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上)泉港一中第二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8小题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 A.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弊大于利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项正确。题干强调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排除A。分封制在历史上有利有弊,如在西周时期,利大于弊;东周时,弊大于利,因此B项不准确,排除。宗法制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 【点睛】解答观点类题最关键要把握住观点核心意思,不能受限于教材知识。本题学者观点强调分封制下会导致“家”“国”对立,士、庶民往往会效忠于家,因此有分裂隐患,从这一思路解答即可。 2.《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这说明 A. 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 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C. 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 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答案】B 【解析】 【详解】刘邦尊父体现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对中国人的深远影响,但刘邦称帝后,其父听从他人劝导,“以尊礼待刘邦”,这说明专制集权制度下天子的权威是第一位的,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主专制,父权应服从于君权,故B项符合题意;刘邦称帝后仍以旧礼尊其父,体现他严守孝道,“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说明其父维护刘邦作为君主的权威,这并不能说明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故A项不符合题意;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遭到严重冲击,趋于崩溃,但宗法观念至今一直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故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只涉及刘邦与其父之间的尊礼问题,并未体现君臣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 3.古代王朝为维护统治,往往设置机构或人员加强监察。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部,每部设官员一名让他“乘传周流”(“传”指公家驿站的马车;“周流”意为到处巡视)。这一官员是 A. 御史大夫 B. 监御史 C. 刺史 D. 锦衣卫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加强监察”“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部”“到处巡视”,结合所学,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为十三州,每州设一名刺史,主管巡察,故C正确;秦朝的巡视监察系统,在中央有御史机关,官员有御史大夫和御史,在地方则有中央派到地方巡视监察的监御史,排除AB;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加强监察”“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部”“到处巡视”,联系所学西汉的监察制度分析解答。 4.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该材料意在表明 A. 中书省只是毫无实权的秘书机构 B. 三省的设置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C. 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D. 三省间并无实质性的制衡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这表明三省都是为皇帝服务的,是加强皇权专制的,但是三省间并无实质性的权力制衡关系,D项正确;中书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A项毫无实权的秘书机构,表述错误;三省的设置加强了皇权专制,B项错误;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材料无法表明,排除C。故选D。 5.秦代设立的全国最高监察长官御史大夫一职,银印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汉初仍然沿用。到了汉成帝时,金印紫绶,史称“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这反映出 A. 君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B. 汉代君权进一步加强 C.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D. 御史大夫职权被削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御史大夫,由秦代银印青绶到了汉成帝时的金印紫绶且“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这说明御史大夫地位和权力的提升,削弱了丞相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君权,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制,不涉及中央对地方控制,故C项错误;显然御史大夫职权增强了,故D项错误。 6.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说:“(唐)太宗鉴前世之弊,深抑宦官无得过四品。明皇始随旧章,是崇是长,晚节令高力士(宦官)省决章奏,乃至进退将相,时与之议,自太子王公皆畏事之,宦官自此炽矣。”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封建君主专制相对孱弱 B. 内阁诸臣听命于司礼监 C. 唐初中枢体制渐被破坏 D. 宦官专权因废相而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初唐太宗抑制宦官,到了明皇即唐玄宗时重用宦官,如高力士等参与政事,甚至重要官员任用,宦官权势日益膨胀,反映了唐朝中枢体制逐渐受到破坏的趋势,正确答案是C项,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A项错误;内阁、司礼监和废除丞相都出现于明朝时期,B、D项与唐朝的史实不符。 【点睛】君主专制的凌驾在制度之上的制度,这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特色。 7.明正德年间任吏部尚书的王琼说:“内阁之权渐重,无异宰相之设。六部之权渐轻,凡事多禀受内阁风旨(意旨)而后行。”材料现象 A. 体现了皇权专制的加强 B. 说明内阁官位高于六部 C. 反映了六部直辖于内阁 D. 表明内阁大臣趋向专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所以内阁的官位不会高于六部,六部也不会直辖于内阁,内阁大臣更不可能趋向专权,故排除B、C、D项。由于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所以“内阁之权渐重,无异宰相之设”的原因主要是借助了皇权的力量,也由此可以体现皇权专制的加强,故选A。 【点睛】本题的重点在于对内阁地位的掌握。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8.雍正时期,内阁逐渐分化,兼军机处职责的是内中堂,留守内阁的是外中堂。嘉(庆)道(光)以后,甚至出现了内中堂不看本章的情形。有史书则记载了当时皇帝发布上谕不许军机大臣将部务带到军机处处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军机处日益成为权力决策的中枢 B. 内阁与军机处的权力争夺激化 C. 内阁地位下降,已经形同虚设 D. 军机大臣必须以内阁成员身份入选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清朝军机处处理机要事务,成为决策中枢,内阁则沦为处理例行事务的机构,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内阁与军机处争夺权力,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据相关所学内容可知,军机处设立后,内阁成为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并非形同虚设;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军机大臣必须以内阁身份入选。 9.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秦 6位 两宋 121位 西汉 47位 明 4位 唐 182位 清 0 A.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 B. 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 C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 D. 明代宰相人数减少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看出,唐代、宋代丞相人数明显多于其他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削弱了相权,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以分散相权,明朝废除宰相,相权从秦朝的位高权重到日益削弱直至废除,反映君主专制日益加强,B项正确,C项错误;元朝宰相权力有所反弹,A项错误;宰相人数减少与行政效率的高低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 10.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下列不能反映“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的是 A. 不断发展的民主制度 B. 古典人文主义的出现 C. 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 D.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D项,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公元前8世纪起,希腊出现了许多小国,称作城邦,城邦地域狭小,人口少,小国寡民是其突出特点。小国寡民的特征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与海上活动无关。