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阳春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 历史选择考试题 一、单选题 1.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治者,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周公的这种天命观 A. 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 B. 强调脱离天命关注现实政治的重要性 C. 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D. 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理论来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周公认为以德为标准顺应天命使行事才能把握天命达到统治国家的目的,意在阐明西周顺应天命而建立,故A项符合题意。B项,材料未并强调脱离天命,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以法治国思想,排除。D项,材料强调顺应天命达以巩固统治,未涉及仁政理念,排除。 2.在偏远的农村至今流传着赶牛耕地的口令:“驾、驾”(往前走),“吁、吁”(站住),“喔、喔”(右拐),“过、过”(左拐),耕牛会依照口令有条不紊地帮助农人完成耕作。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 A. 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 B. 农民训练牲畜的技能 C. 耕牛是人们的好朋友 D. 铁犁牛耕的生产状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赶牛耕地”等字眼体现的是用牛耕地,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铁犁牛耕的生产状态,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涉及男耕但未涉及“女织”,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了用牛耕地这一种生产方式而非耕牛是人们的好朋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 A. 低康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 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答案】A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中国农家家都在村耕作之余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规模小但聚在一起就是惊人的数量,结合所学可知正是这样的小规模的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阻碍了中国生产方式的变革,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中的“科学技术”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中国的国内市场并不狭窄,而且材料中没有体现。 4.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中属于古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落实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出高考考查“双基”的基本特点。“表明类”选择题的解题可转化为问题意识,如本题材料可转化为“为什么明朝君臣要把外国进献的长颈鹿当做‘麒麟’”?这一方面说明明朝君臣孤陋寡闻,另一方面说明“天朝上国”的心态,用中国文化解读外国贡品。 5.下列各项叙述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 B 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商业发展水平很高,突破了“抑商”政策的限制 C 宋朝时,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D 清朝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被禁止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项结论符合史实,故答案为A项。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排除B项;北宋时期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而不是不再监管,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并非完全禁止中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中外贸易,排除D项。 6.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A. 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 B. 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 C. 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 D. 已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春秋战国时期”,“天”的权威受到冲击,“人”的地位日益突出。《孝经》、《周易》、《礼记》等探讨人生,关心人可知D项正确。A项“尚未形成”与“人”是“天地之心”等观念不符;C项“实现了分离”与中国古代史上宣扬“君权神授”史实不符,B项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与“敬鬼神而远之” 的史实不符。 【点睛】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一系列的变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的作用受到了重视,中国古代的人文(人本)思想也在当时得到了发展。 7.《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 A. 思想内涵丰富性 B. 核心理念的多样性 C. 治国措施的深刻性 D. 传播阶层的广泛性 【答案】A 【解析】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兼内在修身和外在事功于一体,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表明他的弟子从不同角度继承他的思想,后来分为“主内”和“务外”两派,故A正确;“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B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孔子弟子对儒学的继承,无法体现“传播阶层的广泛性”,排除D。 8.孔子认为:在当时的社会里,只要把不符合周礼所规定的那些人和事物都统统匡正了,就能“名正言顺”,天下太平了。该观点 A. 符合春秋时期社会发展趋向 B. 说明孔子竭力赞同政治改革 C. 揭示当时社会发展中弊端 D. 包含着构建有序的统一思想 【答案】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而孔子幻想维持奴隶制度,排除A;孔子渴望回到旧制度中,排除B;材料没有揭示社会发展的弊端,排除C;由“那些人和事物都统统匡正了,…..天下太平了”,可见包含着构建有序的统一思想,故选D。 9.汉代经学的政治化是儒学话语在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转向,即作为先秦诸子之学的孔子“私言”向汉帝国“官学”的转换。这一次转向 A. 适应了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B. 否定了孔子“德治”和“仁政”的人文主义理想 C. 体现了恢复重建西周分封制及其人伦关系的要求 D. 展开了对天命心性等形而上问题广泛深入的研讨 【答案】A 【解析】 【详解】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在此背景下,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故答案为A项。董仲舒新儒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的人文主义理想,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加强中央集权,不是恢复重建分封制,排除C项;董仲舒新儒学没有对心性形而上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排除D项。 【点睛】为适应汉武帝建立大一统政治体制的需要,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官方御用之学,成为大一统政治格局和指导人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0.“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A.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B. 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C.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变为儒教的改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儒学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改造,一是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新儒学,二是朱熹把儒学的发展上升到理学的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孟子未对儒学进行改造,选项A错在孟子,不符合题意,排除;荀子未对儒学进行改造,选项B错在荀子,王阳明未对儒学进行改造,选项D错在王阳明,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 11.