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第15周晚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第15周晚练

www.ks5u.com 高一历史第十五周晚练 一、选择题 ‎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国方面要求:尼克松可以坐自己的专机到中国,但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经协商后,最后达成协议:总统专机先飞到上海,上海飞往北京时,不必转乘中国专机,但是中方要派先遣小组带领一名领航员登机。这说明此时中国外交 A. 仍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B. 意在表明中国的主导地位 C. 表现出了强烈的主权意识 D. 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倾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可知,中国旨在维护领空权,表现出了强烈的主权意识,故C正确;由材料“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可知中国摒弃意识形态的对抗,中美关系逐步走向缓和,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维护主权意识而非发挥中国的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反对霸权主义,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我国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分析解答。‎ ‎2.萨缪尔·亨廷顿曾认为,1995年的中国“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这个立场或许反映了传统的中国观念,作为一个中央帝国,即中心国家,中国不需要正式盟友……另一方面,中国与西方的冲突意味着它将重视与其他反西方国家的伙伴关系”。他的这一认识 A. 肯定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对中国的外交理念存在误读 C. 强调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D. 是针对世界局势的正确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源自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非“中心国家”的认知,与“西方国家的伙伴关系”不是因为“冲突”,而是中国秉承“求同存异”,积极开放、融入世界,所以材料中萨缪尔·亨廷顿的观点是对中国外交的误读。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特征,排除;C项,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的表述与材料中“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不符,排除;D项,仔细研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萨缪尔·亨廷顿对中国的判断是错误的,对世界局势的判断也是不正确的,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3.“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并充分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有意向的国家和地区一起规划,共同协商,6年时间先后推动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170多份合作协议。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 体现中国继续维持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B.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 C. 开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新篇章 D. 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主要手段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理念。根据题干,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联通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方向,这种互学互鉴、包容互信的精神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最强有力引擎,故选C项。新时期中国强调不结盟,而且倡导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故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一带一路”的实施,并不是经济援助,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4.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76年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巨额经济援助,其中很多项目都是无偿的;1978年后中国政府逐步减少了无偿援助的规模,更多地采用租赁经营、合资经营等合作援助的对外援助方式。这一变化 A. 主要由于当时国民经济形势恶化 B. 有利于当时中国的经济建设 C. 表明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发生变化 D. 导致中国外交环境开始恶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中国国民经济形势恶化发生在1958-1960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此后经济形势总体稳定,故A选项错误;新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C选项错误;70年代以后中国国际地位与外交环境不断改善,援助方式变化不足以导致中国与受援国国家关系恶化,故D选项错误;减少无偿援助有利用减少政府财政开支、合作援助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经贸发展,故B选项正确。‎ ‎5.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 A.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 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 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A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不结盟运动不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集团;B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多极化是代表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格局远还没有形成; C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对不结盟运动持否定态度,苏联也认为不结盟运动不会有成果,说明不结盟运动对美苏两极霸权构成了冲击,是世界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D项结合所学知识, 我们可以知道不结盟运动只是冲击了两极格局,并不是导致冷战格局瓦解的根本原因。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C项。‎ ‎6.两宋时期商人捐纳买官日益增多,对此一官员上奏称“一州一县无处无之,已仕者约以千计……是皆豪猾兼并之徒,屠酤市贩之辈”。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两宋时期 A. 平民阶层上行流动的路径畅通 B. 商人阶层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不对等 C. 庇商恤商社会风气已然形成 D. 商品经济繁荣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巨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两宋时期,“商人买官”跻身官吏队伍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但还是会遭到不满和抵制。这从根本上说明在重农抑商的社会氛围里,商人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即便进入统治阶层也不被认可,不受尊重,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中的“畅通”之说与本题材料不符,C项中的“庇商恤商”的社会风气当时并没有形成,D项中所说的“社会结构的巨变”,材料中无从体现,并且与史实不符。‎ ‎7.明代《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一商人在县城入厕时,“偶然官府在街上过”。吓得他“心慌起身”逃走,竟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为何官员隔墙路过就将一个本分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 A. 