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9年中方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历史 第I卷 1.《左传》记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心)于虢(另一个卿士),郑伯怨王。……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王室领地)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这主要反映了 A. 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B. 国家政治秩序受到挑战 C. “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D. 诸侯争霸战争连绵不绝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大意为:郑武公、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士(官名)。(周平王)分权给虢公,郑庄公怨恨周平王。……四月,郑国祭足领兵强收了王室所管的温地的麦子;秋天,又割走了成周的禾。郑国强收王室的作物,藐视王室权威,挑战了当时的国家政治秩序,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周天子的地位变化,A选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C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诸侯争霸,D选项排除。 【点睛】经过西周末年的战乱后,王室实力大减,平王东迁依靠诸侯的力量才得以实现。东迁以后,王室辖地大为缩小,且在不断缩减之中。辖地缩小、赋税相应减少,各国诸侯已不再定期朝贡,王室失去贡纳,经济十分困难。与王室辖地缩小,经济窘迫相反,各诸侯国势力日益崛起,开始挑战周天子的独尊地位。周天子只具虚名,而无实力,无法行施相应的权力,日渐衰微,出现了“政由方伯”的局面。 2.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关于唐神龙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证实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是日,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丁未,徙后于上阳宫。戊申,上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新唐书·本纪第四》 “丁未,太后徙居上阳宫。戊申,帝帅百官诣上阳宫,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资治通鉴》 A. 皇帝武则天传位于皇太子 B. 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 C. 武则天仍旧被尊号为皇帝 D. 武氏被迫移住上阳宫 【答案】C 【解析】 【详解】《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中“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说明武则天仍旧被尊号为皇帝,《新唐书•本纪第四》“则天大圣皇帝”也记载武则天被尊号为皇帝,《资治通鉴》“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同样记载武则天被尊为皇帝。三则史料都对此事有记载,故C项正确。只有一则史料记载“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没有充足说服力,故A项错误。有两则材料说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说服力不强,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能说明武则天是被迫移居上阳宫,故D项错误。 3.洪武年间,大臣的奏章由朱元璋亲阅;永乐时,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主要说明 A. 内阁逐渐取得最高决策权 B. 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制约 C. 内阁成为君相斗争的工具 D. 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最高决策权由皇帝掌握,故A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内阁取得票拟权力,但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故B项错误;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内阁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内阁从参与商议机密到具有了起草批复的权力,由此可见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故D项正确。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专制王权强大 C.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 个人观念淡漠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人的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因此中国人将姓置于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故C正确;AB材料体现不出来,材料只是说的中国人的姓和名的组合与西方不同,排除;个人观念说法明显与材料相反,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5.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B. 利于“民本”思想的形成 C.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说明官僚政治建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正确;A是分封制时期特点;B和C材料没有体现。 6.唐代的科举取士不仅依据试卷成绩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这一做法 A. 利于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 C. 可能影响人才选拔的公平性 D. 拓宽了下层读书人的入仕渠道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唐代科举取士的依据,包括“试卷成绩”、“平时的文学作品”, “社会声望”等,同时还存在 “公荐”和“通榜”,可知影响最终结果的有多种因素,尤其是声望和考官推荐,其中的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比较明显,故C项正确。因为“公荐”和“社会声望”等中央不能统一控制,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取士时参考多种因素,不能体现“君主”对效率的追求,B项错误;从“声望”和“考官”推荐影响取士来看,“下层”读书人的入仕渠道会受到限制,并不能拓宽,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7.“……所以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人依然不脱以前帝王思想的旧习,他们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材料着重揭示太平天国 A. 利用拜上帝教支撑政权 B. 利用“中体西用”思想建立政权 C. 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 未认识到革新政体的重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人……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中可以看出,材料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弊端,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没有认识到“创建”新政体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A项是D项的具体表现,排除;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华夷之辨”的观念,故C项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是“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人……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 8.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这一事件反映出清政府 A.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B. 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 C. 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D. 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所以清政府一再拒绝外国使节觐见皇帝的请求,这正是清政府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反映,C项正确。当时清政府尚未形成明确的近代国家观念,不会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A项错误。事件本身就说明清政府未真正接受近代外交观念,而不是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B项错误。拒绝接受外国使节觐见皇帝根源于华夷等级观念,不能体现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D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而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从近代外交的角度分析可知清政府的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9.