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历 史 第 I 卷(选择题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战国时期,“禄”逐渐被用来表示政府对官吏的报酬。且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也不再以 土地作为标准,而是改为以实物作为支付的手段。这一现象 A.说明宗法血缘关系已崩溃 B.表明官员的收入下降 C.反映出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D.体现了官僚政治色彩 2.下面为唐宋进士成分情况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 A.唐宋世家大族的影响巨大 B 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得到加强 C.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减少 D.唐宋科举制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3.有学者说:“罗马法所有权理论的发达,是它能够深刻影响后世法律的直接原因。事实 证明,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制,无论是在实体抑或程序方面都未超出罗马法既定的 基本范畴。”决定罗马法具有这一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其以维护平民利益为根本 C.罗马强调法律的公正性 D.后世国家基本沿袭罗马法 4. 有学者说,俾斯麦在德意志帝国刚建立时就确认了“皇帝在原则上不享受高于各(邦) 国王的优先地位”。材料可用来说明德意志帝国 A.维护各邦平等地位 B.否定了普鲁士对统一的贡献 C.实行联邦政治体制 D.皇帝的权力等同于各邦君主 5.1791 年法国宪法在选举制度上规定:按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享有选举权的“积极公 民”与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消极公民”。这一规定 A.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需求 B.刺激了公民参政热情 C.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D.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6.1912〜1919 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共可检索到 30 条,平均每年不到 4 条。 而 1939 年一年则达到 372 条。这一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A.民族文化研究日趋深入 B.三民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C.对日作战进入反攻阶段 D.民众民族意识逐渐高涨 7 1917 年 4 月底,俄国农民开始暴动。到了秋天,整个俄国燃烧起农民造反的烈火。当丰 夏天,工人占领工厂,强烈要求立刻恢复工厂管理。1°月;士兵拒绝实行战争的命令' 开如大批逃走。这说明当时俄国 A.工农结成了巩固的联盟 B 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成熟 C.沙皇专制统治走向瓦解 D.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8.1999 年 3 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了修改,依法 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中。这反映出此 时我国 A.形成完整的法制体系 B.法治国家建设臻于完善 C.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 D.依法治国理念开始实施 9.1952 年 9 月,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回顾:“三年来,我们……在平等、互利基础上 建立了新的对外贸易关系。我们已经由历史上长期入超的国家,转变成为进口和出口平衡 的国家,战胜了美帝国主义者对我们国家的禁运和封锁。”据此判断,这“三年”我国 A.外交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 B.国家政权的基础得以巩固 C.作为大国步入了国际舞台 D.始终执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 右图是二战后有关马歇尔计划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揭示了 A.马歇尔计划给欧洲经济带来危机 B.二战后法国经济获得快速的发展 C.马歇尔计划把欧洲纳入战争轨道 D.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迅速恶化 11. 1919 年,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写信给印度诗人泰戈尔,信中他心情沉重地指 出,欧洲文化的弊病已经十分深重,如果不汲取东方文化的精髓,不将东西文化熔于一炉, 就不足以言自存。与此同时,当时的欧洲兴起一股东方文化热。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 因是 A.东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B.战争对西方文明的破坏 C.现代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D.