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须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西周《大盂鼎》铭文记载,周康王除了分封土地给盂之外,同时还赐给他“夷司王臣十又三伯”:其它在封鲁、封卫、封唐时,也同时赐有“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怀姓九宗”。这一做法 A. 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B. 加速了华夏族融合进程 C. 加强了中央集权体制 D. 反映了土地私有化趋势 【答案】B 【解析】材料“分封土地给盂……封鲁、封卫、封唐”反映了分封王族的措施,这有利于加强宗法制,故A错误;“夷司王臣……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怀姓九宗”反映了不同的部族被分封,这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故B正确;分封制下,诸侯国有自治权,并不是中央集权体制,故C错误;西周时期土地国有,不是土地私有,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夷司王臣……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怀姓九宗”,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促进民族融合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这主要表明秦汉时期 A. 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 B. 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 C. 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 D. 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皇权至上,皇帝对官员有任免权力,以致出现“职无常守”,这表明秦汉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故A正确;“职无常守”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策略,不能说明官僚体制受到冲击,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秦汉时期的官员选拔标准,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贵族干政,而是强调君主专制,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职无常守……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 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在吴、楚、赵、齐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国中的高级官吏由中央任免。上述做法 A. 扩大了王国辖区的范围 B.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C. 形成郡国并行地方体制 D. 为汉武帝推恩令提供了借鉴 【答案】D 【解析】汉景帝将吴、楚、赵、齐四国旧地分封皇子13人,这种做法削弱了王国的实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汉武帝推恩令提供了借鉴,故D正确;汉景帝的做法使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的实力,而不是扩大了王国辖区,故A错误;七国之乱是刘姓诸侯王反叛中央,与异姓诸侯王无关,故B错误;汉景帝分封刘姓子弟,没有体现郡国并行的地方体制,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将吴、楚、赵、齐四国旧地……分封皇子13人”,学生可以发现,这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武帝推恩令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 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 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 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 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答案】C ........................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授试以职……参加考试”,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5. 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唐代的“过官”制度 A. 削弱了皇帝权力 B. 降低了决策机制的效率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 【答案】D 【解析】门下省属于三省之一,三省制度本质上是加强皇权的制度,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决策机制的效率问题,而是说明官员选任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说明中央集权加强,故C错误;官吏选定后的“过官”制度,有利于制约官员权力滥用,故D正确。故选D。 6. 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 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 C. 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D. 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答案】C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官依据,故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下降,到隋唐时期,以科举制选官,以考试成绩和才学为依据,故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上升,这体现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故C正确;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无法解释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上升的原因,故A错误;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与农业生产有关,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佛、道思想冲击儒学思想,但这与选官制度变化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材料表格关键数据信息,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被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取代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7. 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宋代 A. 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 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 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 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士大夫治天下”说明宋代的治国方略是文官治国,故A项正确;五代风尚是“重武轻文”,故B项错误;“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开始于汉武帝时,故C项错误;宋代“积弱积贫"的原因是军队战斗力低下和财政危机,故D项错误。 8. 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有学者认为这是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一一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 政权发生更替 B. 社会发生转型 C. 国力对比变化 D. 文化途径迥异 【答案】B 【解析】材料“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反映了当时中西方社会不同的演变趋势,中国明清时期仍然处于小农经济主导的封建专制社会,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故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社会转型,故B正确;政权更替属于表面现象,不是本质,故A错误;国力对比与社会转型相比,并不是最本质的问题,故C错误;文化差异属于社会转型的具体表现之一,故D错误。故选B。 9. 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开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主要是看重他 A. 领导抗击西方列强侵略 B. 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 最早进行“师夷“实践 D.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答案】D 【解析】洪仁玕著有《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符合社会发展和近代化,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抗击西方列强侵略,A错误;民主共和思想属于辛亥革命主张,B错误;C是魏源思想主张。 10.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 西方“主权”思想开始引入中国 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党醒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主权”并不等于“天朝上国”,故A错误;甲午之后“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并不能说明西方“主权”思想引入中国是开始于甲午战争之后,故B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但并不是近代中国分水岭,且材料无法体现“分水岭”的特点,故C错误;材料中的“主权”指国家和民族主权,这说明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故“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故D正确。故选D。 11. 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 A. 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 B. 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C. 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答案】B 【解析】“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 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有利于民主革命的发展,B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和外国商战信息,A错误;C是戊戌变法运动;材料中原因属于清政府措施,D错误。 12. 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儿至近百。”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2个。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 A. 政党政治在中国的确立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D. 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 【答案】C 【解析】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当时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建立真正的政党政治,故A错误;政治党团数量多并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B错误;“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反映了政治党团建立数量多,而政治党团是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体现了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故C正确;民国二年是1913年,当时专制主义并没有彻底根除,故D错误。故选C。 13. 