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天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天门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周初分封的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观察如图,④的诸侯是 A. 周王之弟 B. 古代帝王后代 C. 功臣 D. 周王嫡长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齐国,是功臣封地;②是鲁国,是周王之弟;③是燕国,也是周王之弟封地;④是楚国,是颛顼之后。由此可知,B项正确;AC错误;周王嫡长子继承的是周王的权利,故D项错误。 2.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当时 A. 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初步形成 B. 中央集权利于维护周王的统治 C. 以血缘关系作为权力的分配依据 D. 分封制使边远地区得到有效开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意思是周王子孙,如果不是愚蠢至极,没有不成为显贵诸侯的。这说明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作为权力的分配依据的,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开始于秦朝,故A项错误;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作用,故D项错误。 3.在中国古代,正月初一百官要朝见天子,被称为“大朝会”。朝会制度源于西周,天子接见诸侯的目的是“图天下之事”,同时询问地方的治理情况,谓之“图考绩”。由此可知,“大朝会” 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 有效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C. 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 D. 为皇帝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下,很多诸侯被分封于偏远地区,天子接见诸侯除了“图天下之事”,同时还要询问地方的治理情况。周天子对地方治理的关注促进了诸侯对地方的治理,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故C项正确;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A项错误;“有效减少了”说法太绝对,故B项错误;皇帝制度和分封制无关,故D项错误。 4.西周贵族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统治结构。这体现了早期政治制度 A. 等级森严的特点 B. 权力高度集中于周天子 C. 大小宗关系相对 D. 阶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统治结构,这体现了西周社会等级森严的特点,一旦该等级制度被破坏,就意味着分封制的解体,故A项正确;分封制没有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大小宗关系相对是宗法制的特点,故C 项错误;该等级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不具备较好的流动性,故D项错误。 5.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的王位,这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一事件表明 A. 分封制遭到破坏 B. 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 C. 禅让制得到恢复 D. 宗法制增进了五国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一旦等级制度被破坏,就意味着分封制的破坏。“五国相王”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就是对分封制的严重破坏,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是在秦朝,故B项错误;禅让制是上古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材料不是体现的禅让制,故C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的制度,材料和宗法制无关,故D项错误。 6.秦代设立的全国最高监察长官御史大夫一职,银印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汉初仍然沿用。到了汉成帝时,金印紫绶,史称“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这反映出 A. 君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B. 汉代君权进一步加强 C.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D. 御史大夫职权被削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御史大夫,由秦代银印青绶到了汉成帝时的金印紫绶且“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这说明御史大夫地位和权力的提升,削弱了丞相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君权,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制,不涉及中央对地方控制,故C项错误;显然御史大夫职权增强了,故D项错误。 7.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的“新型”表现在 A. 开创皇帝制度,皇位在家族内部传承 B. 建立郡县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 吸取前朝教训,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 D. 以血缘为纽带,按关系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意思是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官僚政治是“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其“新型”主要体现在建立郡县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正确;贵族政治的王位也是在家族内部传承,故A项错误;汉朝初期在地方实行了郡国并行,故C项错误;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按关系亲疏分配政治权力,这属于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 8.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录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材料表明当时政治 A. 家国一体,特征明显 B. 皇权旁落,相权加强 C.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 机构精简,职能专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既有管理国家事务的,也有管理皇室事务的,这表明当时政治具有家国一体的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皇权旁落、相权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九卿的相互牵制,故C项错误;机构精简无法体现出来,故D项错误。 9.如图地方管理制度可能出现在哪一个时期 A. 西周 B. 西汉 C. 元朝 D. 清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王朝地方行政管理既有“郡”也有“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汉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即“郡国并行”,故B项正确;西周地方实行的是分封制,故A项错误;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省,故C项错误;清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总督、巡抚、将军等,故D项错误。 10.有史学家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一变化 A. 便利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 B. 导致古代家国一体政治特色消失 C. 伴随着明确的分工行政效率提高 D. 进一步分散相权皇权得到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通过程序性分权进一步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D项正确;三省六部是中枢权力机构,故A项错误;古代家国一体政治特色已在封建社会存在,故B项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不能体现出“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故C项错误。 11.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 察举制注重门第声望 B.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 察举制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 科举制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科举制,‘以文取士’,可以自由报考”,这不仅提高了官员的素质,而且扩大了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察举制注重的是品德、学问、议政能力,故A项错误;科举制注重文化素养,不是科技素养,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故C项错误。 12.《欧阳修集》记载:“……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中描述的和知州争权的这一官职出现在 A. 秦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中描述的是宋代通判对知州的监督,故C项正确;秦朝监督地方的是监御史,故A项错误;唐朝的“道”是地方监察区域,故B项错误;明朝监察地方的是按察司,故D项错误。 