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素养四 历史解释——主题探究篇课件(共23张ppt)
素养四 历史解释 —— 主题探究篇 - 2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 , 以历史理解为基础 ,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 , 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 , 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 , 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 , 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 , 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 , 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通过学习 , 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 , 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 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 ; 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 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 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 , 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 , 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 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 , 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 3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题型突破一 : 高考大题第 40 题 —— 主题型非选择题 主题型非选择题就是围绕主题 , 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而设置的主观类问答题。一般有两种形式 : 一种是主题递进式非选择题 , 即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 ( 主线 ), 运用图文材料 , 逐层次设置问题 , 进行考查 , 也可能是自古至今的逐渐演变趋势的考查等 ; 一种是主题链接式非选择题 , 即围绕一个主题考查某一国家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的相互联系及影响 , 或是围绕一个主题将中外相似的历史现象或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链接考查。 主题递进式非选择题具有 “ 小切口、小跨度 ” 或 “ 大跨度、深分析 ” 的特点 , 其设问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 ( 主线 ),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 层层推进、层层发问、逐次诱导 ; 主题链接式非选择题与主题递进式非选择题的不同 : 一是主题反映历史现象缺乏递进性 ; 二是通过主题进行发散辐射到该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诸多方面 , 或者是中外同类知识的链接考查。 - 4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主题递进式非选择题一般解答思路 : 第一 , 紧扣主题 , 注意递进式非选择题每个设问之间的递进关系。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其逐步递进的关系 , 设问与设问之间是有秩序地推进 , 设问之间的答案互相关联着 , 前一问对后一问有直接的影响 , 甚至下一个设问就是上一个设问的间接或直接的答案。第二 , 注意解答顺序和思维逻辑顺序。解答好第一问是关键 , 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 , 发掘材料的显性和隐性含义 , 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同时 , 要注意思维的逻辑程序 , 先答什么 , 后答什么 , 都要想清楚。如果是一材多问的题目 , 对解题思路的要求则更高 , 因此要重视解题思路的培养。 - 5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主题链接式非选择题的一般解答思路 : 第一 , 依据材料信息 , 围绕主题 , 准确判断和迁移所学知识。合理的迁移对于解答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 同时根据主题涉及的问题 ,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其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第二 , 根据材料反映的现象 , 运用全球史观 , 进行中外联系 , 将中国的历史现象置于世界大背景下分析理解认识。第三 , 紧扣考查主题 , 注意历史现象发生的历史阶段的特征 , 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 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下面例题就属于主题链接式非选择题 , 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中外知识的链接 , 从不同角度思考回答。 - 6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2016 课标全国 Ⅱ ,40)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 编制 - 7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 , 大致从 1567—1840 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 , 移民数量有所增加 ,1801—1850 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 32 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 1 500 万人左右 , 其中 90% 移往东南亚 , 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 ,1862—1949 年 , 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 25 510 家 , 投资总额约 63 271 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 70 年代以后 , 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 2008 年 , 移民人数达 1 000 万以上 , 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 ( 第六卷 ) 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 16 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 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 8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 16 世纪以来的中外人口迁移。材料一反映了 16 世纪以来全球人口迁移的流向及规模。材料二反映了 16 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概况。第 (1) 问中的 “ 基本趋势 ”, 根据表格信息中的 “ 人口迁移数量 ” 的变化可得出数量不断增加的结论 ; 从 “ 主要移出地 ” 和 “ 主要移入地 ”, 可知移民的方向从主要由原发达国家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而且范围在不断扩大 ; 从表格中的贩卖黑奴到自由移民 , 可知移民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第 (2) 问 , 第一小问 “ 特点 ” 应从中国海外移民的阶段性特征来分析 , 如从材料二中可看出中国海外移民大量增加是在鸦片战争后 , 时间明显晚于国际移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出现新的移民潮等。第二小问 “ 主要原因 ”, 则应从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时间、东西方冷战对峙、中国改革开放等角度来分析。第三小问 “ 贡献 ”, 要特别注意时间限定为 “ 中国近代史 ”, 可从经济和政治的近代化等角度来分析。 - 9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试题答案 (1) 数量不断增加 ; 范围不断扩大 ; 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 , 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 特点 : 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 , 晚于世界国际移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 ;70 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 : 卷入世界市场较晚 ; 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 ; 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 : 引入技术和资金 , 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 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 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 10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1 .(2017 湖南考前演练 ,40)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 , 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 “ 士 ” 已和出身无关 , 可能来自贵族 , 也可能起于微贱 , 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以前的士受 “ 六艺 ” 教育 , 文武并重 , 如射、御都带有军事训练性质 , 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 , 是比较单纯的文士。