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吼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A. 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 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 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 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联系所学知识,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提出“还我青岛”口号,可知,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思想,排除B;结合1919年5月7日和青岛可知此时正是五四运动时期,主要是为了宣传爱国意识,此时也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故C错误;材料主要是借传统文化来深化国人的爱国意识,并非博得列强的理解,D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1919年5月7日”“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联系五四运动的背景、时间分析解答。 14. 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序号“九”应该是 A. 五四风暴 B. 从统一广东到北伐 C. 长征 D. 抗战胜利到双十公告 【答案】B 【解析】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于1924年创建的,五四风暴在1919年,时间不符合,故A错误;统一广东到北伐,在1926年,南昌起义在1927年,故B正确;长征在1934年,不符合时间,故C错误;抗战胜利在1945年,不符合时间,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黄埔军校……南昌起义”,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相关史实的时间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时间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5. 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说明时 A. 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 B. 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C. 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 D. 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答案】D 【解析】1924年国民大革命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不是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故A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破裂,故B错误;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材料没有反映这一成果,故C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产生了巨大力量,故“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故D正确。故选D。 16.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毛泽东诗词反映的事件背景是 A. 工农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 B. 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到来 C. “八七会议”总方针的确立 D. 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答案】C 【解析】工农红军战略转移是指长征。长征期间,毛泽东建议放弃向湖南转移,改向敌人统治薄弱的贵州地区进军,这与“要向潇湘直进”不符,排除A;国民大革命期间中共没有掌握军队,而土地革命期间的中共军队才叫工农红军,排除B;国民革命失败后,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故选C。解放战争 时期,中共领导的军队叫人民解放军,排除D。 17. 下图是1927~1928年中共党员成份构成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C.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D.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答案】B 【解析】大革命失败与农民党员数量的增长无关,故A项排除。图中1927 年共产党员的主要成分是工人阶级,1928年共产党员的主要成分是农民,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以后,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广大农民踊跃参军,因此农民党员的数量激增,致使前后共产党员的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B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在1946年和建国后继续开展,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排除。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是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D项错误。 18. 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 A.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 B. 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C. 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 D. 保存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火种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可知,该事件是红军长征。红军长征挽救了中国革命,保存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火种,故D项正确;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故B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是在1927年,故C项错误。 19. 1938年2月21日,蒋介石在致世界反侵略和平大会的电文中指出:“盖中国作战,不独求民族之解放,不独求领土之完整,实亦为全世界各国之共同安全而战也。”该电文的主要目的是 A. 敦促各国关注中日战争 B. 批评列强对日推行绥婧政策 C. 宣扬抗战维护世界和平 D. 昭示民族自卫战争的正义性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蒋介石认为中国的抗战具有世界意义,并非与世界上其他追求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无关,实际上是敦促各国关注中日战争,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蒋介石是为中国抗战的需要发出该电文,C、D项不是“主要目的”,均排除。 20.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 A. 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 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 有利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需要交租交息,这既能调动地主又能调动农民抗日积极性的,有利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C项正确。材料既保护农民利益又保护地主利益,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是否承认边区政府的合法性的信息,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抗战时期边区政府的土地政策,与土地革命路线不同,且土地革命主张没收地主土地,与材料不符,排除D。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本题的题眼是“承租人”“出租人”,根据中共的土地政策可知“承租人”是农民,“出租人”是地主;联系中共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21. 毛泽东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 A. 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 B. 促进了土地革命的结束 C. 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 D. 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强调了东北地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这为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首选东北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这一思路的提出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故D项正确;ABC均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故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阶段特征,中国共产党重视东北地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由此判定答案。 22. 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院系大调整。调整前,旧法学院是政治系,法律系分设,以示法律独立于政治之外。调整后,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种变化 A. 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 B. 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 C.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 D. 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 【答案】A 【解析】新中国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材料“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反映了法律为人民政权服务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的问题,故B错误;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建立起来,故C错误;将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这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A。 23. 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符合此次会议主旨的是 A. 达成了“求同存异"共识 B. 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 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为港澳回归寻求国际支持 【答案】A 【解析】材料“美国……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反映了亚非会议时期中国的活动遭到美国的敌视和诽谤,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参加国的认同,故A正确;亚非会议并不是区域合作组织,故B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不是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故C错误;亚非会议在1955年,港澳回归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两者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A。 24. 1979年邓小平访美,在卡特总统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之后,就在讲话中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这意味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 A. 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 B. 