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高一年月一 历史试 ‎2019.9‎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这反映出分封制 A. 血缘关系为唯一纽带 B. 已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 具有等级森严的特点 D. 体现王权与神权结合 ‎【答案】C ‎【解析】‎ 根据“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可以看出,分封制进一步明确了君臣等级关系,具有等级森严的特点,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的特点,排除A;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高度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错误;材料主要是强调分封制之前和分封制之后君臣之间地位和关系,没有涉及王权与神权结合,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结合分封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2.《左传》中介绍古代政治制度时说:"王后无嫡,则择立长;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里"古之制"是指 A. 等级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恩荫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此处的“古之制”主要指宗法制而非等级制、分封制以及恩荫制,排除ACD,选B。‎ ‎3.东汉卫宏《汉旧仪》载:“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至秦始皇帝,灭诸候为郡县,不世官。”材料中的政治制度的特征不包括 A.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形成较为森严的等级制 D. 形成大一统的格局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可以看出周代政治制度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较为森严的等级制,故A、B、C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形成大一统的格局是在秦朝时期,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名师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对“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的分析理解。‎ ‎4.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提到:“(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②西周的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亲情,保留贵族色彩 ‎③“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秦以后的独制是指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划分政治等级;族权与政权合二为一,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诸侯割据混战。③项错误,①②④符合。故排除ACD,选B。‎ ‎5.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周幽王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诸侯悉至的主要原因是 A.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B.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C. “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率之,以承天子。”‎ D.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反映的是西周时的分封制下,诸侯有义务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巡狩是指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故A项排除;述职指古时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故B项排除;C项是指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符合题意;D项反映的是周天子有较大的权威,诸侯须听命并纳贡,并且按爵位高低缴纳贡赋,排除。‎ ‎6.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封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封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A项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B项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项;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此处“封建”是指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秦朝建立之后,实行郡县制,“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说明了在“封建”之下,官员是世袭的,即分封制,B正确,排除C。宗法制形成于西周时期,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旨在解决贵族在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与题目无关,A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题目无关,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分封制。分封制,即封邦建国,意为“封建”,学生再结合题意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8.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指 A. 皇帝制度 B. 三公九卿制 C. 御史制度 D. 郡县制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秦朝……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表明秦朝创建的中央官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中央官制,故B正确;皇帝制度、御史制度不是中央官制,排除A、C;郡县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即可。‎ ‎9.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 A. 能够解决地方无权 B. 保证了民主决策 C. 改变不了皇帝专制 D. 防止了官员腐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秦政府”“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但最后集权于皇帝,本质上是皇帝的专制独裁。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论述的是“秦政府的组织精神”,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根据材料“秦政府”“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但皇帝拥有决定所有军国大事的决策权,不能保证民主决策,排除;D项,监察制度的性质,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在“人治”社会中,监察权的独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官员的腐败,因此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点睛】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一般从生产关系(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产品如何分配)阶级属性进行分析。‎ ‎10.《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皇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据此判断,当时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有关知识的认识。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通过这项措施,王国的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答案是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名师点睛】“推恩令”实行原因:‎ ‎1、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的严峻形势;‎ ‎2、吸取晁错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 ‎3、实行“推恩令”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11.