13.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下列选项能够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 汉代实行推恩令 B. 魏晋九品中正制 C. 宋代设参知政事 D. 元代设立中书省 【答案】C 【解析】 【详解】“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指的是皇帝通过启用身边的亲信来分散相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内外朝、宋代的参知政事都是此表现,故C项正确;汉代实行推恩令解决的是地方王国问题,故A项错误;魏晋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元代设立中书省,相权又进一步增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权,故D项错误。 14.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行省制度的推行表明 A.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根本上解决了地方割据 C.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D.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说明元朝的行省权力受到中央的制约,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行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割据问题,地方割据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故错误;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 15.有学者指出,明朝内阁是皇帝与官僚系统之间桥梁和中介,是一种行政执行权与决策权的间接结合结构,阁臣参预中枢行政决策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内阁同皇权的关系。这表明明朝内阁 A. 适应皇权进一步加强的需要 B. 决定了中央行政体制的运行 C. 开始拥有独立的决策权 D. 成为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明朝内阁是皇帝与官僚系统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一种行政执行权与决策权的间接结合结构”指的是内阁是连接皇帝和六部百司之间的桥梁;“阁臣参预中枢行政决策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内阁同皇权的关系”指的是内阁参与决策的程度取决于皇帝的信任程度。由此可知,明朝内阁适应了皇权进一步加强的需要,故A项正确;内阁只是咨询机构,不可能决定中央行政体制的运行,也没有独立的决策权,故BC错误;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行政机构,故D项错误。 16.1382年,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终洪武朝阁臣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1573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部权尽归内阁”。这一变化表明 A. 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B. 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C. 皇权呈现削弱的趋势 D. 内阁的权力在不断上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阁臣对国家事务由“鲜所参决”到“部权尽归内阁”,这一变化说明了内阁的权力在不断上升,故D项正确;朱元璋已经废除了丞相,不存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故A项错误;内阁始终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皇权的削弱,故C项错误。 17.《清史稿》感叹说:“任军机者,白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唐设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正一品,宋元基本仿此制)尚不及也。”这表明清代军机处 A. 完全取代了内阁的职能 B. 是正式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C. 使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D. 操控着军国大事的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任军机者,白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尚不及也”说明了清朝军机处权力极大。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是供皇帝咨询的临时机构,军机处权力的增大意味着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故C项正确;完全取代内阁职责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军机处不是正式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故B项错误;军机处职能是跪受笔录,不可能操控军国大事的议定,故D项错误。 18.亚里士多德指出:“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这体现了古希腊 A. 分权制衡的民主政治 B. 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 C. 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D. 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说明公民的多数决议具有最终决定权,这体现了古希腊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分权制衡,故A项错误;材料和小国寡民的城邦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抽签选举、轮番而治,故D项错误。 19.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然后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选票)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这说明 A. 法庭审判程序具有随意性 B. 案件判决结果绝对公平公正 C. 民主环节缺乏相应的监督 D. 情感是法庭判决的唯一依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被告通过非正式答辩(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的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投票决定是否有罪。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过程是民主的,但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故C项正确;这一过程符合审判程序,故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D项错在“唯一依据”,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20.公元前406年,雅典的10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他们虽然努力证明自己无罪,但是公民大会还是判处其中8位将军死罪。这说明古代雅典 A. 人文主义精神贯穿公民意识之中 B. 法律至上保障了民主政治正常运行 C. 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造成权力的误用 D.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审判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打了胜仗的将军因为“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而被公民大会判处死罪,这是典型的直接民主的滥用,体现了直接民主的弊端,故C项正确;将军们“虽然努力证明自己无罪”,但仍然被判刑,这不是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错误;这体现了雅典民主制度的不健康,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是说明法律审判体系是否完整,故D项错误。 21.格罗特指出,“陶片放逐法”是为了“在整个共同体中……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这表明,实行陶片放逐法的目的是 A. 维护城邦的民主政治 B. 保障了城邦的稳定与安全 C. 实现多数派达成一致 D. 强制少数派赞同现有政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陶片放逐法”是为了“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民主政体,这表明,实行陶片放逐法的目的是维护城邦的民主政治,故A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有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不一定会保障城邦的稳定与安全,故B项错误;实现多数派达成一致是手段,不是陶片放逐法的目的,故C项错误;强制少数派赞同现有政体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城邦的民主政治,故D项不是最终目的,故错误。 22.如图是古罗马人在观看某法律的情景,该法 A. 在内容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B. 是一部调整居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C. 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完善 D. 