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12. 在德国人眼中,《凡尔赛和约》完全背离了“十四点原则的初衷,他们始终认为“建 立在威尔逊原则基础上的和平将不让德国接受罪责以及确认德国赎罪和赔偿的必要性”。 这说明 A.《凡尔赛和约》缺乏合法性 B.德国军国主义思想基本消除 C. “十四点原则”具有欺骗性 D.美国的霸权纲领被德国揭露 13. 右图为二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图中钳子的一头是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另一头是阿 拉斯加的荷兰港。使这一愿景成为可能的关键性战役是 A. 诺曼底战役 B. 珍珠港战役 C. 阿拉曼战役 D. 中途岛战役 14. 在 1961 年 9 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提出“立即无条件地、彻底 地和最后废除殖民主义”;1973 年第四次首脑会议提出了反霸原则;1983 年第七次首 脑会议上,把“要求外国军队撤出柬埔寨和阿富汗”写进宣言。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B.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 C.瓦解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D.加速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15.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在外交上致力于“与一些国家组成联合阵线,明确萨达姆对 国际义务的挑战是不可接受的”;在军事上则“研究可靠的军事方案,以便在萨达姆拒绝 履行国际义务的情况下加以实施”。美国这一做法 A.维护了中东地区和平 B.打击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C.凸显了霸权主义行为 D.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地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5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道题,第 16 题 14 分,第 17 题 14 分,第 18 题 13 分,第 19 题 14 分,共 55 分。) 16.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叛将时间分布表 ——摘编自刘兆艳《唐代叛将研究 以两〈唐书〉为中心》 (1)概括指出唐代叛将从时间分布上表现出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8 分) (2)结合史实说明叛将对唐代社会的影响。(6 分) 17.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以外国传教士、出国开明使臣、早期维新人士为媒介,西 方近代国家观念渐次输导到中国。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民权平等思想和三权分立学说, 无形中构成对君权至上和天朝意识的挑战,表明国家观念在传统与近代之间对峙拉锯和 相互消长的状态。尤其是国际公法的输入,帮助国人认清列国并立的国际态势,动摇了 中国传统的华夷尊卑观念;启迪国人依据国际公法准则,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与此同 时,因"中国中心''无奈舍弃,“夷夏之防''难以为继,"应变"意识朝野涌动,清政府 被迫对国家体制做局部调适,乃有总理衙门之设。甲午战争的丧权辱国,亡国灭种的切 肤之痛成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催生剂。1898 年 4 月康有为创立保国会,把振救“国地” “国权”“国民”纳入该会宗旨,警示国人:中国的领土不许别国宰割,中国的主权不 容别国侵犯,中国的国民不准别国欺凌。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形成与发展的进程,既 是对西方国家观念先进部分的吸收和接纳,又是对它落后部分的排斥和抵拒;既是对传 统国家观念糟粕部分的批判和否定,又是对它精华部分的继承和弘扬。 ——摘编自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国家主权观念转型所呈现 的特征。(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影响我国国家主权观念变化的 主要因素。〈8 分) 18 (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混合政体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 体,而这三种政体的变态政体分别是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和暴民政体。柏拉图向往哲学 王一人之治的君主政体。但他也深知,此种政体难求,故极力提倡混合政体学说。其混 合政体学说就是吸收三种正常政体(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而构成的政体, 君主、贵族和平民相互制约,从而君主政体的统一、贵族政体的智慧和民主政体的自由 在一个政体中得以体现。 混合政体理论是古代西方社会的基本政体理论,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深远。近代英国 也是以混合政体理论作为建构国家制度的基础。 ——摘编自雷安军《制衡分权理论在美国宪政中的演变》 材料二 1776 年北美独立,各州抛弃了英国的混合政体理论。因为混合政体理论必须具 有阶级基础,而北美人民并不承认任何贵族。一时间,北美各州转向了分权理论,纷纷 按照分权理论来改造殖民地政府。分权理论强调将国家的权力严格分开,赋予不同的部 门,由此达到制约权力的目的。