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扩大 A. 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 B. 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 C. 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 D. 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主要内容为克里斯提尼改革,其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使更多人得到公民权,扩大了民主范围,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故选择D选项;进行村社机构的登记扩大了民主范围,扩大了民主的权利,故排除A选项;雅典的权力运行是通过公民大会,公民直接参与,扩大民主范围会使公民大会的举行更加繁琐,不利于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故排除B选项;克里斯提尼改革削弱了贵族的权力但并没有保护到平民阶层的利益,故排除C选项。 12.“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世界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上述历史分期的视角是 A. 革命史的视角 B. 社会史的视角 C. 进化论视角 D. 全球化的视角 【答案】D 【解析】 结合已学知识可知,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符合把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全球史观,故选D;材料与革命史的视角、现代化的视角和进化论的视角无关,排除ABC。 点睛:根据“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和意义分析以及全球史观的内涵分析回答。 1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该历史学家 A. 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 B. 关注到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 C. 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 D. 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强调“企业家”和他们的“资本”在欧洲“海外扩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知正确答案是B项;材料没有否定航海家的作用,A项错误;材料分析的企业家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方法手段,并不是要提高资本家的政治地位,C项错误;早期新航路开辟的时候还没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D项不符合史实。 【点睛】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殖民扩张的时代特征和影响,以及“早期”殖民扩张的背景等史实。 14.有西方学者通过估算发现,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这表明当时 A. 中国是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 B. 荷兰垄断了东西方海上贸易 C. 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 D. 西欧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该材料表明当时的亚洲,尤其是中国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地位,故C项正确;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是西班牙,故A项错误;荷兰垄断了东西方海上贸易和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故D项错误。 15.“大雾弥漫。大雾遮盖了流淌于排排轮船和肮脏的污染水源之间的泰晤士河。大雾笼罩着埃塞克斯郡的沼泽与肯特郡的高地。……”文中情境发生于 A.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B. 大革命时期的法国 C.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D.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大雾遮盖了流淌于排排轮船和肮脏的污染水源之间的泰晤士河”可知事件发生在英国,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C选项符合题意。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应认识到工业革命在带来生产力巨大跨越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 16.“推翻了专制国王却保留了国王本身,剥夺了国王权力却让国王继续存在”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中国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国王,削弱了国王的权力,推动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但保留了国王作为国家的最高象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美国独立战争前后都没有国王;C选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国王,并未使国王继续存在;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并未使君主继续存在。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7.有学者认为,英国既是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也是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这表明英国 A. 君主立宪政体尚不完善 B. 政治制度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 C.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民主进程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1688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其完善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1721年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直到1928年英国才实现了全民普选,因此说英国是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反映的即是英国民主进程的渐进性和连续性,D正确;A表述不全面;BC说法与史实不符。 点睛:解答本题要明白一个道理,即任何制度的确立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断的进行调整,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亦是如此。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 B. 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 C. 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 D. 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众认识到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阐述的是政治观念的变化,无法反映政治制度是否确立;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共和政体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出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9.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据此判断作者评述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中国人民掀起了政治救亡运动,举国一致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斗争,D选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不属于政治救亡运动,A选项排除。维新变法虽然属于救亡性政治运动,但是未受到启蒙性文化运动影响,B选项排除。辛亥革命也未受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影响,C选项排除。 【点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0.某同学设计中国近代史年代尺,该设计适用于表达的主题是 A. 探索现代化道路 B. 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C. 不平等条约体系 D. 从专制到民主共和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探索现代化道路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故A项不是主题;中国近代思想变迁最重要的节点之一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故B项不是主题;从专制到民主共和的转折点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故D项不是主题;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因此,图片信息的主题是不平等条约体系,故C项正确。 