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江苏专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江苏专版)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对应学生用书P158)‎ ‎ 商鞅变法  ‎ ‎1.变法背景 ‎(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①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③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④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2)具体原因:‎ ‎①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③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④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变法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 求富 废井田、开阡陌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统一度量衡 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 加强 集权 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订秦律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续表 措施 内容 影响 奖励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思想控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3.变法评价 ‎(1)积极作用:‎ ‎①政治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②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4.变法成功的原因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1.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①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③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改革内容 概况 时期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 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 北魏吏治有所好转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 迁都洛阳 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 ‎  3.改革评价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 ‎(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5.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事件 项目 ‎ 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 不同点 目的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侧重点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侧重于富国强兵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 王安石变法  ‎ ‎1.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②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2.变法内容 ‎ 项目 领域  ‎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募役(免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均输法 ‎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续表 项目 领域  ‎ 措施 内容 作用 军事上强兵之法 (改变积弱局面)‎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 在各路设“将”‎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 政治上取士之法 (培养变法人才)‎ 改革科举制度 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整顿太学 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唯才用人 重改革、破成规 ‎3.改革评价 ‎(1)历史作用:‎ ‎①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历史教训:‎ ‎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 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④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魅力。‎ ‎4.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 ‎(1)从背景看: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 ‎(2)从内容看: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 ‎(3)从措施和结果看: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 ‎(4)从性质看: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5)从目的看: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6)综合来看: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对应学生用书P161)‎ ‎1.(10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举措就是迁都和汉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与宗室重臣的交流中,孝文帝将他迁都的本意说得十分明白,平城“虽富有四海”,但只是“用武之地”,很难“移风易俗”。迁都后又说:“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之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同时孝文帝明确地认识到只有迁都于“王里”洛阳,才能“光宅中原”。迁都后,他接二连三地南征萧齐,虽然连遭失败,然而他的“期於混一”的壮志,直到临终前仍念念于怀。‎ ‎——摘编自尚志迈《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 材料二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这充分表现在他对陆叡的谈话中:“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孝文帝迁都、汉化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文化中心,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族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迁都的意图。结合材料一、二中孝文帝与大臣的对话分析,激发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分)‎ ‎(2)据材料二,阐释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5分)‎ 解析:第(1)问,“意图”据材料一的相关信息“移风易俗”“光宅中原”等逐层概括即可。“激发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因素”则需要根据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一、二中孝文帝与大臣的对话来分析。第(2)问,从对鲜卑族自身发展、对隋唐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等方面综合分析影响。分析孝文帝改革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需要综合材料,抓住核心内容,既要从共性的原因上分析,也要有孝文帝自身的特点。‎ 答案:(1)意图:实现统一大业;减少改革阻力,革除鲜卑旧俗;巩固北魏王朝统治。‎ 主要因素:关注鲜卑族长远利益;认识到汉文化的优越性。‎ ‎(2)历史影响:推动北方民族的交融;为隋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整个中华文明的进步。‎ 主要原因:善于学习先进文化;坚定改革的决心。‎ ‎2.(10分)(2019·南京调研)家庭制度改革是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所谓定型化是指它不仅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而且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在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提携力最顽强的小圈子,家庭成员间在生产劳动中彼此毫不攀比,生产积极性高涨,父子戮力,相忍饥寒,朝夕艰苦从事。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个体小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彼此亲合度达到最高点,父、家长权、夫权降到最低点,因而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形态。‎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的“陋俗”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消灭这一“陋俗”的措施。(3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秦国个体小家庭“定型化”的主要表现。(3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改革的实质。(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可归纳为大家庭共居一室;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商鞅在社会风尚习俗进行的改革措施回答。第(2)问,由材料“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可见是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由“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可见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由材料“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可见是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由材料“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可见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第(3)问第一小问,由材料“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可见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由克服陋俗来看,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由“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可见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便于国家赋役的征派;由材料“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可见实际起到瓦解了宗族势力的效果。第二小问,材料中商鞅家庭制度改革服务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秩序的建立,所以从本质来看属于封建化过程。‎ 答案:(1)陋俗:大家庭共居一室。措施: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 ‎(2)表现: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独立的经济实体。‎ ‎(3)作用: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进一步瓦解了宗族势力,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派。实质:封建化过程(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 ‎3.(10分)(2019·江苏名校调研)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文明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留下的唯一实物资料 材料二 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恐惧),不知所措手足也。赋敛既烦数矣……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商鞅方升上刻有两段铭文,一段是秦孝公十八年的铭文,一段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的铭文,相隔122年。从时代变革的角度,分析两段铭文的相同点。(4分)‎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你是否同意该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解析:第(1)问,从统一度量衡的必要性及实际效果两方面归纳相同点。第(2)问,可以从秦国商鞅变法中严刑峻法和赋税沉重沿用到秦朝,因此秦朝灭亡和商鞅变法有关分析。也可以认为秦朝灭亡与商鞅变法关系不大,理由是商鞅变法离秦朝建立较久远,而秦的暴政主要是大兴土木等等。