然而,随着独立的获得,那些为了革命的目的曾与激进 力量结盟的美国领袖们又转回到古老的均衡政府思想上来了,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将 之嫁接在美国宪政思想的新基础上,提供了 一个新的、独一无二的权力分立与制约平 衡的美国式的结合。 ——摘编自[英]M.J. C.维尔《宪政与分权》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混合政体思想在古希腊产生的历史背景,并说明近代英国“以混 合政体理论建构国家制度”的表现。(5 分) (2)指出北美独立初期,北美各州抛弃混合政体理论的原因,并概括说明混合政体理论与 近代分权与制衡理论的区别和联系。(8 分) 19.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美国给予法国大量的援助与支持,并将法国纳入大西洋联盟当中。1958 年戴高乐的重新上台执政无疑是法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追求法国的“独立” 与“伟大”。 当时,新的欧美平衡实则主要源于欧洲的战后恢复以及欧洲一体化的推动,但它也 反映了另外一个可资证明的现实,即美国国力,尤其是经济力量的相对削弱。戴高乐主 张:建设由法国领导并脱离美国控制的“欧洲人的欧洲”,反对“多边核力量”计划, 坚持发展独立核力量及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1966 年作为西方主要大国的法国宣布 退出北约,使得北约面临自成立后最大的生存危机。 在应对戴高乐的挑战的过程中,美国通过对西方联盟内部其他盟友施加压力,迫使 它们追随美国并与之合作。在这些国家中,英国始终是美国较坚定的追随者与合作者, 而联邦德国最终在美国的压力下也选择了美国。虽然美法双方存在着冲突,但两国关系 的发展和演变始终维持着某种斗而不破的“合作”状态。在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 危机时期,戴高乐都坚定地支持美国的立场。即便是在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引 起北约危机的时候,美国依然以较为温和的方式应对并为法国在北约保留了“空椅子”。 上述错综复杂的多方面因素就使美法关系显得更为耐人寻味。 ——摘编自杜晓明《美国对法国戴高乐政府的政策研究(1958—1969)》 对戴高乐时代这种“耐人寻味”的美法关系作出合理解释。(14 分) 历史参考答案 1. D 2. B 3. A 4. C 5. A 6. D 7. B &C 9. B 10. A 11. B 12. C 13. D 14. A 15. C 16. (1)阶段特征:叛将在时间分布上大体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2 分) 成因:唐朝建国之初群雄割据,李唐新政权根基不稳;唐玄宗后期及唐末•政治统治腐败, 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唐朝中期,经过唐初的励精图治,国力强盛,政局稳定。 (6 分) ⑵影响:唐朝后期的叛将削弱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破坏了唐王朝大一统局面,造成 藩镇割据;叛乱使汉民族实力削弱,周围少数民族崛起;叛乱导致经济被严重破坏,唐政府 财政减少,加重了百姓负担;叛将多以武人为主,故推动了当时尚武之风。(6 分,答岀三 点即可) 17. (1)特征:国家观念由传统向近代转变较为艰难;民族救亡运动推动了近代国家 观念转型;外来理论学说与固有思想资源的相斥相纳,推进国家观念新陈代谢;注重利用 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6 分,答出三点即可) (2)主要因素:中国国家主权不断丧失,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近代国家观念传入,逐步为 中国人所接受;清政府为应对变局被迫进行政策的调整;维新派对国家主权的宣传。(8 分) 18.(1)历史背景:古希腊城邦林立,政体复杂多样,这为政治思想家们思考政体问题提 供了丰富材料;雅典民主弊端凸显,人们对现实政治失望,渴望通过改造政体来挽救城邦; 古希腊哲学方面的自我反思。(3 分) 表现:英王代表了君主因素,上议院代表了贵族因素.下议院代表了平民因素•这三种因素 相互制约、平衡。(2 分) (2)原因:混合政体理论所依赖的阶级基础在近代北美社会不存在;北美人民痛恨英国 并进而痛恨英国的政体理论;启蒙思想的传播.(2 分,答出两点即可) 区别:混合政体主要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制衡;分权制衡主要体现在国家权力的不 同部门之间,如立法、行政与司法机关的权力分立和相互制衡。(4 分) 联系:两者均强调分权与相互制衡;从古代混合政体思想对现代分权制衡理论产生重要影 响的角度回答,如现代分权制衡理论的发展和美国政体的建立就是对古代混合政体思想 的诠释与实践。(2 分) 19. (14 分) (1)从法国方面作答(6 分) 角度 1:二战后,法国追随美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随着欧洲经济恢复及其一体化的发 展.法国积极寻求大国地位;戴高乐上台后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这是法国与美国“斗” 的主要原因。(3 分) 角度 2:冷战背景下,美法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相同,而且均面临来自苏联的挑战。(3 分) (2)从美国方面作答(8 分) 角度 1: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经济力量的相对削弱,国力受损。(4 分) 角度 2:美国在大西洋联盟内部孤立法国、削弱戴高乐的影响效果明显,法国对其霸权挑 战的影响有限;冷战时期,法国仍是美国坚定的盟友。(4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