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试题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4.荀子日:“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这种观点 ‎ A.否定宗法等级制度 B.背离孔子礼治主张 ‎ C.追求人与人的平等 D.成为当时统治思想 ‎25.元代对行省进行监督的行御史台与行省的最高长官都是从一品,地位权力上平行,且行御史台的人事任命权由其直接上级部门御史台掌握,而不是行省。这一制度安排意在 A.最大化削弱行省权力 B.确保对地方监督的独立性 ‎ C.变蒙古制为汉地传统 D.加强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26.余英时在《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一书中提到:“中国政治上的反智传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现象,……但我并不认为中国的政治传统是以反智为其最主要的特色。相反地,至少从表面上看,中国的传统政治,在和其他文化相形之下,还可以说是比较尊重智性的。自汉武帝以来,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建立之后,政治上用人遵守一定的知识标准。”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A.“反智”是中国政治传统最主要特色 ‎ B.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 C.科举制度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 D.按知识标准用人体现传统政治的尊智性 ‎27.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康熙六十一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这说明清代 A.“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B.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 ‎ C.注重推动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 D.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28.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 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29.“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 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 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 ‎ 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 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 ‎30.比利时外交部长斯帕克在1956年的一份报告中强调:“欧洲这一世界制造业的巨头,曾经从其海外市场获得大量重要资源,如今正面临着外在地位衰弱、影响力衰减的局面,它在分裂中失去了进步的能力。”斯帕克认为欧洲失去“进步的能力”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国家间矛盾尖锐竞争激烈 B.战后亚非国家纷纷独立,东西欧对峙 ‎ C.战争沉重打击欧洲各国的经济 D.战后美国独占世界市场,并控制欧洲 ‎31.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五倍多。这一现象 A.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 B.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化 ‎ 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 D.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 ‎32.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并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开始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除了倡导建立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外,还提出了“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等主张。这些新外交思想的提出 A.不利于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 B.有利于中国更好融人世界 ‎ C.标志着我国外交的重大转折 D.表明美国冷战思维的结束 ‎33.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公元前354年)借一位公民之口批判了公民大会;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既不要听信我,也别听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这反映出当时 A.公民大会已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 B.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蔚然成风 ‎ C.公民大会受广大公民监督和质询 D.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 ‎34.《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际交往中国家主权的唯一体现者,但各联邦成员仍保留了派遣和接受对外使节的权利。帝国军队也是由各邦分担的份额军队组成,巴伐利亚和符滕堡有自己的陆军部和邮政管理机构。此外,各邦还保留有教育、宗教、部分司法、征收直接税等权利。这一现象 A.推动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B.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 C.植根于长期分裂的历史 D.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35.表 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组织(部分)。如表可以用来说明,20世纪60年代 ‎1960年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0年 拉美自由贸易协会 ‎1961年 不结盟运动兴起 ‎1962年 中美洲共同市场 ‎1963年 美洲统一组织 ‎1964年 七十七国集团 ‎1965年 拉丁美洲石油互助协会 ‎1967年 东南亚国家联盟 ‎1967年 中非共同体 ‎1968年 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 A.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B.能源合作是国际合作的主流 C.全球有序贸易新时期的开启 D.第三世界国家面临巨大挑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不可不讲正气、气节;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栽物”。《尚书》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侍统。‎ ‎﹣﹣摘编自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 材料二: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奋起抗英;中法战争中冯子材以七十高龄和法军拼杀;甲午战争时,邓世昌血染黄海。为改变中国现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把轮船、火车、手表、望远镜等西洋技术看成“正正堂堂之技”。郑观应主张“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康有为发表的《物质救国论》,界定了“物质学”即科学的概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陈独秀、李大钊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开展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以救治国人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 ‎﹣﹣摘编自缪克成主编《民族精神》等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初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现代民族精神。