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任丘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任丘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任丘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历史第三次阶段考试卷 出题人:王香叶 审题人:高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 也讲“尊尊”……,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宗法制(  )‎ A. 在西周以后走向消失 B. 是国家政治制度核心 C. 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 D. 成为法律规范的源头 ‎2.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3. “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外戚、宦官权力过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 C.君权至上的结果 D.中央集权所致 ‎4.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中国的科举文官制度是历史最悠久的帝国行政样板。”关于这一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隋唐以后成为主要选官制度 B.宋代以后以八股取士为主要形式 ‎ 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D.一定程度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5.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 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 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打破了市坊的界线 D.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问题 ‎6.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 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周朝革命”和“汉朝革命”分别是( ) ‎ A.宗法制、中外朝制度 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 ‎ C.分封制、察举制 D.宗法制、推恩令 ‎7.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理由:(1)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 ‎(2)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 ‎☆阻断了中国近代化 理由:(1)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 ‎(2)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8. 有学者认为: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成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应是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9. 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 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10.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①人民军队的摇篮;②中国革命的摇篮;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错误的是(  )‎ A.①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B.②在此产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 C.③这里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 D.①南昌、②井冈山、③瑞金 ‎11.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C.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 D.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12.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下列关于该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粉碎了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D.体现了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的合作 ‎13.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主动对华提供贷款,三次贷款共25000万美元,年息均为3厘。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再次主动给中国3亿美元贷款,年息1%,分10年还清。苏联的这两次主动对华贷款(  )‎ A. 都长期影响了中国基本国策的制定 B. 都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 都明显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D. 都与当时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有关 ‎14.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B.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C.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D.两次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坚持 ‎15.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下列历史事件,其先后顺序是( )‎ ‎①中国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 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⑤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②⑤①④③ D.③②⑤①④‎ ‎16.美国作家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中说,当年周恩来和毛泽东为改善中美关系而会见基辛格和尼克松时,双方的动机都来自苏联的威胁。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国务卿万斯时,有两个动机,其中之一是来自苏联的威胁。那么另一个最有可能是( )‎ A .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B.思考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 C.取得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D. 参加联合国下的多边外交 ‎17.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B.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C.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 D.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 ‎18.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綢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 A.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 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19. 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说明“上海精神”(  )‎ A. 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宗旨 B. 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C.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D.促进了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 ‎20.美国学者波默罗伊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中写道:“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为缓释“新贵”的“耿耿于怀”,梭伦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五百人会议 D.限制第四等级权利 ‎21. 古罗马法规定所谓欺诈债权人,就是在债权发生之后至债权得到清偿之前的这一阶 段中,如果债务人使自己的财产减少(如挥霍财产、转让财产、增加自身负担的义务等),‎ 则该行为是对债权人的欺诈。这说明古罗马法( )‎ A.注重法律裁判程序 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C.审判过程重视证据 D.诚信成为立法原则 ‎22. 1871年的巴黎公社和1917年的十月革命前后只差40多年,然而两事件一成一败,造成此差异的主观原因主要是( )‎ A.革命前的俄国对外战争的失利,从而使其国内矛盾更为尖锐 B.巴黎公社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十月革命有经验可以借鉴 C.十月革命前结成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D.十月革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的领导 ‎2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那些程序?( )‎ A. 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 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 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 D. 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24.下面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 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 D.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第Ⅱ卷(材料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8〜30题为选考题,任选一题即可。)‎ ‎2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元封五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元朝时制定了《定台纲三十六条》等法规。这些法规改变了历朝奉行的“以卑察尊”传统,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元在中央设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的权力,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廉访司负责监察行省以下路、府、州 ‎、县。