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马鞍山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 高二历史试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58分。 1. 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 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 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 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 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 2. 春秋初年,会盟的主持者、参与者多为各诸侯国国甘。诸侯之间的会盟不再经过周王的批 准;没有周王主持或参加的盟会几乎连年不断。这表明,此时 A.诸侯联合助推统一趋势加强 B.宗法分封制体系走向崩溃 C.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完全丧失 D.贵族统治新秩序亟待构建 3。战国时期,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各级官吏的职权范围、政绩指标等,每年都要考核评比。 正如苟子在《王霸》一书中所云“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与君,当则可,不为则废”。这反映 出当时 A.宗室贵族权力受限 B.官僚政治逐渐形成 C.吏治建设卓有成效 D.重视发展小农经济 4. “当周代贵族从周王那里接受头衔或封号时,他们把这些头衔、封号刻在礼器上,向祖宗 汇报。与此相反,战国时期虽然农民的赐姓或者封号显示其地位杲政治秩序中、法律意义上 的一名自由人,却被刻写在最终上交给君主的登记簿上,”这一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A.农民已摆脱贵族政治压迫 B.分封制的社会基础扩大 C.宗法关系已丧失政治意义 D.君主权威出现专制趙势 5. “翰詹大考”是淸代对翰林院、詹事府为主的翰林官进行的考核。顺治时“翰詹大考”内 容主要是论、表等,考察翰林官们在国家人政、时局等方而的见解。被考者主要是汉人,考 试成绩按优劣分为四等,一、二等者,晋升官职,四等者,一般全部惩罚。由此可知,“翰 詹大考” A.考试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 B.官员选拔严格 C.利于保障翰林官文化索质 D.受到汉人拥护 6. 富民阶层是中唐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以经营农业为主,兼及 工商的各行各业的致富者。在拥有经济力量之后,富民努力通过读书应举谋取政治权力,出 现了 “百姓之富者争出金钱而人学校”的情况。由此可知 A.儒家思想影响束缚了富民阶层的发展 B.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推动富民阶层的崛起 C.科举选官制度推动了富民阶层的发展 D.富民阶层的发展推动传统抑商政策改变 7. 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 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 A.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B.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 C.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 D.有效限制君主独断甘行 8.明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大案件。 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 和人理寺复核。这一制度的实行 A.提高了监察机构的政治地位 B.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止性 C.促使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D.使权力交叉而降低了行政效能 9.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 大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机构的设置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确立 B.中央集权加强 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D.中央机构完善 10. 观察下表,下列列选项中最合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古地名 古地治理区 今地区 关内道 西京京兆府 陕西西安 河南道 汴州 河南开封 江南西道 岳州巴陵郡 岳阳 潭州 长沙郡 长沙 灵州 灵武、温池、鸣沙等县 甘肃鸣沙 A.汉十三州分布表 B.唐朝地方行政区划表 C.元朝行省划分表 D.清朝地方行政区划表 11. 《竹书纪年》中有“人而龙颜(有称人身牛首),断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 下,故号神农”的记载,这些内容 A.是远古人们蒙昧无知的想象 B.呈现了刀耕火种的实证资料 C.提供着农业荫芽时期的信息 D.记载着以农立国的大政方针 12. 汉代《淮南子•说山》一书中写道:“壬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该规定反映了 A.封建王朝法律的系统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D.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13. 如果是西汉时期先后推行的经济政策(部分),由表格信息可知,西汉时期 内容 时期 战乱中流亡者各归本土,恢复其故爵、田宅,因饥饿自卖为奴婢者一律释放为庶人 高祖 开放山林川泽供白姓采,并一度废除过关用传”《官方所发过关通行证)的制度 文帝 盐官负责组织生产,然后将产品统一收购买卖,未经盐官组织而私煮盐者有罪 武帝 A.经济政策不利于增加中央财政收人 B.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了经济正常发展 C.商业政策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包容件 D.经济政策的着眼点发生了重大变化 14.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 慧而致富,“人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木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已控制了郡县 15. 《后汉书》中关于东汉时期田庄主的行为记述,部分如下。《樊宏传》“世善农稼,好 货殖”:《李通传》“世以货殖著称”;《仲长统传》“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 满于都城”。据此可推知,当时 A. 土地兼并现象比较严重 B.田庄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田庄经济形成完整体系 D..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落实 16.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 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干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來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 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17.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上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为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 3% 20-130 103 74. 