《新唐书·百官志二》载:“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反映的制度应为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运作的程序符合三省六部制特点,C正确;分封制属于地方制度,A错误;科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B错误;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点睛: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12.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A. 汉刺史制 B. 宋参知政事 C. 明内阁制 D. 清军机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宋朝时期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故答案为B项。A项,汉刺史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管,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分宰相之权”无关,排除;C项,明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且此时宰相已被废除,排除;D项,清军机处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且此时宰相已被废除,排除。‎ ‎13.钱穆在论述中国古代某朝时说:“用此制度来统治中国,是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所以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治。”“某朝”指 A. 西周 B. 西汉 C. 唐朝 D. 元朝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制规定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行省权力受中央制约,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故B项错误;唐朝实行三省制,将权力分散,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故选D。‎ ‎14.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写道:“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阻塞了,于是大家都要争当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竟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对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A. 该制度指察举制,创立于汉武帝时期 B. 该制度存在名额太少以及请托舞弊问题 C. 该制度后来名存实亡,失去察举本意 D. 该制度与考试相结合,发展为八股取士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选官是以孝廉为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汉察举制,故A正确;根据材料“后来又因请托舞弊”可知B对材料解读正确;根据材料“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结合察举制演变为九品中正制的史实可知,C对材料解读正确;D项是科举制,对材料解读有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学生要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选官标准和影响有准确的识记。‎ ‎15.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提到:“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喻显贵)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由此可知该制度 A. 打破了贵族特权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提高了官员素养 D. 实现了社会平等 ‎【答案】A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自科举制设立以来,草野百姓指望它发迹,贵族指望它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贫寒家族的子弟落第,全家族都会气馁;贵族子弟落第,他家的荣华富贵就止于他这代了,反映了科举制打破了贵族特权,A正确;BC项属于科举制的作用,但并非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的表述明显错误,平民和贵族地位不可能平等。‎ 点睛:紧扣关键信息“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喻显贵)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结合科举制的影响分析解答。‎ ‎16.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 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 “科举未为暮年计,穷途不忍向人言”‎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制度创新”“政治原则公开化”“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可见此制度是科举制。“科举未为暮年计,穷途不忍向人言”,反映的是科举制,故选D;A是世官制,排除;B是察举制,排除;C是九品中正制,排除。‎ ‎17.胡惟庸之子因在大街上纵马奔车掉下摔死,胡未禀报皇帝就将车夫杀死。皇帝大怒,让胡做出补偿,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这反映了 A. 胡惟庸打压内阁 B. 胡惟庸家藏万金 C. 相权妨碍了皇权 D. 中央集权亟待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只反映了皇帝整治宰相胡惟庸,没有反映胡惟庸打压内阁,故A错误;“胡请求用金钱弥补”并不能说明胡惟庸家藏万金,故B错误;皇帝整治宰相胡惟庸,这反映的实质是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皇帝大怒……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该现象背后的实质出发,即可抓住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无关选项。‎ ‎18.明代万历年间的刑部尚书王世贞曾说:“百余年来,天子不独断必有所寄,不能不归之内阁而至嘉靖中,遂操丞相之柄,而出其上。”下列关于明代内阁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成为辅佐皇帝决策的内侍机构 B. 阁臣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C. 成为控制六部的最高中央机构 D. 权势日重皆因君主集权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内阁不是中央法定的正式机构,不能统领六部百司,故C项表述有错,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A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天子不独断必有所寄,不能不归之内阁而至嘉靖中,遂操丞相之柄,而出其上”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内阁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阁臣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其权势日重是君主集权的结果,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 ‎19.军机处刚成立,雍正皇帝就规定,不管有多少公文,必须在当天完成。即便一天奏折多达几百件,也必须连夜处理完毕。其所反映特点与如下军机处所为相一致的是 A. 不识字小太监任服务人员 B. 大臣职务由皇帝临时交办 C. 章京年初一也须当差入值 D. 大臣膝处用圆布中置棉絮为衬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不管有多少公文,必须在当天完成”反映了军机处“勤政”的特点。A项反映的是保密性,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B项反映了军机大臣的任命出于皇帝的意志,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军机处满汉章京轮流值日,即便是大年初一,军机处也要当差入值,以处理完毕当天的事务,故C正确;D项反映了军机大臣是跪着“承旨”,膝处用圆布中置棉絮为衬以免久跪辛苦,这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故选C。‎ ‎20.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材料表明军机处 A. 具有较高行政效率 B. 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 C. 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 D. 