21.阅读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 思想文化的冲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 C. 传统官本位意识导致太平天国内部党争 D. 太平天国运动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范畴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示意图反映了太平天国从兴起、发展、军事上达到高峰,之后天京变乱,最终被清王朝与列强联合绞杀的过程,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最终失败都贯穿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范畴,故D项正确。太平天国这一农民运动的兴衰并不能说明中国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就渐趋衰弱,A项以偏概全,排除;思想文化的冲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B项只反映该兴衰图的部分内容,故排除。天京变乱说明了传统官本位意识导致太平天国内部党争,但C项不能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兴衰过程,故排除。 22.下列有关历史变迁特征的叙述中,可称为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大变局”是 A. 商周之际,王国变为封建 B. 元明之际,行省变为内阁 C. 三国时代,统一变成分裂 D. 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历史上被称为“大变革”的时期是社会转型。商周时期中国社会仍然是奴隶社会,没有重大的社会转型,排除A;无论是元明还是三国时代,我国处于封建社会,没有社会转型,排除BC;清末民初,由专制转向民主,是社会转型的表现,故选D。 23.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洋务运动 A. 消除了顽固守旧思想 B.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 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D. 开启了实业救国运动实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并不是思想解放运动,没有消除顽固守旧思想,故A排除;C项与戊戌变法没有必然联系,故C排除;实业救国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此时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排除D项。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联系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4.对于洋务运动,有提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也有提出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引进了机器和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对这一分歧解释合理的是 A. 忽视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B. 对洋务派追求目标认识不同 C. 研究洋务运动的视角不同 D. 对洋务运动难以客观的评价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针对洋务运动的两种观点,前一种是站在革命史观角度解释,认为洋务运动纯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因此没有改变中国的想法,而后者则是站在近代化史观角度看待洋务运动,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两者研究视角不同,选项C正确;两种观点都将洋务运动放在近代化潮流的背景下,因此并不是忽视其背景,选项A排除;两种观点对洋务派目标追求的认识本质上是一致的,前者认为洋务运动“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后者认为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即都认为洋务运动的目标是服务于清王朝,选项C排除;选项D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排除。 25.如表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此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1—1911 300 5600 31 510 A. “抵制日货”运动开展 B. 政府经济政策调整 C. “实业救国”思朝高涨 D. 列强侵华方式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中可知,新办民族工业总数、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平均每年设厂数均呈上升趋势,根据表格内的时间和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因为政府经济政策调整,即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项B正确。A选项只符合1901—1911年,排除。CD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26.中国近代的社交礼仪,从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到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在称呼上,从“老爷”、“大人”到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这一现象始于 A. 甲午战争后 B. 辛亥革命后 C. 国民革命后 D. 抗日战争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跪拜礼”、“老爷”、“大人”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握手、“先生”、“同志”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因此题干材料的变化体现出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这一现状最早出现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成立的民国政府以法令的形式进行移风易俗改革,B项正确;甲午战争之后主要是民族危机问题,没有涉及材料中众多问题,A错误;C和D时期不是最早出现材料中现象的时间,排除。 27.20世纪初,电报的广泛运用使上海各大报刊在追求新闻“速而确”方面难分伯仲,尤其对重大事件的报道,细枝末节虽有不同而整体脉络相差无几。这说明通讯事业的进步 A. 推动了近代科技发展 B. 消除了报刊行业竞争 C. 提升了新闻基本效能 D. 制约了新闻报道深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电报,新闻行业的消息比较快,而且相对比较准确,说明电报通讯工具促进和提升了新闻的基本功能,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现代科技的发展,电报的出现本身就是近代科技进步的表现,A选项排除。材料看不出新闻行业的竞争被消除了,B选项排除。材料并没有说新闻报道的深度被制约,D选项排除。 28.1992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为关系解冻撕开了裂口。数轮接触后,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60年来首次会面。2008年以后,两岸直接“三通”,高层互动和协议签署明显加快。2015年,习近平、马英九两位“先生”,终结了跨世纪的两岸仇怨,改写了最初未曾料到的两岸关系历史,重塑了可能趋于黯然的两岸关系未来。这充分表明 A. 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B. 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C.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越来越大 D. 两岸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血浓于水的一家 【答案】C 【解析】 材料叙述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和推进。从材料内容看,两岸关系发展越来越紧密,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B、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无法从材料中直接得出。 29.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政治力量在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大致维持了自我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于社会力量的能力。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该观点认为 A.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资本力量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 C. 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影响政治和经济 D. 三力平衡政治引领是中国崛起的保障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三力平衡政治引推动了中国崛起,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故A错误;材料不仅仅涉及资本力量,故B错误;材料也不仅仅涉及社会力量,故C错误。