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宁乡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年下学期宁乡一中高一年级入学考试 历史试题 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 A. 隶书的全面推广 B. 儒家思想的传播 C. 边患危机的解决 D. 大一统思想的宣传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以巩固大一统王朝。材料中“县官”、“郡尉”、“郡司马”等称谓体现了秦朝加强大一统思想的宣传,故D正确。材料涉及称谓变化与隶书的推广无关,故A错。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对儒家“焚书坑儒”,故B错。C项与材料无关。‎ ‎2.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 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科技的成就,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3.《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朝廷注重提高于商业者地位 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开始经济凋敝,政府休养生息,经济不断恢复发展。材料是从商业的角度反映出当时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整体恢复和发展,故答案为C。材料主要是反映商业发展的表现,而没有体现出当时人们的义利观发生改变,A错误。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朝廷不会提高商业者地位,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当时人们通过努力而发家致富的现象,在郡县乡里广泛存在,所以说地方豪强控制了郡县,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D错误。‎ ‎4.《后汉书·陈定传》中记载:颍川(今属河南)名士陈定的子孙们都很孝敬老人,其中陈纪最出名。豫州刺史知道了这个孝子的事迹,便向朝廷禀报,获得批准,豫州刺史将陈纪形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象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彰显君主以德治国 B. 加强社会道德教化 C. 维护封建纲常秩序 D. 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豫州刺史将陈纪形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象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可知,统治者大肆宣扬陈纪是为了宣传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秩序,故选择C选项;以德治国的含义是偏向封建君主的个人道德的范式来“感化”黎明百姓,材料体现的是君主用他人事例宣扬封建纲常,故排除A选项;加强道德教化、促进家庭和睦稳定是维护封建纲常秩序的表象,故排除B、D选项。‎ ‎5.魏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君主的种种奇异之处,都能在华夏历史上帝王圣贤的“奇异库”中找到,这些神异行为或现象原本是华夏帝王们专属的符号。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 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 B. 门阀世族政治强化 C. 君权神授理论系统化 D. 夷夏观念日益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华夏历史把魏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君主都视为华夏帝王,可知魏晋时期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门阀世族政治,排除B;材料信息与君权神授理论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是民族认同感增强,而非夷夏观念日益固化,D错误。‎ ‎6.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及唐末战争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却成为皖江地区唐后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先进生产力的传入 B. 皖江地区社会环境稳定 C. 土地兼并问题得到缓解 D.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具,从而促进了皖江地区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皖江地区的社会稳定也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但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安史之乱之前就有,故B 项排除;土地兼并缓解与皖江地区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故C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封建社会的经济政策,故D项排除。‎ ‎7.唐中期平定西突厥后,处在丝绸之路上的九个沙漠绿洲国家,即“昭武九姓”国,便宣誓臣服于大唐王朝。他们世代善于经商,将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传人中原,把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传到西方。这主要反映了 A. 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B. 大唐王朝政治清明而国力强盛 C. 商品经济的发展利于社会进步 D. 唐在西部地区建立了有效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世代善于经商,将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传人中原,把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传到西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大唐王朝国力强盛无关,B选项排除。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唐在西部地区建立有效统治的结论,D选项排除。‎ ‎8.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 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 ‎9.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记载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记载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记载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北宋时期对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活动有不同记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于政治的需要,古代文献资料存在对同一历史事实不同记载的现象,B项正确;因为材料中对同一事件存在“不同”记录,可知A项错误;北宋时期对同一事件的记录不同,不能说明历史记载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项错误;本题没有展示对文献的处理和认定的正确方法,D项不符合题意。‎ ‎10.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 B. 社会经济的发展 C.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D. 等级制度的解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材料中“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可知明代户籍的变化是适应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科举取士的范围,故A错。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与材料表达不符,故C错。D项史实明显错误,故错。‎ ‎11.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曾写到:“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这说明 A. 西学传入导致民族工业破产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传统观念阻碍近代化的发展 D. 国内市场走向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等信息可以看出,人们反对修铁路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传统观念阻碍了近代化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西学传入与民族工业的关系,排除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内市场的开放状况,排除D项。‎ ‎12.20世纪20年代,在武昌附近的一个村庄,吴佩孚的军队败走后,村里人就像自己打了胜仗一样,非常高兴地说“我们南军怕有几百万人马啦”“南军胜利,我们老百姓就有出路了”。这反映了当时 A. 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 B. 农民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C. 军阀混战的局面基本结束 D. 北伐战争得到民众支持 ‎【答案】D ‎【解析】‎ ‎【详解】20世纪20年代,湖北百姓对吴佩孚军队失败欢欣鼓舞,结合所学可知,北伐战争得到了民众的支持,D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是国共对峙的表现,与北洋军阀吴佩孚无关,A项错误;农民因为吴佩孚军队的失败高兴,不能说明农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B项错误;吴佩孚的军队失败并没有结束军阀割据的局面,C项与史实不符。‎ ‎13.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满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花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 社会习俗完全西方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20世纪30年代“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钢琴曲”和“喜字纱灯”、“黑褂”、“旗袍”等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上海中西融合成为时尚,B项正确;只有上海的一次婚礼,不能体现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门当户对观念已经颠覆,更不能说明社会习俗已经完全西化,ACD三项错误。