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B. 明代商业发展迅速 C.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 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明代重农抑商经济政策下,商人在社会上遭受歧视、限制。故答案选择D项。明清时期农本思想已经出现了动摇,但政府的抑商政策并没有改变,所以A项错误;B项明显错误,与材料内容不符合;C项是无关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专制统治压制商业的发展 ‎8.太和九年魏孝文帝正式下均田诏,大意谓:“富强者并兼山泽……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据此可知 A.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B. 所受土地农民均可自由买卖 C. 根本目的是维护农民利益 D.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田赋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A选项符合题意。均田制之下的土地不能买卖,B选项排除。均田制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C选项排除。均田制之下的农民不光需要向国家缴纳田赋,还要服兵役,D选项排除。‎ ‎9.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材料反映出 A. 封建社会土地兼并比较严重 B. 土地私有造成农民极端贫困 C. 小农经济抵御灾害能力较差 D. 当时农民赋税负担非常沉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古代赋税沉重,人们生活困难,故D正确;材料信息中并没有反应出土地兼并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反映的是赋税沉重造成农民贫困,而不是土地私有造成农民贫困,排除B;材料信息中并没有体现抵御自然灾害的信息,排除C。‎ ‎10.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 A. 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特例 C. 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重要原因 D. 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三种版本教材的表述可知,都认为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A选项符合题意。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组成部分,B选项排除。人民版教材认为在鸦片战争之前自然经济就已经解体了,C选项排除。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D选项排除。‎ ‎11.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 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C. 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 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体现出民国成立后,各种服装的出现,说明服饰的多样化,故B项正确;虽然服饰众多,但材料体现不出追求时尚的信息,A错误;材料中服饰多样化,没有体现出尊孔复古盛行,C错误;材料中说明中西服饰共融共存,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信息的解读,材料中“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以及“1912年9月”可知是民国时期服饰的变化特点。‎ ‎12.1890年前后一位地主从浙江余姚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但从宁波乘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却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科技。材料主要反映出 A.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B. 交通进步推动人们观念转变 C. 工业品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 D. 浙江周边地区的交通很发达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描述的是由于路途的遥远导致地主要求儿子学习西方科技,显然是交通进步推动人们观念转变,B正确;材料说明的是交通近代化,不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A错误;工业品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与材料中交通发展推动观念转变的信息不符,C错误;材料中显然说明浙江周边地区的交通很不发达,D错误。‎ ‎13.《海上竹枝词》有这样的说法:“学界开通到女流,金丝眼镜自由头,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莲最可羞。但是服饰改易运动多集中在知识界和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在守旧和落后的农村,普通民众对学界的服饰革新多抱抵拒、排斥的态度,缠足思想也仍然禁锢着众多的女性。”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近代文明的传播发展不平衡 B. 普通民众不接受新生事物 C. 上海、广州等地最为开放 D. 近代我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接受停留在生活层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服饰改易运动多集中在知识界和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在守旧和落后的农村,普通民众对学界的服饰革新多抱抵拒、排斥的态度”可知,近代文明的传播发展不平衡,故选A。从材料可知,也是有部分民众逐步接受新生事物的,排除B;材料只能反映服饰改易运动在广州上海等地接受度较高,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步骤逐步深化,不仅仅停留在生活层面,还包括了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等,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两种错误,一是说法过于绝对,二是以偏概全。‎ ‎14.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 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 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 中国沦为西方原料产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描述,并结合19世纪40~60年代即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可知,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故选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定,排除A;洋务运动大力兴办近代企业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B;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是在甲午战争后,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定,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材料的时间限定。‎ ‎15.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合,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说明 A. 落后的婚姻风俗正在发生变化 B. 中国已经成为近代化法治国家 C. 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已经确立 D. 中国的君主专制时期已经结束 ‎【答案】A ‎【解析】‎ ‎【详解】古代中国社会没有离婚一说,只有休妻,作为末代皇帝与妃子经法院调解后解除婚约说明落后的婚姻风俗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B项“已经”说法错误,排除;C项“已经确立”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推翻是在辛亥革命时期,D项排除。‎ ‎16.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布的进口量逐年增长。甲午战争前夕全国棉布消费总量占比;洋布占13.5%,加上国产机制布亦不过只占14.15%;而农村土布则占82.35%,其中自给布占42.04%,商品布占40.31%。这表明 A. 家庭纺织业逐步实现商品化 B. 土布具有质量和价格的优势 C.