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诊断性检测 高一历史 说明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城内。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A.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 私有制的产生 C. 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 国家开始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原始社会后期,富人、穷人居住的房屋和墓葬中随葬品出现了明显区别,说明已经出现私有产品,出现贫富差别,私有制已经产生,故选B;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军队、法庭、监狱、政府等的出现标志着国家的诞生,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 ‎2.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进行改革,让各行省的总督、将军、司税收的大员三权分立,各自对国王负责。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 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 B. 便于国王加强对官员控制 C. 适应不同地区风俗的需要 D. 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大流士一世“让各行省的总督、将军、司税收的大员三权分立,各自对国王负责”,是要通过官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来达到便于国王加强对官员控制的目的,故B项正确;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只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A项错误;适应不同地区风俗的需要和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与大流士改革的根本目的不符,CD两项错误。‎ ‎3.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 农民阶级 B. 封建贵族阶层 C. 市民阶层 D. 工业无产阶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市民阶层这一新的社会集团逐渐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C项正确;城市兴起推动中世纪欧洲兴起的阶层与之前已经存在的农民、贵族阶层不符,AB两项错误;工业资产阶级是在近代工业革命推动下出现的,D项错误。‎ ‎4.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 天皇掌握了实权 B. 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 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故选D;ABC都是大化改新的影响,但不是实质,排除。‎ ‎5.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A. 中国人 B. 阿拉伯人 C. 法兰克人 D. 罗马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谚语意思是:中国人发明,阿拉伯人传播,法兰克人应用并改进。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传播交流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故选B,排除AC;谚语没有涉及罗马人,排除D。‎ ‎6.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两座纪念碑,近处的一座纪念了酋长拉普这位土著英雄,远处的一座则纪念了新航路开辟中的航海家麦哲伦。他的船队主要贡献是 A. 南行最远到达好望角 B. 向西首次发现了美洲 C. 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 D. 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中,航海家麦哲伦船队的贡献是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故C项正确。迪亚士船队最远到达好望角,故A项错误。哥伦布船队向西首次发现了美洲,故B项错误。达·伽马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故D项正确。‎ ‎7.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当然不是皆大欢喜的事,而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事。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其中“愁”一类的是 A. 西班牙 B. 荷兰 C. 意大利 D. 英国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传统的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沿岸国家意大利走向衰落,而大西洋位置上英国、西班牙、荷兰逐渐崛起,故“欢乐”的是英国、西班牙、荷兰等,而“愁”的是意大利,故ABD错误,C项正确,所以选C。‎ 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理解“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内涵,二是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欢喜”和“愁”所代表的国家即可知道答案。‎ ‎8. 18世纪法国某地理学家如此评论地理大发现:“一个极大的错误导致了一次极其伟大的发现”。此处“伟大的发现”是指 A. 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 15世纪末至l6世纪初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 C. 达·伽马船队开辟到达印度航线 D.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要远航到东方,结果到达美洲。故选B。‎ ‎9.“直到1500年以前,它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这里的“它”是指 A. 地中海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太平洋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分析1500年前后世界的变化,而这个时期最大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使不同的文明逐渐连为一体。由此可以推断出材料中的“它”指的是大西洋,它把欧洲与美洲连为一体,符合材料,选择B项;地中海在新航路中已经衰落,它是旧航路的中心,所以A项错误。印度洋和太平洋都不是单独连接文明的,因此C、D两项错误。‎ ‎10. 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A. 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 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 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 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奔走于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世界各地,掀起一场“商业革命”,大大加强了洲际经济联系,故A项正确;由材料“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当时欧洲的工业品销往的主要是非洲和美洲,故B项错误;由材料“(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可知,欧洲的掠夺遍及亚、非、美洲,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开始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1.下表是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 据此推知 A. 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 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 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D. 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格数据表明,美洲人口比例减小,这是西方国家在美洲的种族灭绝政策及传染病造成人口减少,非洲人口比例减小,这是西方列强进行奴隶贸易造成的,都和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有关,故选C;A不符合史实,排除;B不能反映美洲人口比例减小的原因,排除;D与表格数据变化无关,排除。‎ ‎12.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则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这说明牛顿力学 A. 推动了理性思维的形成 B. 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 C. 否定了传统的文化体系 D. 加速了宗教改革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可知是理性的思维过程,并不是“形成”,故排除A项;牛顿主张理性,认为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是通达知识的正确道路,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基础,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故选B项;材料强调牛顿力学的影响,但没有涉及否定传统的文化体系,故排除C项;牛顿力学产生于17世纪,而宗教改革发展于16世纪,故排除D项。‎ ‎【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科技成就,需要掌握牛顿科学研究的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结合牛顿力学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13.英国人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下列属于英国首创的近代民主制度是 A. 君主制 B. 联邦制 C. 共和制 D. 责任内阁制 ‎【答案】D ‎【解析】‎ 君主制在世界历史上长期存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有君主制的存在,A错误。‎ 首创联邦制的是美国,排除B。首创共和制的是古罗马共和国,排除C。英国于1721年正式首创并确立责任内阁制,D正确。‎ ‎14. 詹姆斯·罗伯特认为,“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787年美国宪法( )‎ A. 在政府机构实行“三权分立”‎ B. 确立了国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C. 规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D. 设立最高法院维护宪法权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知识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一方面要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中央政府权力过分集中而出现专制独裁,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说法本身错误,不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排除;C项仅仅是1787年宪法的一个方面,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仅仅是1787年宪法的一个方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15.《大国崛起》:“1789年之后……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斗争的结果是法国 A.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 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C. 两派的政治权利均分 D. 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789年”、“半个多世纪后”,由此可判断是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法国进入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故答案选B项。由前面分析判断A、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故C项说法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6.《全球通史》认为:“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 德国工业落后国家 B. 德国经济发展在欧洲领先 C. 英国经济落后于德国 D. 统一后德国经济发展加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国统一后,国内市场统一,促进资本主义加速发展,选项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发展速度,选项A偷换概念,排除;选项B未凸显出材料中对1871年的强调,排除;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是世界工厂,经济未落后德国,选项C排除。‎ ‎17.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既遵循了西方现代化的普世道路,又保留了俄罗斯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A. 强化了农奴制 B. 赋予农奴自由民身份 C. 保留沙皇专制 D. 允许农民从事工商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保留了沙皇专制,故选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排除A;BD无法体现“俄罗斯的特殊性”,排除。‎ ‎18.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都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  )‎ A.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 实现民族独立 C. 