‎ ‎14.1940年,救国会领导人李公朴根据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在其著作中写道:“民主政治的彻底实施,行政机构的改革,经济政策的规定,人民生活的改善,边区政权的日益巩固和扩大亦是人所共见的事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抗日民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共识 B. 工农武装割据取得了辉煌成果 C.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中流砥柱 D. 革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救国会领导人李公朴根据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所见所闻的说法可知,说明在1940年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1940年,救国会领导人李公朴根据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可知其范围不是全国,A选项排除;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材料中未提及,B选项排除;革命统一战线所处的时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20世纪二十年代,D选项排除。‎ ‎15.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 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 反映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1949年人民解放军对闯入长江防线的英舰反击并要求西方武装撤离中国领海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近代以来不平等条约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B项正确;渡江战役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这一做法无关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巩固,A项错误;英法美等国武装力量撤离中国领土、领海等要求,是对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否定,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无关,C项错误;人民解放军反击英国干涉中国革命和要求列强退出中国的行动,不能证明新中国外交政策已经确立,D项错误。‎ ‎16.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 D. 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建设具有重大作用,要求干部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就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培养人才的表现,故D正确。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是1945年的中共七大,故A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B错。材料是提到要求干部阅读书籍而非民众,故C错。‎ ‎17.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 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民众的支持,是与其一直把民族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有直接关系的,这一题考查了“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一时政热点。考生在做题时充分利用“抗日根据地”这一信息,然后确定时间,再结合所学与材料信息,就可以排除掉三个选项,也可以直接选,所以这一题还考查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18.1949年12月我国确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普及为主”的教育方针。1953年9月,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部门应当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和改进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当着重质量的提高。”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 A. 扫盲教育已经基本完成 B. 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 “科教兴国”战略出台 D. 教育政策完全效仿苏联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当着重质量的提高”并结合所学,1953年中国开启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国家工业、生产力分布做出了规划,提高人民素质,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人才条件,故选择B选项;1978年,中国的扫盲教育基本完成,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选项;1995年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故排除C选项;提高公民素质,是政府按照当时中国国情提出的,没有完全效仿苏联,故排除D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对教育发展的政策及为发展工业的一系列措施。‎ ‎19.1978年底,全国第一个可以自由贸易、自由议价的国营河鲜货栈在广州芳村开业。这意味着国家 A. 揭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B.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 探索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 D. 批准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1978年底”,广州出现全国第一个可以自由贸易、自由议价的国营河鲜货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始探索价值管理的相关体制,C项正确;国营商店的尝试不是农业改革的内容,A项错误;1978年底国营商店的经营并不存在多种经济成分,B项错误;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D项不符合史实。‎ ‎20.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反映出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B. 社会管理适应改革进程的需要 C. 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 农村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对户口制度进行了调整,体现了社会管理制度应该随着改革的进程而改革,也反映出了社会管理应该适应改革进程的需要,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户口制度的调整,而不是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A错误;户口制度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户口制度的调整,并不能说明农村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D错误。‎ ‎21.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 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答案】A ‎【解析】‎ 柱状图中的数据代表的是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很明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大幅增加的,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反映的是黑奴贸易这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对外殖民扩张的手段,故选A;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题干时间与之不符,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整个欧洲,而“日不落帝国”只体现了英国,另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仅是依靠贩卖黑奴,故属于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黑奴贸易的主要意图是满足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的需要,故D排除。‎ 点睛:这一题以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奴隶贸易为考查点,这既是所学的主干知识,也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反思材料。选项对所学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知识的容量较大。考生需要对重要的概念如黑奴贸易、早期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日不落帝国”等有正确的认知,再结合时代特征才可以准确作答。同样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2.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相互制约,消费在社会生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英国学者尼尔·麦肯德里克等人认为,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据此可知,英国进入消费社会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增长 B. 社会各阶层收入及消费水平提高 C. 