故D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择D项。A项,海外贸易兴盛,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的接受了平等互利观念,这些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故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古希腊海洋文明塑造了希腊人的民族自由精神,古希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故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古希腊形成以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为主的多种经济结构,形成的海洋文明培育了雅典人自由、进取、平等的民主精神。故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注意题干的关键信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古希腊繁荣的海外贸易是古典人文主义的出现的经济基础。 【详解】 11.《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中说:“光荣革命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不改变旧体制形式的前提下,改变实质性的内容。”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旧体制形式”指的是君主立宪制 B. “旧体制形式”指的是君主专制 C. 实质性改变指从君主专制到统而不治 D. 实质性改变指权在君主变成权在议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材料意思是“不改变旧体制形式的前提下”,其意思指仍保持“君主”,而不是不改变君主立宪制,A明显错误;不改变君主专制也是错误的,不然仍保持君主专制就与光荣革命的改变不符了,B错误;英国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到责任内阁制形成之后才出现,C时间错误;光荣革命结果是议会战胜了国王,实质上是权在君主变成权在议会,D正确。 12.沃波尔担任财政大臣期间,领导着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然而,在他任职时,他并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这说明当时 A. 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 B. 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 C. 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D. 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1689年颁布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英国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排除A;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排除C;由材料“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然而,在他任职时,他并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说明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没有厘清,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故选D。 13.如图所示两部法律文献的关系是 A. 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B. 后者中的某些原则和做法源于前者 C. 两者没有继承和发展关系 D. 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 【答案】B 【解析】 【详解】《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代表了罗马法,1689年的权利法案则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罗马法中的部分原则和做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故B项符合题意;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法律,所以1689年权利法案不可能是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罗马法也不可能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组成部分,排除AD项;1689年权利法案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不能说法没有继承和发展关系,排除C项。 14.下图是1832年伦敦等城市增加议员名额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 A. 国王失去了控制议会的权力 B. 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C. 工业资产阶级推动议会改革 D. 工人获得了政治权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为了参与政权,推动了1832年议会改革,由此伦敦等城市增加了议员名额。故C项正确;材料和国王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19世纪后期,英国内阁权力开始膨胀,故B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保障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权,但是工人、农民等仍然没有获得政治权利,故D项错误。 15.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了参议院很大的权力,如它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但参议院的议员却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这样规定可能主要是 A. 实行精英政治的需要 B. 满足共和政体的需要 C. 调和不同势力的利益 D. 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了参议院很大的权力,但参议院的议员却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联系法国1875年宪法相关所学内容可知这体现了当时共和派和保皇派的相互妥协,是为了调和不同势力的利益,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并非相互妥协的原因,错误;B选项并非材料中这种规定出现的原因,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的相互妥协,并非只为了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正确选项为C选项。 16.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最大政治特点是 A.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 君权至上和封建君主专制 C. 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 D. 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说明德国皇帝权力很大,凌驾于议会之上,显示了其专制主义,而其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骑士皇帝”显示了军国主义特点,A符合题意;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非君主专制,B项不符合题意。皇帝而不是将军享有国家最高权利,故CD不符合题意。 17.北美殖民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盛行地方自治。年满21岁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及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提出、讨论和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制定地方法规以及为学校和教会制订章程。这对美国宪法直接影响的是 A.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 设立参众议两院共同行使立法权 D. 实行总统制,总统掌握行政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北美殖民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盛行地方自治”说明美国有地方自治的传统,材料的直接影响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三权分立无关,排除A;CD与北美殖民地盛行地方自治、实行总统制无关,排除。 18.有法国学者认为,法兰西1875年宪法长命秘诀在于,“它使得1789年以来支离破碎的两个法国得以和平共处:一个是革命的法国,另一个是旧制度的法国”。这是指法国1875年宪法 A. 保留了专制传统 B. 满足了不同诉求 C. 确立了民主共和 D. 保障了国家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一个是革命的法国,另一个是旧制度的法国”,结合所学可知,法兰西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满足了不同诉求,故B正确;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A错误;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9.下面是近代清朝外交中心城市和处理外交事务的官职(机构)的变化图。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B. 清廷主动适应世界形势 C. 经济中心的逐渐转移 D. 对外战争失败后的反思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内容可知,在列强侵略初始由清朝地方督抚处理涉外事务,而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使清政府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中。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一部门清政府官员认识到需要改变传统的统治观念和方式来探索新的出路,希望通过总理衙门的设立,保持中外“和局”,换取列强支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自强,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抵抗侵略,确保清朝统治。