时空意识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下列从通商口岸变迁中提取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①该变迁发生于两次鸦片战争时期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③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④中国贸易主权一步步遭到了严重破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的列强侵华。根据图二开放的通商口岸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以后,所以①提取信息错误。从图一到图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所以②提取正确。由图一到图二,开放的通商口岸由沿海到沿江,说明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所以③提取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说明中国的贸易主权也一步步遭到破坏,所以④提取正确。故排除A、C、D项,故选B。 【点睛】图一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图二中的通商口岸是《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所以这两幅图反映的是分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10.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交,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 引发学生运动高涨 B. 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C. 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D. 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强调的是清末新政期间对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学生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与学生运动高涨无关,A选项排除;仅从科举制的废除是看不出来对旧式价值观念的改变的,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民主革命,C选项排除。 11.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由此可知 A. 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 B. 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 C. 爱国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D. 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陈独秀说“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爱国“天经地义”,这直接体现了在当时爱国是社会的主流意识,是主旋律,故C正确;材料中陈独秀强调爱国“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也就是说他也肯定学生大多数的爱国行为,只是反对不合乎理性的爱国,A错误;材料中只是强调山东问题后爱国声浪越来越高,并不是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由于近代民族危机,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早已产生,B错误;材料中是反对不合乎理性的爱国行为,并非否定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因此不能体现五四运动阻碍了社会发展,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联系所学五四运动的史实分析解答。 12.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蒋介石发起这个剿灭共产主义肿瘤的战役,逼得中共确立游击战原则。”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发生于: A. 大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破裂,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中共采取游击战术,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故B符合题意;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故AC不符合题意;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政策,已经壮大的中共军队坚决反击,不再是游击战术,故D不符合题意。 1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一个报告曾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报告还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这个报告提出的直接背景是 A. 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D. 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时空观念下的史料解读。材料来自1945年春的中共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这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在1937年前后,中共抗日强调国共合作,宣传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一致对外,这与材料体现的“我党领导”“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不符,排除A、B两项;由材料“打败日本侵略者”可排除D项。 14.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 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B. 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C. 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D. 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人民性、民主性特点,D正确;A项只符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错误;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是1997年提出的,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C错误。 15.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该运动 A. 达成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 B. 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C. 促使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 D. 推进了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要求回到大陆“奉茶”“敬香”,这对于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具有重要的意义,答案为C。达成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是1992年的“九二共识”,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第三次国共合作是目前解决台海问题上的合作,但只是有开始的迹象,不能说实现,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其他选项与答案的时间不一致。 16.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印度支那三国领导人对会议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协定达成也打乱了美国利用印度支那包围中国的图谋。这说明日内瓦会议 A. 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创造了条件 B. 为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铺平了道路 C. 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 D. 打破了美国孤立和遏制中国的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印度支那三国领导人”对日内瓦会议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协定“打乱了美国利用印度支那包围中国的图谋”,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对于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日内瓦会议召开的前一年,A项错误;打乱了美国包围中国的图谋,说明中美两国的敌对关系,B项错误;只有三个国家对中国外交的肯定,只是打乱了美国的图谋,不能说明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已经被打破,D项错误。 17.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这说明 A.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发生动摇 B. 美国已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 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1970年”“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可知,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说明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发生动摇,故A项符合题意;美国从二战后至今都是世界霸主,故B项不符合题意;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C项不符合题意;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故D项不符合题意。 