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C. 在联合国里友好合作 D. 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反映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具有世界意义,而不限于国家之间的关系,故“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说法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使中美两个大国的敌对关系结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中美在联合国里的关系,而是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世界意义,故C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意义,故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26小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作答。第27-28小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等 (一)必考题:共37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丰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样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骚士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自鵜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背景:巩固统治、加強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作为治国政纲……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即可从王朝正统性、尊孔崇儒、各族一家等方面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清朝统治、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儒家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2)本题根据材料二“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求民主潮流、现代民族国家等方面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再从思想解放、民主革命、民族凝聚力、国家统一等方面简析其历史意义。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19世纪60-90年代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政治民主化由欧美向中国扩展。 19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两党交替执政,推动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的到来,美国人民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政治民主化得到发展,1871年德国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75年法国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也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至此,近代西方主要国家的民主制度最终得以确立,并逐渐发展和完善。 随着欧美国家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对外扩张,民主政治逐渐扩展到中国。1898年,光绪帝为了挽救清朝统治,实行戊戌变法。变法虽然失败,但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和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和民主化进程。 总之,欧美主要国家启动了民主化进程,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示例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促迸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9世纪晩期,西方主要国家対中国加紧殖民扩张和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并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出现,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和发展,中国近代化由此开始。政治上,维新运动兴起,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兴民权,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和民主化进程。文化上,维新思想冲击了封建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生活习俗上,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习俗任答单方面记总之,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和社会的转型,中国被动融入近代世界。 示例三:中外都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19世纪60——9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主要国家近代化进程加快。美国自60年代开始的两党交替执政,推动民主政治得到发展。到19世纪晚期,美国工业化的加速进一步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德国则在1871年统-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法国也在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至此,近代西方主要国家的民主制度最终得以确立,并逐渐发展和完善。 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和侵略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并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出现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和发展,中国近代化由此开始。1898年,光绪帝为了挽救清朝统治,实行戊成变法。变法虽然失败,但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和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和民主化进程。 总之,欧美主要国家在加快近代化进程的同时,近代中国也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示例四:中外(东西方)近代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近代化是内发型的,因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受到落后因素的阻碍而进行政治变革或改革。中国的近代化是外发型的,由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导致民族危机加剧,促使清政府为挽救统治而进行改革。 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的近代化,是在完成统=启完善或建立资严阶级政治制度。中国近代化,主要是清政府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从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然后有限地接受西方,的政治制度。 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的近代化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社会稳定等各种有利因素下发展起来,发展迅速。中国的近代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阻碍,发展艰难。 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的近代化是政治,经济,思想领域交织进行,相互促进。中国的近代化是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领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递进。 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的近代化任务,是扫清落后因素,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中国近代化是双重任务,即反专制求民主和反侵略求独立。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历史题选一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隋文帝在位的23年中共推行过两次均田制改革,对农民的永业田和露田最初的规定是:永业田基本上属于私有,可以世代相传,不再收回,露田属于国有性质,必须收还。...文帝在继承前代税制基础上,对农民的赋役作经常性和临时性的减免。不仅免除了正租以外的一些杂税,又减调絹一匹为二丈。...隋文帝对国家户口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整顿,并且把整顿户口作为一一项长期性的政策。他还下令改铸五铢钱,每枚铜钱重五铢.新钱的样钱铸成后隋王朝流通的钱币统一起来了,适应了统一后南北交流与全国商业的发展。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概括隋文帝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 【答案】(1)内容:改革土地制度,推行均田制改革:减免赋役 整顿户籍,改革币制。 (2)作用:调和了土地占有的状况,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使国家在册户口增长,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促进了南北方交流和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统一局面 【解析】(1)根据“共推行过两次均田制改革”“在继承前代税制基础上,对农民的赋役作经常性和临时性的减免”“对国家户口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整顿”“还下令改铸五铢钱,每枚铜钱重五铢”概括改革内容。 (2)根据隋文帝经济改革在土地制度、减免租税、整顿户籍和改革币制方面的具体措施分析得出历史作用。 2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5——1952年,1美国平均每年援助外国49亿美元,1952——1961年上升至30亿美元.海外驻军费用则由1946——1949年的年均6亿上升至1954-1965年的年均25.7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罗斯福新政理念的发展,国内福利计划逐步推广以缓和各种矛盾。到60年代末,随着与苏联全球竞争的加剧,美国财政赤字急速增长,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社会动荡不安,1967年爆发了全国性反战示威运动。总统尼克松被迫推行“尼克松主义”。1969年,尼克松就亚洲政策发表观点,认为美国在恪守条约义务前提下,亚洲军事防卫问题应该由亚洲国家自行负责。此后,尼克松将这一原则推广至全球,此外,他还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新的和平战略”,以此调整美国的海外“义务”及其与盟友的关系,也规定了对苏联,中国的外交指导原则,“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摘编自王斯德等《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主义”提出的目的及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1)背景:二战后美国过度扩张导致经济困难:美苏争霸过程中处于防守态势,国内社会运动与人民反战的要求。 (2)目的: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影响:降低了美国在亚洲等地的政治影响;改善了和苏联、中国的关系:缓和了世界政治形势。 【解析】(1)依据材料“随着与苏联全球竞争的加剧,美国财政赤字急速增长,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社会动荡不安,1967年爆发了全国性反战示威运动”的信息归纳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依据材料“以此调整美国的海外“义务”及其与盟友的关系,也规定了对苏联、中国的外交指导原则”的信息以及所学降低了美国在亚洲等地的政治影响;改善了和苏联、中国的关系;缓和了世界政治形势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