故选D。 30.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南通市,4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南通市城区人均GDP仅为408元,1986年超过千元(1055元)。材料表明80年代中期南通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 闽东南经济技术开放区的设置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通市的发展主要是由于1984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政策推动。故答案为A项。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在农村,而南通市的发展属于城市发展,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于21世纪初,与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符,排除;D项,闽东南经济技术开放区位于福建省,而南通市属于江苏省,排除。 二、材料阅读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往往追随大自然的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时,中东、东亚、南亚、美洲等古老的文明都创造了各自的时间体系,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人也是如此。这些各不相同的时间体系受人类社会交往空间的限制尤为明显,其适用范围与这些文明存在的空间范围大体上是一致的。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材料二 自大航海以来,欧洲各国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本初子午线,形成了多条本初子午线并存的局面。工商业的发展则使社会经济生活变得更加复杂,社会交往更加频繁。仅在1851年伦敦博览会期间,坐火车旅行的人多达600万。原有的时间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交往需要。于是,以前在天文观测中才用到的“分”秒”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用时间。到1880年,格林威治时间成为英国法定时间。1882年美国倡议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以确定一条能在全世界通用的计算时间和经度的本初子午线。1884年,国际子午线大会召开,最终通过了以格林威治时间为世界标准时,建立全球时区的方案。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材料三 (采自: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国防部测量局《天文年历(民国三十七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世界计时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世界计时与古代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9年新中国将北京时间作为全国标准时间的意义。 【答案】(1)特点:顺应自然规律,服务于农业文明;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时间体系(或存在相对独立的时间体系、各不相同的时间体系)。 历史状况: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古代世界各地彼此孤立、隔绝,经济文化交流较少;存在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 (2)变化:从粗略到精准;从使用地方时到世界标准时,形成以格林威治时间为世界标准时的计时体系。 因素:原有时间体系的弊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现代交通、通迅事业的推动;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英国实力强大,美国的推动。 (3)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增强国家认同感;便利了人们生产、生活,推动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开展;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古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往往追随大自然的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东、东亚、南亚、美洲等古老的文明都创造了各自的时间体系,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人也是如此。”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古代世界计时的特点是顺应自然规律,服务于农业文明;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时间体系。依据材料“古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往往追随大自然的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东、东亚、南亚、美洲等古老的文明都创造了各自的时间体系,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人也是如此。”、“这些各不相同的时间体系受人类社会交往空间的限制尤为明显,其适用范围与这些文明存在的空间范围大体上是一致的。”可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古代世界各地彼此孤立、隔绝,经济文化交流较少、存在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等方面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2)依据材料“以前在天文观测中才用到的‘分’‘秒’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用时间。”、“到1880年,格林威治时间成为英国法定时间……1884 年,国际子午线大会召开,最终通过了以格林威治时间为世界标准时,建立全球时区的方案。”结合所学从粗略到精准、从使用地方时到世界标准时,形成以格林威治时间为世界标准时的计时体系等方面指出近代世界计时与古代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依据材料“工商业的发展则使社会经济生活变得更加复杂,社会交往更加频繁。”、“原有的时间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交往需要。”、“1882年美国倡议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以确定一条能在全世界通用的计算时间和经度的本初子午线。1884年,国际子午线大会召开,最终通过了以格林威治时间为世界标准时,建立全球时区的方案。”结合所学从原有时间体系的弊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业革命,现代交通、通迅事业的推动、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英国实力强大,美国的推动等方面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从有利于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增强国家认同感、便利了人们生产、生活,推动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开展、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等方面说明1949年新中国将北京时间作为全国标准时间的意义。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从17世纪中期起,随着糖的“加盟”,上流社会的女性中间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蔗糖在18世纪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18世纪朱,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这正是由茶的特性决定的,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充足。由于加糖红茶具有这些重要性,所以它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 ——【日】白川稔《砂糖的世界史》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对历史信息的阐释准确全面) 【答案】举例:加糖红茶由上层社会普及到下层社会。 说明:加糖红茶最初流行于英国王室为首的上层社会,这种饮品方式被视为贵族身份的象征,随着英国对蔗糖生产和贸易控制能力的加强,英国国内对于糖的消费开始呈现出一种急剧增长的势头,蔗糖大量销往欧洲,其价格也随之下降,忙从原来的奢侈品变成了人们生活必需品,加糖红茶成为英国一种独特的生活文化。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上流社会的女性中间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 蔗糖在18世纪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18世纪朱,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可知“加糖红茶的行为突破了阶层界限”这一主题,考生在提取观点时不能偏离这一主题,且表述清楚。在阐释时可根据时间,结合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外贸易和甘蔗种植等史实来论证,切记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严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