18.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①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 ②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凭情感 ③法庭审判聘请辩护人员已成惯例 ④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中“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反映了陪审法庭是司法机关,同时体现了法官审案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题干中“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反映了法官审案一定程度上凭借情感,①④符合题意。题干中“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说明法庭审判聘请辩护人员已成惯例,③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案件说明雅典司法审判存在很大弊端即易受情感左右,但题干未就证据在司法审判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不能判断雅典的审判是否依靠证据,不能得出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的结论,而且“凭情感”的表述也过于绝对,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AC项,综上分析可知,此两项中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②,排除;D项,此项中所包含的符合题意的序号不全,漏掉了③,排除。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19.罗马打开了地中海世界的大门后,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涉及异邦人的民商事法律纠纷经常发生。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审理异邦人之间、异邦人与罗马公民之间的诉讼案。经过长期司法实践,罗马的异邦人 A. 贸易纠纷逐渐使用万民法调解 B. 接受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双重裁判 C. 在罗马的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D. 普遍享有了罗马的公民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罗马的万民法解决的是罗马外邦人和外邦人、外邦人和罗马人之间的纠纷,因此选项A正确;公民法不适用于外邦人,排除B;选项C不符合史实,罗马公民法只保护罗马公民,选项C排除;普遍享有公民权是在卡拉卡拉敕令颁布之后,其时间为21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20.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国王尚有实际的权利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的是当时英国的国王是有一定的行政权的,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排除。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1721年沃波尔首相组阁后,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21.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11月9日凌晨1:40,美国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赢得总统选举,将成为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下列关于美国民主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 美国实行两党制,总统在两党候选人中产生 B. 美国总统任期4年,连续任职不超过两届 C. 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国会负责 D. 两党制也体现了分权与制衡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美国实行的是两党制,美国总统主要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产生,A选项正确,排除;美国总统任期4年,连续任职不超过两届的说法正确,B选项正确,排除;美国的两党制的特点是两党对垒,交替执政,D选项正确,排除。 22.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先后出台了多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1875年宪法相对长寿是因为 A. 宪法全面体现了启蒙思想 B. 宪法是各派妥协的产物 C. 绝大多数国民赞成共和制 D. 宪法内容完整体制健全 【答案】B 【解析】 【详解】1875年的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以“一票获胜”通过的宪法,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君主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的结果,B正确;A中的全面说法绝对,排除;1875年宪法通过比较艰难,说明并不是绝大多数国民都赞成共和制,C错误;D中完全说法绝对,排除。 23.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35万人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 A. 退出一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 B. 布尔什维克党获得了执政地位 C. 实现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 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干来看,“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是得民心的,正是因为这些口号,布尔什维克党发展壮大的速度很快,这为十月革命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领导力量,说明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故选D;二月革命后俄国并没有退出一战,故A错误;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执政地位和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故排除B和C项。 【点睛】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 24.美国学者杰里认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上的对抗。”在这场“战争”中,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依据材料中“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摆好了作战的姿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故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两极格局开始形成的标志,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两极对峙时热战的表现,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冷战过程的了解,即华约成立标志冷战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国际社会”(internationalsociety)和“全球社会”(globalsociety)及其相互关系越来越凸显出来。当代世界历史具有“国际社会”和“全球社会”双重结构……“国际社会”是由世界上各个以自身利益为基础的经济、政治的共同体间的关系构成的整体,主权国家是其基本主体。“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具有“自组织性”,在其整体上还具有一定的“预设性”。在“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每个国家都在其中起着特定的作用,不过,一般说来,强势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全球社会”是特指基于对“全球问题”的共识和解决“全球问题”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种共同体和个人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体系。“全球社会”各个主体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其目标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全球问题”,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国际恐怖主义(包括全球网络恐怖主义)核战争威胁、包括毒品走私在内的跨国犯罪等。 ——摘编自叶险明《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与当代中国的全球发展路径》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相互关联的“国际社会”与“全球社会”。 一方面,“全球社会”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发展。例如,二战后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二战后为了抗衡美苏和恢复发展经济,西欧国家走上联合的道路,1967年成立欧共体,1993年发展为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欧盟。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推动了“全球社会”的发展。人类要迎接“全球问题”的挑战,必须要得到以国家或国家体系为基础的“国际社会”的支持,否则“全球社会”就难以发展起来。例如,二战后,众多国家组合而成的联合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解决世界安全问题作出了一定贡献。 