ ‎“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体现出注重民众参与政权管理作用,故D正确;其他三项材料没有直接体现,排除。‎ ‎22.“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现象 A. 说明法国人宪政思想和法治理念还不如英国和美国 B. 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 C. 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 D. 反映出法国国内、国际战争频繁影响了宪法的制定 ‎【答案】B ‎【解析】‎ 法国的共和被称为一票共和,第三共和国宪法也是派别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和浪漫主义情怀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三共和国宪法制定时不存在国内、国际战争频繁的问题,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3. 1873年,为对付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工人运动,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帝国议会担心草案会损害言论自由,没有通过。1878年5月俾斯麦借德皇威廉一世遇刺事件提交“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这表明 A. 议会支持社会主义运动 B. 德国议会政治已趋成熟 C. 议会依法拥有立法权力 D. 俾斯麦与议会矛盾尖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国议会,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资产阶级自由派担心该法案会损害言论自由,所以没有通过,这就表明议会依法拥有立法权力,故C项正确,B项错误;A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4.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58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据此可知 A. 帝国政体不具有民主特征 B. 普鲁士拥有超然地位 C. 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残余 D. 皇帝具备了绝对权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本身就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象征,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表明普鲁士在整个德意志帝国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大问题上的否决权,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军国主义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皇帝的问题,故D项错误。‎ ‎25.威廉二世(1888年继位)时期,德国对军队及其价值观的羡慕和崇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致许多企业家大致按照军队方式经营生产…富有的资本家们在贵族军官中间为自己的女儿寻求女婿…以便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反映出德国 A. 是军人专制的政体 B. 军国主义氛围浓厚 C. 民众普遍崇尚战争 D. 新旧阶层进行联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德国对军队及其价值观的羡慕和崇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致许多企业家大致按照军队方式经营生产……以便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德国军国主义氛围浓厚,故B正确。当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民众普遍崇尚战争,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新旧阶层进行联姻,故D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 ‎26.英、德两国在近代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二者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君主任命内阁首脑 B. 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 议会居于权力中心 D. 君主有权修订法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和德国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和德国的内阁首脑都有君主任命,A项是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同点,答案为A;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君主有权修订法律仅符合德国,排除BD;议会居于权力中心单指英国,德国国家权力的中心是皇帝,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德国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英国君主立宪的特点:国王“统而不治”,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监督政府。德国君主立宪的特点:皇帝掌握最高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议会无权监督政府和首相。‎ ‎27.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 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 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 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 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分析可知,英国是反对中国政府对贸易的干预,主张在中国贸易自由化,故选A项。由材料“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分析可知,当时中国并没有完全失去关税权,不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有关司法主权的内容,不选C项。材料缺乏当时中英贸易情况的数据对比,不能断定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不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28.1847年英国议会的一个报告说:“我们应当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中国)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扩大我们的交往的结果并没有证实我们的合理的期望,自然,这种期望是以自由进入这个蔚为壮观的市场为依据的。”为改变此贸易状况,英国政府决定 A. 迫使清廷接受关税协议 B. 伙同其它列强瓜分中国 C. 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D. 拓展对华资本输出途径 ‎【答案】C ‎【解析】‎ ‎【详解】英国不满足于《南京条约》的条款,决定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故C项正确;1847年,《南京条约》已经运作5年,英国早已迫使清廷接受关税协议,故A项错误;瓜分中国发生在19世纪末期,故B项错误;资本输出发生在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D错误。‎ ‎29.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 A.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 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C. 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 D. 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层面的结束,随着民族危机深重,维新派开始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开启了制度学习的尝试,故B项正确;A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学习西方民主制度不是提出主张,故C项错误;戊戌变法虽然提出改革军事措施,并没有改变落后的军事观念,故D项错误。‎ ‎30.《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 A. 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 B. 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 C. 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 D. 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使清朝有识之士认识到日本的强大和进步,所以开始关注日本社会的积极方面,同时对比清朝当时现状进行反思,A项正确。仅凭《申报》对日本社会报道的增加不足以体现当时清政府对舆论的政策,排除B。《申报》对日本的正面报道增加,且主要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无法得知国人是否由此才开始关注日本文化,排除C。题干中只提到《申报》一家报纸,不能反映当时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31.《庚子西狩丛谈》记述:“先是直境义和团纷起,群信为天神下降。盖民间感于历来国耻,及各处教堂教士之蛮横,排外之心甚热,亟愿合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以故邑中有识士绅,亦洋洋乐道其事。”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 义和团发展壮大的社会基础 B. 统治危机加深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时代局限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的关联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亟愿台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义和团发展壮大得到民众的支持,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西方国家的侵略,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的局限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错误。‎ ‎32.有历史学家曾对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作了如下评价:“他的激进主义使温和主义者、传统主义者和担心失去财产者--当然不仅是富人,对它敬而远之;领导人无法信守他们自己制定的教义标准;领导内部很快分裂,而且愈演愈烈。”其评价的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洋务运动是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地主阶级的改革,其指导思想和措施属于典型的改良,不是“激进主义”,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代表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其指导思想是拜上帝教,天京变乱暴露了领导集团的争权夺利,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属于激进主义,但是和宗教无关,故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扶清灭洋,侧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者,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名师点睛】天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1)失败原因:①主观: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2)经验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3.