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0年高考模拟检测 历史试题 2020. 06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输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转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商鞅治秦“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二者变法措施旨在 A.奖励耕战以富国强兵 B.打击贵族以强化君权 C.以俸禄制取代封地制 D.强化了尊卑等级秩序 2.秦朝郡治的分布按现今省区计,北方省区共34地,南方省区共13地。汉平帝时各郡国治所分布按今省区计,北方省区共71地,南方省区共26地。这表明当时 A.北方经济发展程度更高 B.北方郡国并行制的实行 C.南方经济开发更早 D.南方交通设施完善 3.唐太宗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联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这反映了唐太宗 A.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 B.君主应该接纳臣民的谏议 C.认为君主是国家治理根本 D.充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4.发运使是宋代重要的官职之一,管理一支庞大的漕运系统,总领几路上供,职责除漕运外还有和籴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等,但与转运使无隶属关系。发运使的设置 A.与三司使转运使三权分立 B.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是宋贫弱的根源 5.明代近80%的进士出身于非进士家族,其中43.34%的进士出身于上三代皆为平民的家庭。清代仍有37.2%进士出自平民。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A.提高了基层官员的地位 B.选拔人才注重实践能力 C.考试选拔程序更加公正 D.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6.1872年,李鸿章说:“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这表明 A.清王朝主动发展海外贸易 B.清王朝外交理念发生变化 C.清王朝逐渐沦为半殖民地 D.中国被强行纳入世界市场 7.下图是1912年《时报附刊之画报》刊出的制械机广告。这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C.实业救国思潮成为主流 D.中国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8.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全部财政收额为1387万元,所借内外债占81.3%,其中外债就占61.3%。这导致了 A.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B.列强承认新生的南京临时政府 C.动摇了封建经济的根基 D对外政策方面表现软弱 9. 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建设严格控制共产党员的从政比例,保证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它创造性地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这一政权 A.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 B.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10.1998年,青岛四方区瑞昌路街道的第二、六居委会启动社区直选。2000年,民政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社区建设。2002 年,社区直选普及。这些措施表明我国 A.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拉开序幕 B.基层民主选举获得不断发展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D.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11.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据此可知,安提丰 A具有人文精神 B.反对法律制度 C.反对权威崇拜 D.具有科学思维 12.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阐明了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反映了 A.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B.重商主义政策的影响 C.启蒙运动的经济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13.1789年,美国提出10个宪法修正案并于1791年通过,主要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对政府的限制,因此被统称为“权利法案”。说明美国 A.致力于树立联邦政府的权威 B.力求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体系在修正中不断完善 D.加强了美国各州的政府权威 14.下面为苏联宣传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马歇尔计划”笑里藏刀 A.美美苏意识形态冲突的产物 B.体现美苏争霸的缓和态势 C.美国尚未认识到美苏矛盾 D.美国扶持苏联等欧洲国家 15.二战后美国工党以“要让民众幸福,建立从生到死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为竞选口号,联邦德国政府采取“社会市场经济”政策,法国戴高乐政府实施国有化和经济计划。这表明当时 A.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完善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 C.西方推行人民资本主义 D.西欧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何休注《春秋公羊传》,将“内其国而外诸国”称为衰乱世,将“内诸夏而外夷狄”称为升平世。而太平世则是“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总的来说,天下观的基本观点就是天下一家,中国居中,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可以与中国对等交流,而华夷一体,中国教化四夷,最终形成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摘编自《浅谈天下观》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是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何休的天下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天下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6分) 17. (14 分)西班牙外交家路易斯·蒙特斯2009年6月连续三天在《全球主义者》网络杂志撰写文章,解说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和西班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65-1815年,西班牙通过马尼拉大帆船不间断地航行于其殖民地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酉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之间,把福建月港运来的生丝与丝绸为主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等地。墨西哥人直接称之为“中国船”。与此间时,大量的白银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回中国。从1500至1800年,西班牙统治下的墨西哥和秘鲁生产了大约占世界85%的白银,其中超过40%流入中国。 16世纪开始,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两个政治和经济实体,中国与西班于曾共同引领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而今,西班牙想重回亚洲,希望两国能携手再创辉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马尼拉帆船贸易写一段解说词。(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中国与西班牙可能携手再创辉煌的理由。(4分) 18.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独秀认为,“久无战争之国,其社会每呈凝滞之态 , 况近世文明诸国, 每经一次战争,其社会其学术进步之速,每一新其面目。”中国“加入欧战”,“出征军人所得之知识及国内因战争所获学术思想之进步,必可观也”;,也是“得财政之援助(若缓赔款大借款改正关税输出军需之类),肃军纪,理财政,兴学奖业”的“千载一时之机会”;更可以借机促使党派“捐弃私愤,互相提携”,军人“患难相依,泯其畛域”,从而消弭“党争逾轨” 和军阀混战现象, 最终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陈独秀关于中国加入一战的观点。(13分) 19.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80年,庚子年,蒸汽机在欧洲大陆轰隆作响。1793 年马戛尔尼使团, 向乾隆帝进献了大量代表当时英国工业发展水平的礼品,乾隆帝拒绝了英国提出的通商请求…… 1840年,庚子年,英国人坚船利炮惊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无线电报问世的1895年,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覆灭…… 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年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60年,庚子年,中国自行研制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研制成功,第一套10000门纵横自动交换机投入使用…… ——摘编自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汇编》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表述成文,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青岛市2020年高考模拟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B 2.A 3.A 4.C 5. D 6. B 7.D 8.D 9.A 10.B 11.A 12.D 13.C 14.A 15.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14 分) (1)天下观:强调以华夏政权为中心,通过教化周边民族,形成统一的国家秩序。 原因: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形成;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2)内涵: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强调以仁义为本的天下观。 评析:明清之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顾炎武的天下观体现了当时汉族士人批判君主专制,激励民族大义的思想,影响了近代的民族、民主意识,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但仍未跳出传统的儒家思想藩篱。 17. (14分) (1)示例: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早期的殖民扩张及中国农耕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了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转口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玉米、甘薯等新物种在中国传播,改变了中国农作物结构,刺激了人口增长;给美洲带来灾难;给西班牙带来巨额财富。总之,“马尼拉帆船贸易”引起了欧亚美大陆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生活的变化,促进了全球化。 (2)①从西班牙方面作答。如:符合西班牙的国家利益,西班牙有重回亚洲的计划。②从中国方面作答。如: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实行一带一路战略。 18. (13分) 示例 陈独秀认为中国参加一战,可以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陈独秀观点从国家利益、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具有合理性。参加一战促进了民族觉醒,为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思想奠定了基础; 有利于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升国际地位。 陈独秀观点忽视了战争的非正义性和破坏性。参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动荡和灾难;北洋军阀借此进行权力争夺;日本趁机在华势力空前膨胀。 19. (14分) 示例 主题: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日本对中国发动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洋务运动破产。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掀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中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契机,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之,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由丧失机遇到抓住契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题有所创新,且言之成理,教师可酌情赋分。查看更多