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学案)

专题十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体系构建 线索提炼 线索一 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1949~1956年)‎ 这一时期涉及的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 线索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1956~1976年)‎ ‎(1)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1956~1966年):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 线索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时期(1978年至今)‎ ‎(1)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1978~1992年),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 ‎(2)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1992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题组一 “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题点:农业合作化)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指出要通过互助合作实现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化,这样做的背景是(  )‎ A.工业化发展急需粮食和原料 B.要学习苏联农业集体化模式 C.逐步建立起的计划经济体制 D.引导农村逐步走向共产主义 ‎2.(题点:“一五”计划的特点)“一五”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国家重点项目有56个安排在东北。国家对东北的实际投资额占全国实际投资额的44.3%。从工业化的现实需要来看,当时重点布局东北(  )‎ A.适应了战后全球化和引资需要 B.巩固了中苏友好同盟关系 C.有利于尽快建立基础工业体系 D.实现了工业布局合理规划 ‎3.(题点:“一五”计划的成就)下图是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  )‎ A.工业化发展取得成就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功 D.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4.(题点: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1953年至1954年间,天津工业企业共抽调两万多人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和一些地区重点建设单位。仅天津汽车制配厂输送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干部和工人已相当于解放初期该厂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当时(  )‎ A.天津经济建设地位的突出 B.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 C.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D.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题组二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成就(1956~1976年)‎ ‎5.(题点:周年纪念——1958年“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曾再三呼吁妇女不可轻忽家务和养儿育女的责任,劳务与家务必须并重,不可偏废;1950年代末期,政府又提出要把妇女从家务中解放出来的主张,鼓励妇女出外务工。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 B.妇女就业能力的提升 C.经济建设加速的需求 D.政府妇女政策的转变 ‎6.(题点:“左”倾错误的表现)某一时期,国家文化部召开文化行政会议,要求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会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这反映了(  )‎ A.休闲和娱乐成为人们的常态 B.“文革”时文艺繁荣的状况 C.文化领域出现“大跃进”倾向 D.国人的文化素养大幅提高 ‎7.(题点:国民经济的调整)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售的九条办法》。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2 000万职工中,有67%回到农村。这表明(  )‎ 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B.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的调整 C.违背“一五”计划城镇化建设要求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见端倪 题组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8.(题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依据龚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该表反映出(  )‎ 区域 收入 消费水平 农村 ‎17.6%(家庭收入)‎ ‎8.9%‎ 城市 ‎8.0%(职工货币工资)‎ ‎4.5%‎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 C.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9.(视角:经济结构的调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大量知青返城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这表明当时(  )‎ A.经济结构有所松动 B.所有制主体改变 C.城乡差别大大缩小 D.经济管理体制优化 ‎10.(题点:经济体制改革的阻碍因素)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  )‎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 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 ‎11.(题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多年间国家定价的比重从95%逐步下降到10%,市场调节价由不到10%逐步上升到80%。此材料表明 (  )‎ A.改革开放深入内地,使国家定价比重大幅度下降 B.改革开放后,市场调节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C.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定价逐步消失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 题组四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2.(题点:对外开放的开展)1977~1979年间,中国领导人以及各类代表团的出访活动呈现迅速增长势头,该出访潮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的特殊历史作用主要是(  )‎ A.服务于资金技术引进的需要 B.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开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 ‎13.(题点:经济特区设立的作用)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此口号(  )‎ 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体现了经济特区创新的实干精神 C.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D.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开始 ‎14.(题点:周年纪念——1988年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在古代,有“闰七不闰八,闰八动刀杀”“七上八下”的俗语;但改革开放后,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这反映出(  )‎ A.粤语成为时尚潮流的象征 B.人们价值观的根本转变 C.珠三角的经济影响力上升 D.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 ‎15.(题点:对外开放的深化)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  )‎ A.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B.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 ‎[知识清单]‎ 清单一 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1.国民经济恢复 ‎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 ‎(1)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成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三大改造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和平赎买”是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清单二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 ‎1.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2.