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 废除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60—1800年期间,大西洋沿岸先后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故答案为A项;实现民族独立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目标,废除君主专制是法国大革命的目标,B、D两项不是“相同目标”,均排除;美国追求建立民主共和制,排除C项。‎ ‎19.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英国圈地运动后,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 推动了英国议会制改革 B. 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C. 加剧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D.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答案】D ‎【解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为工业革命提供国内市场和劳动力,促使工业革命的发生,D正确;A、B和C不符合题意。‎ ‎20.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A. 垄断组织的产生 B.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 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D. 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答案】C ‎【解析】‎ 工业革命使得机器大工厂制盛行,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推动了国家城市化进程,故选C。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A;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吸引的只是投资者,与大量人口不符,排除。 ‎ ‎ 点睛: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通常要从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和国际经济地位等方面进行比较。‎ ‎21.1870年至1913年,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31.8%下跌到14%,失去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德国则从13.2%上升到15.7%。由此可以推断 A. 德国社会制度比英国先进 B. 英国丧失了大量海外殖民地 C. 德国已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D. 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强劲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德国地位的上升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量新技术的应用,而英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应用不足,D项符合题意;德国和英国同为君主立宪制,A项排除;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只有15%,并没有成为世界工厂,排除C项。‎ ‎22.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开采矿山、建设铁路、电厂和银行。这说明 A. 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 C. 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D. 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19世纪末的世界经济中,欧洲从世界各地进口物资,同时向海外大量投资,由此说明,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中,欧洲占据主导地位,C正确;19世纪末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A;B只提到物资流入欧洲,并未提及欧洲资本外投,排除B;19世纪末的世界经济秩序是欧洲主导的,其通过殖民被压迫地区来获利,这一秩序并不合理,排除D。‎ ‎23.《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 A.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B. 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 C. 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 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武器”指的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实力增强,从而推翻了封建制度。但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故D选项正确;材料“置自身于死地”,可推知材料不是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自由主义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会带动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没有提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故C选项错误。‎ ‎24.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写道:“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材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A. 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B. 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C. 有利于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 D. 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宣言》发行的份数可以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故选B;《宣言》发行数量可以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并非促进各国工业化程度提高,排除A;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5.1871年,巴黎公社法令规定,除国民自卫军外,不得在巴黎成立或调入任何武装部队。警察局也失去了一切政治职能,变为公社随时可以撤换的工作机关,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A. 实践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原则 B. 创立了新型的行政体制 C. 创立了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 D. 注重改造旧的国家机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重新建立军队,调整警察机构,这表明巴黎公社注重改造国家机器,故选D项;材料信息“不得在巴黎成立或调入任何武装部队”没有反映主权在民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军队、警察机构等旧国家机器的改造,并没有涉及创新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民自治,故C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 材料二 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材料三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6‎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的“革命因素”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黄金的需求;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 ‎(2)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与亚洲、非洲及美洲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革命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可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黄金的需求;根据材料一“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可知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 ‎(2)根据材料二“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结合所学从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与亚洲、非洲及美洲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根据材料三“东印度和中国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 ‎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指出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意义。 ‎ ‎【答案】(1)主张:强调人性和人权,反对神学束缚;追求现世的幸福和自由。‎ 原因: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兴起;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2)表现:“唯信称义”主张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由各国政府管理教会),强调民族自由。‎ ‎(3)主张:三权分立。‎ 意义: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政治构想。‎ ‎【解析】‎ ‎【详解】(1)主张:根据“提倡人性和人权”“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得出强调人性和人权,反对神学束缚;根据“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得出追求现世的幸福和自由。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兴起,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等分析总结。 (2)表现:根据“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得出“唯信称义”主张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根据“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强调民族自由。 ‎ ‎(3)主张:根据“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得出三权分立。意义:结合所学,可从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政治构想等角度分析总结。‎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世界历史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工业文明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这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的特点?并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市场核心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1)特点:实现工业化;工业占主导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核心。‎ 主要原因: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疯狂对外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影响:洲际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形成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新格局;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促进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得出实现工业化;根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得出工业占主导地位;根据“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得出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核心。主要原因:根据“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得出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结合所学,还可从疯狂对外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等分析回答。 (2)影响:根据“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得出洲际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根据“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得出形成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新格局;根据“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得出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促进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