‎ 答案:(1)相同点:都面临当时度量衡不统一的情况,都希望加大对地方经济的管理,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观点:商鞅变法中的严刑峻法、赋税沉重为秦朝所沿用,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同意理由:商鞅变法中的很多法律十分严酷,造成百姓的恐慌。秦始皇即位后,商鞅变法的很多酷刑、苛政得以保留,徭役赋税繁重,使得农民起义爆发,导致秦二世而亡。作者是西汉人,希望从秦二世而亡中吸取历史教训,实行仁政,使得国家长治久安。‎ 不同意理由:商鞅变法虽然存在严刑峻法、赋税沉重的问题,但距离秦朝建立尚有100多年。秦朝灭亡是由于秦始皇时期的暴政,如大兴土木等,这些措施与商鞅变法无关,不能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商鞅变法导致的。作者是西汉人,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而秦国以法家思想治国,两者的治国思想不同,所以作者对商鞅变法的批评有失公正、客观。‎ ‎4.(10分)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不同于历史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 ‎——摘编自[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摘编自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为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推行的措施。(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的教育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围绕这一理念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可知,两者分歧在于要不要“理财”;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前瞻性”概括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信息得出注重实用;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废除明经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方面回答。‎ 答案:(1)焦点:要不要“理财”。‎ 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 ‎(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有前瞻性。‎ ‎(3)教育理念:注重实用。‎ 措施:废除明经科(废除诗赋取士),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第2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对应学生用书P162)‎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 ‎1.改革背景 ‎(1)内忧:‎ ‎①政治: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②经济: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 ‎③思想: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封建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2)外患: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2.改革酝酿 ‎(1)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酝酿:‎ ‎①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②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 ‎③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 ‎3.改革内容(“二一九法令”)、评价与特点 ‎(1)内容:‎ ‎①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②‎ 经济: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 ‎③组织: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评价:‎ ‎①进步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局限性: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 ‎(3)特点:‎ ‎①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②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③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4.改革影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 明治维新  ‎ ‎1.历史背景 ‎(1)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2)经济: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 ‎2.维新内容 ‎(1)政治:‎ ‎①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②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③‎ 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 ‎(2)经济:‎ ‎①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②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④“殖产兴业”: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 ‎(3)文化: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进西化。‎ ‎(4)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现代化军工企业;进行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 ‎(5)法制: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3.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③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④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②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4.改革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比较全面。‎ ‎(2)从改革方向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不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注重更新改造。‎ ‎(3)从改革方式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4)从改革内容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戊戌变法  ‎ ‎1.变法背景 ‎(1)社会背景:‎ ‎①民族危机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 ‎①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著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③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④严复: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2.变法过程 ‎(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 ‎(2)准备:‎ ‎①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 ‎②保国会的成立: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3)高潮——百日维新:‎ ‎①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②内容、作用:‎ 内容 意义 作用 政治 鼓励官民上书言事;改旧制: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 维新派 的愿望 和主张,‎ 在一定 程度上 动摇了 封建统 治秩序 经济 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3.变法失败 ‎(1)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2)失败原因:‎ ‎①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②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③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广泛发动群众。‎ ‎④国际环境方面,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4.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6)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5.多角度认识戊戌变法的积极意义 ‎(1)从时代背景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开始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 ‎(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看,向西方学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3)从历史影响看,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思想潮流。同时,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6.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小农经济为主导,民族危机深重,顽固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依靠主体 明治新政府 无实权的光绪帝 具体措施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并强力推行 发布大量改革上谕,但由于顽固派的反对,无法推行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忙于侵略亚洲其他国家 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中国成为列强的瓜分对象 ‎                                            (对应学生用书P164)‎ ‎1.(10分)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迫使沙皇政府走上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 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中的“战争”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给俄国带来的影响。(5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废除后,俄国在“政治上层建筑”上进行了哪些调整?(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的理解。(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是克里米亚战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俄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战争加剧国内矛盾,推动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对司法机关进行改革,进行军事改革,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转折点的理解是指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促使俄国由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 答案:(1)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影响:加剧俄国国内矛盾,引发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改革;动摇了其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2)调整:建立地方自治机构;改革司法制度(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进行军事改革(义务兵役制,改革军事管理);教育改革(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引进西方书籍)。‎ ‎(3)理解: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由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推动俄国近代化进程。‎ ‎2.(10分)(2019·泰州中学月考)明治政府推行的地制改革是日本近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个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地制改革始于1869年,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 ‎(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 ‎——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 材料二 明治政府地制改革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的地制改革举措,分析这些举措对日本经济近代化的积极影响。