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永安三中高中部第一次月考卷 高一历史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说“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新华网“讲习所”也推出《习近平春节“走亲戚”:满满的都是牵挂》。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平民百姓,春节是中国人万水千山的追逐,牵挂是中国人心里永恒的情愫。这一切是对哪种制度的历史传承?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中央官制 D. 世袭制 【答案】A 【解析】 材料“春节走亲戚”“春节是中国人千山万水的追逐,牵挂是中国人心里永恒的情愫”说明春节是传统节日,走亲戚主要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相互来往,指的是宗法制,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点睛:材料“春节走亲戚”“春节是中国人千山万水的追逐,牵挂是中国人心里永恒的情愫” 2. 周公东征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兼制大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中的“封建”是指 A. 建立周朝 B. 分封诸侯国 C. 委任官职 D. 实行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联系所学,当时周朝已经建立,排除A;“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说明是在分封诸侯国,B正确;题干没有提到委任官吏方面的信息,排除C;郡县制是秦朝推行的政治制度,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3.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 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 传统的宗族观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西周宗法制是按血统的远近来区别亲疏的制度,其核心便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秦汉以后历朝历代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影响可谓深远,故A项正确。B项,分封制被秦始皇废除后曾在西汉时再次出现且引发了七国之乱,但汉之后分封制就没有反复出现了,嫡长子继承制决定着皇位继承是否合法,影响更为深远,故B项错误。C项,三纲五常的伦理观最早是由西汉的董仲舒提出的,通过定名分来教化天下,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并没有太大关系,故C项错误。D项,宗法制是血缘纽带和政治纽带的结合,传统的宗族观念不足以全面的表现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礼仪与政治分离 B. 从人治到法治 C. 为民主政治奠基 D. 国家管理制度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可知,西周时期利用道德礼法维护其统治,秦朝则利用包括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在内的各种政治制度及手段维系对广袤帝国的控制,故答案选D项。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人治”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特征,“法治”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特色,故B项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本题的干扰选项在于B项,在具体解题中要注意历史概念解读和阶段特征把握。例如,“人治”与“法治”内涵及出现时间的把握。 5.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巩固其统治,①②④说法正确;秦朝在统一之后,在地方推行是郡县制,③说法错误;综上,故选C。ABD均含有错误选项③,排除。 【点睛】本题中的四方古印文只是做题的引子,实际上对解题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在阅读此类材料时,学生切不可拖泥带水,迅速跳过即可。 6.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本题考查的是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在地方上推行的是郡县制,所以正确的是B项;AC是在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D项在先秦存在,在秦朝以后的皇帝也是世袭,但不是秦统一以后才开始。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 7.《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以此推测这“元封年”应该属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B 【解析】 刺史制度建立于汉朝,根据材料中的“(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以此推测“元封年”应该属于汉朝。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中的“初置刺史”,排除AC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初置刺史”,即历史上最初确立刺史制度的朝代。根据所学史实,这一朝代是汉朝,据此确定答案。 8.如图是南宋理宗宝祜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该数据可以说明 A. 科举制彻底改变了特权阶级的地位 B. 科举制彻底消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标准 C. 科举制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 D. 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图示中南宋理宗宝祜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可知,来自平民家庭的进士比官僚家庭的比例高很多,说明科举制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故C正确;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化,错误,排除;宋朝仍然是封建社会,封建等级秩序仍然存在,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9.中国古代行省的设置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行省制度确立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行省制度确立于”切入,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行思考。 10.某电视剧呈现了如下情节:某地发生水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上述场景发生朝代是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帝旨意写成诏书后就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这中间没有了宰相这一环节,说明宰相制度已被废除。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废除宰相制度是在明朝,所以本题选C。 1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材料中的“军需房”后来被称为 A. 兵部 B. 内阁 C. 军机处 D. 门下省 【答案】C 【解析】 :依据教材内容:“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又在宫内设立军机处”,可以看出与材料的内容是相符的,所以,本题选C。 12.某班同学在看了《毛泽东点评历代名相》后,对丞相制度进行了探究,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A. 丞相制度经历了一相—多相—废相的历程 B. 丞相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有所限制 C. 丞相制度的存废与皇帝制度同步 D. 丞相制度废除,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丞相制度的存废与皇帝制度不同步,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但皇帝制度仍然存在。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13.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两位皇帝,一个“毁城”,一个“筑城”,看似矛盾,但其意图均在于 A. 抑制诸侯势力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发展商品经济 D. 巩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是为了消除六国贵族的势力,巩固统一;“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是为了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管理,两人的共同目的都是为巩固中央集权,故D正确;秦始皇没有分封诸侯,所以说不上抑制诸侯势力,故A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制度及经济内容,故BC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秦汉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是为了消除六国贵族的势力,巩固统一;“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是为了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管理,两人的共同目的都是为巩固中央集权。 