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 自然经济具有顽强抵抗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虽然“洋布的进口量逐年增长”,但经过30多年,到甲午战争前夕“农村土布则占82.35%,其中自给布占42.04%”,可见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家庭纺织业逐步实现商品化的信息,而是强调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洋布和土布的比较,且与洋布相比,“土布具有质量和价格优势”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 ‎17.二战后,西欧许多国家普退流行这样一种信念:不能以市场机制进行重建,只能通过计划,采取社会主义经济措旅一一计划经济和工业国有化。由此,西欧国家还创造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社会保障体系。据此可知,这一信念 A. 助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运用 B. 照搬了苏联的计划经济 C. 避免了经济危机对社会产生影响 D. 否定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欧国家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运用,A项正确;西欧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非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B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不能避免经济危机,也没有否定市场经济的作用,C、D两项错误。‎ ‎18.“彼得大帝接触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以后,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继续这种尝试的主要是 A. 列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指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继续这种尝试的主要是斯大林,故B 项正确;列宁推行了新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是政治,故D项错误。‎ ‎19.1923年,列宁提出:“为了通过新经济政策使全体居民个个参加合作社,还须经过整整一个历史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度过这个时代也要一二十年。”此后苏联的历史发展表明 A. 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唯一正确途径 B. 列宁的设想体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 C. 斯大林与列宁在过渡速度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 D. 斯大林坚持了列宁的建设方针 ‎【答案】C ‎【解析】‎ ‎【详解】列宁设想新经济政策至少要实行一二十年,才能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继任者斯大林执政后不久就废除了新经济政策,采取了加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这说明斯大林与列宁在过渡速度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故C项正确,D项错误;新经济政策被废止,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并且“唯一”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列宁的设想体现了稳进的思想,故B项错误。‎ ‎20.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摈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的洋务运动相同的局限在于 A. 缺乏勇于改革的精神 B. 未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C. 面临必然失败的命运 D. 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摈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的洋务运动都维护了旧的体制,故D项正确;两者都具备了改革精神,故A项错误;两者都推动了各自社会的发展进程,故B 项错误;C项不是两者的局限性,故错误。‎ ‎【点睛】本题以赫鲁晓夫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比较为切入点,考查了两者的局限性。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摈弃历史遗产的人物”和李鸿章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中,英国为了战争曾彻底动员了它的人民和经济,它远比德国有效地分派男女劳动力的工作,并对全体人民实行了生活必需的定量分配,结果便形成了一种似乎“公平分享”的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削弱了,这使英国统治集团不得不实行一系列稳定英国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在经济方面,主张重要的银行和某些工业部门国有化,主张扩大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艾德礼工党政府执政六年间,共实施了八个国有化法案,其中把包括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实行国有化,到工党下台的1951年,国有化的工矿企业占全国总数的20%。‎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最多的国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70年代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活力不足,“老大帝国”的包袱沉重,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和滞胀,被世界经济界称为“英国病”‎ ‎1979年,保守党上台执政。一方面紧缩財政,放松政府管制,鼓动市场竞争,积极引进外资,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1997年以后,布莱尔领导的工党上台执致,在继续倡导市场自由竞争的同时,推行了鼓励研究开发与全球化的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被称为“美国模式”的社会改良。改革主要涉及亏损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以及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 ‎1995年以后,改革的范围进一扩大,将那些必须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持经营的企业也包括进来。主要包括公共运输系统和邮政系统。将企业在证劵交易所挂牌上市,这种形式要求资金市场有效地运转以吸收股票投资。‎ ‎——摘编自吴吴敬琏《美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結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英国推行经济改革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病”出现的原因。‎ ‎【答案】(1)‎ 原因:二战中国家控制经济政策的影响;二战使英国经济衰退严重;凯恩斯主义影响;罗斯福新政影响;英国人民的斗争;政党政治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等。积极影响: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等。‎ ‎(2)原因:国有企业数量多;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度;福利负担过大。‎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对全体人民实行了生活必需的定量分配,结果便形成了一种似乎“公平分享”的原则”归纳出二战中国家控制经济政策的影响。依据材料一“美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削弱”和所学从二战之后英国衰落以及美国救济措施和国内政治影响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主张扩大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的信息和所学从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缓和阶级矛盾以及社会稳定等角度思考回答。‎ ‎ (2)依据材料二“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最多的国家”归纳出国有企业数量多。依据“改革的范围进一扩大,将那些必须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持经营的企业也包括进来”归纳出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度。并结合所学从福利制度开支过大以及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影响等回答。‎ ‎【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