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颍上二中合肥十中颍上实验中学开学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1.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 小农经济 B. 自给自足 C. 男耕女织 D. 精耕细作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可以得出,代田法旨在保持土壤肥力,提高生产效率,属于精耕细作的表现,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小农经济的的特点,A不正确;BC与材料所述不符。 2.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叹的瓷器种类是 A. 青瓷 B. 白瓷 C. 青花瓷 D. 彩瓷 【答案】B 【解析】 从“君家白碗胜霜雪”可以看出,材料中描述了白瓷烧造。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由诗句“君家白碗胜霜雪”可推断出这种瓷器应是白瓷,故排除A选项,选B选项。C选项在元朝才开始出现;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彩瓷。 3.美国学者查尔斯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中国“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因素”。其依据是 A. 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 早市夜市普遍且昼夜相连 D. 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A、D 两项最早出现在明朝;C 项最早出现在唐朝;北宋中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 4.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 A. 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 B. 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C. 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 D. 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 【答案】A 【解析】 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得农村贫困人口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从而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不抑兼并”不是宋朝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故B项排除;“不抑兼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加重,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是负面的影响,而不是“正面影响”,故C项排除;宋朝仍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未促使新的生产方式萌芽,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于明清时期,故D项排除。 点晴:紧扣“不抑兼并”的历史影响,再结合“正面影响”,综合分析即可。 5.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 A. 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 B. 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 C.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 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答案】A 【解析】 【分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属于价格革命而不是商业革命,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均是属于商业革命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商业革命”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6.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国际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早期殖民活动。早期殖民活动主要是起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是的国际市场进一步的扩展,因此A项正确,故选A。此时殖民扩张并未掠夺大量的劳动力进入欧洲的手工工场。 7.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的了解。“17世纪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下两个世纪”是19世纪,指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C项正确。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8. 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 D.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而不是“初步确立”。C符合题意。 9.下列近代企业以“自强”为目的的是 ①汉阳铁厂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继昌隆缫丝厂 ④轮船招商局 ⑤天津机器制造局 A. ②⑤ B. ①④ C. ③⑤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洋务运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是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制造局属于军事工业,其它均是民用工业,选择A正确,BCD选项排除。 10.“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上述现象出现于 A. 19世纪晚期的上海 B. 20世纪初期的上海 C.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 D.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 【答案】D 【解析】 【详解】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通过这个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故D项符合题意;19世纪晚期,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并非美国商品独占中国市场,故A项不符合题意;20世纪初期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并非美国独占中国市场,故B项不符合题意;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日本不断扩大侵华,不可能美国独占中国市场,故C项不符合题意。 11.1956~1966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有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牺牲了农业为代价 ②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也有重大成就 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④开局和中期经济态势较好,后期有问题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制和“1956~1966年”的历史阶段特征。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借鉴斯大林模式,重点发展重工业,①正确。②1958年开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4 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也有重大成就,正确。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④错误。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排除。因此选择D。排除ABC。 1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源于其不理解当时 A. 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 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 大家对他的背叛 【答案】B 【解析】 由“合作化”“二十多年”“散伙”可知,材料中“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是指1978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故田福堂的“痛苦”说明其对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的农村经营方式变化的不理解,故选B;从合作化到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制没有改变,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营方式的变化,而不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C;D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合作化”“二十多年”“散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13.“点—线—面”,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⑤上海浦东 A. ③②①⑤④ B. ②①③④⑤ C. ②①③⑤④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的先后顺序是20世纪70年代的开放的经济特区;80年代的沿海开放城市,随后的沿海经济开放区;到了90年代开发的上海浦东从而向内地延伸,依据时间顺序,②①③⑤④符合题意,故选C;A、B和D项顺序错误,排除。 14.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 A. 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 B. 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 C. 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 D. 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中“中式即长袍马褂”可以得出服饰文化依然保持着传统,并未颠覆传统,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随着西方列强侵略,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崇洋媚外之风随之开始盛行,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上海《申报》称”“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可得出其发生在上海,而广大农村依然是传统的服饰,故C项排除;据题干中“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反映出了服饰的变化深受西方列强侵略所带来的影响,故D项正确。 点晴: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服饰变化的特点,紧扣“民国初年”“上海”等信息可以得出服饰变化带有时代色彩。 15.19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水上交通业的标志是 A. 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成立 B. 蒸汽机的发明 C. 西方列强和买办共同投资兴办轮船运输公司 D. 各大通商口岸出现一批轮船公司 【答案】A 【解析】 【详解】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故答案为A项。蒸汽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B项;C项反映的是外国在中国开展水上运输的状况,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不符合题干中“首次”的要求,排除。 16.