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二中2019-2020学年 高一10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60分) 1.公元前8到前7世纪,绝大多数诸侯的称谓是“公”,如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等,只有楚国国君称“王”,如楚庄王。战国开始,大多数的诸侯以“王”相称,如魏惠王、秦惠文王、齐威王等。这表明战国时期 A. 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冲击 B. 诸侯国国君实现了专制集权 C. 周王室对诸侯的分封力度增强 D. 政治改革颠覆传统等级制度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可知,战国时期以“王”相称的诸侯较之春秋时期呈大量增加的趋势,这说明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冲击,原有的社会等级秩序崩坏,故选A。仅从称谓的变化无从得知诸侯国国君是否已经实现了专制集权,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崩溃,排除C;材料没有提及政治改革的相关内容,且诸侯仍以“王”相称恰恰也说明传统的等级制度并没有完全被颠覆,排除D。 2.春秋中期以后,很多诸侯国的权力逐渐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国君形同傀儡。一些卿大夫的家臣也趁机干预国家事务,权势甚至超出主人。这反映出 A. 传统统治秩序趋于瓦解 B. 中央集权制度受到破坏 C. 君主专制制度曲折发展 D. 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答案】A 【解析】 由“春秋中期”很多诸侯国的权力被“卿大夫家族所控制,国君形同傀儡。一些卿大夫的家臣……权势甚至超出主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诸侯国国君被架空,家臣权力日增的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及原有权力结构已经遭到破坏趋于瓦解,故选A项;先秦时期还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更谈不上“破坏”,排除B项;春秋时期还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官僚政治基本确立始于秦代废分封行郡县,排除D项。 3.有学者认为,商代的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族群演化而来,其叛服取决于商王实力的强弱。而西周的诸侯国大部分是由周王室所建立,其权力直接来自于周天子的授予。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商王对方国的管控受到很大限制 B. 商代方国和西周诸侯国建立方式不同 C. 周王室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西周的君臣统属关系较商朝更为稳定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商代方国的叛服取决于商王实力的强弱,而西周诸侯国权力来源于周天子,可见西周君臣统属关系较商朝更为稳定,选项D正确;商王对方国的管控能力取决于商王实力强弱,可见其对方国管控能力有限,排除A;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排除。 4.周朝存在周王赐诸侯以姓的现象,对诸侯原名之姓加以申命,以示政治上承认,如鲁公伯禽出于周族即赐为姬姓;宋微子出于商族,即赐为子姓;齐太公为四岳之后,即赐为姜姓。由此说明 A. 异姓诸侯不愿意被改换姓氏 B. 周代对氏族时代习俗的继承 C. 赐姓有助于推进家国一体化 D. 周王从此拉拢到了各诸侯国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周王赐诸候以姓的现象,对诸侯原名之姓加以申命,以示政治上的承认”可知,这种赐姓有助于加强诸侯国对周王室的认同,有助于推进家国一体化。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体现异姓诸侯不愿意被改换姓氏,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周王赐姓是对氏族时代习俗的继承,排除;D项,材料只涉及周王赐姓,它的实际效果材料没涉及,排除。 5.有学者指出,“西周分封制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故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该学者强调的是,分封制 A. 拓展了西周的疆域 B. 加强了对东方的控制 C. 强化了周王的集权 D. 推动了各族群的交融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可得出分封制有利于推动各族群的交融,故D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指分封制拓展了西周的疆域,故A不符合题意;分封制的诸侯国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不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C不符合题意。 6.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A.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 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 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答案】A 【解析】 根据郡县制下“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郡县长官的是皇帝和中央,通过官吏的任免,中央对地方上的垂直管理建立起来,从而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故选A项;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官僚都是皇帝的办事人员,官僚制度的建立并没有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排除C项;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征服或归顺,郡县制是巩固疆域、管理地方的手段,排除D项。 7.近年来出土的秦简中发现了《田律》《厩苑律》《仓律》等十余种经济方面的法律,证实了《史记》所载“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这表明 A.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D.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通过一手史料“秦简”,用秦代文物及其记录的《田律》等十多种经济律法与《史记》的记载相互印证的可知,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文献资料的真伪,即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对比,不能就此说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排除A项;“必须”一词说法过于绝对,且一些历史记载无法通过考古来证实,排除B项;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这一说法绝对,排除C项。 