(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治政府的地制改革对日本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据此,请你谈谈从中得到的农业改革启示。(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据材料“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举措: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地税改革。积极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保障;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2)不利因素: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军国主义基础深厚;日本对外扩张的欲望强烈。启示:改革要兼顾农民利益;改革要扫除落后的生产关系。‎ ‎3.(10分)(2019·徐州一中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19世纪中叶西方把自己强加于中国和日本时,经过短暂的对基马尔主义的迷恋之后,大多数精英采取了改良主义的战略。随着明治维新,一个有生气的改革家集团在日本掌握了政权,他们学习并借鉴了西方的技术、实践和体制,开始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摘编自[美]萨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 ‎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学习西方文明的愿望,其改革的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在世界文明史上均属罕见。它超过了19世纪的埃及阿里改革,甚至超过了18世纪俄国的彼得大帝改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方面,明治政府迈出了坚定沉稳的步子,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重大措施。‎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19世纪中叶西方是如何实现“把自己强加于中国和日本”的?(2分)‎ ‎(2)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的措施是如何体现“东方道德、西方技艺”?(4分)‎ 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大门,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第(2)问,依据材料二“其改革的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在世界文明史上均属罕见……在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方面,明治政府迈出了坚定沉稳的步子,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重大措施”归纳。第(3)问,依据明治维新的内容可知,“东方道德”指的是天皇制、武士道精神、忠君思想;“西方技艺”指的是殖产兴业政策、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建立君主立宪制等。‎ 答案:(1)美国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2)规模大、程度深;借鉴西方文明;坚定沉稳;有计划、有步骤。‎ ‎(3)东方道德:天皇制,武士道精神,忠君思想。西方技艺:殖产兴业政策,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建立君主立宪制。‎ ‎4.(10分)(2018·徐州考前模拟)一百年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戊戌变法,却昙花一现,归于失败,然而戊戌变法却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从戊戌四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初,康有为辅助光绪帝推行了百日的维新,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两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第二,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康广仁曾说: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摘编自张元济编《戊戌六君子遗集》第六册 材料三 历史研究时期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主要观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变法主张没有得到贯彻,光绪皇帝处处受到慈禧太后的制约,手中无权,如果光绪帝有权,变法定会成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革命史观流行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不反对帝国主义。(李喜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阶级斗争史观流行 改良运动的产生,总是对抗革命、企图缓和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反动的。(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戊戌变法》)‎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客观因素:政治结构不平衡;社会结构不利于变法;文化氛围不成熟。主观因素:即变法者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的不完善;变法者操作艺术和采取行为的不成熟与缺乏灵活性。(张喜云《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与光绪帝急于变法的原因,据此判定变法的性质。(2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维新变法的措施与不足之处。(5分)‎ ‎(3)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得出民族危机加深;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可得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光绪帝推行了百日的维新,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得出政治改革,裁汰冗员;经济改革,成立农工商总局;考试制度改革,废除八股文;第二小问,从材料二“同志太孤……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得出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力量薄弱。第(3)问,结合材料三“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等得出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 答案:(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性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措施:政治改革,裁汰冗员;经济改革,成立农工商总局;考试制度改革,废除八股文。不足: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力量薄弱。‎ ‎(3)原因: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 高考探究课 认知规律总结与答题要诀指津(对应学生用书P166)‎ 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1.改革的定义 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2.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三、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四、评价改革的原则及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五、分析中国古代改革内容的特点及规律性认识 ‎1.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 ‎(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的局面。‎ ‎(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本质目的是为了强兵,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的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2.规律性认识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 ‎(1)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多有强大王权的保障。‎ ‎(2)王朝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六、分析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三次改革 ‎1.三次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上看,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则是在对外争霸战争失败、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落后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2.三次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其性质相同。三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1861年俄国改革的领导者是沙皇政府,但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从三次改革内容上看,只有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日本的明治维新最为彻底,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 ‎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戊戌变法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                                            (对应学生用书P167)‎ ‎1.(2018·江苏高考)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解决旧的科举考试……的弊病”可得出科举制存在弊端;根据材料一“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结合戊戌变法的背景,从政治、经济、维新派的主张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一“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一“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可得出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废八股”“改试策论”可知,打击了旧学;根据材料二“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可知,改革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很不彻底。‎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2.(2017·江苏高考)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孝文帝迁都、变革社会风俗、改革官制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由“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胡乐、胡舞”等体现了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第(2)问,由“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知民族融合的方式多样;由“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可知,此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是汉化;由“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可知,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第(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经济、政治等角度作答。‎ 答案:‎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3.(2016·江苏高考)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解析:第(1)问,结合“解放宣言”的内容从农民获得份地的代价(经济、人身)、农民要求的实现程度等角度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沙皇政府……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从改革的方式、社会背景、目的等角度分析。第(3)问,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答案:(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4.(2015·江苏高考)“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概括。第(2)问,从材料一“趋之若鹜”地追求所谓时尚到材料二对西方文明的理性对待,可以总结出态度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原因要结合近代日本的国际、国内形势作答。第(3)问,这一错误的实质即是只学习西方文明之虚表,而未学习西方文明之内涵。‎ 答案:(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