中共八大——正确方针 ‎(1)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3.“左”倾泛滥 ‎(1)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4.调整恢复:1960年冬提出“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 ‎5.“文化大革命”浩劫:国民经济基本瘫痪。‎ ‎1.“大跃进”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3.1960年冬天的调整,以农村为起点,核心是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 清单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探索 ‎1.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②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 ‎①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目标: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⑤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承包为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2.家庭分散经营、经营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成为制约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态。‎ 考点题组答案 ‎1.A [材料反映的是我国1953年推行农业互助组,其主要原因是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原料,故A项正确。]‎ ‎2.C [建国初中苏建立同盟国关系,工业重点布局在东北有利于接受苏联的援助,故B项错误;同理,故C项正确;重点布局东北的工业布局是不均衡的,故D项错误。]‎ ‎3.A ‎ ‎[根据图示,这一时期,重工业产值增长迅速,轻工业获得较快发展,表明1953年开始的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故选A项。]‎ ‎4.C [材料重点强调的是“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和一些地区重点建设单位”,所以本题不在于突出天津经济建设地位,故A项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故B项错误;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尤其是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国家才采取了上述措施,故C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一五”计划完成之后,故D项错误。]‎ ‎5.C [材料中“政府又提出要”表明是政府试图改变社会就业观念,故A项错误;妇女还在家务中,无从证明就业能力的提升,与材料中“提出要把妇女从家务中解放出来的主张”不符,故B项错误;1958年大跃进运动,追求经济建设加速,与材料中“1950年代末期”相符,故C项正确;妇女政策的转变即“这种变化”,与题中设问“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不符,故D项错误。]‎ ‎6.C [据材料“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会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可知文化领域出现“大跃进”倾向,故C项正确。]‎ ‎7.B [1959~1961年由于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使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开始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进行调整,故B项正确。]‎ ‎8.A [从图表可知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均高于城市居民,体现出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较快发展,故A项正确。]‎ ‎9.A [据题干,在改革开放伊始,政府开始有限度的允许一部分人开办个体私人企业,开始打破建国以后三十多年来的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的格局,这是经济结构松动的一种表现,故选A项。]‎ ‎10.D [根据材料“中央1号文件”属于行政法规,不是法律,A错误;根据材料“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可知,改革取得重大进展,B错误;“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属于私营企业,C错误;“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表明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旧有的集体经济观念下解放出来,D正确。]‎ ‎11.D [题目强调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定价比重下降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表现,故A错误,D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1978年市场就开始发挥主导作用,故B错误;根据题目中“十多年间国家定价的比重从95%逐步下降到10%”‎ ‎,故C错误。]‎ ‎12.B [全面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任务,故B项正确。]‎ ‎13.B [经济体制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开始了,故A项错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特区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口号,体现特区的实干精神,故B项正确。]‎ ‎14.C [题干中并未提到粤语成为时尚潮流,故A项错误;题干并不能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说明粤语地区的影响力提升,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成熟,故D项错误。]‎ ‎15.A [“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说明了中国“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故A项正确。]‎ 题线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追溯高考1】 (2014·课标全国Ⅱ,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农村经济恢复是在1949~195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国内政权既已稳固,而1953年的三大改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经济领域的变革,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故选C项;提供劳动力资源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知识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1)1949~1956年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存。土地制度方面,从土地私有向社会主义公有过渡。‎ ‎(2)1956~1978年,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基础上,发展合作社形式。‎ ‎(3)改革开放以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基础上,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尝试经营方式的变革。‎ ‎【对点训练1】 (2017·陕西咸阳模拟)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有这样一幕: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田源为代表的大量知青返回城市,为解决就业问题,田源联合几个云南知青偷摸卖鸡蛋、卖煎饼,后来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 A.国家经济所有制结构有所突破 B.国家已开始探索市场经济体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突破 D.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突破 解析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允许私有制的存在,表明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 答案 A 题线2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追溯高考2】 (2016·课标全国Ⅲ,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 1978年,农村推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生产自主权扩大,生产积极性提高,出现了题干材料中的增产现象,故选A项。‎ 答案 A ‎『知识拓展』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为突破口。‎ ‎(3)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4)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城镇化改革的方式。‎ ‎【对点训练2】 (2017·河南漯河模拟)学术界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自发性城市化)和“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其中,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  )‎ A.