1% 131-300 10 7. 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18. 宋真宗咸平五年,朝廷下令在汴京城内拆毁侵街而建的“贵要邸舍”“皆复长安I日制”, 并在街道两旁置籍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但几年后,街道两旁又岀现了大批房舍店铺, 再次突破真宗时所立标志。这反映出当时的汴京 A.市坊制度脱离实际 B.官营手工业发展快 C.君主专制趋向弱化 D.城市商业特征明显 19. 徽商一方面耗费戸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乂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 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木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 统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反映了明淸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 A.重视自身修养的提升 B.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 C.忽视生产规模的扩大 D.成为固守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社会样体 20. 宋以前的画家评价一幅画一直以画工、技法为评价对象,而到了元明时期,品画标准已 经用人品代替画品,注重画家的德行,画作的风格也从写实走向写意°促使这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 A.南方经济的发展 B.宋明理学的影响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绘画技巧的演变 21. 宋代“义庄”在中国慈善组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义庄”由范仲淹创立,主 要作用是救济族中贫困无告之人,为本族贫寒子弟设立义学,对遇到天灾人祸等大事的人临 时救助,其后范氏“义庄”受到了其他家族的认可和效仿。“义庄”的出现 A.体现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 B.反映出宋代阶级孑盾已十分尖锐 C.表明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 D.说明宋代民间救济体系日臻完善 22. 宋元明时期,浙江金华浦江县的郑氏家族影响巨人。在《宋史》、《元史》《明史》中 都以“孝友”或“孝义”的名义为他们列传,明建文帝还为其亲自题写“孝义家”匾额。元 末农民军进入浦江县,都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并派兵保护郑氏府笫。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伦理价值取向趋于一致 B.农村社会关系趋于和睦稳定 C.下层人民斗争手段趋向理性 D.社会秩序依赖世家大族维持 23. 魏晋吋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H然是本,名教(儒学) 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卞要原因是 A.社会思想格局的重人变化 B.受早期民主思想的影响 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 D.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 24. 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尚书》、《春秋》等七部 经典,七部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更正, 被称为“熹平石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 B.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人自觉阶段 C.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D.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 25.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厉稷,食为政 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耍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耍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牛•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26. 下图所示内容为南朝梁元帝所作的《职贡图》(局部),记录了前來南梁朝贡的各国有 关人物状态,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该图 A.将西方的写实与中国传统写意有机结合 B.说明南朝时期的绘画以写实人物画为主 C.可作为中原王朝与洲国家交往的史证 D.是研究中国古代外交史的重要图文史料 27.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 寄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放符合两人共同 主张的是 A.严厉抨击八股取士之害 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讥讽士人专注研究文字 D.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 28.杜甫在赠与好友曹霸的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为显示对曹霸特别的敬意,开头的 第一句就是“将军魏武(魏武帝曹操)之子孙。”苏轼说:“在酒馆里,会有许多说评书的 说到三国,听到曹操胜利,人们会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 A.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不同 B.历史真相随时代变迁日益清晰 C.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 D.普通民众对官修史书缺乏信任 29.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朱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 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 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j史记载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30题(18分)。人口流动时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历史现象,人口问题是民族国家发展的 重要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冋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以来中国区域人口戶数比例变迁表 区域 西汉(2年) 东汉(140年) 隋(609年) 北宋(1100年) 明天顺 清嘉庆 东部季风区 97. 35% 99.35% 99. 23% 99.54% 99. 97% 97. 93% 秦岭淮河以南 26. 68% 46. 82% 27.21% 62. 30% 72. 26% 68. 24% (1)根拯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以来我国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变化的 主要原因。(14分) 材料二 “走西口”成为西北地区移民进入蒙古的代名词。康熙年间,汉人已经大量迁入 察哈尔地区,雍正年间“自张家口至山西杀虎口,沿边千里,窑民与土默牧人咸业耕种,北 路军粮,岁取于此,内地无挽输之劳”……乾隆以后,有的汉人则深入到外蒙古地区开垦。 