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该材料体现的是外交方面的变化,国内农民起义并非其变化的主要原因;B选项错误,据相关所学内容可知,近代清政府在外来侵略的影响下逐渐被动开放;C选项错误,据相关所学内容可知,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 20.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这些行动: A. 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成为两岸分裂源头 C. 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 意在维护国家权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可知,该事件为《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的反割台斗争,根本目的是反对清王朝的卖国行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意在维护国家权益,D项正确。材料强调维护国家权益,没有涉及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两岸分裂的原因,而是强调维护国家权益,排除B。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胜利,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结合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史实,从维护国家权益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21.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 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 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 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D. 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地排外体现了他们对近代历史发展趋势的非理性认识,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义和团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并没有起到促进历史转折作用,排除B项。材料不是从义和团运动性质角度阐述,故D项错误。 22.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B.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D. 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答案】A 【解析】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故中国人通过不同的途径救国,故A正确;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后,故B错误;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不属于主要原因,故C错误;资产阶级力量是否强大与不同的途径救国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的影响出发,即可得出三者的共同背景,即可民族危机严重,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3.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文中的“分水岭”是指 A. 由“帝制”转入“民治” B. 由“器物”转入“制度” C.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 D. 由“近代史”转入“现代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理的解能力和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即由“帝制”转入“民治”,所以答案选A。B是戊戌变法;C是五四运动后;D是新中国的成立。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 24.时事漫画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形象反映。有人在20世纪初期就中国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绘制了一幅名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的漫画。下列相关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民气一致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 民气一致使中国的旧文化得到了彻底改造 C. 民气一致使北洋军阀政府对民众做出让步 D. 民气一致使近代民主革命取得的彻底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气一致指的是中国各阶层联合。马克思主义没有得到各阶层的一致认可,故A项错误;旧文化得到了彻底改造指的是新文化运动,该运动没有得到各阶层的一致支持,故B项错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近代民主革命取得的彻底胜利,这也没有得到各阶层的一致支持,故D项错误;20世纪初期,中国各阶层联合起来反对北洋军阀,并且取得一定的胜利,《民气一致之效果》的漫画寓意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C项正确。 25.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正确的是 A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C.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故选D;“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不适合洋务运动,排除A;“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一”,三个历史事件都不适合,排除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只适合辛亥革命,排除C。 26.1894年,在中国的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552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 A. 日本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 【答案】D 【解析】 “洋行”是商品输出的表现,甲午战前,对华商品输出比重最大的国家是英国,故D正确;日本在甲午战后加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美国对华输出占据主导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B错误;德国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C错误。 【考点定位】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甲午战前商品输出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认识,考查考生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近代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分为商品输出为主和资本输出为主两个阶段,甲午战前以商品输出为主,主要形式有倾销商品、设立洋行等,主要以英国为主;甲午战后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形式有大量贷款、创办工厂、兴办铁路等,主要以日本、美国和德国为主。“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几乎每年都会考到,考生一定要注意。 27.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 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 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这体现出预备立宪的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正确;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故A错误;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民主,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预备立宪没有涉及,故D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清末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的实质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晚清预备立宪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晚清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01年,清政府终于宣布实行“新政”。之后又推出“预备立宪”。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皇位永固”。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但是,清末修律客观上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基础,基本完成了从古代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变。 28.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 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 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 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 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体现的是共和制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B项和D项说法均错误,故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大题,共58分) 29.