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课时26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与文学艺术【作业】
课时26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与文学艺术 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 题号 近现代科技 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1 牛顿力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2 二战前后科学中心的转移 3 文学的繁荣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4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5 音乐与影视艺术 电影与社会生活 6 综合 7 一、选择题 1.(2019·河北沧州联考)18世纪60年代,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尽管学生在早期教育中被灌输进顺从和正统的观念,但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近代大学成为了新思想的摇篮 C.近代自然科学常识逐渐普及 D.人文精神与科学观念相互交融 解析:D 依据材料可知,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而且这些学生是接受了正统观念教育的学生,这种对比也恰恰说明了科学观念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反映的正是自然科学观念对人文思想的影响,可以用来说明人文精神与科学观念的相互交融。因此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自然科学观念对人文思想的影响,并未涉及启蒙运动的社会基础,也并非主要体现近代大学成为新思想的摇篮,排除A、B两项;材料体现的是科学观念对学习过它的人的影响,不能体现自然科学常识的逐渐普及,排除C项。 2.(2019·北京海淀适应性测试)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解析:D 材料“遭遇木星引力吸引”体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属于经典力学体系,D项正确。哥白尼的“日心说”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相关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信息,排除C项。 3.(2019·湖南长郡中学适应性考试)读下图 从中可以看出( ) A.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处于主导地位 B.二战前后科学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 C.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D.20世纪以来科学中心集中在欧洲 解析:B 认真分析图示,可以将美国看作一方,英德法看作另外一方,然后看图示中两方在不同时间段中所占的比例及比例的变化情况。据此根据图示内容可知,1926年后,美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科学家人数不断增加,且自第三阶段开始美国的获奖人数就远远超过了其他三国之和,再结合所学可以说明二战前后科学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故选B项;图中仅反映了科技的发展状况,仅以这一点无法得出A项结论;表格内容无法体现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排除C项;20世纪以来科学中心集中在欧洲的说法不符合1950年后的史实,排除D项。 4.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最早塑造出文学中的“世纪病”形象,其特征是孤独、忧郁、悲观、失望,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有评论称:“这是所有不满于平庸、有思想、有才智的人在资产阶级新世界中的共同感觉。”材料表明“世纪病”( ) A.根植于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 B.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 C.具有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特点 D.表达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解析:D 根据材料信息“最早塑造”“ 孤独、忧郁、悲观、失望,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可知作品风格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是知识分子对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社会秩序及启蒙思想家所设想的“理性王国”的失望与反思,D项正确,B项错误;A、C两项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5.(2019·江苏南通调研)1914年,德国作家亨利希·曼发表了小说《臣仆》,主人公赫斯林是小工厂老板的儿子,自小就欺软怕硬,崇拜权力和金钱。作品描写赫斯林遇见德皇时诚惶诚恐的情景最能体现他的性格;同时,他在工厂、家庭的表现又俨然是一个暴君。该作品( ) A.揭示了专制主义的弊端 B.批判德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C.抨击了贫富悬殊的现象 D.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 解析:A 关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时间1914年、“德国作家”、主人公“欺软怕硬,崇拜权力和金钱”“遇见德皇时诚惶诚恐”。其余信息则是对主人公性格的佐证。根据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得出,主人公性格的形成正是因为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残余,这也影响到了国民的素质和国民性格,所以材料在本质上揭示的是德意志帝国专制主义的弊端,故A项正确。1914年的德国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排除B项。材料与贫富悬殊无关,排除C项。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小说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排除D项。 6.20世纪30年代末,在英国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每周看两次电影,五分之二的人每周看一次电影。欧洲大陆国家的人们大致相同。这反映了( ) A.电影成为人们休闲的主要方式 B.电影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方式之一 C.卓别林成为人们追逐的明星 D.工业革命为人们休闲提供了物质基础 解析:B 从材料无法得出电影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方式,故A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末,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国际形势的紧张和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深深陷入怀疑、迷惘和苦恼之中,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的人们热衷于看电影,应是为逃避现实,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交代电影是卓别林演的,故C项错误;D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9·江苏南通二模)启蒙运动之后,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渐次被划分成了“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大部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18世纪各门类科学确立以来,科学的实证、理性精神以及基于其上的启蒙自由、怀疑批判精神成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动启蒙运动在反封建、反教会方面较文艺复兴更加明确和彻底,沉重打击了教会和专制统治。科学的进步通过广大公民的个人启蒙促进了社会进步。启蒙思想高扬人的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为启蒙运动时代科学的繁荣开辟了道路。19世纪被称为“科学时代” ,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日益显著。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广泛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使人们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还导致发展演化的世界观形成,并深刻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 ——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科学基础,阐释启蒙运动较文艺复兴“明确和彻底”的含义。 (2)据材料并结合18、19世纪世界史相关知识,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问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18世纪各门类科学确立以来”可得,各门类科学的普遍建立,依据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经典力学创立,第二小问,回答启蒙运动的目的即反教会、反封建。第(2)问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相互影响的。科学的进步往往带来思想的启蒙,思想的启蒙也能推动科技进步。注意结合18、19世纪世界史的知识史论结合。 答案:(1)科学基础:经典力学的发展;18世纪各门类科学的确立。含义:直接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2) 论 点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互动 论 据 科学使人文主义的内容得到加强 启蒙思想推动科学繁荣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达尔文进化论把发展演化的思想引入人类社会 19世纪的文学艺术深受科学发展的影响 论 证 结合三个以上史实论证,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语言准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