8.秦汉列卿是各种具体政务的承担者,如奉常“掌宗庙礼仪”、廷尉“掌刑辟”,同时也有君主私属性质,如太仆给皇帝驾车、少府是宫廷的总管。这表明秦汉列卿 A. 都是皇帝的心腹近臣 B. 职能设置体现家国一体 C. 分工严密且各司其职 D. 由皇帝任命并对其负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秦汉列卿是各种具体政务的承担者……同时也有君主私属性质”,体现了当时政治特征具有家国一体,选项B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材料只能反映出列卿分工,并不能看出相关人员是否各司其职,排除C;材料未反映出列卿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排除D。 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朝统一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这说明秦朝 A. 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B. 秦统一之后始废分封制 C.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D. 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并占据险要位置以加强对全国控制,反映了秦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A项,此时秦朝已经统一,兼并战争已经结束,排除。B项,战国时期分封制开始废除,排除。D项,郡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排除。 10.西汉初年,统治者认为“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而天子大权一旦旁落,则极可能重蹈秦朝覆辙;同时相较关中而言,关东不可控因素很多;如此庞大的国家全部收归中央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若委任外臣,又不大放心。这则材料旨在说明 A. 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统治 B.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C. 郡国并行制符合现实需求 D. 君主大权独揽导致秦朝灭亡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西汉初年的统治者无力实现中央的高度集权,且不放心将权力交给外臣以致重蹈秦朝覆辙,故推行郡国并行制完全有必要,故选C。材料中西汉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认为有必要恢复分封制,但其并不否定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A;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故B项说法并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主旨在于揭示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并非在于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排除D。 11.汉初察举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这一制度的实施 A. 有助于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官员 B. 推动了贵族政治彻底终结 C. 使得地方政府完全控制了用人权 D. 保证了官员队伍廉洁高效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察举制的程序和试用考核等做法可知,这有利于考察官员实干水平,选拔有才干的官员,故选A项;贵族政治“彻底”终结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秦汉开始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地方“完全”控制用人权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选官程序和官员试用,与官员的考核监察无关,无法保证官员的廉洁高效,排除D项。 12.李治安在《行省制度研究》中写道:即使在行省完全定型并地方化之后,它仍然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是中书省(都省)分支机构的性质,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由此可见元代行省 A. 充任了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B. 完全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 C. 体现了集权与分权主辅结合 D. 赋予了地方极大的自主权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是中书省(都省)分支机构的性质,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可知,行省制体现了集权与分权主辅结合,选项C正确;材料强调了行省结合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两者的优点,选项A、D单纯强调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者有利于地方自主权,属于片面解读材料,排除;根据材料“即使在行省完全定型并地方化之后”可知,行省最终成为地方行政单元,选项B排除。 13.唐朝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凡是重要政务和五品以上官员的升降任免都需要由它讨论决定,再奏请皇帝裁决。决策工作在外朝进行,这与传统的内廷决策,外朝执行有很大的不同。由此可知唐朝的政事堂会议 A. 保证了政治决策民主化 B.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C. 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改善了政府决策机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政事堂是外朝机构,但也是决策机构,“与传统的内廷决策,外朝执行有很大的不同”,可见唐代的政事堂改善了政府决策机制,选项D正确;政治事务在政事堂决定之后要奏请皇帝裁决,因此并不能保证决策民主,而且材料本身未对政事堂决策程序进行描述,排除A;政事堂是外朝,负责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排除B;材料主旨是决策机制的变化,与权力集中无关,选项C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14.唐代科举制以士人“名”的高低为评鉴的标准、录取的依据。这里的“名”不仅是文学教养的程度,更关键的是士大夫社会里文坛领袖给予的评价。这一现象表明唐代科举取士 A. 以才学作为主要依据 B. 受前代选举制度的影响 C. 深受社会舆情的左右 D. 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唐代科举制尚处于发展阶段,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其重视名声即沿袭了前代选举制度关注社会评价的做法,说明其仍然受到前代选举制度的影响,选项B正确;从材料可知,唐代科举制重名声,才学只是条件之一,选项A表述与材料不符,排除;士子只有获得相应的名声才有可能考中,但该名声的关键是文坛领袖给与的评价,并非社会舆情,选项C排除;唐代科举相较于之前的制度的进步性在于践行了公平公正原则,文坛领袖给予的评价具有一定主观性,很难真正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选项D表述错误,排除。 