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6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69张)
历 史 大二轮复习 衡中学案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Ⅰ 、必考内容 总 览 概 述 古代中国 古代西方 时间 跨度 约公元前 2070 年夏朝建立 ~ 1840 年鸦片战争前夕 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公元前 146 年 古罗马:罗马城修建~ 1453 年东罗马灭亡 表 现 政治 文明 (1)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3) 对外关系由主动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 古代希腊辉煌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方代议制的渊源 (2) 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 (3) 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罗马法律不断演变完善 古代中国 古代西方 表 现 经济 文明 (1)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2) “ 重农抑商 ” 政策下的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1) 海外贸易兴盛,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兴起与繁荣 (2) 海外扩张,航海和海外贸易发展 思想 文明 (1)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2) 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文化繁荣 古希腊从智者学派到苏格拉底,经历了由崇敬 “ 神 ” 到早期人文精神的萌芽,成为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向分析 网络构建 知识重构 热点素养 专题训练 考 向 分 析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形式,难度上以中低难度为主,内容上相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影响、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对历史的传承 2 .汉至元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3 .明清政治制度中加强对边疆或地方的管理、强化君主专制 4 .考查中国古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演变 网 络 构 建 知 识 重 构 关键词: 嫡长子继承、血缘、等级、贵族政治 1 .分封制 (1) 目的:巩固西周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 对象: ___________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 ___________ 是分封的主体。 (3) 内容:主要分封 ___________ 和人口。 (4) 作用: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区、扩大疆域;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考点一 分封制与宗法制 王族 王族 土地 (5) 瓦解:春秋时期遭到破坏,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推行郡县制。秦朝统一后推广 ___________ ,废除了分封制。 2 . 宗法制 (1)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_________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 含义:宗法制是用 ___________ 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 内容:以 _______________ 为核心;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4) 特点:血缘和政治相结合,形成 “ 家 ” 和 “ 国 ” 一体的统治。 (5) 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_________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郡县制 权力 父系 嫡长子继承制 统治集团 分封制、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1 .分封制 (1) 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 中国的姓氏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3) 中国的省份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2 . 宗法制 (1) 宗法制导致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推动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 (2) 后世的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等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3) 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 跟踪训练 〕 1 . (2017· 新课标卷全国 Ⅰ 卷 ·24)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 ( 今河南淇县 )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 ( 今山东曲阜 )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 ( 今北京 ) 。分封 (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A 【 解析 】 根据材料 “ 河南 ”“ 山东 ”“ 北京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 A 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 B 项错误,排除; C 项错在 “ 直接控制 ” ,排除;材料并未体现 “ 世袭特权 ” ,且据所学可知 “ 世袭特权 ” 确立于夏朝, D 项错误。 2 . (2018· 河南六市二模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而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姓的为伯舅、叔舅。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 ) 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 .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C .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 .推动家天下局面形成 【 解析 】 分封制一般分封的是周王的同姓家族,同姓和异姓的称呼体现出血缘关系的远近,实质上是宗法观念的体现,故 B 项正确;分封制度下中央很难实现对地方控制,且这一角度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故 A 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时期出现,故 C 项错误;家天下局面形成是在夏朝,故 D 项错误。 B 关键词: 官僚政治、皇权至上、分权、君主专制 1 .皇帝制度 秦统一全国后创立,具有皇位世袭、 ___________ 和皇帝独尊的特征。 2 . 中央官制的演变 ( 君主专制的强化 ) (1) 秦:实行 ___________ 制,丞相、 ___________ 、太尉分别掌握政事、监察和军务,彼此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利于皇帝专制集权。 (2) 汉:实行中外朝制,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考点二 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与强化 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 御史大夫 (3) 唐:实行 ___________ 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4) 宋:实行 ___________ 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5) 元:中书一省制,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三省六部 二府三司 (6) 明:明太祖废 ___________ ,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 ___________ ,皇权专制加强。 (7) 清: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 . 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亡。 丞相 内阁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1) 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 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 民族关系上: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 2 . 消极影响 (1) 经济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 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 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与文化的进步。 (4) 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锁国,制约了中外文化、经济交流。 〔 跟踪训练 〕 3 . (2018· 高考押题卷一 ) 宋初文书写道: “ 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 ” 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时期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 57 人,欧阳修感叹道: “ 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 ” 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 ) A .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 .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C .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D .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C 【 解析 】 据材料 “ 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 ” 到 “ 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 ” 再到 “ 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 57 人 ” 可知,宰相的权力在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故 C 项符合题意; 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未涉及 “ 政治统治清明 ” ,也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故 B 、 D 两项错误。 4 . (2018· 乌鲁木齐 )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方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并向两边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种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 ( ) A .左右对称的建筑理念 B .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 C .结构合理的文化理念 D .