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提供了条件 D. 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资本积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并结合所学,1765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消费水平猛增,故选择A选项;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但并不代表社会各阶层收入提高,故排除B选项;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广泛运用,蒸汽火车的出现,但速度较慢,不可能提供高效便利的交通,故排除C选项;黑奴贸易主要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变化,做题时需掌握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23.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竟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 抨击了资本主义的虚伪 B. 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 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钦差大臣》的剧情,特别是小城人们对“钦差大臣”竟相巴结、行贿的情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作品抨击的是沙皇俄国的政治腐朽和体制落后,B项正确;1836年俄国还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A项错误;《钦差大臣》没有体现浪漫主义文学想象丰富,富于理想的特点,C项错误;小城人们对“钦差大臣”竟相巴结、行贿的情节与拜金主义不符,D项错误。‎ ‎24.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 A. 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B. 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 C. 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籍 D. 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述1929到1933年大危机时期,图书借阅和报纸阅读人数的显著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众急需找到精神慰籍,C项正确;成年人读书报增多,不能说明国民整体素质大幅提升,A项错误;材料只有读书报人数增多,并无相关产业受益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供出版业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信息,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1550年后,由入股组成的企业在英国和尼德兰普遍确立起来。1553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16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朝和明清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 ‎【答案】(1)宋代:城市经济和社会功能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对外贸易发达。‎ 明清: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实行一条鞭法,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高产农作物大量引进,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不同:中国古代的商业革命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自然经济仍然是经济主体;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手工业和江南地区;虽然推动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但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 西方的商业革命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解析】‎ 第(1)问, “表现”,依据材料一信息“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得出宋代的表现;由材料一信息“‎ 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并结合高产农作物的影响来概括明代的表现。‎ 第(2)问,“不同”,依据材料一信息和材料二信息“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的商业革命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手工业和江南地区,没有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西方的商业革命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等角度对比分析。‎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福建另辟了两条经由闽北的出省通道,使得闽南的陆上通道完善,此外该地区面向大海,有着为数众多的优良港湾,此时对外交通范围更广,往来国家更多,对外联系频繁,贸易规模更大……港口走私贸易给闽南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疫病得以传入。‎ 当地政府重治而不重防,防治疫情的认识不足,为防止引起恐慌,对疫情信息严格保密。湿热的气候和民间停丧不葬的习俗使得细菌病毒大量繁殖。鸦片战争后,海关税务司拟定了口岸检疫章程,实施港口检疫,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海外疫病的蔓延。在与疫病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医也逐渐流入内陆,并起到了一定的防治疾病作用。但闽南地区的鼠疫流行时间仍然长达300余年,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摘编自林楠、曾毅凌《明清闽南疫病流行与海外交往之影响》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许多蛰伏的传染性疾病一度肆虐,鼠疫波及全国20多个省区,血吸虫病遍及长江以南所有省份。1949年10月,中央召开紧急防疫会议,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体制,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1950~1953年连续召开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强调群防群治。通过传媒界的政治动员和教育界、文艺界的防疫宣传,卫生防疫工作上升为全民政治运动,流行的各种疫病很快得到了有效防控。‎ ‎——摘编自李向东、刘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情与疫病防控的政治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造成闽南地区疫病流行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明清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疫病防治特点及作用。‎ ‎【答案】(1)原因:外来疫病的传人;特殊的地理环境;地方政府重治轻防;民众愚味迷信,卫生习惯差。‎ ‎(2)特点:重视防治结合,以预防为主;建立国家防疫机制;开展政治动员,发动群众群防群治。作用:有效防控了疫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民众对国家政权的政治认同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往来国家更多,对外联系频繁” 可推理出外来疫病的影响;由“当地政府重治而不重防,防治疫情的认识不足”,“对疫情信息严格保密”可知地方政府重治轻防; 从“湿热的气候和民间停丧不葬的习俗使得细菌病毒大量繁殖”, 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特殊的地理环境、民众愚味迷信、卫生习惯差等因素,造成了明清时期闽南地区疫病流行。‎ ‎(2)特点:根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召开紧急防疫会议,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体制,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传媒界的政治动员和教育界、文艺界的防疫宣传,卫生防疫工作上升为全民政治运动”,对比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明清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疫病防治有着重视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建立国家防疫机制;开展政治动员,发动群众群防群治等特点。作用:根据材料二“1950—1953年……流行的各种疫病很快得到了有效防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疫病防治有效防控了疫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民众对国家政权的政治认同。‎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 ‎【答案】(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 ‎(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解析】‎ 第(1)问,“原因”,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 第(2)问,“不同”,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在因素、创办形式、职能以及管理等角度分析即可。‎ 点睛: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实践,也是思想解放和社会习俗变革的运动。解答时必须依据材料的有效信息,紧扣题干的关键词,进行归纳分析和概括。如对本题第(1)问原因的回答,可以调用平时掌握的解题通法套用解题,原因可以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层面入手,也可以从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层面入手,这样解题就不容易漏掉必答点。‎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