15.古代皇帝集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 A. 前者 B. 两者兼有 C. 后者 D. 两者皆无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拔一批低级官吏为郎,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决策机构“中朝”,对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的权力进行削弱,所以,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前者,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6.公元1598年,知县樊玉衡上疏攻击万历皇帝的政策,因言辞激烈惹怒万历皇帝,眼看大祸临头,但内阁首辅赵志皋动用了封驳之权,迫使处罚的旨意“一日三四拟”,樊玉衡得以全身而退。此事说明明朝 A. 内阁政治地位提高 B.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C. 内阁的职权在扩大 D. 阁臣干政导致皇权衰落 【答案】B 【解析】从“动用了封驳之权,迫使处罚的旨意”一再更改,天子之罚没有全部落实,可得出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故选B项;内阁“政治地位”提高指是在明宣宗时内阁获得票拟权,与材料中改变皇帝对臣子的处罚无关,排除A项;题干中“动用了封驳之权”表明内阁已经具备该权力,不是扩大,排除C项;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D项不符合史实。 17.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巡视,明清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包括专差、巡按御史的监察御史系统;二是负责所属府州县的按察司系统;三是督抚系统。同时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这体现了明清时期 A. 继承了前代巡视传统 B. 巡视制度的多元化 C. 加强了巡视立法规范 D. 官员腐败日益严重 【答案】B 【解析】由明清时期有“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且“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可知巡视制度呈现多元化,故选B项;题干未提及明清之前的巡视制度,排除A项;材料提及巡视系统时,没有提及相关的立法,排除C项;中央重视对地方的巡视,对腐败有威慑作用,不足以说明当时腐败问题非常严重,排除D项。 18.明代初年废除中书省后,皇帝直辖六部,尚书权重,侍郎权轻;到清代,六部尚书和侍郎均称堂官,都有权直接上奏,意见不一时则由皇帝裁决。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B. 地方权力日渐削弱 C. 内阁行政功能弱化 D. 六部成为权力中枢 【答案】A 【解析】从明代的尚书权重,侍郎权轻,到清代两者“都有权直接上奏,意见不一时则由皇帝裁决”,可知皇帝通过尚书、侍郎的相互牵制而进一步加强了对六部的操控,A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是中央高官与皇帝的权力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内阁,且明清时期内阁权势呈现加强趋势,后有军机处的设立,CD项不符合题意。 19.经过嘉靖、隆庆两代的发展,到了万历早期,内阁权力达到了顶峰,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不仅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且通过内阁推动了史上有名的张居正改革。据此推断明朝内阁 A. 首辅专权腐败严重 B. 一定程度参与国事决策 C. 六部成其下属机构 D. 成为法定中央决策机构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中后期内阁权力上升,张居正“不仅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且通过内阁推动了史上有名的张居正改革”,可见明朝内阁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国事决策,选项B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内阁首辅腐败,排除A;内阁不是法定一级中央行政机构,无法统属六部,排除C、D; 20.明清时期,学校生员中超过一半是出身寒微者。通过选科举人,“好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惜时勉学、自觉求学蔚然成风。这说明科举制 A. 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B.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C. 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正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根据“好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流动,故选B项;材料分析的是科举选官与社会阶级阶层、教育的关系,与官员的任职和考核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官员选拔的程序及其公正与否,也没有提及科举制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集权,CD项不符合题意。 21.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时间 事件 事件后续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 荷兰人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 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 B. 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 C. 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 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 【答案】A 【解析】根据明朝为沿海安全复设澎湖巡检司加强管辖,抗击荷兰收复澎湖保证领土完整等史实,可知明政府的领土主权意识在增强,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澎湖列岛,未涉及台湾岛,及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明军仅收复澎湖,未涉及荷兰对亚洲其他地方的殖民侵略,排除BCD三项。 22.清代雍正帝时期,军机大臣“承旨”时多是以单独朝见皇帝的“独见”方式,而乾隆时期的承旨则由一人“独见”变为数人“同见”的方式,并成为定例。由此推知,乾隆时期 A. 国家决策注重集思广益 B. 军机大臣职权得到扩大 C. 