轴线分明的政治氛围 【 解析 】 材料中的 “ 三大殿、后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并向两边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 ,体现出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以及封建政权内部的森严等级,因此这种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故答案为 B 项。其他三项不是这种建筑特色的设计用意,排除 A 、 C 、 D 三项。 B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关键词: 官僚政治、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度、行省制 1 .史实 (1) 秦:实行 ___________ 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2) 汉:汉初实行 ___________ 制;汉武帝设刺史、颁布 “ ___________ ” 解决了王国问题。 (3) 唐:实行道、州、县三级制,玄宗时设置军镇,长官为 ___________ ,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考点三 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郡县 郡国并行 推恩令 节度使 (4) 元:实行 ___________ 制度;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5) 明:废除行省制,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行政、监察、军事。 2 . 趋势: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 . 认识 (1) 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与变革,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2)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 行省 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1 .郡县制 (1) 特点: ①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地方管理区域。 ② 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且不世袭。 ③ 郡县长官只领俸禄,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2) 影响: ① 秦朝通过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起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 郡县制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2 . 郡国并行制 (1) 特点: ① 在地方上继承秦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存。 ② 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再现。 (2) 影响: ① 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是当时 “ 无为而治 ” 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② 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诸侯国的势力不断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经过平定 “ 七国之乱 ” 和汉武帝推行 “ 推恩令 ” ,诸侯国名存实亡。 3 . 行省制 (1) 特点: ① 行省是中央派出的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管理机构。 ② 行省具有双重性,表现为中央政权和地方分留部分权力。 (2) 影响: ①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② 行省制对后世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 〔 跟踪训练 〕 5 . (2018· 高考历史模拟卷一 ) 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 ( 长 ) 、尉、监。由此可见,秦朝 ( ) A .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 B .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 D .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 C 【 解析 】 根据 “ 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 ” ,结合所学,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朝廷任免,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项正确; A 项表述太绝对,错误;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B 项错误; 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6 . (2018· 天津卷 ·2)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 “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 ……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 ,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A 【 解析 】 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 “ 缺乏实际权力 ” 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 B 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 “ 权力集中专断 ” 的表述不合题意,故 C 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 “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 不合题意主旨,故 D 项排除。 1 .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关键词: 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1) 演变 ① 夏商周:实行世官制,贵族子弟依靠血缘等级继承族权。主要依据:血缘。 ② 汉代:实行 ___________ ,官吏察访举荐;主要依据:德行。 ③ 魏晋南北朝:实行 ___________ ,由品评官评定授官。主要依据:门第。 ④ 隋唐至明清:实行 ___________ ,由考试选官;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考点四 古代中国的选官与监察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2) 演变趋势 ①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学识才能。 ② 选拔方式:由地方官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③ 选官原则: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开、公平、客观的原则。 ④ 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2 . 趋向严密的廉政监察制度和谏议 关键词: 监察、谏议。 (1) 监察 ① 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② 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③ 加强于隋唐:门下省有权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政事堂可对皇帝做法提出不同建议。 ④ 完善于宋元: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元朝,人命重案公文由御史台监察御史复核;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采取非常手段。 ⑤ 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地方监察、司法;清代设有监察机构 —— 都察院。 (2) 谏议 ① 唐代门下省有谏议权。 ② 宋代设立专门的谏议机构 —— 谏院。 【 规律认识 】 1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政体下的职能部门。 2 .中国古代监察部门的设立实现了中央或地方各部门的分权、制约,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 .趋势:对官吏的监督不断加强;对皇帝的约束不断减弱。 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世袭的传统模式,促进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含和价值观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 “ 大一统 ” 意识形态的需要,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司本位 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 “ 学而优则仕 ” 的思想至今还有消极影响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 跟踪训练 〕 7 . (2018· 遂宁三模 ) 汉代察举孝廉起初为分区察举,后来演进到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制为定额,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按照人口比例来选拔。汉代察举制度作出这样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 A .彰显公平公正 B .保障人民权利 C .缩小经济差距 D .扩大统治基础 D 【 解析 】 汉代察举制 “ 演进到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 ” , “ 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 ” ,从而促进了国家政权的开放,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大统治基础来维护统治,故 D 项正确;彰显公平公正是汉代察举制的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故 A 项错误;中国古代的任何制度都不是为了保障人民权利,故 B 项错误;察举制和缩小经济差距无关,故 C 项错误。 8 . (2018· 福州三模 ) 以下是有关古代 “ 通判 ” 一职的史料记载。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 ) A .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 B .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 .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 D .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史料 出处 (943 年,张易 ) 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 …… 郡事亦赖以济。 《 南唐书 · 张易传 》 宋初 …… 始置诸州通判 ……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 宋史 · 职官志 》 ( 南宋通判 ) 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 …… 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 四库全书 · 后村集 》 D 【 解析 】 从材料 “ 通判歙州 …… 郡事亦赖以济 ”“ 通判 ……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 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 中可以看出, “ 通判 ” 在地方上发挥过监察的作用,故 D 项正确;材料 “ 宋初 …… 始置诸州通判 ” 说明 A 项错误;材料 “ 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 说明通判对知州及所属官吏拥有监察权,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在财经上实行监督,故 B 项错误; C 项错误,通判行使的是对地方监察权。 