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考点12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1)20 世纪 50 年代 ①特点:“一边倒”。 ②原因:由于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 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 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的地位。学& ③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 17 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 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3)20 世纪 70 年代 ①特点:“一条线、一大片”,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②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中国东北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 的要求。 ③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4)20 世纪 80 年代起 ①特点: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②原因:在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下,高举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旗, 建立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③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 轻重的力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考向一 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 2 外交政策 解决的问题 内容 影响 “另起炉灶” 如何对待国民 党政府的外交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 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 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 谈判同各国另建新的平等外 交关系 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 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 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如何对待以美 国为首的资本 主义国家 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 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 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 西方国家建交 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 权,奠定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建 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如何对待以苏 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国家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 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使我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 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这三大外交政策都是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 主权而提出的,这些外交政策把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改造成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 【典例引领】 时 间 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49.10—1950.1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朝鲜、 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越南 1950.4—1950.10 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 据此推知,1949 年 10 月—1950 年 10 月,新中国外交 A.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 B.重视团结亚非拉国家 C.“一边倒”并超越意识形态 D.独立自主与不结盟 【答案】C 3 考向二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外交 1.背景 (1)国际背景 ①西欧和日本崛起,冲击两极格局,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②不结盟运动兴起,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大大加强。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居于守势。*网 (2)国内背景 中国在内政和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2.外交成就 (1)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 年,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3)1972 年,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4)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而言,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 潮,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2)对国际而言,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和新秩序起到积 极作用。 【典例引领】1971 年前 10 个月,尼日利亚、科威特、喀麦隆、圣马力诺、奥地利、比利时、伊朗等 9 国先 后与中国建交。该局面的出现 A.得益于中美关系正常化 B.说明了世界多极化的出现 C.取决于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4 D.有助于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答案】D 考向三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1.特点 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2.原因 (1)20 世纪 80 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3)20 世纪 90 年代,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 (4)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3.表现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 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 2001 年 10 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 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如 2001 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 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4.影响 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 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典例引领】2017 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 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 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5 A.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答案】D 1.1954 年 12 月 11 日,毛泽东同缅甸总理吴努谈话中说道:“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 付的。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情况的,我们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五项原则也是适合你们国家情况的,适 合亚洲、非洲绝大多数国家情况的。”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受美、苏两大阵营理论的影响 B.适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 C.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为基础 D.由平民外交转变为国家外交 2.1950 年 1 月 6 日,英国政府率先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当时英 国政府认为“如果不与这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从材料中最有可能推知 A.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消失 B.与美国的对华政策高度一致 C.英国没有预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 D.新中国实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3.1964 年 1 月,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被外国媒体形象地称之为“外交核爆 炸”。中法建交得以实现的历史背景是 A.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B.应对世界霸权主义挑战 6 C.法国奉行“一个中国”原则 D.法国在亚洲影响力上升 4.联合国第 26 届大会 10 月 25 日晚(纽约时间)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 进行表决。131 个成员国以 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提案。35 票反对票中,除了 美、日、澳大利亚外,32 票为第三世界国家。材料主要强调了 A.恢复合法权利来之不易 B.团结第三世界国家是中国外交的立足点 C.美国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失败 D.亚非拉美国家是反对恢复合法席位的主导力量 5.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特意请教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希望获得更多毛泽东的印象,马尔罗 说:“你将会晤的是一个命运奇特的人。”尼克松此举意在 A.打开中美两国民间交往的大门 B.实现中美两国建交的夙愿 C.通过中国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 D.促成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6.初入政坛,尼克松曾因激烈的反共行为而出名。1960 年代后期,尼克松突然改变长期以来坚持的“反共” 政策,开始主张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并在其担任总统之后实现了访华的目标。尼克松“突然改变”的原因 在于 A.中美两国构筑战略同盟 B.美国改变了遏制中国的战略 C.两极格局下的“苏攻美守”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并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开始 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除了倡导建立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外,还提出了“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等 主张。这些新外交思想的提出 A.不利于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 B.有利于中国更好融入世界 C.标志着我国外交的重大转折 7 D.表明美国冷战思维的结束 8.联合国安理会 2016 年 2 月 4 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 解决问题的原则立场,同俄罗斯一道投了否决票。中国表示愿根据有关原则立场,积极、建设性地参与磋 商,同各方一道,为推动通过政治对话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而作出努力。中国的这一做法 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有关活动 B.反映了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表明中俄结盟来共同对抗西方国家 D.表明中国坚定不移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9.下列对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奉行友好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 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 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 年 12 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 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8 材料二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 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 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 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 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 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 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学&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 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 1.(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48—1949 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 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 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2.(2017 年江苏卷)20 世纪 50 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 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 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9 3.(2016 年天津卷)1990 年 11 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 678 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 除非伊拉克在 1991 年 1 月 15 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 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 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为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 家发展友好关系而提出的,与美、苏两大阵营理论无关,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情 况的,我们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适合亚洲、非洲绝大多数国家情况的”可得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应了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故 B 项正确;当时缅甸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故 C 项错误;缅甸与 中国属于国家外交,故 D 项错误。学.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新中国成立之初,世界上存在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因此,中英双 方的战争危机并未消失,故 A 项错误;1950 年美国对华呈敌视态度,而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承认新中国,因 此并不是高度一致,故 B 项错误;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宣布“一边倒”,故 C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 不承认原来国民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提出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所以英国认 为“如果不与这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故 D 项正确。 3.【答案】B 10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根据材料可知,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经历了曲 折艰难的过程,合法席位的恢复主要是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故 A 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排除。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1971 年的“兵乓外交”已经开始了两国民间的交往,故A 项错误; 中美两国建交是在 1979 年,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 1972 年尼克松访华的情景,结合所学可知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故 D 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外交政策。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60 年代后期,尼克松突然改变长期以来坚持的 ‘反共’政策,开始主张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并在其担任总统之后实现了访华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当时处于美苏争霸的第二个阶段,呈现的特点是“苏攻美守”,故 C 项正确;一个国家外交政策 改变的原因在于本国的利益,A 项表述错误;美国一直没有改变遏制中国的战略,B 项错误;D 项是在 1971 年,晚于材料时间。故选 C。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我国实行的外交思想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深化改革 开放,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开始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除了倡导建立大国之间 的‘伙伴关系’,还提出了‘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等主张”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使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具体的外交成就,不能体现出我国外交的转折,故 C 项错误;美国的冷战思维在材料中并未体现,不能判断其已经结束,故 D 项错误。故选 B。学# 8.【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新时期的外交。中国的做法并不是为了参与联合国活动而参加相应活动, 而是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与主张,明确“为推动 11 通过政治对话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而作出努力”,这体现了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选 B。 新时期中国推行不结盟政策,故 C 项错误。“反对霸权主义”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故 D 项错误。 9.【答案】A 10.【答案】(1)方针:强调意识形态或国家制度。 影响: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迅速与苏联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保障国家利益);不利于与更 多国家的正常交往(局限了打破封锁的战略战术)。 (2)特点:较为公开透明;具有包容性或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原因:改革开放后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多边外交奠定了基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冷 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趋于缓和(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直通高考】 1.【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 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 A 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 权予以支持,故 B 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 C 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 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 D 项错误。 3.A【解析】本题考查海湾战争与现代中国的外交,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史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投弃 权票的原因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 678 号决议包含了对伊拉克动武的可能性,这违背了中国一贯坚持的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立场,故本题选 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