皇权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 中央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答案】C 【解析】“独见”承旨容易出现军机大臣专权改变旨意,而数人“同见”实际上起到了对旨意如实落实的监督作用,反映出了乾隆时期皇权专制的加强。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中的“承旨”,说明是要替皇帝撰写圣旨或承办事务,而不是议政,不会起集思广益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军机处职权的变化,也就不能反映职权的扩大,排除;D项,行政效率应体现为决策的落实情况,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 23.雅典公民认为,人一生下来不仅属于父母,也属于国家,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这一现象体现了雅典 A. 民主政治渐趋成熟 B. 人文主义勃兴 C. 公民参政热情高涨 D. 城邦利益至上 【答案】D 【解析】雅典“公民”认为人有国家属性,与国家兴亡共荣辱,其强烈的爱国意识,说明了其明确的城邦利益至上原则,故选D项;雅典民主政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并不成熟,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人的价值与尊严,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B项;与国家兴亡个人荣辱相关的不只限于参政热情高,排除C项。 24.陶片放逐法规定,公民大会可投票将任何认为对于本邦有危险的人物放逐,对有阴谋的嫌疑分子可不受法律审判而立予处置。执政者因此不得不小心翼翼,不敢有越轨行动。可见该制度 A. 提高了公民大会权力 B. 违背了雅典民主原则 C. 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D. 约束了政治人物行为 【答案】D 【解析】“执政者因此不得不小心翼翼,不敢有越轨行动”可知,陶片放逐法使执政者处于公民大会的严密监督之下,审慎行使权力,故选D项;材料并没有体现陶片放逐法前后公民大会权力的变化,排除A项;陶片放逐发符合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排除B项;陶片放逐法监察执政者,与缓和奴隶社会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矛盾无关,排除C项。 25.雅典陪审法庭判决苏格拉底死刑后,有人劝他逃跑,遭到了拒绝。为此他打了个比喻,说法律是父亲或主人,自己是儿子或奴隶,儿子不能用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父亲或者奴隶不能用主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主人一样。由此表明 A. 法律面前所有雅典人一律平等 B. 苏格拉底不满法庭判决的结果 C. 维护法律即维护了城邦公共利益 D. 苏格拉底主张改革雅典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看,苏格拉底遵守雅典法庭判决,维护法律的神圣,同时城邦利益至上已成雅典公民的共识,因此,遵守法律即是维护城邦利益。故答案为C项。A项,雅典法律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对于奴隶、妇女、外邦人而言,是不可能享受法律所规定的各种政治权利,即使是自由人,也是严格按照财产多寡分享不同的权利,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苏格拉底不满法庭判决的结果,相反他认真执行法庭判决,拒绝逃跑,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苏格拉底主张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排除。 26.伯利克里声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默默无闻。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政治生活与经济无关 B. 形成了完善的民主政治模式 C. 充分实践了主权在民 D. 国家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答案】D 【解析】根据“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默默无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注重保护任何公民的政治权利,故选D项;民主政治生活与经济息息相关,排除A项;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有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排除B项;古代雅典的妇女、奴隶、外邦人不能参与政治生活,排除C项。 27.罗马法规定下列情形会被提起“侵辱之诉”:谎称贿赂了裁判官,能影响其判决;在对方已经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仍声称其对自己负有债务;以文艺作品的方式侵辱他人等。这表明罗马法 A. 严禁贿赂公职人员 B. 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C. 注重保护人格权利 D. 兼顾不同群体利益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三种“侵辱”问题,体现了罗马法对公民政治行为、经济权益和个人形象的保护,是重视人格权益的体现,故选C项;严禁贿赂公职人员、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等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罗马法人格的保护,没有强调“不同利益群体”之分,排除D项。 28.公民法时代的罗马法程序极其繁琐。例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时,当事人双方必须亲自到场,还必须邀请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规定的动作,交易才能生效。据此推断当时 A. 罗马地区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B. 罗马人对交易安全不够重视 C. 法律程序受自然法精神影响 D. 罗马法律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公民法时代的罗马法程序极其繁琐”主要是由于罗马商品经济不发达,为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要求有严格、繁琐的交易仪式。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人对交易公平公正性的重视,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自然法的信息点,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为了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而需要严格、繁琐的仪式,不涉及法律的适用范围,排除。 29.罗马公民法规定,如果死者以使用或租赁的名义借来的物品或是别人寄存在死者处的物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继承人认定为遗产而出卖或赠与,新占有人就可以获得所有权。材料体现了罗马法 A. 尊重诚信和善意 B. 