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清朝军机处军政事务“有事无不综汇”,指的是军机处负责的范围较广,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军机处处理事务范围广,并未涉及效率问题;依据教材所学军机处的特点可知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也并非决策机构,因此B、C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依据材料“有事无不综汇”结合教材清朝军机处的特点相关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21.《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 西周初分封制 D. 西周末王室衰微 ‎【答案】C ‎【解析】‎ 诸侯一次不来朝见天子就降低他的爵位,两次不来朝见天子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来就要被消灭,反映的西周初期周王室势力的强大,即反映了西周初期的分封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而非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初期周王室势力的强大而非西周末王室衰微,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周王室势力的强大,属于西周初期分封制。‎ ‎2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 A. 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 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 C. 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D. 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说明该制度按照既定继承模式,避免了贵族之间的权力纷争,应该是宗法制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根据血缘亲疏的嫡庶身份,这就是所谓的“天命”,故本题应选C项。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3.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 A. 等级制度森严 B. 宗法色彩浓厚 C. 文化生活丰富 D. 法律制度严苛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王官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可知悬挂编钟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体现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因此看不出宗法色彩浓厚,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礼乐制度,主要强调等级森严,与文化生活丰富无关,排除C。题干反映的是礼乐制度,主要强调等级森严,与法律制度严苛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24.到了秦、汉统一,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化家为国”,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这里“化家为国”指的是 A. 分封制的瓦解 B. 郡县制的实行 C. 封建制度的确立 D. 郡国并行制的实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说秦汉统一之后出现了“化家为国”的现象,也就是原有的家族体系转换为统一的国家体系,这是典型的分封制度向郡县制的转化,所以强调的是郡县制的实行,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强调的是前一部分,而题干着重的是后一部分;C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没有考虑秦朝。‎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25.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D选项符合题意;AB项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的措施,排除;C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排除。‎ ‎26.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 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思想控制 C. 防止诸侯割据 D. 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表明汉武帝注重加强对地方诸侯的管理,要求其绝对服从,实质也是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该规定反映的是汉武帝对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排除;C项实质也是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27.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被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  )‎ A. 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 B. 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 C. 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 D. 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唐中宗虽然自己直接封拜官职,但是依旧不敢与中书门下正面交锋,而是采用其他方式来执行。这就说明在唐朝三省六部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错误,材料中虽然皇权受到一定制约,但是相权并未空前强化。D选项与材料相违背。‎ ‎28.宋真宗写手诏立宠爱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其回话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这说明宋代(  )‎ A. 君弱臣强权臣擅权 B. 中央集权制度削弱 C. 官员文化素养较高 D. 相权仍能制衡皇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宰相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看出,宰相仍能制衡皇权,故D项正确;A不符合宋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问题,不属于中央集权问题,排除B;材料主要说明宋朝宰相仍能制衡皇权,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宰相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29.《后汉书·袁闳传》中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累征聘举召,皆不应。”针对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时实行的是察举制 B. 当时士人厌倦官场 C. 袁闳因“孝”被屡次举召 D. 察举制无法选拔出优秀人才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中信息“后汉”“征聘举召”等可知当时实行的是察举制,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材料表明的是袁闳屡次因“孝”而不应举召,并未体现C项中说法;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30. 张居正为明代内阁首辅,权倾一时,但在处理与内朝宦官冯保的关系方面仍是对冯曲意奉承,先后送礼达数百万两白银。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时( )‎ A. 内阁已经掌握国家决策大权 B. 六部是内阁的下属机构 C. 君主利用宦官加强封建专制 D. 内阁首辅相当于政府的宰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明代内阁首辅”、“在处理与内朝宦官关系方面,奉承”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的核心信息是,在明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内阁首辅的权力即便再大,也必须得服务于皇权,并受皇权制约。分析、判断选项,可知: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D两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没有决策权,不能够与昔日宰相等同。B项表述,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属于无关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的内阁制·内阁首辅的权力 ‎31.