这些文士已经脱离了昔日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束缚 , 能够自由流动。 …… 很多国家出现了 “ 布衣卿相 ” 之局 , 国君礼贤下士 , 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 , 奔走出入于各国 , 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 ——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 11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材料二 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 , 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 , 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 , 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 , 例如 : 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宋学、汉学、文学和格物致用 , 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 , 即礼学 , 以反映儒家礼的概念 ; 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文学 , 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 ——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清末士人阶层的社会贡献 , 并加以简要评价。 - 12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参考答案 (1) 变化 : 由低级贵族转变为知识分子 ; 士人类别由文士、武士并存到以文士为主 ;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 逐渐形成新的官僚阶层。 原因 : 分封制走向崩溃 , 等级观念逐渐淡漠 ; 私学教育发展 ,“ 百家争鸣 ” 局面形成 ; 新兴地主掌权 , 倚重士人。 (2) 贡献 : 打破传统界限 , 拓宽学术视野 ; 倡导 “ 中体西用 ”, 开展洋务运动 ; 领导维新变法 , 挽救民族危亡 ; 主张实业救国 , 发展民族工业。 评价 : 士人阶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 担当社会道义责任 ; 学术研究兴趣广泛并积极学习西方 ; 推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近代化进程 ; 总之 , 社会剧变孕育士人阶层的责任意识 , 士人阶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 13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2 .(2017 四川泸州冲刺 ,40)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书 · 地理志》说 :“ 武帝攘却胡、越 , 开地斥境 , 南置交阯 , 北置朔方之州 , 兼徐、梁、幽 , 并夏、周之制 , 改雍曰凉 , 改梁曰益 , 凡十三部 , 置刺史。 ” 武帝置十三部刺史在元封五年 ( 公元前 106 年 ), 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 , 叫十三州部 , 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 ,“ 省察治状 , 黜陟能否 , 断治冤狱 , 以六条问事 ” 。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 , 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 , 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 …… 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 , 秩六百石 , 但出刺时代表朝廷 , 故 “ 位卑而权重 ” 。十三部刺史的设立 , 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 白寿彝《中国通史》 - 14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材料二 1809 年 , 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 , 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 1918 年 , 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查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 , 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 , 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 , 倾听公民意见 , 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1) 根据材料一 , 概括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背景及该制度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 分析西方近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 - 15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参考答案 (1) 背景 : 疆域极大 , 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 地方豪强和王国势力强大 , 威胁中央集权。 特点 : 分区域设专职监察官 ; 定期巡视 ; 细化监察职责 ; 主要监察地方势力 ( 强干弱枝 ); 位低权重。 (2) 原因 : 原有监察制度的缺陷 ; 民主制度的发展 ; 民权意识的增强 ; 法治意识的增强。 经验 : 监察机构独立于政府 ; 监察对象包括官员和机构 ( 对象 ); 建立监察网络 ; 完善巡视制度 ; 倾听民意 ; 纳入法制化轨道等。 - 16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题型突破二 : 高考大题第 41 题 —— 开放探究型非选择题 开放探究型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 ,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 , 列出材料情境包含的多种观点 , 让我们选定 ( 或提取 ) 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由于认同 ( 或提取 ) 的观点不同 , 因此答案具有非唯一性 , 言之成理即可。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知识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定式 , 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 , 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 ; 对认同的观点 , 做到史论结合 , 有理有据 , 论证充分。该题型可分两类 : 提炼观点型开放题 , 其设问方式一般是 “ 评析材料中关于 …… 的观点 ”“ 提炼一个观点 ( 主题 ) 并进行阐释 ”; 提供观点型开放题 , 其设问方式一般是 “……( 材料 ), 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 ( 或两种 ) 观点 , 并简要说明理由 ” 。 - 17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 18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 19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2017 课标全国 Ⅱ ,41)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表 钟表的演变 - 20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 据 [ 英 ] 约翰 · 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 拟定一个论题 ,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 要求 :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 , 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世界史上的三次工业 ( 科技 ) 革命。根据材料 , 提炼相关信息得出相关主题 , 如 “ 科技发展与钟表的演变 ”“ 钟表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 ”“ 工业革命与钟表的演变 ” 等 , 然后结合所学史实 , 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时 , 注意观点明确 , 史实准确 , 分析全面。 试题答案 略 - 21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2017 广东湛江二模 ,41)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名人分类统计表 - 22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 摘编自蔡冠洛主编《清代七百名人传》 上表反映了晚清时期我国名人分布的多个规律。请概括出其中一个规律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 要求 : 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论述严谨 ) - 23 - 题型特点 解题技巧 高考例证 专项训练 参考答案 示例 规律 : 从区域分布看 , 东南沿海地区最为密集 , 长江流域次之 , 东北、西南地区较少。 原因 : 晚清不同地区遭到西方侵略的先后性 ; 晚清西学东渐的地域差异 ; 晚清近代工业发展的不平衡 ; 晚清社会开放的区域差异 ; 晚清近代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 晚清各地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