保护私有财产 C. 保护财产继承权 D. 重视物权转移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被继承人认定为遗产而出卖或赠与,新占有人就可以获得所有权”可以看出罗马法强调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故答案为A项。BD项,材料没有体现保护私有财产、物权转移,排除;C项,保护财产继承权的说法忽视了“在不知情”这种特殊情况,排除。 30.古罗马时期,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以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和解协议”。罗马法中的“和解” A. 表现了私法的灵活 B. 维护了公共的利益 C. 损害了债权人利益 D. 实现了人与人平等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可知,罗马法按契约形式解决纠纷,并且考虑债权人是否具备相关免债能力,说明罗马私法的灵活,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中的“和解协议”是针对私人,而不是公共问题,因此不能维护公共利益,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以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等信息可知,材料中“和解协议”是按契约解决纠纷,没有损害债权人利益,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问题,不能实现人与人的平等,故D选项错误。 二、材料题 31.材料一 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另一方面,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 ——据罗志田等主编《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材料二 传统社会,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实际上无法完成其名义上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只能由一个双重身份的社会阶层来完成,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它与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权打交道,这就是“乡绅”阶层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乡绅一方面被国家利用控制基层社会,另一方面又作为乡族利益的代表或代言人与政府抗衡,并协调、组织乡族的各项活动。 ——摘编自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传统“乡绅”阶层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答案】(1)特点: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对广大地区的管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写出2点即可) (2)原因:封建政权难以真正深入基层;管理范围太过广大;基层社会和地方政府缺少联系的通道; 意义:弥补了传统社会地方政府管理的不足;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维护了基层社会秩序;沟通了基层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写出2点即可) 【解析】(1)演变特点:根据材料从秦到元,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并未改变,因此可知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根据材料“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可知,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 意义:根据所学可知,不断调整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因此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加强对广大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原因:根据材料“传统社会……中央政权……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只能由一个双重身份的社会阶层来完成,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它与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权打交道”可知导致乡绅阶层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封建政权难以真正深入基层,另一方面基层和地方政府缺少联系的通道;从行政管理实际情况来说,政府管理范围太过广大导致其“无法完成其名义上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由此乡绅产生。 意义:根据上一问推导可知乡绅弥补了传统社会地方政府管理的不足;根据材料乡绅“被国家利用控制基层社会”的同时“又作为乡族利益的代表或代言人与政府抗衡,并协调、组织乡族的各项活动”,可见乡绅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维护了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又沟通了基层社会和政府之间的交流。 32.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成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领主封建制”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开创了哪些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伯利克里描述的是古希腊哪一城邦的政治制度?该制度是通过哪三场改革形成的?对这一制度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1)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2)制度:伯利克里描述的是古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三场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作用: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力,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 【解析】(1)特点:根据所学回答我国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即可。开创制度:结合所学,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 (2)制度:根据“伯利克里”可知是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作用:结合所学,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