中国中央电视台是国际上知名的电视台,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播于 A. 1949年 B. 1958年 C. 1978年 D. 1988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故B项正确;A是新中国成立的时间,不符合题意,A错误;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时间,C错误;1988年时间和北京电视台开播时间不符合,D错误。 17.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髙关税,从而引了一场关税大战,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 —致提髙关税,共度难关 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提高关税,目的是限制进口,转嫁危机,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结果加重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B正确;排除A、C、D;所以选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应对经济危机措施 18.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罗斯福总统面对经济危机,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高度集中管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正确;罗斯福总统面对经济危机,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高度集中管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共同点,故A错误;新政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不仅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因此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是共同点,故B错误;罗斯福新政保障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保障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故保障原有社会制度是共同点,故D错误; 19.20世纪,美英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以下比喻体现了8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 A. “守夜人” B. “中间道路” C. “大管家” D. “甩手掌柜” 【答案】B 【解析】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结果带来了1973年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所以政府采用国家干预和自由竞争相结合的政策。B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可能互相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以及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都是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体现出“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D正确;材料中政策的实行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互相学习借鉴,A错误;材料并不是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劣问题,B错误;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不是材料论述的主题,C错误。 21.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下列选项能表明其“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是( ) A. 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 B.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摆脱个人崇拜泥淖 C. 推行“新经济体制”,企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 D. 推行“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依据所学可知,“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表明赫鲁晓夫推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 式;“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指改革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桎梏。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 B项错误,赫鲁晓夫也陷入个人崇拜泥淖;C项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举措;D项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 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标志着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A错误;材料中的组织都是国际组织机构,不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B错误;当今世界经济新秩序仍然没有建立,C错误。 23.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纷纷建立。下列标志所代表的组织按其成立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它成立于1992年,②为亚太经合作组织,它成立于1989年;③为欧洲联盟,它成立于1991年,④为世界贸易组织,它成立于1995年,故正确顺序应为②③①④,B项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日益缩小 B. 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 C. 西方政府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 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同时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形势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同时加强,二者并不冲突,因此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在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日益缩小,而是加大,A说法错误;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黄金时代”,因此,B项说法违背史实;自由放任政策在罗斯福新政以后就逐渐被资本主义国家所抛弃,所以C项也是违背史实的。 二、材料解析题 25.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国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 ——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从世界市场发展的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地位? (3)据材料三说明“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意义: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汇融合;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原因: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地位: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的中心。 (3)原因: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促进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因素:政府政策;科技创新。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和所学从文明的交融和世界市场等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的信息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自由贸易政策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回答;第三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科技创新和政府政策等角度回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德、西班牙四国于20世界70年代组建“空中客车”(民航飞机)跨国公司。英国生产机翼,西班牙生产尾翼,德国生产机身,法国生产座舱和电子系统,最终都被运到法国图卢兹总装。 材料二 四国政府每年也给空中客车以大量的补贴,空客公司还吸纳了欧洲一流的飞机制造技术和优秀人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也给了空客实实在在的便利,各国之间的货物交通运输免去了关税。80年代后,它日益成长为全球第二大飞机制造企业。对于空客的崛起,法新社评论说:“这不仅是欧洲繁荣的有力证明,也是欧洲各国精诚合作打败美国超级霸权的象征。”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美国指责空客公司接受政府补贴违犯贸易自由准则,并诉诸于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WTO裁决下双方达成相互妥协的“空客协议”。 ——以上均摘编自《波音和空中客车公司的竞争》 (1)材料一中“空中客车”由四国联合生产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特点?这种联合有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空客公司崛起的原因,说明其意义。 (3)材料三中两大公司的争端及最终解决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特点:国际分工成熟,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区域集团化也可)。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2)原因:政府扶植与支持;集中了先进技术与人才;欧共体的建立。 意义:是欧洲经济繁荣发展的标志;有利于抗衡美国经济霸权。 (3)说明: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体系化)发展。(世界贸易组织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解决经济贸易争端等) 看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英、法、德、西班牙四国于20世界70年代组建“空中客车”(民航飞机)跨国公司”可知四国 分工合作,体现了国际分工的成熟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二小问积极作用,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利润的最大化等回答。 (2)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二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从材料二“四国政府每年也给空中客车以大量的补贴”可以看出四国政府给与了支持;从材料二“空客公司还吸纳了欧洲一流的飞机制造技术和优秀人才”能看出他们具备优秀的人才;从材料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也给了空客实实在在的便利”可以看出欧洲共同体的作用。第二小问意义,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的国际地位的提高。 (3)本题主要考查历史认识,第一小问依据升华两大公司的争端及最终解决说明了国际贸易在逐渐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第二小问认识结合所学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思考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