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魏、晋时代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摘编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代选官制度及选官标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隋朝选官制度及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汉至隋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发展趋势。 【答案】(1)制度:察举制 影响: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国家统一。 (2)制度: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 (3)制度:科举制;特点: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趋势:更加客观公正;选拔官吏权力由地方到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详解】(1)制度:依据材料一“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可知是察举制;影响:依据材料一“使布衣下吏有政治上的出路”可知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依据材料一“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可知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依据材料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可知维护国家统一。 (2)制度:依据材料二“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可知是九品中正制;标准:依据所学可知是门第。 (3)制度:依据材料三“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可知是科举制;特点:依据材料三“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依据材料三“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可知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趋势:依据材料和所学从选官的客观公正、选拔官吏权力变化以及中央集权加强回答。 30.材料一 詹姆士二世在位期间,采用种种手段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主义,导致信奉国教的托利党人同国王决裂。蛰伏了几年的辉格党人主动与宿敌托利党人接近。在当时情况下,代表旧贵族和新贵族利益的两党都不准备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国王退位,而是等接高龄的詹姆士二世尽早去世,传位给信奉国教的长女玛丽。然而,就在此时,国王老年得子。两党都害怕因此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害怕归还在宗教改革时期获得的教会地产。于是,1688年6月30日,两党的六位领袖和一名主教联合向玛丽的丈夫威廉发出邀请信…………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他们才凑合在一起运筹谋划,发动了政变(光荣革命)。 ——摘编自阎照祥《光荣革命中阶级妥协问题复议》 材料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内战、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至1688年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1701年,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规范王位继承问题,规定国王的一切决定须经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光荣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法案”的名称。 (3)阅读材料二,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詹姆士二世的倒行逆施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不准备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国王退位,两派达成了和解;英国资产阶级暴力革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任答三点即可) (2)《权利法案》。 (3)示例: 观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统治。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之后,议会权力不断加强,国王的实际权力不断减弱。到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所学可知,17世纪6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詹姆士二世在位期间,采用种种手段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主义,导致信奉国教的托利党人同国王决裂”可知,詹姆士二世的倒行逆施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根据材料“代表旧贵族和新贵族利益的两党都不准备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国王退位”可知,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不准备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国王退位,两派达成了和解;根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暴力革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因此英国改革派不赞成使用暴力手段。 (2)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在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3)根据材料列举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完善的时间跨度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此作为观点进行论证。 论述:论述过程主要依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完善过程进行描述。具体而言,根据材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内战、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至1688年革命结束”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统治。“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结合材料二可知,《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议会权力不断加强,国王的实际权力不断减弱。根据材料“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可知,到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沦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民族的深重灾难,国家的积弱不振,社会的贫弱穷困,正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李文海先生曾形象地指出:“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像蚊子吮血似的将坚船利炮的尖刺刺入近代中国的孱弱肌体,造成近代中国的大出血。” ——摘编自李育民《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总序 材料二 只有蒋廷蔽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谈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时明确说:“条款虽很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他认为开放通商,密切与西洋的关系是必要的,关键是要自己振作。在看到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这点上,他是先驱者。 ——袁南生《近代不平等条约另一面》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不平等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认识。 【答案】(1)影响: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另一面:加强了中国同外国的联系,推进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3)认识: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自觉或不自觉地起了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 【解析】 【详解】(1)从材料“近代中国沦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民族的深重灾难,国家的积弱不振,社会的贫弱穷困,正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2)从材料“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密切与西洋的关系是必要的,关键是要自己振作”可以分析出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自觉或不自觉地起了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的不同,考查角度新颖。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提取归纳材料中的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观点必须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特别要注意,理由一定要能够充分说明观点。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甲午中日战争·通商口岸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