1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核心措施主要是围绕 A. 中央政府内部机构之间的矛盾 B.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D. 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分配问题,中央权利过大就会限制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产生,故C项正确;AC项属于强化专制主义内涵,排除;B项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 15.中国传统政治,家庭内部讲究“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臣间如“夫君者,民众父母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明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 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 B. 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C. 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D. 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君臣间如‘夫君者,民众父母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看,中国传统政治将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要求官员以儒家伦理为标准做官。故答案为C项。A项是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不能反映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16.宋仁宗对谏官张升说,你很孤单,没有朋友,要注意说话方寸。张升明知年老仁宗儿子都夭折了,却回敬皇帝道:臣不孤单,妻儿俱全;陛下才孤单,只有宫女相伴。仁宗没怪罪张升。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大学士曹振铀总结的为官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士大夫“脾气”变化表明 A. 儒学思想渐趋衰微 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官场风气世俗化 D. 经济文化没有协调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宋代谏官敢于顶撞皇帝,但到了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为官的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皇帝的权威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从汉代开始一直是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A项错误;C、D都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7.关于明朝内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B. 职权范围不明朗,可统领六部百司 C. 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D. 直接导致明代宦官专权,政治黑暗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答案为C项,排除A项。阁臣拥有票拟权,内阁不能统领六部百司,排除B项;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同内阁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点睛】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的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18.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中”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北宋初,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设“通判”。故选C。ABD项均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通判 19.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元代的行中书省……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这一制度在历史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标志着内阁政治的形成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促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元代的行中书省,……是中央侵入了地方。”说明统治者最初设置行省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故②④正确;①是明朝中央机构的变化,故排除;③是从秦朝的郡县制开始的,排除。所以答案选B。 20.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 A. 形成“中朝”的决策机构 B. 分割宰相权力 C. 削弱地方权力 D. 以中书省为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形成“中朝”决策机构是汉朝,排除A。唐朝通过设立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权力,宋朝通过设置三司使、枢密使、参知政事来分割相权,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都有分割宰相权力,B正确。本题所述在于改革中央官制,而非地方,排除C。宋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门下,排除D。 21.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的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得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A. 秦朝 B. 两汉 C. 魏晋南北朝 D. 唐宋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察举制,这一制度盛行于两汉,故B项正确。A项实行军功爵制,C项实行九品中正制,D项实行科举制,均排除。 点睛:解题此题的关键是“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从分析出这是以品行为标准的选官制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这种制度,在分析出是哪个朝代。 22.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 ) A. 宗法分封制 B. 王位世袭制 C. 中央集权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自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我国实行的“国家政体”是中央集权制。故答案为C项。宗法分封制是秦朝以前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自夏朝确立,排除B项;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属于“国家政体”,排除D项。 23.商朝王权统治具有神秘色彩,主要体现在( ) A. 使用甲骨文 B. 通过占卜决定国事 C. 实行政教合一 D. 分封侯伯统治地方 【答案】B 【解析】 商朝时期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答案为B项。A项与“神秘色彩”无关,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能体现“神秘色彩”,排除。 2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初步具备了君主专制国家的雏形,正从宗族国家向君主专制国家过渡。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 宗法分封制度已经终结 B. 血缘政治纽带得到加固 C. 官吏选拔原则发生变化 D. 家国一体观念趋向淡化 【答案】C 【解析】 君主专制国家典型的特点是官吏的选拔和分封制相比,改变了世袭的特点,故C项正确;此时期,宗法制并没有终结,故A项错误;血缘关系逐渐走向松懈,故B项错误;家国一体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错误。 25.在中国古代,常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 ) A. 汉初的内外朝制度 B. 明朝内阁制度 C. 宋代两府三司制度 D. 隋唐三省体制 【答案】D 【解析】 汉初的内外朝制度下,中朝在宫廷之内事先对重大事件作出决策,不符合“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故A项错误;明朝内阁无决策权,B项无法体现“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二府三司制度主要体现的是分割宰相权力,不符合“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故C项错误;隋唐三省体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再由皇帝裁决,最后交尚书省执行,体现决策程序制度化,故D项正确。 26.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军机大臣。