《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 A. 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 《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C. 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 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分析】‎ 从材料看出,《起居注》的历史变迁反映出皇权越来越强大,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2.观察下图,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完善中央集权 B. 强化君主专制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弥合君相矛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再到清朝设立军机处,中央政治制度变迁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 二、主观题 ‎33.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 ‎(2)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原因: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4)本原精神: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解析】‎ ‎【详解】(1)制度:西周:根据“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可得出是分封制;秦朝:结合所学可得出秦朝推行的是郡县制;汉初: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推行了郡国并行制。‎ ‎(2)作用:根据材料“郡县之制,……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国家稳定、人才的选用、对地方管理的加强、制度的变革等角度分析概括。‎ ‎(3)原因:根据“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可概括得出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4)本原精神:根据四则材料的主旨可知,材料都阐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抑制地方独立性。‎ ‎34.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 ‎(2)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 作用: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3)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 因素:相权的牵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家伦理道德。‎ ‎【解析】‎ ‎【详解】(1)职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太尉主管全国军务,这会威胁到皇帝的权力与地位,所以才会出现理应有的职位,但却始终无人担任的局面。‎ ‎(2)特点:由材料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复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但相权分散;另一方面三省之间存在相互牵制和监督的关系。‎ 作用:由材料可知,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且相互牵制,故其作用是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的权力。‎ ‎(3)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 因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制度上的权力牵制和思想上的限制入手分析。政治上是宰相制度的牵制,思想上的限制主要是儒家思想中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和“伦理道德”等。‎ ‎35. 国家的强盛,归根到底必须依靠人才。新时期,我国大力推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顺利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汉代重视选拔人才,并强调品行,为此,实行了由下面向上推荐人才的选官制度,请写出其名称。汉武帝时期,以儒术取士成为这一制度的重要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怎样的演变趋势? ‎ ‎(2)隋文帝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吏,废除了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九品中正制在执行的标准上存在什么弊端?在此基础上,科举制得以形成,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 ‎(3)科举制由士子自愿报名参加中央组织的选官考试,诗斌成为重要的考试内容,最后依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请据此分析科举制实行的政治、文化意义。‎ ‎(4)历史往往极具戏剧性。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在清末被废除。但是,这一时期的英国通过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比较好地解决了行政人才的选拔问题.请从制度的政治属性这个角度来解释这一戏剧性的历史现象? ‎ ‎(5)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是中华文明重要成果,今天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借鉴科举制度的积极理念和价值。请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对当前人才选拔的借鉴价值。‎ ‎【答案】(1)名称:察举制。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弊端:以门第为标准。标志:隋炀帝设进士科。‎ ‎(3)意义:打破了贵族的垄断,扩大了人才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教育文化的发展,引导了社会读数求学的风气。(任答一点即可)‎ ‎(4)解释:中国科举制度是为封建君主制服务的,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服务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5)价值:广泛开放的选拔对象,通畅的人才流动机制;公开公正的选拔方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任答两点)‎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国的选官用官制度在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制,地方举孝廉到中央,并经过考核任用人才。对于儒家思想在汉代的作用,主要就是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为后世之典范,影响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 ‎(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我们都能知道它对世家门阀是有利的,因此选拔人才的时候没有做到公平,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容易引起社会的动乱。科举制的产生标志是隋炀帝设立进士科,而不是隋文帝的分科考试。‎ ‎(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的叙述我们知道本题考察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队对于政治的影响体现在打破了门阀贵族的垄断,使得人才来源更加广泛,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对文化教育的影响是促进了人们学习,使社会崇尚学习,有利于社会的文明。‎ ‎(4)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中国的科举制在明清时期变成了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相反英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之后,创立了一套资产阶级的选拔人才的制度,这就说明制度没有好坏,只有适不适合。两者的阶级属性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整理能力。关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他有好的一方面,也有落后的一方面。我们要做到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更多的好的地方影响到我们目前的选官用官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种人才选拔的风尚和机制,使公平竞争成为社会的准则。‎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