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B.中国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解析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是中国农民阶级的伟大创举,属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故C项正确。‎ 答案 C 题线3 新时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追溯高考3】 (2016·北京文综,19)“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要注意时间限定项“20世纪80年代”,依据题干中“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①正确;这些见闻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③正确;②④作用时间与题干均不符,排除。‎ 答案 C ‎『知识拓展』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1)从开放的过程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渐进式开放,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经历了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由沿海开放区到内地这样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浅到深的渐进过程。‎ ‎(2)从开放的前提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进行的。开放的目的是在该前提下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 ‎(3)从开放的领域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既包括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也包括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4)从开放的对象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开放。无论何种性质的国家,我国都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它们的经济贸易关系。‎ ‎(5)从开放的策略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多层次中有先有后,多方面中有选择,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的开放。‎ ‎【对点训练3】 (2017·黑龙江大庆调研)2018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28周年纪念。从阡陌农田到林立楼宇、从冷僻土地到繁荣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开发标志着中国(  )‎ 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解析 浦东开发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故B项正确;浦东开发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而不是转移对外开放的中心,故C项错误;浦东开发与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B ‎【考题1】 (2017·山东济宁育才中学月考)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 ‎——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显著特点是“集体所有、分户经营”,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分户经营,田埂、沟堰占了不少耕地。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农户自行安排各项生产活动,农民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农民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出售,形成了自由市场。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间,粮食的增幅达到中共建国以来的最高峰。农民手中的现金增多,储蓄意愿增强,很大程度上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由于单个农户的生产规模较小,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用并不是很明显,而学习技术是要付出一定的学习成本。这种格局使我国农业生产长期滞留在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必须征用农民的土地时,土地承包合同就成了一纸空文,容易产生农村权力腐败,农民利益受损。‎ ‎——摘编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及其危害。‎ ‎(2)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综合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学者宋圭武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 (1)失误: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违背生产力发展水平;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危害: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 ‎(2)观点: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当时的推行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有许多局限的,在新的历史时期,超越和突破也是必须的。‎ 史实:成功:改变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乡镇企业积累资金;‎ 沉重:规模小,不利于技术革新;土地资源利用率下降;权力腐败。‎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综合认识 ‎(1)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一个目标:中共十四大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两个领域: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 ‎(4)五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稳步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考题2】 (2017·甘肃陇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受挫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次探索 ‎2.人民公社化和经济的困境 ‎3.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恢复 三、“文化大革命”和国民经济最严重的挫折 ‎1.“文化大革命”和国民经济最严重的挫折 ‎2.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转折和受挫 四、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1.国民经济的前进和徘徊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深化改革,推进开放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 示例一:在“一”中增加“1.国民经济的恢复”。‎ 理由:国民经济的恢复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开展的重大经济活动;国民经济的恢复是以后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 示例二:将“二”中的“2”改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经济困难”。‎ 理由:人民公社化不能代替或涵盖“大跃进”;“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失误,是造成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 示例三:在“四”中增加“2.伟大转折及改革开放的开始”。‎ 理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是新时期的开始;伟大转折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政治前提。(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修改建议类试题 修改建议类试题的主要命题特点是:根据所提供材料信息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并阐明自己的理由或历史依据。主要形式有目录修改类、提纲修改类、史料研究修改类等。解题步骤为:‎ 第一步:审清设问→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第二步:分析提纲→首先明确范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然后按照时间梳理重大历史事件是否有遗漏或表述不恰当的地方,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添加。‎ 第三步:阐述理由→可从添加历史事件的时间、内容、地位、影响等方面进行理由阐述。‎ 深刻理解新中国三次经济体制的转型 ‎(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为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