一般而言,人们也将走出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独石口到草原地区垦殖称为“跑口外”。 一一摘编自《中国历史地理学》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走西口”、“跑口外”对西北也地区所产生的影响。(4分) 31 题(12 分)。 材料 1980年版《辞海》“淸世宗”条,讲到雍正帝历史的要点是:“以阴谋取得帝位”; (二)“以高压手段对付与争位有关的诸弟”,害死允撰、允糖;(三)“康熙的亲信多遭贬斥,” (四)杀戮隆科多、年羹尧;(五)改变康熙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了的笼络政策,屡兴文 字狱;(六)“用藩邸亲信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七)建立军机处,取消诸王对下五旗军 队的统帅权,加强君主专制;(八)实行摊丁入亩政策;(九)推行改土归流措施;(十)平 定青海和硕特部贵族叛乱,镇压准喝尔贵族袭扰;;(十一)与俄国汀立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 图条约° 把雍正改革放到雍正帝全部历史中去分析,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它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 和外界客观条件的制约。雍正史中有些历史疑案,因资料不足难于论定。此外,受当时政治 的影响颇大,如在清朝,不满意雍正帝的人多不敢公开、直率地表达自己的這见,往往通过 批评模范督抚田文镜,曲折地表示对雍正政治的否定。民国初年反清排满,丑化清朝皇帝, 人们更是津津乐道雍正帝的伦理道德,至于他的改革业绩当然不会成为议论的主题。近年来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发展,雍正帝的改革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 随之而增多。 ―顾真《对雍正帝改革的评论的再评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辞海》対雍正帝评价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雍正帝评论的因素。(6分) 32题(12分)。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括表 时间 概 况 商周 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 春秋战国 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 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 秦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 币 汉 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 唐 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 宋 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 元 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 明 大力推行纸币一一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 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 清 人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來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 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 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罗辑严密) 马鞍山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客观题部分(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B D C C C B C B C D D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A A D B B A A D C A D B A A 二、主观题部分 30题(18分) (1) 特点1:稳定性,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2分); 原因:古代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依赖性极强(2分) 特点2:不平衡性,人口分布比例有变化(有升有降)(2分),但总体上南方增大, 并超越秦岭淮河一线以北(2分) 原因:政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发展,大量北方人民南迁。(2分) 经济:两汉以前,北方农耕经济明显优于南方,人口分布主要在北方(2分); 后北方生态遭破坏,而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2分) (2) 影响:对于口外一些地区的农业开发起到了枳极作月,但易影响农牧业生态环境 (4分〉 31题(12分) (1) 全面评价人物空平;重伦理轻事功;存在误解、歪曲史事的倾向。 (2) 因素:研究考者主观因素;历史资料欠缺;政治局面变化° 32题(12分) 结论一: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经历了三次演变,先后形成了铜币时期,纸币討期利白 银货币时期。(2分) 说明:春秋以后,铜币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货币;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出 现,宋元明三个时期,政府都发行过纸币。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中后 期,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中国货币体系进入白银时代。(4分) 结论二:古代货币经历了杂乱到统一的发展过程。(2分) 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导致货币形态多样而复杂;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 圆形方孔的重量钱成为标准形态;唐朝进而发展为宝文钱,影响深远,成为以后各朝铜币 铸造的典范。(4分) 细目表 序号 考点 内容 1 血缘是政治(宗法制) 古代政治 2 诸侯会盟(分封制) 古代政治 3 官僚政治(中央集权) 古代政治 4 封号(君主专制) 古代政治 5 “翰詹大考”(科举制的影响) 古代政治 6 富民阶层(科举) 古代政治 7 谏官制度(三省六部) 古代政治 8 明朝三司会审制(司法制度) 古代政治 9 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 古代政治 10 唐朝地方行政区划(中央集权) 古代政治 11 神农氏(古代农业) 古代经济 12 禁杀牛(小农经济) 古代经济 13 西汉经济政策(古代经济政策) 古代经济 14 西汉前期经济状况 古代经济 15 东汉时期田庄经济(商品经济) 古代经挤 16 唐朝“市”的变化(商品经济) 古代经济 17 唐代后期敦煌土地状况(土地兼并) 古代经济 18 宋朝汴京邸舍(古代商业) 古代经济 19 徽商(资本主义萌芽) 古代经济 20 宋元品画标准变化(宋明理学) 古代文化 21 宋代慈善“义庄”(儒家思想) 古代文化 22 宋元明浙江郑氏家族(社会伦理价值) 古代文化 23 魏晋玄学(传统主流思想变化) 古代文化 24 熹平石经(儒家发展) 古代文化 25 《齐民要术》(占代农业) 古代文化 26 《职贡图》(古代绘画) 古代文化 27 经世致用(明清思想变化) 古代文化 28 评价曹操(历史评价) 历史素养 29 历史叙述(历史叙述) 历史素养 30 人口流动 古代经济、政治 31 雍正帝评价 选修3历史人物评价 32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 古代经济、政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