总之,“国际社会”与“全球社会”虽然主体结构、利益结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又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主题,然后依据拟定主题结合所学进行论证。材料中““国际社会”和“全球社会”及其相互关系越来越凸显出来”可以从相互关联的“国际社会”与“全球社会”提取主题,第二小问论证结合材料和所学从“全球社会”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社会”推动了“全球社会”的发展两个视角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总结观点即可。 【点睛】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悉,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就越容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以“侍中”“给事中”等侍从官为原型逐渐发育出专职谏官队伍与谏官官署,开始充当言谏的主要施体,皇帝罪己求谏现象非常普遍。贞观时谏议大夫等言官事前监督与给事中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初唐政务“鲜有败事”。宋代以降,言官多结党营私,谏官制度逐渐演化为皇帝御下之工具,始而谏院独立,继而科道合一,六科独立置署而后干脆并归督察院,成为监察六部的专职监察机构。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言谏制度,以臣谏君的运作模式,以及给、谏分署办公的体制,表面上类似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然而实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思想武器是融“阴阳五行”等迷信思想与进谏尽忠的纲常观念于一体的神学政治思想,其权力基础是原始民主制度遗留下来的议事惯例与君王的授权,它体现的目标价值是君主集权而非分权与制衡,其行为没有国家的强制力之效果。 ——摘编自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 材料二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体现了对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的追求以及在权力运行中弱者对强者的可监督性和可质疑性精神,可以启发我们积极挖掘并扩大其中的民主决策的因子,将这种特殊的“民监”运用到现实中。古语有云:“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将言谏中的“民”扩大化是现代普遍民主的要求,让“行政体制外的民”也能用“言谏”的方法对国家政策的制定等发表意见无悖于言谏精神。 ——摘编自张盛霞《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特点及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古代言谏制度表面上类似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两院制代议制,然而实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探究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现实意义。 【答案】(1)言谏机构由侍从官变化为专职监察机构;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初期一定程度制约皇权,后逐渐演化为皇帝的御用工具。 (2)一方面,中国古代言谏制度与西方代议制有某些共性,如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减少行政失误率;运行方式都是分署办公;等。 另一方面,两者有本质不同: ①思想基础不同: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思想武器是融“阴阳五行”等迷信思想与进谏尽忠的纲常观念于一体的神学政治思想;西方近代代议制的建立源于人文主义、理性思想的发展。 ②权力基础不同:中国古代言谏制度是原始民主制度遗留下来的议事惯例与君王的授权,没有国家的强制力;西方近代代议制其权力基础是人民的授权,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力。 ③目标价值不同:前者体现的是君主集权;后者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价值。 ④实质不同:中国古代言谏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近代代议制则是政治民主化的体现。 (3)切合我国行政体制实际,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彰扬民主监督力量,有利于提高行政监督水平;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益和提升政府形象;吸收民意,有利于提高公众民主参与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意识。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 侍从官为原型逐渐发育出专职谏官队伍与谏官官署,开始充当言谏的主要施体”归纳出言谏机构由侍从官变化为专职监察机构,依据“贞观时谏议大夫等言官事前监督与给事中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归纳出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依据“谏官制度逐渐演化为皇帝御下之工具”归纳出初期一定程度制约皇权,后逐渐演化为皇帝的御用工具。 (2)依据材料一“以臣谏君的运作模式,以及给、谏分署办公的体制”并结合所学从巩固统治,减少行政失误率以及运行方式归纳中西共同点,依据所学从思想基础、权力基础、目标价值以及实质不同归纳中西区别。 (3)依据材料二“启发我们积极挖掘并扩大其中的民主决策的因子,将这种特殊的“民监”运用到现实中”“国家政策的制定等发表意见无悖于言谏精神”的信息和所学从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减少决策失误以及提高行政效益和提升政府形象等角度分析回答。 【点睛】横向比较型非选择题方法 (1)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 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思想家鼓吹“乡治”,极大地拓展了作为“地方公论”产物的“乡里空间”范围,并由县延伸至省一级,直接促进了“一省之力”的成熟和独立,最终形成了辛亥革命以各省独立获得成功这一独特形态。……“省”,指的就是贯穿于乡、镇、县、府的网络,这一网络以同心圆或放射线状在同一平面上纵横流动,这正是一省之“乡里空间”,亦即乡乡联合的政治社会空间。……以太平天国为契机组建了湘军、淮军后,地方军权事实上已经委托予省督抚,督抚的行政权力得到强化。……“民间”“自治”空间的领域得以扩大,并扩充形成为以省为单位的代替王朝体制的新体制框架。……省设置咨议局,成立省级行政机构。……假若青年们出版宣传革命杂志的话,杂志便可循网络而传往省内其他地方。清末纷纷刊行的杂志如《浙江潮》《江苏》《新湖南》《新广东》《湖北学生界》等,多冠以省名,这表明其时省的文化、经济、社会的网络空间已经形成。 ——摘编自沟口雄三《辛亥革命新论》 材料二 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解读:(1919年10月10日)“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尽管“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国民党在1927年对辛亥革命的解读: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 共产党在1938年对辛亥革命解读:1938年10月10日,《辛亥、北伐与抗战》:“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革命以各省独立的形式获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国民党、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解读侧重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因为各省极大地扩展了“乡里空间”的范围,“民间”已具备综合性力量。军事:以湘军、淮军等地方武装为基础的省规模的团练,地方军权事实上被委予省督抚;行政:设置咨议局,“民间”“自治”空间的领域得以扩大;经济:洋务派官僚振兴工商业,地方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废止科举,西学流入,立宪、革命思想盛行;社会:绅士阶层兴起,宗族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2)孙中山的解读侧重于辛亥革命尚未成功,因为当时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孙中山意在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1927年国民党的解读侧重于国民革命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涵,因为时值反帝反封的北伐战争时期,意在推动当时的国民革命运动;1938年共产党的解读侧重于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在于各个团体政党的联合,意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极大地拓展了作为“地方公论”产物的“乡里空间”范围”归纳出因为各省极大地扩展了“乡里空间”的范围,“民间”已具备综合性力量,依据“以太平天国为契机组建了湘军、淮军后,地方军权事实上已经委托予省督抚,督抚的行政权力得到强化”归纳出以湘军、淮军等地方武装为基础的省规模的团练,地方军权事实上被委予省督抚,依据“省设置咨议局,成立省级行政机构”归纳出西学流入,立宪、革命思想盛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角度分析其他原因。 (2 )依据材料二“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归纳孙中山解读是从辛亥革命成功与否分析,依据材料二“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以及1927年从国民大革命角度解读,依据材料二“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成”以及1938年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角度进行解读。 【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