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遵循革命军与袁世凯的秘密协议,特申“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力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说明 A. 孙中山对民主的执着追求 B. 袁世凯得到人民的认可 C. 中国社会发展出现倒退 D. 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答案】A ‎【解析】‎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了实行清帝退位的目标,对袁世凯实现了退让,“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体现出孙中山对民主的执着追求,故A项正确;袁世凯实行独裁并没有得到民众的认可,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推翻了君主专制,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并不是社会的倒退,故C项错误;近代民主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故D项错误。‎ ‎34.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系列新闻报道和人物专访,下列报道中对中国的预测符合民国初年历史的是 A. “各国列强一直在等待寻找借口进行干涉,瓜分中国”‎ B. “革命的结果必然是一个永久性代议制政府的诞生”‎ C. “采取君主宪政,实行渐进性民主或许能够成功”‎ D. “以民主选举的方式,将行政权力集中于一位强权人物身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瓜分中国是在甲午战争后引起的,故A项错误;永久性与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并复辟帝制,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是民主共和政体,故C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是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的产生,被北洋政府控制,故D项正确。‎ ‎35.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孙宝琦此电文的背景是 A. 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 B. 洋务运动在各省陆续展开 C. 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开展 D. 武昌起义后各省反清独立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武昌起义,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可知是指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孙宝琦建议政府“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 ‎36. 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告诫同盟会会员说:“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这反映了孙中山 A. 对民主政治的担忧 B. 对太平天国的惋惜 C. 对革命思想的反思 D. 对革命前途的憧憬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说明孙中山是对民主革命的政治担忧,故A项正确;对对太平天国的惋惜不是孙中山当时的主张,故B项错误;孙中山是对太平天国运动反思,故C项错误;对革命前途的憧憬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过程 第II卷 二、材料解析题 ‎37.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材料三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出自于哪场战争中的哪个条约?19世纪中期另外一件与南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 ‎(3)请分别指出教材(课本)和材料三各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 ‎【答案】(1)战争:鸦片战争;条约:《南京条约》‎ 事件:太平天国运动,或者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2)原因:①腐败严重;②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③慈禧挪用军费或疏于国防或军备落后。危害: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教材: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材料三:辛亥革命在农村地区传播民主思想十分有限。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析】‎ ‎【详解】(1)从材料一出处中英《南京条约》可以看出这是出自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19世纪中期,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是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 ‎(2)原因: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主要包括“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得出腐败严重;“李鸿章虽学习西方之经验……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慈禧挪用军费或疏于国防或军备落后。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给中国最大的危害是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课本中认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而材料三认为,辛亥革命以后在农村地区民主思想传播非常有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8.近代英法美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大事,其民主历程和分权制衡的特点值得各国借鉴,但政体选择还是要与各国国情相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中议会与内阁的权力制衡关系;此外,英国政体还存在哪些权力制衡关系?‎ 材料二 法国政治民主化大事记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1791年,《1791年宪法》颁布,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后,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794年,“热月政变”后法国革命的高潮过去。‎ ‎⑤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法兰西民法典》正式颁布。新宪法正式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 ‎⑥1815年,路易十八复辟。‎ ‎⑦1830年,法国人民进行“七月革命”,金融资产阶级掌权。‎ ‎⑧1848年,法国发生“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⑨1848年,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1852年12月,波拿巴加冕,共和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二帝国。‎ ‎⑩1870年普法战争。9月,巴黎革命,成立资产阶级“国防政府”。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1870年第三共和国即已诞生。从此,法国走上政治民主道路,但其中仍有曲折。‎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的法国大事年表,说明法国政体变化过程中体现的特点。结合识,概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1936年1月,最高法院裁决该法案违宪。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1937年2月,罗斯福提出进行司法改革,他建议最高法院法官由原来的9名增加到15名,使最高法院由保守派控制转变为“新政派”控制。他的建议遭到法院和国会一些议员的强烈反对而未获得通过。‎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3)材料三中最高法院判决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和反对总统提名法官体现了美国司法具有什么特点?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意图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答案】(1)关系: ①议会与内阁:议会掌握立法权,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内阁通过议会多数党,制约议会(内阁首相有行政权,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②选民与议会的制衡 ③两党之间的制衡 (2)特点: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交替实行,共和道路反复曲折。 内容:实行共和政体;议会拥有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掌握行政权。 (3)特点:美国司法具有独立性(或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意图:扩大总统的行政权,解决经济危机。‎ ‎【解析】‎ 试题解析:(1)两者的制约,学生可以结合首相与议会关系的知识来回答。选民与议会的制衡,两党之间的制衡是具体表现。‎ ‎(2)本问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其内容。而特点,可从革命的过程得出其特征。‎ ‎(3)总统的做法被法院否决,这说明了法院对其制约,这与三权分立相关。罗斯福做法的目的,可结合“由保守派控制转变为“新政派”控制”来回答。‎ ‎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标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均可酌情赋分。‎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答案示例】‎ 观点:中华帝国自身具有很强的修复力(或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论证: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全面统一和局部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分裂割据的时间。在选官用官制度上,长期实行科举制,以儒家伦理道德作为标准,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客观上要求维持集中统一。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长期处于独尊地位,成为维护大一统的有力工具。中国的语言文字一直沿用数千年,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纽带。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的特点,能够适时进行自我更新和完善。(8分,能够从三个角度论证即可)‎ 综上所述,中华帝国长期处于“大一统”局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不绝,其自身修复力更强。‎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提取出材料中的观点。根据“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等信息,可知中华帝国自身具有很强的修复力(或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再根据“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可以得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语言文字的优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进步一步分析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文明·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中华文明具有很强凝聚力的原因。‎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