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中古罗马人在观看刻在十二块铜牌上的法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十二铜表法》,该法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故D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作为奴隶制法律,根本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是一部调整居民内部关系的法律,但是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完善,故C项错误。 23.古罗马某一时期的法律规定,口头契约必须采用统一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即债权人问:“你保证……”债务人须回答:“我保证……”不采取此种形式的任何协议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该时期的法律可能是 A. 陶片放逐法 B. 万民法 C. 公民法 D. 自然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口头契约必须采用统一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不采取此种形式的任何协议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这说明该时期的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公民法,故C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维护民主制度的工具,故A项错误;万民法比较灵活,故B项错误;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理念,不是具体法律,故D项错误。 24.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曾说:“虽然朕不受法律束缚,可是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的。”这说明当时罗马 A. 践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 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法律具有平等的约束力 D. 法律形成了完备的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虽然朕不受法律束缚,可是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的”说明当时罗马皇帝遵循法律,践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A项正确;奴隶是没有权利可言的,不可能人人平等,故B项错误;皇帝不受法律约束,故C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法律形成了完备的体系,故D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历史上,商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不存在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区划制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梁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指什么? 材料二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在地方管理上采取 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背景。 材料三 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行省制度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地方治理演变的趋势。 【答案】(1)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或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2)主要措施: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背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导致地方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3)特点: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信息“商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不存在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区划制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革指的是从贵族体制(分封制)到官僚体制(郡县制)。 (2)“措施”,根据材料二信息“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概括得出:推行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背景”,依据所学知识从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导致地方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角度分析。 (3)“特点”,根据材料三信息“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概括得出:行省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开端等方面回答。 (4)“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中的“分封制----郡县制----刺史制---行省制”等信息可归纳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的趋势。 26.古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体制既不同,建立于其上之政治,自亦不同。如西方古希腊之市民政权,只建立在每一小城市中,尚不能扩充成为一国家。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的社会政治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社会政治进行评价。 材料二 古罗马于公元前5世纪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统一的法典不断推出。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汇编《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古罗马社会经常使用的“债权”“继承权”“契约”“借贷”“租赁”等法律术语,注重协调经济和社会关系,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 ——摘编自王加卫《古希腊与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差异及其成因》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罗马法律发展的特点。 【答案】(1)特点: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民主政治。评价:积极:调动了古希腊公民的积极性,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局限:少数人的民主;民主的形式过于泛滥。(一从积极和局限两个方面做答,每个方面任答一点即可) (2)特点:时间长;体系完善;影响深远;关注经济和社会关系(或私法发达)。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西方古希腊之市民政权,只建立在每一小城市中,尚不能扩充成为一国家”概括得出:民主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评价”依据所学知识从积极方面,调动公民的积极性、文化艺术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奠基;局限方面,少数人的民主、民主的形式过于泛滥等两个方面回答。 (2)“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古罗马于公元前5世纪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得出:时间长;“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汇编《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得出:体系完善;“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得出:影响深远“注重协调经济和社会关系”得出:关注经济和社会关系。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5年)等整理 归纳材料观点,运用古代史相关知识(任举一例)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要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观点:任何制度都有利也有弊。 论证:分封制。利:①在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②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③中原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等在封国得到推广、传播,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弊:①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②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归纳材料观点,观点一定要明确;其次,运用古代史相关知识来论证这一观点,论证要充分,表述要清晰。“观点”,依据材料信息“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可概括出:任何制度都有利也有弊。“论证”,可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分封制、二府三司等制度进行论证。如分封制,从周朝初期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传播先进文化、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等角度分析有利方面;从诸侯独立性较强、造成分裂割据、等级森严等角度分析弊端方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