热 点 素 养 一、考查宗法制的 “ 家国同构 ” 等特点,渗透考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考查中国古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演变 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宗法制的影响有: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家国同构的国家结构;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等。 相关热点问题链接:名校学子难出寒门,社会阶层的固化。 (2016· 海南 ·3)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 “ 民之父母 ” ,官员亦以 “ 为民父母 ”“ 爱民如子 ” 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 “ 家天下 ” 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 解析 】 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 A 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 D 项错误;材料 “ 民之父母 ”“ 为民父母 ”“ 爱民如子 ” 体现的是 “ 家国同构 ” 的 “ 家天下 ” 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 B 项。 B (2018· 全国卷 Ⅱ ·24) 据 《 史记 》 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 “ 乃去其三面 ” ,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A 【 解析 】 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 “ 去其三面 ” 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 《 史记 》 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明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 A 项;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 B 项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 C 项;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 D 项。 (2018· 江苏 ·2) 右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 “ 射爵射侯 ” 画像石。图中树上有 20 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 “ 雀 ”“ 爵 ” 相通, “ 猴 ”“ 侯 ” 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 )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B 【 解析 】 古代 “ 雀 ”“ 爵 ” 相通, “ 猴 ”“ 侯 ” 同音, “ 射爵射侯 ” 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晋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 B 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 ( 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 ) ,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构不成威胁,故 A 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 C 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 “ 射爵射侯 ” 的真实含义,故 D 项错误。 二、考查学习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 ——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有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 史论结合 ” 。 (2018· 全国卷 Ⅰ ·25) 据学者研究,唐朝 “ 安史之乱 ” 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所示。 表 “ 安史之乱 ” 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藩镇类型 数量 ( 个 )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D 【 解析 】 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 “ 安史之乱 ” 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 D 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 A 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 B 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 C 项错误。 (2017· 全国卷 Ⅰ ·26)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记述 出处 “ 秦王 ( 李世民 ) 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 《 旧唐书 · 高祖本纪 》 “ 薛举寇泾州,太宗 ( 李世民 ) 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 《 旧唐书 · 太宗本纪 》 “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 …… 刘文静 ( 唐朝将领 ) 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 《 新唐书 · 高祖本纪 》 “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 《 新唐书 · 太宗本纪 》 C 【 解析 】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与薛举作战记载的共性 —— 唐军 “ 败绩 ” , C 项正确。 A 项 “ 皇帝 ” 与材料 “ 秦王 ” 不符,排除;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 B 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病,但这一记载在其他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 D 项。 (2017· 全国卷 Ⅲ ·27)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 ( 时为晋王 ) 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 续湘山野录 》 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 《 涑水记闻 》 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 解析 】 由于时代、世界观、立场等不同,对同一历史事实的记载存在差异,故 B 项正确。历史叙述是历史事实的呈现形式之一,历史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A 项错误。 C 、 D 两项的表述绝对,排除。 B (2018· 全国卷 Ⅲ ·25) 表 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 1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 (71) 南宋 (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B 【 解析 】 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B 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 C 项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 D 项说法不正确。 三、史观应用 【 理论阐释 】 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主要理论: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③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④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运用点拨 】 以唯物史观把握制度创新,助推实现中国梦。 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凸显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加快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西周分封宗法制、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文明的历次辉煌恰好就建立在这些革命性的制度改革基础之上。当今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只有加快体制转轨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2016· 全国卷 Ⅲ ·25) 东汉王充在 《 论衡 》 中说: “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 ( 国家档案文献 )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 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汉承秦制。做此题要抓住对文书的补充说明 “ 国家档案文献 ” 的含义,即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重视秦朝的文书 ( 国家档案文献 ) ,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实行的是黄老学说道家思想,排除 A 项。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与材料表述意思相反,排除 C 项。官吏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只是表面现象,排除 D 项。 B (2018· 全国卷 Ⅱ ·26)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 “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 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C 【 解析 】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 C 项,排除 A 项;通过加授 “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 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 B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 D 项。 (2018· 北京卷 ·14) 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 “ 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 ” ,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 “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 。这表明 ( ) A .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D 【 解析 】 根据材料中的 “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 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 A 项。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B 项。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本身无决策权, 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 C 项。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 D 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