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第五次反“国剿”‎ 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形成新的精神风貌与精神品格。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解放战争后期,在三大决战胜利之时,毛泽东向全党发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团结统一、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伟大号召,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方向。‎ ‎﹣﹣摘编自俞祖华《中华民族精神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作用。(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中国现代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因素。(9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第十五章中国与世界 第二节1949年前的中国与世界 ‎1840年之前:中国就是世界 ‎1840﹣1858年:中国平行于世界 ‎1860﹣1895年: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与党争 ‎189﹣1911年:中国被推到世界体系的底层 ‎1912﹣1949年:中国与动荡的世界共沉浮 第三节1949年至今的中国与世界 ‎1949﹣1978年:中国与体系的对立和冲突 ‎1978年至今:中国融入世界 ‎﹣﹣摘编自刑悦《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2008年版)‎ 以上章节简述了中国几个重要历史时期与世界的关系。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联系,史论结合。)‎ ‎45.材料: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隋文帝于开皇元年(581年)夺位后,即命高颞、郑译、杨素等人,于北魏、北周旧律的基础上改定新律。开皇三年,又以。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每年断狱,犹至万数”的原因,特敕命苏威、牛弘等人本着删繁就简的原则,修改《新律》,主旨在于“权衡轻重,务求平允,废除酷刑,疏而不失”,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律》。《读通鉴论))这样赞评道:“‎ 政为隋定律,制死刑以二:日绞、日斩,改鞭为杖,改杖为笞,非谋反大逆无族刑,垂至于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后来中国所有的朝代都继承了它的原则。‎ ‎﹣﹣摘编自吴楠《论<开皇律>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法律改革的历史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法律改革的意义。(8分)‎ ‎46.材料一:战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战后法国时德国一直采取强硬政策,力图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法国社会厌战和恐德思想并行,各阶层纷纷组织反战活动。鲁尔危机后,根据道威斯计划,解决德国问题的主导权由法国转归戋国,法国所获赔偿额大大减少,道威斯计划体现了美国打击法国扶植德国的意图,法国在欧洲舞台上日益孤立。希特勒为避免与英法等国过早直接对峙,上台伊始就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雏主义,英法等国虽对德国扩张抱有戒心,但最终相信了希特勒的表态,欧洲集体安奎体系迟迟不能建立。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法国政府无人过问此事;1938年9月法国总理这拉第参加了慕尼黑会议,会议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至此,希特勒完成开战的准备。‎ ‎﹣﹣摘编自夏洪亮<法国推行对德绥靖政策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在20世纪三十年代对德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9分)‎ ‎47.材料:洛伦佐•瓦拉(1407﹣1457)是15世記欧洲最有影响的历史哲学家、语言学家,也是西方文献校勘与辨伪方法的开拓者之一。瓦拉出生于罗马,曾作为书记官服务于那不勒斯国王。1431年在《论快乐》一书中,他公然和罗马教廷唱反调,阐发了“惟有自然才能至善”的人性论,热情贊扬享乐主义。1442年在《论修道士的誓言》里,瓦拉进一步否认政教合一是完善的政治制度,抨击天主教修道院的“发愿”制度,斥责修道士们出家入院之前宣誓的“安贫、守贞和服从”三大警言违反“自然”生活。他指出,人的行为完全可以在圣神向善的宏现指导下发挥自由意志,达到“至善”。瓦拉最有影响的著作是1440年写成,1517年开始震惊世界、名垂千古的小册子《君士坦丁伪赠礼考证》.它证明了《君士坦丁赠礼》是中世纪天主教会伪造的文件,从而否定了教皇在西欧的世俗统治权。 ﹣﹣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伦佐•瓦拉的思想主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伦佐•瓦拉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影响。(9分)‎ ‎‎ 参考答案 ‎24-28:ADDBC 29-33:BBBBD 34-35:CA ‎41.(1)基本内涵:自强不息的精神;崇尚道德的精神;民为邦本的精神;以和为贵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作用:有利于激发国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新发展;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3)主要因素:中国近代以来民主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复兴为初心;中国共产党秉承践行历代爱国主义精神;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42.示例:‎ 观点:中国近代国家转型和角色定位过程异常艰难。阐述:自1840年,中国“天朝大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以后,中国由传统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白此,中国向现代政治社会转型过程曲折艰难。1860 1895年,中国开始认识到自己处于“变局”中,开始承认西方技术的强大,但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中国政府和社会依然认为优越于西方,中国与世界呈现合作与竞争的态势。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中国的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阻挠,阻碍着中国向近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五四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经过艰难曲折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中国的民族解放和主权独立,创立了新中国。‎ ‎45.(1)背景:北周法律条文繁杂苛酷,社会局势动荡;法律不公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王朝刚刚建立,统治者意图通过改革法律来笼络人心。‎ ‎(2)意义:推动了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开皇之治”的基础;为后世王朝律法所沿用,影响深远。‎ ‎46.(1)原因:一战后法国产生反战思想(和平主义思想);经济危机的影响;法国丧失德国问题主导权;英国(大陆均衡政策)对法国的牵制;希特勒的欺骗宣传。‎ ‎(2)影响:打击了反法西斯力量;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牺牲了小国利益;加速了二战爆发;二战中法国消极抵抗,迅速亡国。‎ ‎47.(1)内容:宣扬享乐主义,对抗禁欲主义;抨击罗马教廷的正统礼教;批判政教合一制度;强调重视人的价值。‎ ‎(2)背景:意大利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影响:冲击天主教会神学思想的精神枷锁,促进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为宗教改革提供思想武器;对文献学研究产生一定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