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 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 ‎——摘编自李晓春《从制度改革看元代监察体制的历史贡献》‎ 材料三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 ‎(1) 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背景及该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监察体制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代监察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3分)‎ ‎(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这些尝试,要建立和完善监察制度,可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  (3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中英重大改革 晚清政治改革 英国议会改革 ‎1、1898年戊戌变法: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1898年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 ‎3、1901年1月29日,正式颁布新政上谕。‎ ‎4、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5、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姓立宪”。‎ ‎6、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 ‎7、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1、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分给了52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 ‎2、1872年,通过投票法案;‎ ‎3、1883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 ‎4、1884年,颁布《人民代表法》,将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总数增加了一倍,达到450万人;‎ ‎5、1918年,法案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选举权;‎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27.看下面四个国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分析比较,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本题满分13分。)‎ ‎ ‎ 皇帝 公民大会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将军委员会 执行官 陪审法庭 ‎ 司法 ‎ 立法 ‎ 秦朝 雅典 总统 (主席) 全国人民表大会 ‎ 最高检察院 最高法院 国务院 军委 ‎ 各部委 国会 最高法院 ‎ 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请回答:‎ ‎(1)秦朝与雅典政治体制有何显著区别?(2分)从经济角度分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美国政治体制是近代西方典型的代议体制,这种政治体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从图中可以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影响?(3分)‎ ‎(4)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28.【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 为了健全和维护户籍制度。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汉制,每县设户曹,掌户口之政,于每年八月案比户口。“案比户口”,就是把户口按什、伍组织编制起来,并审阅他们的面貌同所登记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是否符合。一年一度的案比户口。实为核查户口和防止奸非的强制性措施。案比户口之后,就实行造籍。造籍时,必须选用字迹清楚的人进行抄写。每年将户籍层层上报。接受朝廷的检查,谓之“上计”。户籍是上计其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央督促各郡国县道重视人口的增减和检查户籍制度实行情况的一种手段。还利用“赐民爵”制度,引诱流民重新占籍。从西汉惠帝时开始、已实行普遍给天下民户主赐爵的制度。到东汉时又给流民欲占者赐爵,其目的在于以赐爵的荣宠去欺骗农民,使之地著。不随便脱籍流亡,即使脱籍了也乐于再占名籍、借以维护和巩国户籍制度。‎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户籍制度改革的作用。(4分)‎ ‎29.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0分) ‎ 材料一 1942--1945年,美国对苏联进行援助的数量惊人……这些物资总价值约为102亿美元……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援助截止到1945年底达到490.961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 材料二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史学中出现了右翼修正派。乔治•克罗克则认为,在整个战争期间,罗斯福向忘恩负义的俄国人慷慨赠送礼物,不仅使美国和其他盟国得不到重要装备,而且为建立一支“巨大的军事力量做出了贡献,这支军事力量将在今后几十年中对欧洲投下越来越长的阴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期间美国援助苏联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期间美国援助苏联的影响。(4分)‎ ‎30.【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后,因经费难筹、管理混乱、销场未广、支持愈久、用款愈多,无法为继。后转由郑观应接手汉阳铁厂。郑观应到厂后,接到一封密函,函中揭发厂内管理者的种种浮开,亦即虚报假冒。1896年8月16日,郑观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颁布了汉阳铁厂厂规,对用工制度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与此同时,他草拟了《处理公文章则六条》《总文案、提调分别办事管见四条》上呈盛宣怀,从厂规的颁布到公文制度的制定,奠定了汉阳铁厂制度建设的基础,同时,文件还着重强调国家维护对汉阳铁厂发展的意义说:“查美国重税进口钢铁等货,正以保护本国工商自制之货。”鉴于洋工程师种种弊端,郑观应向盛宣怀建议,“聘请上等各工师,必须访其有学问、有历练者方可无误”。郑观应接手汉阳铁厂总办后,把焦炭问题放在首位,“鄙见第一重在焦炭,如焦炭所产近便价廉,则事业可久可大。”总之,在汉阳铁厂的思考、建议以及诸多举措,为汉阳铁厂后来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郭莹、陈锴《郑观应与汉阳铁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郑观应整顿汉阳铁厂的背景和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经营汉阳铁厂的影响。(4分)‎ 任丘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历史第三次阶段考试卷答案 ‎1—5CCCBD 6—10CABDC 11—15DBDDB 16—20BAABB ‎ ‎21—24BDCC ‎25. (17分)(1) 背景:地方豪强和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2分)‎ 特点:分区域设专职监察官;定期巡视;细化监察职责;主要监察地方势力;位低权重。(4分,任答4点)‎ ‎(2)新变化: 监察有法律保障;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全国的监察体系;扩大监察职权,提高监察官员政治地位;监察机构相对独立。(3分,任答3点)‎ 影响: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整顿吏治,缓和社会矛盾;对后世监察制度有一定借鉴意义。(2分)‎ ‎(3)特点:加强立法,巡视法规系统化;巡视系统多元化;巡视范围扩大、巡视官员之间可相互监督,注重内部反腐。(3分)‎ ‎ (4)方面: 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度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监察官的执政能力;加强人民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任答3点,3分,言育之成理亦可)‎ ‎26.(12分) 解析:不同: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4分)‎ 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8分) ‎ 示例一:‎ 不同: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4分)‎ 原因:(1)中国: 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②政治:民族危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③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广泛传播。(4分,任答2点即可)‎ ‎(2)英国:①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发展;②政治: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③思想:民众民主意识增强。(4分,任答2点即可)‎ 示例二: ‎ 不同:中国政治改革失败;英国议会改革成功。(4分)‎ 原因:(1)中国: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②封建势力强大,清政府缺乏对政体变革的诚意;③改革措施缺乏连续性;④改革的外部环境恶劣。(4分,任答两点即可)‎ ‎(2)英国: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②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③改革措施、实施过程渐进有序;④英国政治环境稳定。(4分,任答两点即可)‎ ‎27.(13分)参考答案:‎ ‎(1)秦朝实行君主专制,雅典则是民主政治。(2分)主要因素是雅典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经济。(4分)‎ ‎(2)《1787年宪法》的颁布(1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1分) ‎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分);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分)‎ ‎(4)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2分,任答2点即可))‎ ‎ 28.(10分)‎ ‎(1)特点: 设专门机构管理;每年定时核查;核查登记严格;中央加强对地方检查;引诱流民入籍。(6分,任答3点即可)‎ ‎(2) 作用: 巩固和发展小农经济;保障政府赋役征收;限制民众流动,稳定统治秩序;对后世影响深远。(4分,任取2点)‎ ‎29. (10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1)法西斯侵略破坏世界和平;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力。(6分,任答3点即可,)‎ ‎(2)巩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加速二战胜利的进程;增强苏联的军事力量,二战后对美国构成严重挑战(4分)。‎ ‎30.(10分)【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6分)背景:经费难筹;管理混乱;销路不广;外国工程师进行技术垄断。(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3分)‎ 措施:建章立制、整顿秩序;聘请上等工程师;把解决燃料问题置于首位。(每点1分,共3分)‎ ‎(2)(4分)影响:有利于改善汉阳铁厂的经营管理,从而进一步推动汉阳铁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每点2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