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监察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秦代有专职的监察官员就是御史大夫,汉代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特设13州刺史以监察各郡县官员,而①太尉主管军事并非监察,④清代的军机大臣主要负责处理皇帝认为的军国大事没有监察官员的职能,故答案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点评:重点掌握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监察制度作用是什么?2、在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是如何设置的?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钱穆所指的历史时期是 A. 秦朝 B. 宋朝 C. 隋唐 D. 汉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朝实行察举制,从材料中的“太学”和“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可以看出,材料所述为察举制,是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故答案为D项。秦朝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排除A项;宋朝和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项。 28.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最重要的就是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使教育变成全民的教育,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故B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科举制不是排除世家子弟入仕而是避免垄断,故C排除;道德水平是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所要考察的,所以科举不具备优势,排除D。 29.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 丞相 B. 刺史 C. 县令 D. 郡守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表明,此官员的职责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由此可判断是刺史,故B项正确;A项是负责中央行政事务,排除;CD项为地方长官,排除。 30. 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A. 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B. 相权的日益加强 C. 中央官员职位增多 D. 中央机构的精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稳定、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统治者都采取措施加强君权,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故排除B,选A。CD只是现象,没有揭示实质,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 二、非选择题 31.“左图右史”形象地说明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历史学习的重要性。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1、2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历史含义。三幅图示显示我国古代秦朝以来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在当时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3)图3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变化? (4)从图1到图3,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本质特征? (5)基于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分别概括历史图示在学习、探究历史中的作用。 【答案】(1)A.丞相B.御史大夫C.尚书省D.中书省 共同特征: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 (2)积极影响:①三省分权,又相互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提高行政效率. (3)废除丞相,六部直属于皇帝. (4)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日益加强.本质: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5)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得出A是丞相B是御史大夫C是尚书省D是中书省。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在三个图中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这就说明其共同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 (2)图2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结构图。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其积极影响有①三省分权,又相互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提高行政效率。 (3)图3 反映了丞相权抛过重,以致皇权不稳。所以皇帝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属于皇帝。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日益加强;本质: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5)基于上述解决问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图示在学习、探究历史中的作用中是理清了历史发展的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 32.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周)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结合所学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依据材料二概括其观点,并结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答案】(1)不变:最高统治者仍世袭;变: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主要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观点: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变,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 论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立以来其本原精神不变,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制度,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朝内外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道、州、县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和路、州、县制;元朝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 【解析】 【详解】(1)不变:根据“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得出最高统治者仍世袭;变:根据“下虽无世禄之臣”,结合所学得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主要差别:根据所学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的影响,分别从加强中央垂直管理和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角度分析总结。 (2)观点:根据“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得出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变,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 论证:结合所学只是,可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立以来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说明其本原精神不变;从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制度说明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结合所学可从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朝内外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道、州、县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和路、州、县制,元朝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分析总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